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确保桃园害虫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果品质量,在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后北宫村,对梨小食心虫性诱剂使用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诱剂产品诱杀效果不同;悬挂高度为1.8m、3种诱芯(梨小、苹小、桃潜)间距5.0m时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杀效果最佳;自制诱捕器与粘板型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差异不大。因此,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应合理选择和放置性诱剂。  相似文献   

2.
为确保桃园害虫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果品质量,在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后北宫村,对梨小食心虫性诱剂使用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诱剂产品诱杀效果不同;悬挂高度为1.8m、3种诱芯(梨小、苹小、桃潜)间距5.0m时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杀效果最佳;自制诱捕器与粘板型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差异不大。因此,在推广使用过程...  相似文献   

3.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2类诱芯的桃园田间诱蛾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梨小食心虫是北方果树的头号害虫,目前种群仍呈上升态势。为改进性诱剂防治技术,2009年在河北省顺平县桃园,采用橡胶塞载体和水盆法诱捕法,对2类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芯的诱蛾效果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制的新型诱芯B的平均诱蛾量是常规标准诱芯的2.11倍,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4.
性诱剂放置距离和高度对桃园梨小食心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军杰 《吉林农业》2010,(12):108-108
性诱剂不同放置位置对梨小食心虫诱杀效果差异显著,最佳配置是间距10m与高度1m,其次是间距15m和高度1.5m、间距10m和高度1.5m。从虫枝率来看,间距10m与高度1m虫枝率最低,其次是间距15m和高度1.5m和间距15m和高度1m,这几种配置能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综合比较研究得出:当性诱剂放置间距在10-15m、高度1-1.5m时,性诱剂对桃梨小食心虫诱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4种类型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引诱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小食心虫是我国果树最主要的食心类害虫之一。利用4种诱捕器对果园梨小食心虫进行了防治研究,结果表明,干式诱捕器效果最好,明显优于船式诱捕器、三角诱捕器和盆式诱捕器:船式诱捕器、三角诱捕器和盆式诱捕器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干式诱捕器是配合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使用的理想诱捕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不同诱捕器在温棚油桃防治梨小食心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对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温棚油桃梨小食心虫进行不同诱捕器(三角型粘胶式诱捕器、矿泉水瓶诱捕器、塑料桶诱捕器)诱捕效果的比较。【结果】温棚油桃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4代,分别出现在4月中旬、6月上中旬、7月上旬、8月上中旬。【结论】在三种诱捕器中,自制的矿泉水瓶诱捕器最佳,其次为三角型粘胶式诱捕器,塑料桶诱捕器较差,为诱捕器的研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测报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寻求适时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梨小食心虫性诱测报及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秦安1a发生3-4代,主要为害桃新梢和桃果实及梨果实,在成虫高峰期过后4~6d及时喷药,能有效地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8.
性引诱剂防治桃园桃小食心虫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桃小食心虫是我国北部、中部果区的主要害虫,其危害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试验通过在桃园中放置桃小食心虫性诱剂,每天观察记录桃小食心虫的数量,7、8月份调查试验地和对照地的虫果率。结果表明,2004年蛾发生期为6月20日到8月29日,共诱蛾732头,试验地和对照地的虫果率无明显差别,说明利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可有效地对桃小食心虫进行预报和防治,减少果园中农药的用量,达到了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的目的,同时总结了桃小食心虫在太谷地区的发生和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9.
