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评估本中药方剂对围产后期奶牛的保健情况,研究产后奶牛体内部分炎症相关因子含量的变化,本试验将30头正常分娩奶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测定了产后奶牛在第3,7,14,21天时血浆中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结合珠蛋白(Hp)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对照组奶牛血浆IL-6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奶牛血浆IL-6含量在第21天时显著高于第3天(P0.05);试验组奶牛第21天血浆H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此中药对IL-6和急性期反应的Hp两种炎症相关因子有调节作用,对正常分娩奶牛有一定的产后保健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中药对围产期奶牛血浆IL-2、IL-6含量的影响,本试验选择90头年龄、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经临床检查健康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0头。A组,于预产期15天饲喂时添加中药加味四君子散(400 g/头),每天1次,连用5 d,分娩后当天灌服益母生化散2剂(400 g/头);B组,产前不添加中药,分娩后当天灌服益母生化散2剂(400 g/头);C组为对照组,产前不添加中药,产后灌服常用水2次,每次400 mL/头。在预产期15 d、7 d,产后0 d(分娩当天灌服益母生化散前计为0 d)、7 d和15 d时,在各组随机抽取10头奶牛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浆IL-2、IL-6的含量。试验结果显示,A组奶牛血浆IL-2含量明显高于B组、C组(P0.05或P0.01);血浆IL-6含量A组在产前7 d时低于B组、C组,差异显著(P0.05),而产后0 d、7 d、15 d,A组高于B组、C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血清β-羟丁酸(BHBA)含量大于1.2mmol·L-1的12头奶牛为试验组,另挑选年龄、胎次、体况与试验组奶牛相近的血清BHBA含量小于或等于1.2mmol·L-1的12头奶牛为对照组。分别于产前14、7、1d,产后第1、7、14、21、28天测定2组奶牛各血液生化指标的含量,并分析各组指标在试验期间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血清BHB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非酯化脂肪酸(NEF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葡萄糖(GLU)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尿素氮(BUN)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它指标在不同时间差异均不同。试验组和对照组奶牛血清BHBA含量在产后第7-21天处于高水平,NEFA含量在产后第21天达最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在产后第7天最高。试验证明,奶牛亚临床酮病在产后7d即可发生,在产后21d左右处于易发期。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7,(7):1343-1347
试验选取6峰12岁健康双峰母驼,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峰。周期14d,分为一期(感染前,1~3d)、二期(发病期间,4~12d)、三期(蝇蛆落地后,12~14d),每天采集血液获得血清保存,于第4天对试验组进行人工感染蝇蛆。结果显示:对照组一期与试验组一期3种细胞因子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二期与试验组二期IL-10、IFN-γ含量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含量较高,IL-4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三期中,试验组IL-4含量较低,IFN-γ含量较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一、二、三期之间3种细胞因子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IL-4含量一、二、三期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IL-10二期含量高于一期且差异显著(P<0.05),IFN-γ二、三期含量均高于一期且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阴道蝇蛆病对双峰驼外周血清中IL-4含量基本没影响,但会使IL-10、IFN-γ含量升高,在蝇蛆落地后IL-10含量会降低,IFN-γ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中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免疫机制,试验采用给患有明显子宫内膜炎症状的奶牛早、晚各灌服宫炎散1次,连用7 d,采集血清,检测血清中IgA、IgG和细胞因子IL-1β、TNF-α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用药后第5天和第7天,治疗组血清IgA、IgG含量极显著高于疾病组(P0.01);用药后第1天,治疗组血清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用药后第3天、第5天和第7天极显著低于疾病组(P0.01);血清TNF-α含量在用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均极显著低于疾病组(P0.01)。说明中药复方制剂宫炎散能够增强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免疫防御机能,调节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5,(8):1-4
为检测绵羊在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前后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情况,将6只巴什拜羊和6只盘羊杂交羊人工感染MO,在感染前后分别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IL-1β、TNF-α、IL-8、IL-10及IFN-γ含量。结果显示:两组羊在感染后IL-1β浓度均升高,第21天巴什拜羊的IL-1β含量降低,且显著低于杂交羊(P0.05);感染后两组的TNF-α含量逐渐升高,第14~21天巴什拜羊TNF-α含量开始下降,且第14天显著低于杂交羊(P0.05),第21天极显著低于杂交羊(P0.01);感染后第14和21天,巴什拜羊的IL-8含量开始下降,而杂交羊则继续升高,且杂交羊IL-8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巴什拜羊(P0.01);两组羊的IL-10含量在第5天达到最高,且杂交羊极显著高于巴什拜羊(P0.01),而第14和21天巴什拜羊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杂交羊;感染后两组羊的IFN-γ含量逐渐升高,第14~21天,巴什拜羊的IFN-γ含量开始下降,而杂交羊则继续升高,第14和21天巴什拜羊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低于杂交羊。结果提示:绵羊感染MO前后细胞因子变化明显,巴什拜羊和杂交羊细胞因子变化也有差异,这对研究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及免疫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研究牛膝多糖(ABP)对仔猪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和细胞因子分泌量的影响,探讨ABP免疫调节作用机制.