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针对碳汇林树种的选择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选择林地、及时进行抚育和加强后期管理等具体造林技术。加快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进程,为后续学者研究总结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太原市常见的3种绿化树种银杏、国槐、垂柳为研究材料,利用S-11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进行测定,对3种绿化树种的光合速率、固碳释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树种的日光合速率均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3种树种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释氧能力为国槐>垂柳>银杏,而3种树种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日固碳释氧能力为垂柳>国槐>银杏。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长春市6种常见绿化植物净光合速率及绿量,计算出其固碳释氧能力,并运用碳税法及工业制氧成本法计算此6种树木日固碳释氧价值。结果表明:所选6种植物中,京桃(Prunuspersicafrubro-plena)、银中杨(Poplusalba’Berolinensis’L.)固碳释氧能力最强,其日固碳释氧价值最高,火炬树(RhustyphinaNutt)、(Prunusarmeniaca)、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Litv.)、旱柳(salixma㈨dana)固碳释氧能力较弱,目固碳释氧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5.
九种木兰科常绿树种的光合与固碳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州植物园栽植的9种木兰科常绿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光合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计算日净固碳量,拟合和比较光响应参数,并进行因子分析,计算综合得分,全面对比和分析其适应性。结果表明:杂交金叶含笑的日净固碳量最大为12.944g·m~(-2)·d~(-1),云南拟单性木兰(9.543g·m~(-2)·d~(-1))和川含笑(6.333g·m~(-2)·d~(-1))也较大,而峨眉含笑最小(2.223g·m~(-2)·d~(-1));光响应参数进一步反映了其适应性和固碳潜能,并依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得出,杂交金叶含笑、川含笑和云南拟单性木兰适应性较强。建议在杭州城市园林中,选用杂交金叶含笑、川含笑和云南拟单性木兰营造碳汇林。 相似文献
6.
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为生态公益性产品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发展机遇。林业碳汇的负排放效应,使其成为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当前林业碳汇水平,根据管涔山林区2010年、2019年2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结合现有学术研究成果,利用碳汇量计算模型及现有碳库计算参数,计算林区现有碳汇总量,进而核算其在碳汇服务方面的价值收益。结果表明,与2010年相比,2019年管涔山林区各林木的固碳量均有所增加,林区近几年来保持年均10.37万t的较高碳汇量水平,未来具有较大的碳汇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居住区绿化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青岛市居住区广泛应用的14种植物为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并对其固碳释氧与降温增湿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4种植物的固碳释氧量由高到低排列为榆叶梅、悬铃木、绦柳、月季、紫叶桃、火棘、丁香、紫叶李、国槐、海桐、樱花、女贞、金叶女贞、红枫.降温增湿能力由高到低为榆叶梅、悬铃木、绦柳、月季、紫叶桃、火棘、丁香、紫叶李、国槐、海桐、樱花、女贞、金叶女贞、红枫.同时对各树种固碳释氧量的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本主要针对造林对陆地碳汇影响进行研究,肯定了造林对陆地碳汇变化的联系,详细阐述造林对陆地碳汇的影响,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果园生草栽培是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和提高固碳潜力的现代果树栽培方式,实行果园生草栽培可同时增加果园碳储量、提高果园产量和提升果实品质,确保现代果园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此,该研究首先从果园生草模式的发展、植物种类选择和利用方式等方面概况了国内外果园生草模式的研究现状;其次通过近年来果园生草的研究实例,阐述了果园生草模式固碳潜力的重要意义;最后重点总结了果园生草模式对果树生长发育、果园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对土壤有机碳固持、土壤微生物碳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果园生草栽培还应加强适宜性草种的选择和光合作用效应研究,揭示果园生草栽培模式的固碳机理,旨在提高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增强现代果园的土壤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14.
调查延庆县荒山造林树种的应用现状,结合延庆县的自然地理情况,按照树种选择的原则,对延庆县荒山造林树种规划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领域加大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为满足各领域的发展需求,促进我国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荒山造林项目,需各部门与人员的积极参与,对项目实施地区的调查,把调查相关信息详细记录,结合相关信息数据的详细分析,可确保树种选择的合理性,确保树种种植的存活率,逐渐扩大林地覆盖面积,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为提升环境质量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还需加大对造林技术的实施力度,全面改进各地区荒山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提高我国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17.
造林树种选择是发展林业生产最重要的一步,也是造林目的和达到这一目的所用手段的有机结合。各类树种在生长速度、根系发达程度、木材经济效益等方面差异较大,为了推动植树造林,应该尽可能地选择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的树种。本文对如何正确选择造林树种这一话题展开论述,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榆林气候干旱少雨,土壤含水率低,造林不易成活,苗木通过截干或平茬处理后,可减少地上部枝叶水分蒸发,并能快速恢复根系吸收功能,从而能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并能促进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干旱地区造林中一项重要举措,适地适树,在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应用方面分析总结出创建绿色榆林的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经济的加速成长导致各种工业的污染物排量也逐年增加,空气质量已经远不如从前,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十分不利。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例,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工业的对环境的破坏,原先的生态平衡早被打破。以广东省为例,森林覆盖面积与之前相比下降了许多。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碳汇林造林是个十分正确的选择。在广东等地区进行大面积的植树造林,不仅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更能保护环境,净化空气,慢慢恢复生态平衡。同时也促进了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态度,提高保护气候的意识。在侧面也为经济建设的投资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本文主要就新形势下的碳汇林造林技术与效益进行分析与探索,以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经济发展期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使人们生活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对我国环境质量进行有效提高,这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其中,荒山造林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比如雾霾、温室效应等,在进行荒山造林的过程中,较为重要的是进行树种的选择,并且在此基础上造林技术在其中也尤为重要,能够有效提高荒山造林质量,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