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民间美术是从我国久远历史文化发展而来,同我国56族兄弟姐妹审美血脉已经密不可分。伴随历史流转与现代环境艺术漫长的发展历程,我国民间美术没有渐渐淡出人们视野,反倒应用于现代环境艺术的设计之中熠熠生辉,散发出无比璀璨的光芒。基于此,文章从阐述民间美术相关概述入手,对民间美术与环境艺术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环境艺术相关设计中民间美术应用途径,希望可以更好地继承与传扬我国民间美术,为不断发展壮大环境艺术在设计领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
胡凡  刘晓杰 《中国园艺文摘》2013,(7):106-107,F0002
通过对民间美术在现代生活中应用价值的分析,探索现代景观设计对民间美术的应用与创新之路,并以潍坊风筝纪念广场景观设计为例做简要的分析。旨在通过提炼民间美术的精华,使其成为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的新活力,使景观设计体现民族性、历史性。同时,希望通过景观设计对民间美术的创新,使民间美术自然地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去,使民间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花卉》2017,(22)
传统文化是艺术宝藏,值得我们珍藏并应用。本文就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展开讨论,认为对传统元素的认知应该基于以下三个方面: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宝藏、蕴含人性化思想、具有极强的现代价值。依据以上内容,本文提出,传统元素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有四个,分别是提升文化品位、丰富空间意境、调整景观格局、协调园林氛围。围绕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本文提出了四个可行性的路径,分别是古典与现代相互配合、传统元素发挥点缀作用、宏观设计上借助传统哲学思想、细节处理中代入传统意境。本文意在通过有意的探索和讨论,为推进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正确有效运用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况兴 《花卉》2019,(20):94-95
生存条件的富足、生活水平的提高,令现代人精神方面追求不断扩大。环境景观建设成为了现代人接触自然、丰富审美的一个重要渠道。其中美观度、舒适度、环保状态是考察景观建设的标准。近年来,我国在环境景观方面首推园林作为建设一大要素。园林是我国传统自然景观之一,本文对园林环境景观的意义、设计原理、设计方案三个方面做了全面分析,借以探索园林对环境景观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我国园林的发展同绘画艺术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园林艺术给予了美术创作大量的素材,另一方面美术中各种色彩的调和、造型与结构布局等元素,又为园林设计提供了有利依据。伴随园林功能的多样化,其结构、风格与内容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特别是现代美术的影响下,其色彩与艺术形式均变得更加大胆与创新。本文从现代美术特征分析入手,对其在现代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戴腾 《现代园艺》2011,(11):101-102
微缩景观艺术在我国造园活动中历史久远,形成的门派风格众多,现代微缩景观设计能否将其蕴含的中国传统元素发展应用,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即从微缩景观艺术的意象、微缩景观艺术的美术思想和微缩景观设计的继承与创新等几个方面去探讨微缩景观艺术的美学价值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漏窗是我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随着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漏窗艺术在室内设计中也开始出现。作为空间安排艺术,设计师可以对各式各样的设计元素进行融合改造和应用,以获得最佳的实用效果和审美体验。在现代室内景观设计中加入漏窗艺术有利于空间的充分利用,将古典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进行完美的结合,重新焕发中国传统元素的生命力,在现代设计中延续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本文就漏窗艺术在现代室内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8.
《现代园艺》2020,(5):115-119
花窗作为能够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思想和文化内涵的必备构景小品,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艺术性,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造景元素。改革开放以后带来了许多新思潮,对我国传统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其中包括了景观规划设计这一领域。以岭南园林为应用背景,从宏观角度阐述岭南园林花窗的总体特征,并对其样式的特点、功能、艺术内涵进行分析。结合实例指出花窗在岭南园林中的应用情况,探索花窗作为极具价值的园林建筑文化遗产,同时也作为文化消费的一个方面,在现代设计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应用与传承。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植物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作用,造景的艺术原则阐述了植物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金忠河 《北方园艺》2007,(7):140-142
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的结合,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将生态设计一般原理应用于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在概括居住环境景观设计发展的几个阶段、提出居住环境景观生态设计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绿化设计、水环境设计、基地处理3个方面论述了居住环境景观生态设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居民区环境景观设计开始被多方关注,居住区内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可以给居民带来身心上的愉悦享受,更将成为居民获得情感认知和价值升华的关键。从生态、人文、地域、经济4个维度,就景观可持续设计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并以实例为对象,探讨了居住区环境景观中的道路设计、水体设计、庭院设计及景观小品设计,以期为居住区环境景观可持续设计探索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侯飞 《现代园艺》2014,(16):104-105
现代空间设计中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沿用,使设计更加具有文化亲和力,使设计受众在使用和欣赏设计作品中找到本名族的文化归属感,一直是许多设计师研究、探索的主题。古典诗词的艺术高度以及文化内涵,无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本文从3个方面分析了诗词意象空间与现代空间设计的联系与艺术共通性,为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提供另一角度的借鉴,即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结合声、光、电、形、色、材等设计元素,展现诗意空间。化诗境为视觉形象,使诗意从思维想象中走出,成为可看、可听、可触的真实空间,为现代空间设计增添更具文化内涵的设计精神。  相似文献   

13.
祝溪 《现代园艺》2023,(2):112-114
我国传统民居在传统建筑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本主义理论的应用,景观艺术已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民居中的元素可以为景观设计提供灵感,为景观设计提供重要的元素补充。但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由于对传统民居元素理解的局限性,使得传统民居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制约。结合我国传统民居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传统民居建筑的特征,总结了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运用传统民居元素时常见的问题,并结合现代景观设计的理念对传统民居元素在景观设计中应用方式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花卉》2018,(22)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洗礼,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不但彰显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文化底蕴。而且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充分体现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现代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审美疲劳,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以民族特有的形式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中式风格。新中式元素的应用为现代景观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万科第五园为例,对新中式风格的设计内涵和设计特点进行了简单说明,希望能为我国新中式元素在其它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伍俊 《花卉》2019,(8):107-108
苏州园林乃是我国建筑美、自然美与人文美集大成于一身的杰出园林艺术、在世界园林艺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建筑艺术折射出与传统文学、绘画艺术一脉相承的文人写意特征。现代室内外设计力求为居住者营造更加个性化的宜居环境,借鉴以苏州园林艺术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经验无疑是非常正确的选择。本文将对苏州园林精巧的建筑艺术特点和深刻文化内涵进行剖析,浅谈其艺术特点对我国现代室内外设计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思想与智慧的体现。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体现形式,在多个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文章基于现代艺术环境设计中传统文化缺失这一现象,分析了现代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形式,分析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对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杜丽 《现代园艺》2011,(9):92-93
传统造园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渗透着中国文化的内涵。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造园艺术人与自然统一、巧妙借景、因地置宜、保存文化底蕴的特点,探讨了传统造园艺术的设计技巧、造园理念、造园的思维方式在现代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价值。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者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将其应用在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中,能丰富现代景观的表现形式。简述了古典园林特点以及其设计思想在现代景观中应用意义,从融合自然、地貌、空间3个方面提出了应用原则,并从推崇自然、激发情感、因地制宜、中式元素等方面阐述了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20.
从园林景观和传统文化元素相关概述入手,着重分析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园林设计的关系,并探索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发展,以优化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