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黄土丘陵区仁用杏园不宜间作沙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社妮  白岗栓 《园艺学报》2007,34(5):1135-1140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对清耕和间作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6年、4年、2年仁用杏园0~500 cm土层土壤水分、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树体生长状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间作沙打旺,除了在秋季提高了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以外,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均显著降低了0~500 cm土层土壤水分,且间作沙打旺年限越长,降低越显著。间作沙打旺提高了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间作年限越长效果越显著,但对100 cm土层以下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无显著影响。间作沙打旺对土壤全磷含量无显著影响。间作沙打旺显著降低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其中速效氮降低深度达500 cm土层,速效磷、速效钾达300 cm土层,且间作年限越长,降低越显著。间作沙打旺显著削弱了树体的长势,降低了坐果率和杏仁产量。间作沙打旺存在着与仁用杏争水争肥的矛盾,黄土丘陵沟壑区仁用杏园不宜间作沙打旺。  相似文献   

2.
以河北省黄土梁子林场油松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不同经营措施(抚育间伐、天然更新幼林抚育、抚育+林冠下造林、更新采伐)人工林样地,采用室内浸水法和环刀浸泡法,对样地内枯落物的现存量、持水量以及土壤物理性质等进行测定,并对其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研究,以期为冀北山地油松林分的森林经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枯落物现存量变动范围在8.02~15.90 t/hm2,由大到小依次为:更新采伐>抚育间伐>天然更新幼林抚育>抚育+林冠下造林;更新采伐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最高,为47.72 t/hm2,最大持水率最高,为219.10%;土壤容重均值变化范围在1.00~1.39 g/cm3,其中抚育+林冠下造林土壤容重最大为1.39 g/cm3,抚育间伐土壤容重最小为1.00 g/cm3;土壤总孔隙度变动范围在25.72%~61.41%,由大到小依次为:更新采伐>抚育间伐>天然更新幼林抚育>抚育+林冠下造林;最大持水量变动范围在273.56~896.21 t/hm  相似文献   

3.
在3个刺槐林样地中分别设置20、40、60cm深度的培养坑,坑底埋入装有不含枯落物土壤的尼龙袋,装填均匀混合枯落物碎屑的土壤,研究测定非迁移性有机质(LDOM)的成分,以期对LDOM含量及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室提取的DOM和自然迁移性DOM存在较为复杂的差别,其差异受土壤深度和外界环境影响较大;非迁移性有机碳(LDOC)含量和非迁移性有机氮(LDON)含量随深度变化并无统一特征;LDOC含量在土壤较浅层7月11月,深层7月11月,LDON含量反之;LDOC/DOC比率和LDON/DON比率分别为0.01~0.55、0.05~0.87;LDOM有高的UV吸收值和低的DOC/DON值。  相似文献   

4.
对太行山区易县旺龙沟流域常见绿化树种自然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并对不同树种在其集中分布区内的栅栏组织占叶片厚度百分比与土壤含水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呈现集中分布在丘陵的不同部位,不同树种栅栏组织所占叶片厚度百分比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即栅栏组织所占叶片厚度百分比越大,植物的耐旱性也越强。  相似文献   

