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信息化教学是"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必然选择,如何快速提升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能力是现代教学改革的核心。本文以高职园林专业课程《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教学单元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本文主要从课程的教学策略、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实施信息化教学设计,探讨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技术在高职园林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的制高点,原来传统的《园林美术》课程教学的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结合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信息化教学要点的基础上,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高职园林美术课程教与学开展方法,旨在开发设计高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而提升《园林美术》课程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园林人才。  相似文献   

3.
《园林规划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设计能力培养是高职园林人才培养中的一个主要方向。在教育信息化的影响下,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实施方式,尝试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是完善园林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逐渐普及和广泛应用,高职园林专业思政课程教学方式也必将顺应信息化发展的潮流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程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而为了保障高职园林专业思政课程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升园林专业思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势在必行。在分析高职园林专业思政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索高职园林专业思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5.
《园林效果图PS应用》课程是园林类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之一,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不但要求学习者熟练掌握Photoshop图形图像软件,还需要具备专业的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以及构图、布局、比例、颜色、光影、质感等多方面的职业素养。在深入调研"微课"在高职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教学现状,构建以"微课"为抓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用于《园林效果图PS应用》课程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党和国家将更多关注点放在教育改革之中,力求通过教育改革提升教职工队伍素养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在新课程改革这一时代背景下,采取何种措施提高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教学质量,是每位战斗在教学一线的高职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新课改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讲求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相结合的科学教育体系,尤其园林专业作为应用性强的学科,更应当注重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此,针对搭建高职院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教师提供课程改革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惠惠  杨智  许雪婷 《现代园艺》2023,(13):196-198+201
“园林工程”作为高职院校园林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园林人才的知识结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职业技能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大多学校在教学实施中侧重施工技术知识的传授,弱化了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得“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效果与实际工作岗位对专业技能的需求不匹配,难以做到设计与施工的高效对接,影响学生专业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无法有效应对工作岗位中出现的各种实际应用问题。为此,基于大数据背景,将施工图设计引入“园林工程”课程,探索工程设计绘图、工程仿真施工落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推进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带动多门专业课程相互联动,形成园林施工图素材库等一系列教学配套资源,夯实学生综合职业基础,为行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园林植物识别和应用》课程是中职园林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分析常规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基于"工作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指出课程改革思路、教学组织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高职院校学生掌握园林工程相关专业的职业能力。但是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教学内容落后、理论实践脱节等问题,使得课程体系与行业的实际内容不能有效契合。本文以教学目标与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对《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课程的改革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海丽 《现代园艺》2023,(13):185-187+190
从园林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入手,探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园林专业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关键节点,并探索激活本专业课程思政节点的方法。促使园林专业各课程协同育人,使德育与智育相辅相成,为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肇丹丹 《花卉》2019,(14):300-30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能力为本位,既重视理论也重视实践,在实际的《园林树木》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现有的课程内容、方式方法等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之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高职院校《园林树木》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创业背景下的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重视学生就业技能和创新发展。在梳理当前高职《盆景学》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对新形势下创新创业为课程改革带来的机遇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创新创业视角下《盆景学》课程改革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盆景创作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高职院校的盆景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画法几何》是园林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基于衡水学院建设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针对《画法几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实际,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3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为园林专业《画法几何》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加强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阐述了《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然后探讨体验式教学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具体运用,以期有助于推动高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改革,为教育领域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朱珠  田青 《现代园艺》2022,(7):175-178
在线教育是"互联网+教育"时代远程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信息化教学创新,优慕课(UMOOC)教学平台为实现在线教学提供了条件.甘肃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城市生态学"课程基于优慕课的在线教学模式,为同类型课程在线教学提供参考,为城市生态学课程改革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目前高职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在营造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大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以高职园林设计课程为例,在分析高职园林设计课程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下“停课不停学”的网络教学开展现状,探索高职园林设计课程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创新途径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朱晓霞 《现代园艺》2023,(7):162-165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对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在分析“新农科”教育使命与要求的基础上,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明确了新时期背景下园林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从课程教育平台组成、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设置、实验实践课程安排等方面对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优化重构方案,以推动传统农科园林专业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8.
《现代园艺》2019,(23):184-185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园林景观植物数字资源库的建立、信息智能化实时监测等对于传统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与管理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外信息化技术手段在高职园林植物课程中的应用,让学生更为生动、直观地掌握园林植物的相关知识。在准确把握高职园林植物课程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园林植物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探索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园林植物课程中的应用策略,进而丰富教学途径,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植物学》是园林专业学生植物生物学知识模块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围绕植物的形态结构和植物界系统演化的基本规律展开,一方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园林花卉学和园林树木学等专业课程提供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近年来,随着植物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课程设置的深化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本文对该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相关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园林史》课程是园林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由古至今中外园林的发展脉络,主要历史时期、典型作品及关键人物等知识。目前,大部分院校《园林史》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单向的、静态的理论教学,易使学生感觉内容枯燥,难于理解,并大大降低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全面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深入分析了《园林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由此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旨在为地方综合高校园林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