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茶缘     
茫茫人海里数以亿计的人众,在我们短暂的一生里,有幸相逢的(且不说进一步相识、相知……)能有多少呢?也因此,每一次和陌生人的邂逅,每一次和他们的小聚,都值得珍惜。因为,使得你们走到一起、坐到一起、彼此在心中留下记忆的(哪怕这记忆浮浅到稍纵即逝),是那种难以用简单的三言两语说清楚的缘。  相似文献   

2.
茶缘     
能以一叶之轻,牵众生之口者,唯茶是也.千百年来,安溪铁观音犹如天赐的神物,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茶缘故事. 初识铁观音是在30年前.当时在云贵高原当兵的我,与一福建籍记者相识.一次邀我到他府上喝茶,喝的就是铁观音.那天,主人用一把紫砂壶装了茶叶,再以滚烫的水,沏出了两杯金黄淡绿的茶汤,我刚呷了一口,直觉馨香沁人心肺,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3.
茶缘     
今生与茶有缘。在我童年乃至少年的时候 ,常常和我的爷爷、奶奶还有父亲等家人一起围在炕头上 ,一边聊天 ,一边喝味道并不怎么香的茉莉花茶。那时候的日子 ,纵然艰难 ,却也过得有滋有味。庄户人家 ,吃完饭后还能喝点茶 ,确也是赛过神仙了。虽然我家的茶叶也不是很多 ,品质也不是多好 ,但在炎炎的夏日能喝茶消渴 ,对我而言 ,是最畅快的事了。有时候来了客人 ,我和姐姐便很积极地刷茶壶和茶碗 ,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俗话说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常常为柴、米、油、盐发愁的日子里 ,能喝茶在庄户人家眼里就是奢侈了。爷爷…  相似文献   

4.
茶缘     
我与茶结缘,是从玩茶具开始的。我对茶具感兴趣,是从编书起步的。工作的头一年,接了一个选题《宜兴紫砂》,当时我对紫砂器、对茶具的知识,几乎如一张白纸,只得临时抱佛脚,钻到图书馆里,把《阳羡名陶录》之类古籍,整段整段抄在笔记本上,先从文字上认识了供春、时大彬、陈鸣远,记住一些专业词汇,使得到江苏随摄影师拍摄文物,不至于空着脑子。工作后第一次出差,一去就是两个月,我在苏南苏北几乎跑了个遍,这一带主要博物馆、文物商店、紫砂厂的紫砂藏品,也几乎叫我看了个遍,摸了个遍。一把精致而古朴的小紫砂壶被捧出囊匣,壶身上珠粒隐隐的银砂闪点和壶把下刻着的“大彬”名款,足以让人激动不已了。这把真“时大彬”,陪着无锡华老太师的孙子,在太湖边的地底下喝了三  相似文献   

5.
茶缘     
那是一幢旧式而尚不失幽雅的小洋楼,楼上那间宽敝的书房兼会客室里,除了写字台和书柜外,很少家俱摆设。唯有北面墙上挂着的陈云和茅盾书赠的字屏,使人稍稍感到室主人的不同寻常的身份。最近我受《西湖龙井茶》编写组委托,拜访了寓居杭州的老作家、中国作家协会顾问、浙江作协名誉主席陈学昭女士,感到分外高兴。今天的年轻人也许对她已不太熟悉,然而对四五十年代的革命青年和文艺爱好者来说,她的名字并不陌生。她的小说书名《工作着是美丽的》几乎被当作一句格言而传诵。她和丁玲一样,是我国老一辈的进步女作家,早在二十年代就开始了写作生涯。以后更以自己的笔和实际革命工作,将一生奉献给了缔造和建设美好新中国的崇高  相似文献   

6.
茶缘     
我很庆幸自己做了一名茶艺师 ,“爱我三剑 ,以茶结缘 ,露出我们的笑脸 ,迎接新的一天” ,每天早晨 ,这嘹亮的口号在三剑大厅回荡 ,我在三剑与茶结缘 ,从一个只喝花茶 ,只知茉莉花香的喝茶之人 ,到现在成为一名茶艺师 ,不仅自己可以鉴别茶叶 ,品饮各种茶类 ,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 ,都曾品尝过 ,由喝茶到品茶 ,由不了解茶到认识茶 ,在这几年当中 ,有酸甜苦辣 ,但更多的是甜蜜与喜悦 ,成为一名茶艺师我很高兴。在三剑茶艺馆这个环境幽雅、古色古香、文化气息浓厚的文明单位中工作 ,我很自豪。能与茶结缘 ,真乃三生有幸。“茶艺…  相似文献   