选用128头28日龄的杜长大(杜洛克×长白×大白,Duroc×Landrace×Yorkshire)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Ⅲ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ABP 500、1000、1500 mg/kg的试验日粮.试验第14和28天每个处理随机选取4头仔猪进行前腔静脉采血,测定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中细胞因子TNF、IL-1β、IL-2、IL-6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14和28天时Ⅰ、Ⅱ、Ⅲ组的淋巴细胞SI值分别提高了8.04%(P>0.05)和11.32%(P<0.01)、24.11%(P<0.01)和19.81%(P<0.01)、69.64%(P<0.01)和43.40%(P<0.01),各试验组之间的SI值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与试验第14天相比,各试验组第28天的SI值均呈现下降趋势.试验第14天时,Ⅱ、Ⅲ组细胞因子TNF、IL-1β、IL-2和IL-6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Ⅰ组的TNF和IL-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IL-1β和IL-6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第28天时,Ⅰ、Ⅱ、Ⅲ组TNF、IL-1β、IL-6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Ⅲ组IL-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Ⅰ、Ⅱ组IL-2含量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试验第14天相比,各试验组第28灭的TNF和IL-1β含量有增加的趋势,IL-2和IL-6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各试验组之间以Ⅲ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细胞因子的含量增加效果显著.以上结果表明:ABP可促进仔猪血清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细胞因子TNF、IL-1β、IL-2、IL-6的分泌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腐蹄病奶牛核因子κB(NF-κB)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表达及变化情况,探讨奶牛腐蹄病炎性信号通路的作用,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腐蹄病奶牛(试验组)和健康奶牛(对照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p38MAPK和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试验组奶牛血清中NF-κB和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 IL-4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p38MAPK含量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NF-κB信号通路在奶牛腐蹄病促炎因子表达调控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p38MAPK信号通路并不是腐蹄病发生期间诱导炎症反应的主要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在常规基础日粮中添加黄芪对围生期奶牛生理机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相近、胎次相近(两胎或两胎以上)、预产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常规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常规基础日粮中添加黄芪粉末,添加量为每头牛每天100 g,从产前21天至产后21天连续饲喂42 d,于产前21天、分娩当天、产后21天采集血液,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产前21天、分娩当天和产后21天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活性,尿素氮(UREA)、肌酐(Crea)、总胆固醇(TC)、总蛋白(TP)、白蛋白(ALB)、葡萄糖(Glu)、三酰甘油(TG)和球蛋白(GLB)含量。结果表明:对照组TG含量在分娩当天和产后21天略高于产前21天(P0.05),而试验组TG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分娩当天和产后21天显著低于产前21天(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前21天T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分娩当天和产后21天显著降低(P0.05)。两组GLB含量均在产前21天和产后21天显著高于分娩当天(P0.05),对照组GLB含量在产后21天显著低于产前21天(P0.05),而试验组在产前21天和产后21天差异不显著(P0.05),且在分娩当天和产后21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生化指标在产前21天、分娩当天和产后21天均差异不显著(P0.05),且两组之间也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常规基础日粮中,每头每天添加100 g黄芪粉末能够明显降低围生期奶牛血浆TG含量和升高GLB的含量,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与乳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变化的关系,选取24头患不同程度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和8头健康奶牛为试验动物,采集64份乳样分离乳清,利用ELISA法检测乳清中IL-1β和IL-6含量。结果表明:患中、重度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清中IL-1β和IL-6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或极显著升高(P0.01)。说明乳清中IL-1β和IL-6含量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程度成正相关性,随着乳腺炎症状加剧,乳清中IL-1β和IL-6含量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学报》2016,(7):1206-1211
通过检测顺产后患产褥期子宫炎奶牛抗氧化能力、细胞因子变化和结合珠蛋白变化情况,为后期产褥期子宫炎治疗保健研究提供参考。选用20头产后健康荷斯坦奶牛为对照组(N组),产褥期子宫炎5例(PM),产后前10d检测体温;分别在产后3、7、14、21d经颈静脉采血,用试剂盒检测抗氧化能力、部分细胞因子和结合珠蛋白。结果显示:PM组体温在4~10d之间高于N组,其中第5、8天差异显著;PM组CAT、T-AOC、GSH-Px分别在3、7、7d显著高于N组,2组SOD、MDA差异不显著;N组IL-6、TNF-α分别在21、14d显著高于PM组。结果表明:产褥期子宫炎奶牛CAT、T-AOC、GSH-Px等抗氧化指标升高,细胞因子IL-6、TNF-α降低,进行药物对奶牛产褥期子宫炎的治疗保健效果评价试验时可参考上述变化显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78-182
