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解引起山羊皮下脓肿的主要病原,本研究从四川乐至县、金堂县和蓬溪县3个山羊养殖场无菌采集患皮下脓肿病羊脓液样本19份,通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及特异性PCR方法对其病原进行检测和鉴定,并通过药敏试验测定分离病原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PCR扩增法共检测出病原菌19株,其中伪结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化脓隐秘杆菌分离率分别为57.9%(11/19)、26.3%(5/19)及15.8%(3/19);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法分离到3种形态不同的病原菌共计17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短杆菌经鉴定为伪结核棒状杆菌,分离率57.9%(11/19),革兰氏阳性球菌经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21.1%(4/19),革兰氏阳性杆菌经鉴定为化脓隐秘杆菌,分离率为10.5%(2/19),PCR鉴定较细菌分离培养法灵敏度更高。3种病原菌对丁胺卡那、氟苯尼考等多种药物敏感。结果表明,伪结核棒状杆菌是引起该地区山羊皮下脓肿的主要病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隐秘杆菌同样可引起山羊皮下脓肿,特异性PCR方法较细菌分离培养更为高效、准确。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进一步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以及四川地区山羊皮下脓肿的综合性防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波尔山羊是近几年在我国得到百姓喜爱进而值得大力推广的一个肉羊新品种。2008年3月16日,余庆县龙溪镇高岭村大沟组的田华同志,从湖北丹江口市引进了28只波尔山羊,准备发展成种羊以改良当地的土种羊。当其被运输到家后,在放牧过程中,田某发现部分羊身上皮下有核桃大至鹅蛋大小的囊肿(俗名包包)。  相似文献   

3.
山羊皮下淋巴结脓肿是由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erculosis)感染山羊引起皮下淋巴结肿大,形成黄豆大到拇指大,有的甚至如核桃大不等的脓性包块,最后自然破溃为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由于脓肿破溃导致皮肤穿孔,严重影响皮张质量,影响患羊健康,给养羊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002年3月,福泉市龙昌镇山羊饲养户蔡某因为一羊肉馆代养4只山羊而引起本场山羊发病,共发现病羊18只,发病率达32.73%.现将诊断和防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结合湘西州各区县不同地理环境和山羊养殖规模,选择了其中四个县(凤凰县、泸溪县、保靖县、花垣县),对不同年龄山羊寄生虫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3种吸虫、5种线虫、4种绦(蚴)虫病,体表寄生虫及球虫广泛存在。其中肝片吸虫的感染率最高达到了33.8%,羊食道口线虫、捻转血矛线虫在调查的四个县区,感染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作者结合道县不同地理环境和山羊养殖规模,选择了其中5个镇作为试点,对不同年龄山羊消化道线虫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山羊感染有10种线虫,其中蛇行毛圆线虫、捻转血矛线虫、仰口线虫4种(类)为感染的优势虫种,绝大多数为2~5种(类)线虫混合感染,占85.9%,以1~3月龄幼羊感染率(97%)最高.  相似文献   

6.
本中心饲养的 1只新西兰白母兔 ,产仔 5只。产后不久 ,发现母兔患轻微脚皮炎 ,经抗生素治疗后痊愈。在哺乳仔兔中 ,有 1只比较瘦弱 ,右腿膝关节肿胀 ,有炎症 ,但未对其治疗。对仔兔分窝时发现该兔的腿部、颈部皮下有白色脓肿 ,其胸部、腹部也有散在的脓肿结节。划破脓肿结节 ,有乳酪样物质流出。结合临床症状、微生物学及病理学检查 ,诊断该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皮下脓肿。1 材料与方法1 .1 新西兰白兔 1只 ,48日龄。1 .2 涂片镜检 挑取少许脓汁 ,用生理盐水稀释 ,涂片 ,革兰氏染色〔1〕。1 .3 分离培养 将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  相似文献   

7.
出境活鸡胸骨龙突部皮下脓肿病的诊断林苗沈楚汉郑勇强陈桂香(广东省深圳市文锦渡动植物检疫局518005)在出境活鸡的检疫工作中,发现鸡的胸骨龙突部皮下脓肿现象较为普遍,几年来我们随机抽样剖检了266只鸡,出现此病的有115只,约占43%。因本病不表现明...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引起山羊皮下脓肿的主要病原,本研究从四川乐至县、金堂县和蓬溪县3个山羊养殖场无菌采集患皮下脓肿病羊脓液样本19份,通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及特异性PCR方法对其病原进行检测和鉴定,并通过药敏试验测定分离病原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PCR扩增法共检测出病原菌19株,其中伪结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化脓隐秘杆菌分离率分别为57.9%(11/19)、26.3%(5/19)及15.8%(3/19);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法分离到3种形态不同的病原菌共计17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短杆菌经鉴定为伪结核棒状杆菌,分离率57.9%(11/19),革兰氏阳性球菌经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21.1%(4/19),革兰氏阳性杆菌经鉴定为化脓隐秘杆菌,分离率为10.5%(2/19),PCR鉴定较细菌分离培养法灵敏度更高。3种病原菌对丁胺卡那、氟苯尼考等多种药物敏感。结果表明,伪结核棒状杆菌是引起该地区山羊皮下脓肿的主要病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隐秘杆菌同样可引起山羊皮下脓肿,特异性PCR方法较细菌分离培养更为高效、准确。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进一步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以及四川地区山羊皮下脓肿的综合性防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无菌采集青海省民和县李二堡镇某合作社羊群中患病羊的皮下脓肿内容物,送检至实验室,进行致病细菌的分离鉴定,经37℃培养24 h,在鲜血平板培养基上,生长出中等大小,具有典型β溶血环的乳白色菌落,36 h后变为金黄色菌落。经染色镜检、细菌分离培养、PCR鉴定以及致病性研究,在脓肿患处分离培养到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经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其对氨苄西林、克林霉素以及新生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敏感,对环丙沙星以及多粘菌素耐药。  相似文献   

