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购买仔猪时,观察精神状态。健康仔猪活蹦乱跳,毛光发亮,叫声清亮,鼻头湿润;带病仔猪无精打采,拉稀、发软、发抖、经常躺卧在猪圈一角,鼻头干裂。买主要禁购带病仔猪。  相似文献   

2.
仔猪死亡率过高是集约化猪场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直接影响着猪的经济效益。要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促进生猪生长,必须查清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采取综合性科学管理与防病措施,才能有效保证仔猪的成活率不断提高,使其生产效益有所保证.在养猪生产中,仔猪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有:死胎、弱仔猪、冻死、压死和仔猪黄白痢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仔猪成活率,应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生仔猪由于体内糖异生作用不完善,体内的血糖主要靠先天积累和从母乳中获取,新生仔猪生长速度快,体温调节能力弱,这都会增加仔猪体内糖原的消耗,若母乳不足、品质较差、温度过低、仔猪虚弱无力等,均会诱发仔猪低血糖症。仔猪低血糖症是7日龄内仔猪常见的营养代谢病之一,不仅会影响正常的神经系统功能,还会因诊治不及时出现死亡问题,因此养殖户要做好仔猪低血糖症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仔猪成活率的高低,关系到生猪养殖的利润高低,要想获得高额利润,促进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必须降低生猪死亡,特别是减少仔猪死亡,提高仔猪成活率。广大养殖场户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积累,也获得了一些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方法,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但不够系统和完善。要提高仔猪成活率,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健措施:  相似文献   

5.
仔猪培育的好坏,关系到养猪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为此,在仔猪培育方面,应掌握以下四个要点:初乳要及时 初乳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仔猪及时吃上才能获得机体免疫力和对外界的抵抗力。据测定,初生仔猪两天吃不上初乳,不仅免疫力低下,而且会因低血糖而昏迷。由此可见,仔猪及时吃上初乳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保证仔猪生长发育均匀,整齐一致,应在出生后1~3天固定乳头(弱者在前,强者在后)。补料要赶早 仔猪出生后第7天,进行诱导补料。补料可促进胃肠发育,加快仔猪生长,防止断奶换料时仔猪下痢。补料过晚,会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不换圈断奶时要将母猪赶出,将仔猪留在原圈饲养。 不混养让同窝仔猪在一起生活,尽量不与其他仔猪混群,以免发生咬架现象。 不换料仔猪断奶后第一周的饲料和哺乳期一样,一周后再逐渐换成断奶仔猪料,使仔猪有较长的适应过程。其间,饲料种类、营养水平都不要做太大的调整,并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矿物质。  相似文献   

7.
(3)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①抓初生关,重视喂初乳  仔猪出生后应尽早喂初乳,最晚不宜超过3小时,生产中都采用边产边喂奶的方式,早喂初乳和喂足初乳是抓好仔猪出生关很重要的一个饲养管理环节。  ②打耳号、剪犬齿、断尾  打耳号的目的是便于识别和选育。为防止仔猪在吮乳时咬伤母猪的乳头,要用去齿钳将新生仔猪的犬齿剪去。同时为防止猪长大后互相咬尾巴影响生长发育,要对新生仔猪进行断尾,断面要用5%的碘酒消毒,打耳号、剪犬齿、断尾必须在仔猪出生后3日内进行。  ③保温防寒  在寒冷季节,要注意关门窗,堵塞缝隙,防…  相似文献   

8.
《油气储运》2007,(7):23-23
哺乳仔猪饲养管理 (1)加强管理。仔猪出生24小时内,要辅助初生仔猪尽早吃初乳,同时进行剪牙、剪尾与打耳号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饲料博览》2002,(12):47-47
1.加强分娩护理,保证顺利分娩,减少死亡仔猪出生后,需立即除去身上的黏膜与口腔中的黏液,使仔猪能自由呼吸,对于难产或分娩时间过长的母猪,应给予适当助产,以减少死胎。2.尽快让仔猪吃上初乳,以增强仔猪的免疫力,抵抗各种疾病的发生仔猪出生后,应尽快把它放在母猪身边哺乳,对不能找到乳头的,要帮助它找到并固定在泌乳多的乳头上让其尽快吃到初乳。3.加强保温防冻、防压措施仔猪出生后由于抗寒力较弱,仔猪行动呆笨,易被母猪压死或冻死,因此要设置保温箱,保温箱应维持在32~35℃,到1周龄后开始降温。由于仔猪在初…  相似文献   