通过复制缺硒雏鸡模型,对雏鸡空肠和回肠中主要细胞因子的变化进行不同时间点的检测,为硒调控肠黏膜免疫的机制研究奠定基础。选取120只1日龄的SPF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对照组雏鸡饲喂全价饲料,试验组雏鸡饲喂缺硒饲料。分别在试验期7,14,21,28d对雏鸡进行剖杀并取其空肠与回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缺硒雏鸡空肠在试验期14,21d时,IL-1β、IL-6和TNF-α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均升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28d时,除IL-1β的表达量降低(P0.05),其他细胞因子的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缺硒雏鸡回肠在试验期14,21d时,IL-1β、IL-6和TNF-α细胞因子表达量均升高(P0.01);在28d时,IL-6和TNF-α的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果表明,缺硒能够上调肠黏膜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mRNA的相对表达量,这可能与硒缺乏导致雏鸡肠黏膜中氧自由基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益气健脾中药方剂对育成奶牛生长发育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荷斯坦育成阶段奶牛20头,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日粮中添加益气健脾方剂(黄芪60 g/头+升麻60 g/头+白术24 g/头+枳壳60 g/头),空白对照组常规饲喂,试验期60 d,于试验开始前空腹称重,记为初始体重,以后每隔15 d称重1次,直至试验结束称取终末体重,试验结束后以组为单位计算试验牛平均日增重,在试验第0,15,30,45,60天于试验牛尾静脉采血,分装冻存,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在试验期间日增重为0. 90 kg,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血液中IL-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 5)。说明该益气健脾中药方剂可以有效提高育成奶牛的日增重和机体抵抗力。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血浆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含量和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数量的影响。选取12只特克赛尔(Texel)初生羔羊,随机分成2组,每组6只。试验组羔羊出生后连续补喂瘤胃液14 d,每天1次,对照组羔羊补喂等量生理盐水。羔羊7、14、21和28日龄时,颈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浆;28日龄时,屠宰收集肠道内容物。测定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 A)和免疫球蛋白G(Ig G)]、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肠道内容物中Ig G和免疫球蛋白Fc片段(Fc)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21日龄血浆中Ig A和Ig G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其他日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血浆中IL-1β和IL-6含量较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血浆TNF-α含量在14日龄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其他日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羔羊血浆IFN-γ含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给新生羔羊补喂瘤胃液对28日龄羔羊肠道内容物中Ig G和Fc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增加,尤其在回肠,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肠道肥大细胞数量各肠段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体液免疫无显著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由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小肠转运母源免疫球蛋白无显著影响;早期补喂瘤胃液能刺激羔羊小肠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使免疫屏障功能尽早完善。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硒含量对酮病奶牛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并确定酮病奶牛对硒的最适需求量。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40头胎次为(3.43±0.87)胎、泌乳天数为(6.33±1.14)d、体重为(644±36)kg、平均泌乳量为(38.42±4.82)kg/d、血浆β-羟丁酸(BHBA)水平为(1.50±0.26)mmol/L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头牛。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硒含量为0.15 mg/kg DM);第2、3、4组为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加入亚硒酸钠(Na2Se O3)至饲粮硒含量分别达到0.30(试验组1)、0.45(试验组2)和0.60 mg/kg DM(试验组3)。试验分为3期,每期1周。试验每期结束后采集血样,并在第2期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5头牛采集肝组织。结果表明:1)试验组酮病奶牛全血、肝脏中硒含量,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以及GPx1与GPx4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2和3还显著高于试验组1(P0.05)。2)试验组酮病奶牛肝脏中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2和3还显著低于试验组1(P0.05)。3)试验组酮病奶牛血浆非酯化脂肪酸(NEF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血浆葡萄糖和BHB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4)饲粮硒含量为0.45和0.60 mg/kg DM时,酮病奶牛全血和肝脏中硒含量、肝脏抗氧化指标和血浆能量代谢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饲粮硒含量为0.45 mg/kg DM时可显著改善酮病奶牛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和丙二醇对围产期奶牛消化和产奶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24头处于围产期的奶牛,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另设置试验A组(基础日粮+0.5%丙二醇制剂)和试验B组(基础日粮+0.1%纤维素酶制剂)。