在兰州桃园投放梨小食心虫迷向素,观察其对梨小食心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桃园连续应用梨小食心虫迷向素的第3年,诱集到的梨小食心虫成虫数量比第1次应用当年减少16倍以上,比应用前1 a减少了25倍以上;梨小食心虫折梢率比应用第2年降低7.7%以上,平均蛀果率降低5%,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性诱剂在杏园梨小食心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性诱剂在杏园防治梨小食心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对新疆库车杏园梨小食心虫进行了使用方法、最佳自制诱捕器种类、1 hm2最适诱捕器数量及防治方法的研究.[结果]杏园梨小食心虫3个成虫羽化高峰期分别出现在4月下旬、6月中旬和8月下旬;在板式、管式、瓶式3种自制的诱捕器中,板式胶粘诱捕器的诱虫效果最好,其次是管式诱捕器,瓶式的较差;在发生量较小时诱捕器的数量以90枚/hm2为宜,但在实际推广应用中应随发生量的增大适当增加诱捕器数量;在防治试验中,迷向区的迷向率和防效分别为76.2;和77.78;,诱捕区的迷向率和防效分别为66.11;和90.75;,诱捕区的防治效果较好.[结论]在实际防治中使用诱捕器法为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性信息素微胶囊最佳制备方法,并在室内条件下对微胶囊的缓释作用进行评估。【方法】采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反-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作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乳化变性淀粉-809、麦芽糊精、β-环糊精和明胶作为壁材,制备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微胶囊乳液,研究芯材和壁材不同比例等条件对微胶囊乳液粒径分布及包封率的影响,并进行室内缓释和野外迷向试验研究。【结果】制备微胶囊乳液的最佳壁材配方(质量比)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乳化变性淀粉-809:明胶:麦芽糊精:β-环糊精=5:15:0:3:2,最佳制备条件为:壁材与芯材质量比10:1,剪切速度10 000 r/min,剪切时间2 min,高压均质压力20 MPa,均质时间2 min;二次均质加入10 g液体石蜡,均质压力20 MPa,均质时间4 min。在30、40和50℃条件下进行室内缓释试验,91 d时仍可检测到性信息素残留,而室温下未微胶囊化的性信息素稀释液5 h后完全释放。野外迷向试验中,微胶囊乳液药效可以持续约80 d,用药量(性信息素)为45、75、120和75 g/hm<...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在宁夏果树栽培区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征。选苹果、梨、杏、梅等品种,分别放置梨小食心虫诱芯,在生长季节逐日对各诱集点诱芯诱集成虫数量,以及田间危害损失、发生代数、发育历期进行调查。经3a定点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每年可发生4代,即4月中旬越冬代开始,5月中旬第1代,6月中旬第2代,7月中旬到8月初第3代,8月下旬到9月上旬以老龄幼虫越冬。生长季节对不同果树品种危害呈以下时间特征:为害先从杏开始,接着梅子,然后早熟梨,最后苹果。采用梨小食心虫性诱芯预报成虫高峰期,结合果树的开花和结果物候期可确定发生期的防治关键期。  相似文献   

13.
筛选对梨小食心虫卵具有高效触杀作用的药剂,旨在为该虫卵期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采用浸渍法测定三唑磷、辛硫磷、哒螨啉、噻嗪酮、灭多威、除虫脲、丙溴磷、氟铃脲、仲丁威、丁醚脲10种药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室内触杀效果。结果表明,25%丁醚脲EC、20%氟铃脲WDG、20%哒螨灵WP和25%噻嗪酮SC的各稀释倍液的校正死亡率均低于0.1%,对梨小食心虫卵基本没有触杀效果;90%灭多威WP 500倍液对梨小食心虫卵的触杀效果最高(死亡率99.33%),其次为100g/L丙溴磷乳油2 000倍液处理(死亡率97.67%);40%辛硫磷EC 500和1 000倍液、100g/L丙溴磷EC 2 500倍液、90%灭多威WP 1 000倍液的触杀效果均高于80%。综合考虑,建议使用90%灭多威WP的500~1 000倍液、40%辛硫磷EC 500~1 000倍液或50%仲丁威EC 500倍液进行梨小食心虫的卵期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成虫饲养密度对梨小食心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为梨小食心虫的室内继代饲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室内继代饲养的梨小食心虫,在雌雄比1∶1条件下,分别设置5,10,15,20和25对5个饲养密度,较系统地观察雌雄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后代孵化率等主要生物学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饲养密度为15对时,雌成虫寿命显著低于其他饲养密度下的雌成虫寿命,雄成虫寿命显著高于其他饲养密度下的雄成虫寿命,雌成虫寿命极显著低于雄成虫。饲养密度为5对时,产卵前期显著高于其他饲养密度下的产卵前期,不同饲养密度梨小食心虫产卵期无显著差异。饲养密度为5对时,单雌产卵量显著低于饲养密度为10对、15对和25对下的单雌产卵量。在不同饲养密度下,梨小食心虫后代卵孵化率无显著差异,其单雌日产卵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饲养密度为10对、15对、25对时,其产卵高峰单雌日产卵量显著高于饲养密度为5对时的产卵高峰单雌日产卵量。