7.
茶缘     
我 ,真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啦 ,但总觉得老天很厚爱我 ,让我与茶这超然脱俗之物相识、相知、相爱。相识时是在我很小时候 ,家家户户都喝茶 ,有客待客。我家客人来访 ,爸妈必定会吩咐我去准备茶水、奉上果子。我会礼貌地说声 :“喝杯茶吧 ,解解渴。”让我知道了茶是联系亲戚朋友的纽带 ,它可以延年益寿。爷爷现身说法 ,他一生酷爱喝茶 ,后来活到九十多岁高龄。相知越多对茶的了解就越深刻 ,终于我爱上这自然的尤物 ,不仅仅它能解渴 ,它能延年益寿 ,而是它的灵性与魅力以及它有比我爷爷的爷爷还古老的故事 ,对于我这个爱问“为什么 ?”…  相似文献   

8.
畲族茶缘     
人类总是以顽强的力量,与大自然抗争的同时,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勤劳、勇敢、勇于开拓的畲族人民同样以其独有的民族精神,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洪荒的宇宙中,迁徙到那里,创业到那里,依靠自己的双手披荆斩棘,火燎荒地“垦山为业,耕山为食”,求得本民族的生存和繁衍。他们在1200年前经过中原动乱流民南迁的影响,从其发祥地广东潮州风凰山就渐次向东南地区迁徙,其足迹遍及闽、浙、粤、赣,皖诸省。而这些地方正是我国东南亚热带气候区的省份,具有空气湿度大,雨量充沛,漫射光多,有利于茶叶自然品质的形成,而畲族人民聚居于山洁水静、林木清翠、空气馥郁、污染甚微地带,又给茶叶生产带来得天独厚的生态。勤劳睿智的畲族人民,通过不断总结积累生产经验,渐渐认识到本  相似文献   

9.
茶缘一段情     
那年我出差去福建调运茶种,在省城办好了手续乘成都至上海的快车在上海小住了几天。我住在上海复旦大学招待所,当时正值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第二天,第三天全校师生悼念毛主主席,连外来人员也组织参……  相似文献   

10.
我的茶缘     
袁勤迹 《农业考古》2001,(2):129-132
我出身在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父亲是书法家 ,又拉得一手好琴。我 9岁那年 ,父亲就教我拉二胡 ,我能自拉自唱 ,乐在其中。在小学与中学时 ,我是学校班干部 ,三好学生 ,还是学校文艺骨干 ,唱歌、跳舞、诗歌朗颂、主持节目等 ,获得多种奖项。小学三年级时 ,父亲亲自为我作曲《插秧舞》 ,由我自编自舞 ,并教会了同学们 ,在“六一”文艺演出中获得了优秀奖。家中常有文人墨客登门拜访父兄 ,做为家中的小女儿、小妹妹 ,虽不懂如何科学泡茶 ,但知道以一杯清茶待人。每逢佳节 ,全家人聚在一起 ,边喝茶边聊天 ,畅谈人生、评论艺术 ,通宵达旦是常…  相似文献   

11.
我的茶缘     
邓婷 《农业考古》2002,(2):119-120
我,真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啦,但总觉得老天很厚爱我,让我与茶这超然脱俗之物相识、相知、相爱。相识时是在我很小时候,家家户户都喝茶,有客待客。我家客人来访,爸……  相似文献   

12.
著名女作家陈学昭“留着可贵的痕迹”离开了人世,人们从她的小说《春茶》和一些记述与怀念茶乡西湖龙井、梅家坞、满觉陇的散文中,还可闻所清冽的茶香,字里行间充溢着作家对茶的浓郁感情。是啊,陈学昭确与茶结下了缘份。她在《桂子香飘又一年》中说:“我常常想,要是我能在这里做一个茶农,该多好啊!”其实,陈学昭早已用她多年扎根茶区生活的行动和清新朴素的文笔记述茶乡生活与茶的芳香的文字取得了茶农的资格,并也把她纯净的思想感情融化到茶的韵味里去了。  相似文献   

