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因羊口疮又叫“羊传染性脓疱”,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羊口疮多于春秋两季群发于3~6月龄羊,成年羊也可感染,但发病较少,呈散发性流行。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自然感染主要是因购入病羊的带毒羊传入,或是利用受污染的畜舍及草地而感染。2.症状病羊以  相似文献   

2.
羊口疮又叫“羊传染性脓疱”,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羊口疮多于春秋两季,群发于3-6月龄羊,成年羊也可感染,但发病较少,呈散发性流行。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3.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本病以患羊口唇等部位皮肤、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疣状厚痂为特征。本病危害绵羊和山羊,且以3~6月龄的羔羊发病为多,常呈群发性流行。成年羊也可感染发病,但呈散发性流行。人也可感染羊口疮病毒。病羊和带毒羊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感染。自然感染是由于引入病羊或带毒羊.或利用被病羊污染的圈舍和牧场引起。  相似文献   

4.
本病主要危害1岁以内的山羊,尤其是3-6月龄的羔羊发病率最高,常为流行性,成年羊多为散发。病羊和带毒羊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感染。多发于秋零,山于病毒的抵抗力较强,本病在羊群中常可连续危害多年。临床上分为唇型、蹄型和外阴型,有时可见混合型,我县以唇型多弛唇型病羊酋先相:口角、上唇或鼻镜上出现散在的小红斑,逐渐变为丘疹或小结节,  相似文献   

5.
羊传染性脓疱又名羊口疮、羊传染性脓疱皮炎,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绵羊、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口唇粘膜、蹄部、乳房等处皮肤上,形成丘疹、水疱、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羔羊、幼羊易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秋两季较多,常为群发性流行。病羊、带毒羊污染饲草、饮水、羊舍、用具或牧场,通过皮肤的擦伤传染健羊。  相似文献   

6.
一、流行特点 病羊和带毒羊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脓疱和痂皮内,感染不分品种、性别、年龄,以羔羊、幼羊易感,常呈流行性;成年羊发病较少,多为散发性。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季多发。健羊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被传染的圈舍、饲草,用具等可间接传染,多为群发,只要有一只羊发病,将迅速波及全群。感染途径主要是损伤的皮肤、粘膜,放牧于芒果或灌木丛生草场的羊群多发。由于病毒的抵抗力较强,只要发生一次,可连续多年。在草料缺乏、羊只瘦弱、羔羊缺奶,抗病力降低的情况下,本病易发而病情严重。  相似文献   

7.
林悦  杨晓辉 《新农业》2006,(5):36-37
一、病源及流行特点   本病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传染病,羔羊患病多为群发.本病只为害绵羊和山羊,而3~6月龄羔羊发病较多,成年羊发病较少,多发于秋季.病羊和带毒羊是传染源,经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感染.由于病毒抵抗力较强,本病在羊群中常可连续为害多年.  相似文献   

8.
山羊关节炎—脑炎是由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所引起山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本病特征为:山羊羔为脑炎,成山羊为关节炎、间质性肺炎和乳房炎。1流行特点山羊是本病的主要易感动物。自然条件下,本病只在山羊之间相互传染发病,绵羊不感染。病羊和隐性带毒羊为主要传染源。感染羊可通过粪便、唾液、呼吸道  相似文献   

9.
<正> 山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病毒引起,一般危害3~6月龄羔羊,常为群发性多发生于秋冬两季。主要是因购入病羊或带毒羊而传入健康羊群,感染途径是皮肤或粘膜的擦伤,幼羔口腔粘膜娇嫩,容易感染。  相似文献   

10.
羊类鼻疽病是由类鼻疽假单胞菌感染而引起的羊细菌性传染病,病原分布广泛,主要通过黏膜及体表伤口感染;病羊主要表现全身败血症症状,剖检以组织器官出现化脓性病灶和特异性肉芽肿结节为特征;预防本病必须加强对羊群的管理,减少皮肤黏膜损伤,及时淘汰病羊,监管部门加强乳制品、羊肉制品的监管,防止人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11.
一起藏羊口膜炎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口膜炎病的全称是羊传染性脓泡性口膜炎[1],俗称羊口疮[2]。病原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1]。病羊和带毒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损伤的皮肤及粘膜是主要的传染途径。羔羊易感,易在羔羊群中迅速传播。该病多发于春秋两季,  相似文献   