10.
马玉胜 《油气储运》2006,(11):36-37
科学哺育仔猪,就是按照哺乳仔猪的生理特性来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使其达到增重快、窝重大、成活率高和体格健壮的目的,从而为后期育肥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为此,笔者根据各地培育仔猪的先进做法,在仔猪科学哺育中一定要切记以下七要点。  相似文献   

11.
仔猪培育的好坏,既关系到养猪生产水平的高低,又对提高养猪生产的效益,加速猪群生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养好仔猪,就要做好仔猪的抓三食、过三关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养猪业生产中,仔猪腹泻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1-3月龄的仔猪较为常见。仔猪腹泻是危害养猪业一种多因素性疾病,要分清病因,进行综合防治才可收到良好效果。消灭病因及控制传播途径。力争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对病畜进行隔离,在进行治疗时要做到母仔同治.以防交叉感染。以下文章笔者主要对仔猪腹泻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仔猪断奶后的生长非常重要,要引起养猪者的重视。 (1)仔猪7日龄开始补料。补料的目的是补充母乳的不足,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此外,补料还可促进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  相似文献   

14.
1、环境过渡 猪舍应保持干燥、清洁,冬季要做好保温工作,勤换垫草,加强调教,定点排泄,饲养密度适宜,仔猪应有充分的日光浴。仔猪断奶宜在傍晚进行,仔猪断奶后1~2天很不安定.最好将母猪调离,而将仔猪留在原圈,仔猪在原圈饲养时间应不少于7天.如需要调圈并窝,应在其吃食及粪便正常后进行。  相似文献   

15.
怎样提高一般猪的瘦肉率?在相同饲养、营养水平条件下.瘦肉猪种育肥性能好,瘦肉率高。而作为一般猪也可通过不同饲养方式、方法提高瘦肉产量。 1.选好仔猪。选好用来育肥的仔猪。是保证育肥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基础。特别是户养育肥猪.常需到集市或母猪户挑选购买仔猪.这需要注意选择仔猪身体发育均称,身子要长,骨架要大,腿高,断奶体重大。这种猪往往是猪群中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多的猪。相反,骨架小,体躯短圆,往往生长早期就沉积脂肪,胴体瘦肉率低,日增重也偏低。仔猪还要体质健壮,表现是反应活泼爱动。贪食争抢,胆大,很少患病,皮毛滑亮、洁净。有弹性。生长发育快。  相似文献   

16.
提高仔猪成活率需要注意以下3个关键时期的管理:一是仔猪出生后7天内,要加强保温、防压护理;二是仔猪生后10~25天,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天左右达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需乳量不断增加,如不及时喂料,以补充母乳之不足,容易造成仔猪瘦弱得病而死亡;三是仔猪出生一个月后,死亡较少,食量增加,是仔猪由吃乳为主过渡到吃料独立生活的重要准备期。  相似文献   

17.
《当代农村》2005,(3):37-38
一、诱食时间 每天9时至15时是仔猪活动的时间,要充分利用仔猪的活动时间进行诱食,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养猪生产一般包括两个互相衔接的部分,即仔猪生产和肥猪生产,而仔猪生产为肥猪生产提供大量品质优良的猪源。因此,仔猪生产要着重抓好母猪多胎高产和仔猪多活快长两个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9.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仔猪高度接触性急性皮肤病。病菌的侵入途径主要为皮肤创伤,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染,哺乳母猪和发病仔猪是主要传染源,此病多发生在出生后1~3周龄的哺乳仔猪,由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不是很高。通常不容易引起大多数养殖场、养殖户的足够重视,一旦大面积发病会导致仔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下降等,也能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防治仔猪渗出性皮炎要采取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母猪产仔后有时不愿意给仔猪哺乳,表现为仔猪吮乳时,母猪用嘴或鼻将仔猪顶开,或躺下时把乳头压在腹下,仔猪拼命拱乳房也吮不到乳头。致使仔猪因吃不到奶汁而消瘦,抗病力下降,发育受阻,甚至引起死亡。生产实践中要分清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