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何博 《现代园艺》2022,(1):76-80
乡村振兴战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举措,美丽乡村建设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创造了新的保护发展机遇。研究表明,加强达州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传承村落文化络脉是根本,建设生态田园生活方式是目标,发展村落新产业是重点,提升村民文明素养是保障,并依据研究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达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颜政纲 《现代园艺》2023,(10):80-82+85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和营建理念。以清水江流域传统村落文斗村为例,基于“三生”景观的整体系统,分析传统村落独特的景观特征及内在机制,提出滨河沿线传统村落自然生态景观、农业生产景观、人文生活景观提质的方式方法,旨在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要求,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滨河沿线传统村落景观营建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刘慈晋 《中国果树》2023,(3):158-159
<正>传统村落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自2012年住建部公布第一批传统村落起,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正式步入正轨,此后的传统村落调查认定、名录管理、动态监管工作从未停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更是有建设性地阐述和部署了特色保护类村庄的保护和发展工作。2014—2019年的6年间,中央财政对已列入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4 350个传统村落给予每个村每年300万元的补助,有力支持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与公共空间的改善,使得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4.
董明慧 《现代园艺》2022,(7):136-138
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对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乡村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过度开发、居民生活方式停滞不前、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等问题。为了提出既适应当代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又能最大限度保护传统村落的策略,从旅游视角着手,总结传统村落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梳理村落旅游与保护发展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以大五茂林村为例,从保护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与中远期村落旅游规划相协调的目标。保护与发展应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始终秉持以旅游促保护,以保护强旅游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省贵定县盘江镇音寨为例,分析了音寨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为指导,提出音寨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能为音寨以及贵州布依族地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龙翔宇  徐术菁 《现代园艺》2023,(24):123-125
以文化表征理论为依据,通过解构代表性传统村落常见文化符号(表征物)所表征的乡土景观环境,以及提取元素重新构建传统村落风貌,从而追求“乡愁思念、游客向往”的独特景观意象,实现传统景观村落的多元化发展,为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合理化模式方案,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为传统村落文化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三农政策”的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开展,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也逐渐受到重视。[1]以卫辉市狮豹头乡传统村落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狮豹头乡传统村落群现状的实地踏勘,发现狮豹头乡传统村落群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乡土建筑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等,但是在传统村落群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狮豹头乡传统村落群进行优劣势分析,合理地提炼出发展狮豹头乡传统村落群的策略和路径,解决阻碍发展的问题,改善人居环境,传承传统村落群的文化,发展当地经济,实现传统村落群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姗  张翊红  赵涛  余超英  杨青 《现代园艺》2022,(17):132-136
传统村落具有较高人文历史价值、科学艺术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对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等都具有现实意义。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面临着诸多挑战。以贵州省交宫村为例,具体表现为山区环境条件下发展路径受限、青壮劳力外流致使村落空心化、村民外向索取下缺乏自立性、经济发展导向下保护意识缺失等现实问题。基于此,通过运用吴良镛提出的人居环境五大系统剖析交宫村的人居环境要素,结合乡村战略要求,从特色产业扶持、内外力量引导、传统建筑修缮、环境再造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入手,探究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策略,以期为中国众多亟待传承保护的传统村落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为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积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传统村落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显性载体,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众多,生态环境良好,在乡村振兴、城市化发展的双重背景下,应合理有效地开发传统村落。基于此,针对陕西关中地区村落生态景观条件与疗愈需求、设计方法进行论述,以提出传统村落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GIS技术针对陕北传统村落进行地形模型制作,对陕北传统村落的空间数据进行活化和振兴。从活化与振兴的视角出发,分别梳理并总结了前期调研采集的数据、重点活化建筑的Sketchup+Lumion建模以及混合现实平台搭建的研究现状。通过Sketchup软件对陕北传统村落的院落和村落中的民居建筑进行精雕细琢形式建模。Lumion进行古村落的景观及建筑场景建设,将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通过陕北传统村落活化振兴与数字化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高效能、低成本、低投入的乡村振兴与活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将中日韩传统村落案例——诸葛村、白川乡、河回村的保护规划内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再结合浙江传统乡村现状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现村落与优秀案例之间存在的差距,以研讨出的结果为基础,总结出一套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为今后的传统乡村保护规划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园艺》2020,(5):138-142
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规划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乡村旅游正逐渐发展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力,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村落景区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新探索。本研究基于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从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产业兴旺、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5个方面梳理乡村振兴和村落景区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在功能布局、乡村产业规划、景观环境提升、道路交通规划、乡风重塑5个方面促进其融合的规划策略,并结合杭州市天目山村落景区规划案例,阐述这5个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我国乡村领域发展的一项历史性飞跃,是对乡村振兴有效的规划部署,是对乡村旅游经济的肯定和政策的扶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顺应整个世界的历史潮流。面对乡村规划设计面临的难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仔细比对相似规划实例,因地制宜,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  相似文献   

14.