10.
本人收治一例年龄为33岁的腹下巨大脓肿病马,经手术摘除疗法和术后加强护理很快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种公牛皮下脓肿多发生在春、秋换毛季节,以成年采精公牛多发,胸垂部位多发,其他部位少发。是在种公牛皮下,肌问等疏松结缔组织发生的一种局限性、化脓性炎症。现将辽宁省种牛繁育中心饲养的种公牛发生皮下脓肿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我县种羊场1只波尔山羊种公羊,体重约80千克。2002年12月15日发现右侧上颌部有一呈乒乓球状硬肿,遂以抗菌消炎药物予以治疗,但20天后硬肿增大到皮球状大,肿胀波及眼睑部,患羊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手触肿胀部整体较软,其中央部的皮肤明显变薄,印象脓肿已成熟。2冶疗局部剪毛消毒后,在其肿胀下侧以手术刀切开约3厘米一竖型切口,排出稀稠状脓汁约1000克(排脓时用手挤压),用3%双氧水注入创内清创。清创后用5%碘酊绷带条填充创口,隔天1次,连用3次后,改用生理盐水冲洗,20天后创口痊愈。该种羊巨型脓肿排脓后创口次性愈合。3体会要掌握排脓…  相似文献   

13.
笔者收治一例年龄为19岁的腹下巨大脓肿病犬,经手术摘除疗法和术后加强护理,很快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山西省吕梁山区常年干旱缺水,每到春末夏初,当地某些乡镇的山羊群极易发生一种以皮下脓肿为特征的地方性疾病。虽然本病的死亡率低,但是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羊的生长发育,给当地养羊业带来很大损失。为此,笔者对本病进行了调查和防制,共治疗病羊93只,除3只体弱放弃治疗而淘汰外,余者皆治愈,有效率达97%。经治疗的病羊一般在7天后肿胀消失,或伤口愈合而痊愈。通过对群体的预防,使发病率也大为下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脓肿是局部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引起脓肿的致病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化脓性球菌,此外,刺激性药物静脉注射时漏于皮下或误注也可引起脓肿。因梅花鹿胆小、抗应激能力弱,易挫伤而发生脓肿,以成年公鹿为多。2003年1月~5月,我区某养鹿场饲养的80多只梅花鹿,有7只发生脓肿,其中公鹿6只,畜主曾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无效,后求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仔猪腹泻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腹泻的病原复杂,且有些病原变异速度快,导致近年来仔猪腹泻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给仔猪腹泻病的病原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弄清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原,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仔猪腹泻病原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病原的主要功能编码基因和功能蛋白在病原侵袭宿主过程中的作用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论文从病原的主要编码基因和功能蛋白的角度,对近年来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细菌、病毒)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根据近年来的仔猪腹泻病病原学的研究进展,对未来仔猪腹泻病原学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三孝 《畜牧与兽医》1998,30(4):170-171
1990年在丹阳市里庄镇猪群中发生一种以仔猪为主的急性腹泻病,粪便为瓦灰色,迅速脱水,短时间内死亡,并呈漫延趋势。1991年发病范围扩大到镇江市苗猪产区的10个乡镇。据调查,1991年因该病死亡的猪达1万头。母猪、肥猪虽有发病,但较少。流行无明显季节...  相似文献   

19.
猫抓病病原学的研究进展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赵欣花猫抓病(CatScratcbDisease,CSD)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发病与猫接触(抓咬或舔过)有关。CsD临床表现是多部位、多样化,慢性或严重的全身性病变的病例也不少见。CSD病原学的确...  相似文献   

20.
猪繁殖一呼吸综合征(PRRS)是1987年首次在美国发现的一种新传染病。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该病曾席卷北美洲和欧洲,造成大量仔猪死亡与母猪流产及其繁殖率下降,经济损失十分惨重。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导致PRRS的病原缺乏足够的了解,直到1991年,设在荷兰Lelystad的中央兽医研究所首次分离到该病原——Lelystad病毒,即目前通称的猪繁殖一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对该病病原学的研究才有了飞速的发展。郭宝清等(1996)首次从国内疑似PRRS感染猪群中分离出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从而证实了本病在国内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