12.
羊链球菌病是一种具有较强危害的常见疫病,呈全球分布,主要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的急性传染疾病,常发生在每年春冬季节,东北地区在11月份到次年4月份流行最为严重。羊链球菌病可以通过羊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传播,其临床特征是咽喉肿痛、下颌淋巴结肿胀。一般情况下,羊链球菌病多发生于绵羊群中,最近几年发现山羊也有感染,在羊身体机能较弱的情况下会出现地方流行性特点,临床表现为发热、纤维素性肺炎、胆囊肿大等。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以减少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中国畜禽种业》2006,2(11):51-52
产地与分布 中国卡拉库尔羊是我国培育的羔皮羊品种,主要由新疆、内蒙夏天的纯种卡拉库尔羊与库车羊、蒙古羊、哈萨克羊级进高代杂交培育而成。主要分布于新疆与内蒙古。新疆饲养该品种羊的草场主要为荒漠草场和低地草甸草场,内蒙古主要为荒漠和半荒漠草场。该品种羊适应性强,耐粗饲。  相似文献   

14.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羊口膜炎,绵羊和山羊均可受到感染,主要为害羔羊,常呈群发性流行,成年羊多为散发。主要病理特征是口腔粘膜发生水泡,口角、鼻部呈现小米粒至豆粒大的透明水泡,破裂后形成烂斑和溃疡。严重的病羔其硬腭及牙根部溃烂,影响羔羊吃奶、采食、吞咽,最后导致衰弱死亡。  相似文献   

15.
绵羊痘病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羊痘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通常可达20~50%。本病主要发生在冬春,雨雪、霜冻、枯草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使发病和加重病情。羔羊和老龄羊敏感,病死率也高,妊娠母羊易引起流产。本病传染源为发病羊和病愈带毒的羊,病毒随呼吸道分泌物、痘疱渗出液、脱落上皮和痂皮排出,经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粘膜侵入。绵羊痘只发生于绵羊,不感染其他家畜。病羊、带毒羊为主要传染源,以皮肤、粘膜发生特异性痘疹为特征。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痘疮及其痂皮中,被污染的草料及其他污染物经消化道和皮肤接触都可传染。该病传播快,所有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绵羊均可感染。  相似文献   

16.
羔羊大肠杆菌病,俗称羔羊白痢,是由一些血清型不同的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死亡率很高。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在羔羊采食含露水量大的饲草、接触病羊、不卫生的环境、吸吮母羊不干净的乳头时,均可感染。少部分通过子宫内感染或经脐带和损伤的皮肤感染。现将我市斗门区波尔山羊发生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998年12月,我县山羊办从外地引进良种南江黄羊公羊54头,分散给专业户饲养,一星期后,各专业户羊群普遍发病,笔者立即前往诊断。病羊主要症状有:口角、上下唇有水疱、脓疱、溃疡,有的结成棕色的瘤状硬痂,呈桑椹状突起;有的羊腹部皮肤上有黄色丘状脓疱,但蹄叉上未见水疱;有的病羊眼结膜发炎、流泪、怕光,严重的黄色脓疮覆盖整个眼球;病羊精神萎靡,吃喝困难。结合症状及流行病学,笔者当即肯定病羊得的是羊传染性脓疱并发眼结膜炎。这主要是由于购入带毒羊引起疾病,山羊感染后抵抗力下降,并发眼结膜炎。治疗:1.能剥离…  相似文献   

18.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本病分布很广,不仅感染各种家畜,而且易传染给人。  相似文献   

19.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烂肺病,是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所引起。感染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不分品种和地区,主要特征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取急性和慢性经过,病死率很高,最高可达100%。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进行科学诊断,提出科学的治疗措施,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一例山羊口疮病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多发生于春秋两季,1-6月龄羊最易感染患病,成年羊也可感染发病,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的传染源。其临床症状以患羊口唇等皮薄部位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疣状厚痂为特征,羊只患病后由于口唇部的病变,采食饮水疼痛,常表现饮、食欲的减退甚至废绝,常继发感染导致死亡。该病传染性强,经常呈群发性,羊群中只要有一只羊感染,很快传染全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