陶彦松  区智 《现代园艺》2023,(10):91-93
面对当下乡村旅游消费更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需在传统村落房屋、街巷、广场、标志性景观、周边水系等景观基础上进行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改造设计。围绕乡村旅游的传统村落玩赏、文化消费需求导向,考虑不同乡村地区存在的地形地貌、建筑文化理念、景观审美观念,以传统村落景观为例,对传统村落景观中的宏观生态环境、中观建筑及空间结构、微观旅游体验景观进行综合性设计,尽可能在保留与还原历史文化遗存的同时,完成传统村落景观空间格局、建筑结构、生态及服务环境再造,以满足乡村旅游民众的生态性、文化性与娱乐性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5.
营建乡村景观,保护村落环境,恢复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维系基层信仰体系,建立充满活力的和谐乡村关系,是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老村庄不应被彻底夷为平地,城市也不应完全改变它。通过乡村景观的格局营建,使乡村景观的生态,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过程可以连续不断地再生。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是重要的文化景观遗产,而民居建筑又是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重要体现,历史文化又是村落发展的前提。以撒牛沟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历史概况、整体布局、院落分布、建筑和装饰形式等进行分析,为撒牛沟村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步道在各地园林景观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是一个城市的亮点,但乡村步道多年来一直不被人们重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建设被作为重点,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旅游最大的卖点,设计应推动乡村特色生态保护、传统村落、自然风貌等的有机结合,反映到景观步道设计中就需要其有艺术特色和一定文化内涵,要深入挖掘乡村本土文化,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旅游吸引力,目的是以文化传承及休闲旅游型模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村落景观改造设计项目,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将进坑村改造设计为传统村落乡村旅游景观项目。  相似文献   

18.
钟炜婷  庞玥  徐瑾 《现代园艺》2023,(3):102-10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域文化消逝、“千村一面”等问题受到重视。湛江市位于粤西临海地区,农村基数庞大,村落蕴含多元的地域文化,为了加速乡村振兴进程,湛江启动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并取得新成效。本研究基于地域文化的视角,以营造乡村公共空间场景为抓手,整合村庄资源和空间建设现状,提出打造村落标志、构建生态、修复文化和植入文创等场景的营造策略,以期为乡村公共空间场景营造提供新思路,激发乡村内源活力,为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桂柳古运河在历史中承载着桂林与柳州两地往来的主要水运,因航运的兴盛催生了守陡村落。守陡村落的环境文化源于陡门,而古运河的陡门在历史长河中已逐步消逝。随着国家启动桂柳古运河修复项目,传统守陡古村落振兴机遇也随之而来。以守陡古村落保护为研究视角,对守陡村落文化构成展开研究,并结合当下形势,对守陡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振兴展开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生计方式是构建乡村社会结构和村落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湘西苗族村落的村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农耕生计方式,并基于此构建了族群聚居式村落布局形式,拥有朴素的生态主义环保思想和优良的传统文化。信息时代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提升,农耕模式不再是湘西苗族村民的主要生计方式,传统村落空间格局随之开始瓦解,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重大挑战。随着田野调查的深入,发现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变化主要体现在"地让人"、村落空心化、生产用地新需求、住宅平面布局变化及传统文化传承难以为继等方面,并针对以上变化提出了村落空间布局整治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