5.
以"红早酥梨"当年栽植幼树为试材,设土壤质地(A)、覆草种类(B)、覆草量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在砂地新建梨园进行了幼树树盘覆草保水试验,以期为干旱区砂地果园建植节水培肥措施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树盘覆草对保持幼树距树干50cm范围0~60cm土层土壤水分有积极保水作用;树盘覆盖苦豆子、紫花苜蓿、混合杂草,单株覆盖2.5、5.0、7.5kg鲜草,根际土壤含水量相近,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2012年8月11日灌水后的第16天,受树盘覆草作用的影响,根际土壤0~60cm含水量为6.23%,幼树生长正常,可继续延长灌水间隔期;在灌水后的第70天,树盘覆草处理3个土层土壤含水量20~40cm40~60cm0~20cm,幼树根际土壤水分的这种分布格局有利于幼树根系对水分的需求;生产中,砂地梨园幼树树盘覆盖5.0kg左右苦豆子或混合杂草,具有保持幼树根际土壤水分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土壤水分管理是提高柑桔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为了高效、无损、精准地获取柑桔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在宜昌市夷陵区采用梯度控水种植模式的一个棕壤土柑桔园中,采集不同含水量土壤样本,利用ASD光谱仪采集土壤样本适宜响应波段(350~1 075 nm)的光谱反射率数据,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SMLR)法对提取的光谱反射率数据(R)及其9种变换数据与土壤含水量进行建模,并利用实测含水量的土壤样本进行验证,建立了预测柑桔园土壤含水量的高光谱模型。结果表明,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最为明显,其有助于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原始光谱数据经过微分变换处理后,相较于非微分变换处理,其与波长的关系曲线波动更大且反演精度明显上升;柑桔园土壤试验样本水分的特征波段在700~760 nm以及950 nm左右,是进行建模优先考虑的特征波段;基于原始光谱对数的一阶导数(lgR)′和倒数的对数的一阶导数(lgR-1)′建模,对土壤水分的拟合精度较高,两种拟合方式的决定系数(R2)均为0.876,均方根误差(RMSE)均为2.19%,相对分析误差(RPD)均为7.107;...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楠竹林为研究对象,并以广泛分布的常绿阔叶林作为对照,对楠竹林和常绿阔叶林内土壤第1层表土(A)0~5cm,第2层(B)20~30cm,第3层(C)50~60cm的土壤容重等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全氮、有效氮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土壤容重的增加,阔叶林的第2、3层高于楠竹林;土壤孔隙度随着土层的增加而减小,楠竹林土壤孔隙度高于阔叶林;土壤毛管持水力、田间持水力、自然含水量阔叶林的表层大于楠竹林,楠竹林的第2、3层高于阔叶林;楠竹林的土壤质地较阔叶林疏松多孔,渗水、保水效果好;土壤全氮、有效性氮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小,阔叶林表土层稍高于楠竹林,楠竹林第2、3层高于阔叶林。  相似文献   

8.
盛夏季节,赤日炎炎,在果树一些部位往往会出现局部灼伤。日灼虽因烈日高温引起,但与土壤缺水、干旱有关。土壤缺水,会使果树蒸腾作用受阻,树温就会急剧升高,产生日灼;其部位一般在地上部份,但土层浅的沙地根系有时也发生日灼。防治日约应急措施有:1.覆盖法。用草或秸秆覆盖树盘,可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据试验,在同一块土壤中,对照区的土壤含水量为12.4%,覆盖区则为15.3%,保水效果十分明显。此法尤其适用于沙地果树。2.灌水法。高温季节,每亩果园通过果树叶面向空中蒸腾1500升左右的水分,因而即使短期内不下雨果园也需…  相似文献   

9.
以有机硅功能肥和盐碱土为试材,采用室内模拟试验,设置不施用改良剂(CK),施入深度5 cm(W5)、10 cm(W10)、15 cm(W15)、20 cm(W20),以及表层层施(W-0)、层施位置5 cm(W-5)、10 cm(W-10)、15 cm(W-15)9个处理,研究了有机硅功能肥施入深度和层施位置对土壤水分运移和盐分变化的影响,以期为有机硅功能肥的使用方式和改良盐碱地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有机硅功能肥施入深度和层施位置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有影响。随着施入深度的增加,湿润锋运移距离和累积入渗量减小;层施位置越接近土柱表层,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明显减小,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各处理之间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会在某一时刻相等。有机硅功能肥增加土壤中含水量,与层施位置相比,施入深度对土壤含水量影响比较明显。有机硅功能肥施入深度和层施位置影响着土壤盐分含量变化。有机硅功能肥能够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在含有有机硅功能肥土层深度内,电导率明显低于对照处理CK,施入深度越深,电导率越小,不含有有机硅功能肥土层深度内,电导率明显增大。在层施位置周围,有机硅功能肥使土壤盐分出现最小值,其它土层...  相似文献   

