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多地极端天气频发,多地受雨洪内涝困扰,建校较早的高校尤其严重。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将雨洪管理与场所景观设计、行业特征表达相结合,以达到延缓径流峰值、塑造场行业特征、提升学院环境等多重目标。以湖北省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环境提升项目为例,探讨了在这一颇具行业特色的校园环境提升设计,通过将雨洪管理措施与行业特征表达、景观环境营造融为一体,达到景观空间重构、基础功能拓展、行业文化表达等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2.
试图通过对位于湘潭市建设路口的步步高商业广场景观设计思路及内容的归纳与提炼,探索出亲和街道空间的营造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烟台市为案例,以空间句法理论为指导,从空间认知的视角分析烟台市游憩空间形态的结构特征,解析整体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的智能性水平,在此基础上,探讨烟台市游憩空间形态的认知影响因素,为我国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得益于良好的公共空间,而人性化的步行空间构建能强化公共空间导向性的有效途径。研究从空间的人性化出发,探究其在生态绿脉和标识系统构建上的特色设计,以宁波市"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为例,分析城市中心区的步行空间环境,以提升步行空间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6.
聚焦于游憩空间本身环境要素对游人吸引力的影响,以保定竞秀公园为研究对象,观察记录了游憩空间5d的活动量,并对各空间环境要素进行识别,从中甄别出13个重要变量,利用SPSS软件对13个变量和游人活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游人活动的主要环境要素,研究结果表明:乔木+草坪的植被搭配形式与娱乐健身设施的设置对游人活动的影响最为显著,地形与游人活动表现出微弱的排斥性,其余因素对游人活动无显著影响;建议公园宜采取乔木+草坪的搭配形式进行空间围合以及乔木+座椅或生态树池的形式进行空间内部营造,地形设计应避免出现明显的高差变化,娱乐健身设施布局宜采用灵活、均匀的方式,避免过于集中。  相似文献   

7.
陈琳 《现代园艺》2022,(9):109-112
近年来,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逐渐走向高潮,然而快速且模式化的建设常会忽略其空间环境是否与使用者的行为习惯相适应,造成空间闲置、异用等现象.因此,从环境可供性出发,以朱桥村为例,通过参与式观察、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对乡村公共空间的环境可供性进行测度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公共空间景观优化策略,以期为未来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  相似文献   

8.
《现代园艺》2019,(23):16-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飞速增长,城市公共空间人群密度显著上升,城市口袋公园作为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对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环境行为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巢湖市伴园的实地观察调研,从环境行为学的视角得出城市口袋公园的设计对策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城市防灾公园的防灾效率,帮助逃生人群更加顺利的抵达安全空间.研究运用空间句法和寻路试验法,综合空间组织和寻路行为的量化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以福州市温泉公园为研究对象,探究城市防灾公园空间组织对逃生人群寻路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防灾公园空间的可达性、连通性和导向性等相关空间变量因素共同影响人群的寻路行为;以此为...  相似文献   

10.
以赣州市为例,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对赣州公园、东西两园、奥林匹克广场、八境公园,龟角尾公园等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进行实地调查,从老年人来园时间、活动地点、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最短交通时间、村落发展质量构建富春江流域传统村落发展空间联系模型,从协同发展视角出发,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富春江流域传统村落发展空间网络结构特,提出富春江流域传统村落发展空间网络结构优化策略,助力流域范围内传统村落发展有效融合提升。  相似文献   

12.
陈文纯  王玥  李晓敏 《现代园艺》2024,(1):22-24+27
随着我国水美乡村建设的逐步深化,农村滨水生态景观空间作为水美乡村建设的重点,对研究其景观空间的利用效率与活力提升提出更高的要求。借助空间句法理论,选取连接值、深度值、全局集成度、选择度及局部选择度5项指标数据,对龙湖古寨滨水步道连通性进行分析,并通过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构建龙湖古寨滨水步道连通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探究龙湖古寨滨水生态景观空间的利用情况。结合实地的现状勘察,总结龙湖古寨滨水生态景观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农村滨水生态景观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日常游憩型绿地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开展游憩活动的重要物质载体。本文以合肥市包河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中的日常游憩型绿地进行空间特征分类的基础上,运用观察法、行为注记、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得了包河公园的绿地使用状况数据,并分析了其中的内在机理,进而对更新优化绿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钟炜婷  庞玥  徐瑾 《现代园艺》2023,(3):102-10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域文化消逝、“千村一面”等问题受到重视。湛江市位于粤西临海地区,农村基数庞大,村落蕴含多元的地域文化,为了加速乡村振兴进程,湛江启动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并取得新成效。本研究基于地域文化的视角,以营造乡村公共空间场景为抓手,整合村庄资源和空间建设现状,提出打造村落标志、构建生态、修复文化和植入文创等场景的营造策略,以期为乡村公共空间场景营造提供新思路,激发乡村内源活力,为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用使用状况评价(POE)这一基本方法,以浙江农林大学五舟广场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调查研究,论述其优点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努力创建一个公众参与、以人为本的校园开放空间,以期为今后同类型项目在设计与管理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生活压力日增的当下,城市公共空间承担着人们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的需求,为了探索空间舒缓感与视觉感知的关系,对杨浦滨江与虹口滨江空间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SD语义分析与相关性分析,认为空间的协调性与自然性是影响舒缓感的视觉感知因子,并提出影响此二者的客观空间特征,给出相应的设计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以青岛理工大学(市北校区)为研究对象,以实测的方法探究校园人群活动空间,通过测定活动空间的温度、湿度和校外的温湿度气象监测站比对。通过数据测算,建立回归关系显著和决定系数较高的线性回归方程。由此可以指导校园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小气候。  相似文献   

18.
卢喆 《现代园艺》2022,(12):41-43
公众对红色文化的纪念方式和习惯随着时代变化,近年来表现出从宏大叙事向日常语境、从特化行为向综合体验、从直白宣传向意象体悟的发展转变。为更好地宣传和发扬红色文化,从风景园林专业视角,研究城市纪念性景观空间的嬗变方向和路径,提出从鸟瞰视角到人性尺度的空间尺度嬗变、从形式符号到功能复合的空间功能嬗变以及从显性传达到意象隐喻的空间内涵嬗变。以泰州市陈毅粟裕雕塑广场项目为例,将研究结论运用于实际规划设计项目,通过场地选址、空间重塑和文化表达的层层落实,为泰州市打造出红色文化新地标,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9.
《现代园艺》2020,(3):128-130
目前城中村发展正处于一种缺乏科学规划和人居环境混乱、没有秩序的状态,存在生活环境恶劣、景观绿化缺乏及基础配套设施滞后等问题。许多城市借机改造了这些村庄,并开展了村庄人居环境优化改造的研究和设计。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简述了城中村人居环境优化的重要性,并以洛阳市土桥沟村为例,通过对土桥沟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如公共文化场所、村落建筑特色、村庄景观绿化、垃圾管理、污水排放与村内线路等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优化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向章勇  乔鹏  乔娜 《现代园艺》2023,(14):170-172
良好的农村景观风貌能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并具有景观、人文、经济等价值。目前,川东北地区农村景观风貌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探索符合当地农村景观风貌提升策略和方法尤为重要。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生态自然、留住乡愁,突出重点、示范引领,村民主体、多方协作、四大策略的指导下,通过推动乡村面域治理、修复大地景观风貌,推动主要交通沿线乡村景观风貌治理,推动示范性村庄美化等三方面措施,形成“点、线、面”联动,示范引领带动区域农村景观风貌提升,是川东北地区农村景观风貌提升的重用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