结果表明:在产后第40天和第100天,试验组A体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在产后第40天和第100天,试验组CP和NDF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A组的DM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B组和对照组(P0.05);在第100天试验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A组高于(P0.05)试验B组;试验A组在第20天乳脂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在第40天非脂固形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日粮中添加丙二醇制剂及纤维素酶制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后奶牛消化及产奶性能的提高,并以添加0.5%丙二醇制剂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组织细胞因子在奶牛产后能量负平衡(NEB)诱导的卵巢静止(IO)发生中的作用。本试验根据产后21 d血浆β-羟丁酸(BHBA)和葡萄糖(Glu)的水平,从100头奶牛中选取能量正平衡(PEB)组和NEB组各30头。随后,根据产后50~60 d是否发情及卵泡发育状况,选取NEB组中IO奶牛(NEB-IO)和PEB组中发情奶牛(PEB-E)各6头进行采样。利用生化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浆中代谢指标和细胞因子的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组织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显示:与PEB组奶牛相比,NEB组奶牛产后21 d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极显著升高(P<0.0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持续到产后50 d; 3个细胞因子与BHBA、Glu和游离脂肪酸(NEFA)之间显著相关(P<0.05);与PEB-E组奶牛相比,NEB-IO组奶牛IL-6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在肌肉和卵巢中显著降低(P<0.05);FGF21和ANGPTL8 ...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黄酮、芒柄花素及其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血浆和乳中激素含量的影响。选取健康年龄、泌乳期相近的4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Ⅰ、Ⅱ、Ⅲ组,每组10头。所有奶牛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2.50 g大豆黄酮、35.0 g芒柄花素、1.25 g大豆黄酮+17.5 g芒柄花素。进行127 d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120 d。结果显示:试验Ⅰ、Ⅱ、Ⅲ组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40%、27.77%、28.37%;试验组的乳脂产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乳蛋白率和乳蛋白产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组乳糖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乳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组血浆中雌酮含量低于对照组,而试验组乳中雌酮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血浆和乳中雌二醇-17β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血浆和乳中孕酮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血浆中试验Ⅱ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乳中试验Ⅰ、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血浆中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血浆中催乳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乳中雌马酚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补饲大豆黄酮、芒柄花素及其组合可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乳品质,显著增加乳中雌马酚含量,同时使奶牛血浆和乳中雌二酮、孕酮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金银花、蒲公英、益母草、连翘4种全株植物乙醇提取物按重量比1∶1∶1∶1混合制成复合植物提取物。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胎次、泌乳期、泌乳量及体况相近的24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54 g/(头·d)复合植物提取物。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第60天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第30天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第30天、第45天和第60天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第30天和第45天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增加(P 0.05),试验组第30天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第15天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各时间点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显著降低(P 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第30天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第15天和第45天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第15天和第60天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第30天和第60天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 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有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选择30头胎龄相近且产前生产性能相似的健康荷斯坦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试验组奶牛产后立即灌服中草药复方制剂(温热红糖水送服)1剂;对照组奶牛产后立即灌服同体积的温热红糖水。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奶牛胎盘组织中孕酮、雌激素、前列腺素和血管紧张素的含量,结合各组奶牛产后主要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探讨中药制剂"本草-产安"预防胎衣不下的效果及机制。同时,对试验用奶牛产后3个月的产奶量和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和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胎盘组织中孕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奶牛产后3个月内日均单产及乳脂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体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复方中药制剂对奶牛胎衣不下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能与其能调解胎盘组织中激素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