回归分析表明,饲养密度(x)与总产卵量(y)之间的关系符合S型曲线方程。【结论】梨小食心虫成虫寿命因不同的饲养密度和性别而异,在500mL烧杯空间内,以饲养密度15对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人工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同配比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寻找适宜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较好人工饲料配方,为其室内饲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不同的人工饲料营养成分及配比,经过预试验,从配制的9种人工饲料中选出4种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较好的配方,通过测定存活率、发育历期、幼虫质量、蛹质量、成虫寿命、生殖力等指标,观察不同配方饲料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取食配方Ⅳ的试虫存活率、幼虫质量、蛹质量、雌虫寿命、成虫生殖力、净增值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等指标均较取食配方Ⅰ、配方Ⅱ、配方Ⅲ的试虫显著提高(P<0.05),发育历期、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在供试的4种人工饲料中,按照配方Ⅳ配制的人工饲料适宜梨小食心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可用于梨小食心虫的实验室人工饲养。  相似文献   

16.
性迷向素防治桃园梨小食心虫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引进推广果园害虫绿色防控技术,2014年4月至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桃园对240mg/根梨小食心虫性信息迷向素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从花期到采收期,迷向处理园梨小食心虫成虫数量明显低于对照园。在495根/hm2和720根/hm2密度处理区,越冬代、第1代、第2代梨小食心虫雄虫迷向率均可达90%以上,种群数量减退率达78.23%~85.15%;迷向丝处理区蛀梢防效达72.73%~95.32%,蛀果防效达78.26%~95.65%,果实品质和产值高于常规对照区,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离和鉴定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滞育相关基因。【方法】分别以梨小食心虫滞育和非滞育幼虫为材料,通过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构建梨小食心虫滞育与非滞育正、反向差减cDNA文库,从中筛选梨小食心虫滞育相关基因,并对其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在获得的128个滞育特异和132个非滞育特异的EST中,有滞育差异表达EST 42条(17条功能未知)、非滞育差异表达EST 46条(22条功能未知)。对差异表达EST同源检索后推测,其功能大部分与滞育或非滞育特性相关。在滞育个体中,代谢酶和滞育关联蛋白基因表达量较高;在非滞育个体中,贮存蛋白和信号传递基因表达量较高。【结论】这些EST基本反映了梨小食心虫在滞育与非滞育期间的基因表达谱,为今后深入研究梨小食心虫滞育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为害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8—2009年,在山西代县桃园开展了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监测和为害桃梢消长规律调查,调查发现,应用性诱剂监测桃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前期诱蛾量大,高峰期明显;后期诱蛾量小,高峰期不明显,且后期梨小食心虫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性诱剂监测能为桃园梨小食心虫前期进行适期防治提供帮助;明确了梨小食心虫为害桃梢盛期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桃园前期保梢防治提供了有益帮助。结合调查和防治工作实践,提出了桃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策略以及包括桃园规划、农业措施、性诱剂应用、赤眼蜂释放、药剂防治等比较规范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梨小食心虫其他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提供内参基因以及actin基因的研究,运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梨小食心虫actin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 451bp,其中包括67bp的5′非编码区、253bp的3′非编码区和1 131bp的开放性阅读框,编码376个氨基酸。该蛋白预测分子质量为41.776 8ku,等电点为5.22,氨基酸序列中有6类功能位点,具有actin家族典型特征,与其他昆虫actin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达97%~99%。成功克隆梨小食心虫actin基因全长cDNA,该序列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KF0222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