13.
我本从小爱茶 ,且爱喝明前茶和雨前茶。但初识“茶文化” ,是由茶友相约在 1 992年的数九寒天 ,瑞雪纷飞的一天 ,在平淡之余 ,茶友早已准备的一壶滚汤的沸水和家中常饮的“狗牯脑”茶 ,随即冲泡 ,待茶叶舒展后双手端杯奉茶敬客 :“请喝茶”(注 :“请喝茶”这一俗语 :在民间已经延续千百年自然而成习惯的老传统 ,在乡民家中 ,茶是人民每日唯一解喝之饮料 ,白开水是绝对不喝的 ,不管是粗茶嫩茶 ,都是出于自家炒制 ,客来进门第一件事就奉上茶水一杯 ,但这杯茶是让客人漱口而已 ,并不倒满 ,此后才是延请上席 ,重摆杯盏 ,沏上好茶 ,端上茶点边吃…  相似文献   

14.
俗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当今多元社会,行业如林,选择万千,只要看准了,痴之迷之,不惜代价,豁出去全身心投入,执着拼搏,就有希望取得成功。外孙颜建佳大学毕业后才几年居然干起了茶叶营销这个芬芳事业,在素称海滨邹鲁的泉州城开了一家茶店,着实令人感到好高兴,好温馨,并充满着期待。  相似文献   

15.
<正>王人庆,湖南自然韵黑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长,出生于1971年,家里的山后有大片茶山,自小就与茶相处,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湖南自然韵黑茶科技有限公司于2009年注册成立,注册资金2288万元,总部位于永州市祁阳经济开发区内,公司深加工厂区占地面积8.4公顷,标准厂房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在祁阳县肖家村镇已建成453公顷高  相似文献   

16.
闽台关系密切,我曾归纳其间有八缘:地缘近、史缘久、血缘亲、文缘深、神缘合、语缘通、俗缘同、商缘广,两地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再划分细一点,像物缘、业缘、姻缘等,都可以举出不少例子。以茶缘而言,台湾茶叶源于福建,茶种和产制技术均自福建引入,闽台两地泡饮方法和品赏艺术大致相同。这一方面,不少学者已有所论述,这里,我再作些概括和补充。连横在《台湾通史》卷二十七“农业志”写道:“嘉庆时(引者按,即公元1796-1820年间),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鳄鱼坑,发育甚佳,既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15,(5)
<正>钟明辉,出生于1990年9月,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艺系。现任桐庐雪水云绿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该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浙江千层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茶叶技术顾问,还兼任农函大桐庐分校茶叶专业讲师,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子承父业,爱上茶业钟明辉当年选择报考茶艺系,与他父亲的引导是分不开的。钟明辉的家乡在桐庐县边远山区兼革命老区的新合乡,父亲钟为淦是桐庐县雪水云  相似文献   

18.
解放前,我家乡有个教私塾的老先生,他除了教书外,最大的爱好就是种茶、制茶和品茶。他用一芽二叶做的手工绿茶堪称一绝,引来不少爱茶人到他家品茶聚会。他住所左边是茶园,右边有山泉,周围竹木环绕一片郁郁葱葱;大门上有一横匾,上书“绿园茶屋”。老先生不仅能文,而且还会武功,据说他祖上曾有人考中过武举人,他本人常把重逾百斤的石担、石锁之类的举着玩耍。由于老先生能文能武为人正直,加之他和他的茶朋友王大爷都有用喝茶的方法化解人们之间矛盾的特殊本领,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有了纠纷不是找王大爷就是找茶先生评理、断…  相似文献   

19.
魏露苓 《农业考古》2001,(4):330-332,353
中国与印度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历史上 ,中印两大古老文明之间有过多方面的文化交流。就茶叶的利用而言 ,中印两国起步都很早 ,当今两国都是茶叶生产大国。在茶树栽培与茶文化方面 ,两国之间互相有何影响 ,也值得研究。该领域原本不是笔者所长 ,现仅将在印度访学期间所见所闻的有关材料整理分析并提出粗浅的见解。拿来他山之石 ,以攻中印茶文化渊源之玉。一、语言中的踪迹在印度几种主要现代语言的共同祖先———古梵语中 ,茶有shyamaparni和chaha两个名称。其中shyamaparni,意思为“黑色叶子…  相似文献   

20.
上晓起村是江西婺源县江湾镇的一个自然村,也是全省甚至全国千万个村的缩影,具有非常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明显的生态优势,同时也有一定的历史茶文化蕴涵。这个美丽的山村通过挖掘开发茶文化和生态资源,发展了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走向富裕。保护生态又依托生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和发展生态经济,最后实现良性发展,这将是江西和全国乡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径,上晓起村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民增收的典范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