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试图通过对位于湘潭市建设路口的步步高商业广场景观设计思路及内容的归纳与提炼,探索出亲和街道空间的营造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4.
5.
6.
聚焦于游憩空间本身环境要素对游人吸引力的影响,以保定竞秀公园为研究对象,观察记录了游憩空间5d的活动量,并对各空间环境要素进行识别,从中甄别出13个重要变量,利用SPSS软件对13个变量和游人活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游人活动的主要环境要素,研究结果表明:乔木+草坪的植被搭配形式与娱乐健身设施的设置对游人活动的影响最为显著,地形与游人活动表现出微弱的排斥性,其余因素对游人活动无显著影响;建议公园宜采取乔木+草坪的搭配形式进行空间围合以及乔木+座椅或生态树池的形式进行空间内部营造,地形设计应避免出现明显的高差变化,娱乐健身设施布局宜采用灵活、均匀的方式,避免过于集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逐渐走向高潮,然而快速且模式化的建设常会忽略其空间环境是否与使用者的行为习惯相适应,造成空间闲置、异用等现象.因此,从环境可供性出发,以朱桥村为例,通过参与式观察、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对乡村公共空间的环境可供性进行测度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公共空间景观优化策略,以期为未来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 相似文献
8.
9.
10.
城市公共绿地中老年人活动空间调查研究——以赣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赣州市为例,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对赣州公园、东西两园、奥林匹克广场、八境公园,龟角尾公园等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进行实地调查,从老年人来园时间、活动地点、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最短交通时间、村落发展质量构建富春江流域传统村落发展空间联系模型,从协同发展视角出发,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富春江流域传统村落发展空间网络结构特,提出富春江流域传统村落发展空间网络结构优化策略,助力流域范围内传统村落发展有效融合提升。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水美乡村建设的逐步深化,农村滨水生态景观空间作为水美乡村建设的重点,对研究其景观空间的利用效率与活力提升提出更高的要求。借助空间句法理论,选取连接值、深度值、全局集成度、选择度及局部选择度5项指标数据,对龙湖古寨滨水步道连通性进行分析,并通过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构建龙湖古寨滨水步道连通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探究龙湖古寨滨水生态景观空间的利用情况。结合实地的现状勘察,总结龙湖古寨滨水生态景观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农村滨水生态景观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生活压力日增的当下,城市公共空间承担着人们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的需求,为了探索空间舒缓感与视觉感知的关系,对杨浦滨江与虹口滨江空间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SD语义分析与相关性分析,认为空间的协调性与自然性是影响舒缓感的视觉感知因子,并提出影响此二者的客观空间特征,给出相应的设计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以青岛理工大学(市北校区)为研究对象,以实测的方法探究校园人群活动空间,通过测定活动空间的温度、湿度和校外的温湿度气象监测站比对。通过数据测算,建立回归关系显著和决定系数较高的线性回归方程。由此可以指导校园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小气候。 相似文献
18.
公众对红色文化的纪念方式和习惯随着时代变化,近年来表现出从宏大叙事向日常语境、从特化行为向综合体验、从直白宣传向意象体悟的发展转变。为更好地宣传和发扬红色文化,从风景园林专业视角,研究城市纪念性景观空间的嬗变方向和路径,提出从鸟瞰视角到人性尺度的空间尺度嬗变、从形式符号到功能复合的空间功能嬗变以及从显性传达到意象隐喻的空间内涵嬗变。以泰州市陈毅粟裕雕塑广场项目为例,将研究结论运用于实际规划设计项目,通过场地选址、空间重塑和文化表达的层层落实,为泰州市打造出红色文化新地标,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9.
20.
良好的农村景观风貌能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并具有景观、人文、经济等价值。目前,川东北地区农村景观风貌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探索符合当地农村景观风貌提升策略和方法尤为重要。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生态自然、留住乡愁,突出重点、示范引领,村民主体、多方协作、四大策略的指导下,通过推动乡村面域治理、修复大地景观风貌,推动主要交通沿线乡村景观风貌治理,推动示范性村庄美化等三方面措施,形成“点、线、面”联动,示范引领带动区域农村景观风貌提升,是川东北地区农村景观风貌提升的重用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