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外来植物刺萼龙葵对入侵地植被多样性的影响,调查了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刺萼龙葵的3个不同生境(人工国槐林、河滩、荒坡)的植被,分析物种组成、植被多样性、植被重要值等指标。结果表明,无论哪种生境,刺萼龙葵的多度、频度、盖度与重要值均远远高于其他植物,刺萼龙葵在其入侵区内已经成为优势种;与对照样地相比,刺萼龙葵的生长引起30.00%以上的本土植物在入侵区消失,改变了植被组成和多样性;而原本优势的本土植物,相对多度与盖度也明显降低,其中狗尾草的降幅最大,相对多度和相对盖度分别降低了2.5倍和2.7倍。本研究为全面理解刺萼龙葵的入侵生态风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地调查及景观生态学分析法着重从乡村植物景观多样性、应用形式等方面对马儿山村植物景观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乡村景观的营造应充分考虑乡土性、生态性、文化性等原则,同时还要注重功能的需求,马儿山村的植物景观设计可为武陵山区的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墓园作为生命安葬之地,是民众关心的热点建设项目之一,拥有完整生态系统的城市生态墓园,可作为城市生态恢复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以城市生态墓园内涵与特点为基础,总结了城市生态墓园植被的恢复原则,包括系统整体性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植被的自然恢复原则、物种间的生态交互性原则,并从人文、地理、植物配置、景观生态性、生态安葬方式等方面探讨基于生态恢复的城市生态墓园设计。  相似文献   

4.
滨水驳岸处理的灵活性、植物配置的丰富性、空间场所的公共性、功能内容的多样性、滨水景观的可亲性及生态性设计是滨水景观设计的重要方向。生态驳岸在现代滨水景观设计中,应该把它视作为提升滨水景观生态性和人性化的有效手段,使自然之旅始于足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滨海湿地景观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滨海湿地植物群落的严重退化直接影响到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针对目前盘锦滨海湿地生物资源衰退、生态环境恶化及湿地服务功能退化的现状,对辽河口东海岸典型的受损滨海湿地进行植被恢复,以达到有效恢复盘锦红海滩景观、增加红海滩植被多样性、提高生态服务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乡土植物是最能体现本城市特点和特色的自然符号和生态元素,在城市景观生态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将乡土植物的生态优势合理、充分利用的思想应用到城市景观园林绿化中,充分发挥乡土植物地域适应性、多样性、特色性、经济性,防护功能和景观生态设计共创性相结合的效应。从完善综合生态效益的背景出发,提出尊重应用乡土植物的必然性,并介绍了在城市景观生态设计中乡土植物的配置及景观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林敏仪  李文峰 《花卉》1991,(收录汇总):40-42
城市动物园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生物多样性和种质资源保护与研究、公众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承担重要角色。通过对实地环境踏查,对广州动物园植物景观现状及园林绿地进行植被调查,总结园区植物种类,分析动物园公共游览区、动物展区的植物景观情况,为今后动物园的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水源山公园木本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依据公园布局及植物分布现状,人为将公园划分为5个主要植物景观分区,在植物景观实地调查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公园的植物景观生态性、景观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佳木斯水源山公园植物种类较丰富,但常绿树种应用明显不足;公园植物观赏特性相对较好,但阳光充足的南区植物观赏特性欠佳,植物景观质量有待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水源山公园应完善植物生活型的比例,增加观赏性植物比例,进而完善公园植物景观的景观性和生态性。  相似文献   

9.
韩宙  钟锋 《现代园艺》2013,(18):169-171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4个层次论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且探讨了生物多样性在园林管理、生态农业及路域植被养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全昌  刘月 《现代园艺》2014,(4):104-104
文章对植物景观配置进行了深入分析,提供了新时期植物景观配置中主体性、艺术性、生态性和文化性原则,并重点说明了植物景观实现园林艺术配置的基本方法,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的发展,乌龙江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江中的浦上岛作为乌龙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生态环境问题更是不容小觑,浦上岛现存在着生态系统破坏,水体污染,水陆过渡带消亡等问题,本文以生态修复视角出发,运用调查分析法,从岸坡修复,水体净化和植物多样性三个方向展开,采用垃圾清理,改善水质、修建河岸缓冲植物带、丰富浦上岛生物多样性等方法,从而激活浦上岛生态系统活力,希望能为恢复城市河流内众多洲屿的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园艺》2020,(3):165-168
可食景观与常规景观相比,景观植物除了满足观形、观叶、观花、观果的要点外,还能提供食用、制药、酿造、提取香料等功能。常规的城市绿地建设往往注重打造城市形象,强调景观的美学性,功能相对单一。可食景观的新应用,增强了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可食景观的发展沿革出发,尝试在扬州城区中进行可食景观的绿地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13.
许文华 《花卉》2020,(2):37-38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园建设的生态性和多样性也是众多设计者和建造者的追求之一。在以往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常绿和落叶的乔灌木植物虽能打造一定程度的季相景象,但缺乏视觉色彩的丰富程度,而宿根草花植物因其特有的生态性、物种多样性、景观效果丰富性,运用在公园建设中,能有效改善传统公园的视觉色彩的单一性。因此,研究宿根草花的在公园中的运用,具有重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园林景观规划中植物景观的分析,从植物的配置、色彩、视觉质感以及植物的生态功能方面,叙述植物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可塑性的价值和意义,并通过植物造景中的艺术性、生态性、文化性方面的阐述,探讨在规划过程中应注意强化的多样性、多元化和对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区域间植物入侵是由国家不同地区的植物入侵造成的一系列危害。由于我国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入侵现象不易被监测,因此,植物入侵的危害已经非常严重。现实情况必须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冯玉能 《广西园艺》2010,21(2):44-45
乡土树种具有严格的地域性、独特的群落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的景观特色,是区域植被的基本组成单元。合理地利用乡土树种,科学地进行物种规划和有意识地建造生态廊道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而自然植被的重点保护,乡土树种的合理应用则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介绍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的功能性、自然性、连续性、流动性、导向性、生态性、时序性等特点,对淮安市楚州区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利用与营造进行初步分析,探讨生活性道路、步行商业街道路、色彩及形态的道路、分车带、人行道绿化带植物景观的营造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煌 《现代园艺》2022,(2):134-135
为了提高植物景观的生态性、观赏性及环境性,探讨了山地城市公园坡地对林地植物景观的影响,通过研究区域概况和论述研究策略,并分析内容和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山地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营造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城市河道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承担着城市的泄洪和景观功能,本文探讨北京城市副中心河道岸坡绿化植物的选用,为未来城市河道景观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合肥市35个公园142个样方,从植物种类构成、物种来源、植物丰富度、多样性等方面对公园绿地植物群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合肥市公园绿地共有植物84科173属224种,其中裸子植物14种,被子植物210种。表明合肥市公园绿地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乔灌草搭配合理,植物层次类型多样,群落较稳定,景观季相变化显著;但不同公园差异较大,草本植物应用较为单一;在植物景观配置中使用了较多的外来植物,缺乏对乡土植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