10.
陈雷 《中国果菜》2000,(2):15-16
一、土地改良与建国 葡萄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是,太重的盐碱地和沼泽地是不适宜种植葡萄的。葡萄忌连作,老葡萄园不可以重新建园,尤其桃园,最不适宜重新建葡萄园、不同的土地对葡萄的生长发育和品质有着不同的影,最好选择肥沃的砂质壤土地块,因为砂质壤土:土层一股较厚;有机质含量多,保水,保肥,透气性好。山坡、丘陵地的黄土、红土、白土地,凡土层深厚的地块,保水,保肥力强都能达到优质高产,沙地容易漏水漏肥,可压粘土改良。粘土地可压沙改良,最好较细的黄沙、黑沙。 规模性发展的大型园地,要注意选择交通方便,有灌溉…  相似文献   

11.
条桑在河北省东部平原沙地和丘陵梯田广泛种植,与农作物间作是其主要栽培模式。2006年在河北省迁安市进行了桑粮间作田条桑根系断面积、根量、根系直径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养分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根系分布主要集中在20~40 cm土层内,此范围内的根系重量占总根量的60%~80%。根系以直径小于3 mm的细根居多,占总根量的30%~40%,大于7 mm的粗根数量很少,占总根数的5%~15%。平原沙地条桑根系主要分布在距桑丛中心100 cm范围内,桑丛外缘100 cm处的根量仅为总根量的6.52%,水平延伸幅度较窄,根系垂直分布明显;丘陵梯田条桑根系水平延伸可达桑丛外250 cm处,只有少量根系垂直深入岩石中,水平分布趋势明显。条桑根量、根系直径、根系断面积分布依立地条件及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异。桑丛中心外1 m处深层土壤含水量增加,桑丛附近2.5 m内没有存在严重的土壤水分亏缺。平原沙地和丘陵梯田桑丛附近条桑富集土壤养分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正>1建园1.1园地选择选北纬3040°之间的背风向阳地带,年均温度840°之间的背风向阳地带,年均温度816℃,绝对低温-25℃,绝对高温40℃,无霜期15016℃,绝对低温-25℃,绝对高温40℃,无霜期150240 d,年降雨量在1 200 mm以内,海拔在1 000 m以下。选择土层厚度1.0 m以上,地下水位2 m以下,土质以保水、透气良好、pH值7240 d,年降雨量在1 200 mm以内,海拔在1 000 m以下。选择土层厚度1.0 m以上,地下水位2 m以下,土质以保水、透气良好、pH值77.5的砂壤土、轻壤土、壤土为宜,丘陵和山坡地选择坡度在20°以下光照充足的阳坡或半阳坡,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具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地区建园,避开繁华都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等。还应避开重茬地,避免在柳树、杨树、槐树生长过的土壤上栽植核桃,以防根腐病的发生。还应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5年生优一杏扁园地面覆盖地布、秸秆和地布+秸秆对土壤温湿度、养分和杏扁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可以稳定5、2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提高了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以地布+秸秆覆盖处理效果最好;除Ca和Mg外,土壤中N、P、K等矿质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以地布+秸秆覆盖处理最佳。3种覆盖处理杏扁新梢长度和粗度均显著提高,表现为地布+秸秆覆盖>地布覆盖>秸秆覆盖>对照。  相似文献   

14.
孙戈 《北方果树》2010,(6):54-55
2004年3月,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进‘泰山红’石榴苗,在东平县梯门镇大洼村东山坡地进行试栽。经7年的观察,该品种表现结果早,坐果率高,丰产稳产,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适宜在山地、丘陵地栽植。当地年平均气温13.4℃,年日照时数2446.3h。年降水量640mm,无霜期201d。土壤为褐土,土层厚度20~30cm.  相似文献   

15.
萝卜糠心是细胞内含物迅速降低所造成。萝卜肉质根发生糠心的外部原因是品种、播期、水肥等栽培条件的不适。萝卜属于半耐寒性蔬菜,肉质根松软、生长快,细胞中淀粉糖含量少,根系入土层较浅,故耐旱能力弱,土壤含水量以70%~80%为宜。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品质粗糙,则易发生味辣、糠心等现象。萝卜生长一般要求中等光照强度,在长日照条件下容易引起抽薹。日平均温度10~20℃的冷凉气候有利于肉质根的膨大生长。在肉质根生长盛期,需要水分最多,  相似文献   

16.
孙仁昌  任宏伟 《果农之友》2012,(10):19-19,28
核桃属于异花授粉植物.自然授粉的实生后代多为异交系.变异类型复杂.且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致使种内类型多样。播种后2-3年生开始结果的核桃树称为早实核桃。现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园址选择应选择背风向阳的缓坡丘陵地、平地或排水良好的沟平地。土壤以pH值7.0-7.5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土壤厚度1米以上,地下水位在地表2米以下,土壤应深、松、肥。  相似文献   

17.
以五年生‘金果’猕猴桃为试材,采用智能Insentek测定土壤墒值,分析果园气象与物候期相关性,与产量构建水分生产函数,探明丘陵缓坡山地猕猴桃不同物候期水分动态循环及植株耗水规律,以期为果园精准节水灌溉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金果’猕猴桃全物候期为211 d,试验年降雨量属于丰年,物候期中果实膨大期最长,其降雨量达1 214.89 mm,且有效降雨量占总量的73.68%;果园土壤10~30 cm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大,土层越深土壤含水量越高,晴天白天土壤含水量高于夜间,呈现阶梯状下降趋势;物候期ET峰值出现在5月,日耗水量达43.11 mm,日耗水量高水平持续到果实膨大后期,且该时期需水模数最高为0.74;参考作物腾发量物候期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峰值出现在7—8月,作物系数物候期内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且值均大于1;猕猴桃产量与耗水量拟合方程优度大于临界值,可作为水分生产函数使用,且随耗水量增大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猕猴桃果实膨大期持续时间长、耗水量大,虽降雨总量占年降雨总量比率高,但出现了季节性干旱胁迫,是猕猴桃高产灌溉补水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沙棘人工林对冀北坝上沙化土地的改善效果,以坝上沙化土地的沙棘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样地,测定其风速并计算防风效能和地表粗糙度,研究沙棘林的防风固沙效应;通过设置样方,利用丰富度指数(R0)、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E)分析沙棘林地和荒坡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和结构特点;通过做土壤剖面,测定沙棘林地和荒坡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沙棘林地和荒坡的粗糙度均随着季节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沙棘林地的粗糙度大于荒坡,防风效果显著;沙棘林地的草本植物种比荒坡多8种,物种更丰富,且群落结构更为稳定;沙棘林地各土层土壤的自然含水率、持水量、孔隙度和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荒坡,沙棘林地土壤pH值范围为6.24~7.08,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4.75~16.71 g/kg之间,均显著优于荒坡。由此可见,在冀北坝上沙化地区种植沙棘,可促进防风固沙,提高植物物种丰富度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9.
一是要改良土壤。土壤是栽植核桃树的基础,要求土层厚度在1m以上,且有良好的通透性。如土质太黏,树坑应适当掺些沙土;如土质太沙,应适当掺些黏土。黄胶泥土和自陶土土地严禁栽植核桃树,因为这两种土壤核桃根系不易下扎,容易形成小老树,而且下大雨时雨水不易下渗,土壤持水时间长,极易把树渍死。重盐碱地必须改良后才能栽植核桃树;土石混合坚硬地块炮震松土后才能栽植核桃树;酸枣树和茅茅根草能正常生长的地块,核桃树也能正常生长;壤土地和半沙土土壤为核桃树的最佳栽植土壤。核桃树抗旱不耐涝,栽植地块应做到不积水,旱能浇,涝能排。地势低洼地块应起埂栽植,地势坡度大不易存水保墒地块应构筑梯田挖鱼鳞坑栽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