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配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效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代森锰锌与嘧菌酯混配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效果,2008—2010年开展混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代森锰锌与嘧菌酯以5∶5比例混配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效果与使用嘧菌酯单剂防效相当,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百菌清,并且对马铃薯增产效果最突出。代森锰锌与嘧菌酯以5∶5比例混配,可获得对马铃薯早疫病较好的防治效果,并能降低嘧菌酯使用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5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表明,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90g/hm^2对马铃薯旱疫病的防效最好,为86.71%,增产率达55.2%,显著高于其余药剂。  相似文献   

3.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氟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马铃薯早疫病均表现出较为突出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80%以上,建议在发病初期施用。  相似文献   

4.
试验观察了6种杀菌剂防治番茄早疫病的效果,结果表明:以25%金力士乳油5 000倍液的防效最好,其次是25%巨佳乳油2 000倍液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施药时间对马铃薯早疫病防治效果及产量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以雪川农业种植园区选育的雪育1号马铃薯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药的对照组和早疫病发病前(7月18日)开始施药的常规方案(每隔7 d施一次,共施5次)、早疫病发病初期(7月25日)开始施药的优化方案(每隔7 d施一次,共施5次)等3种处理,测定马铃薯早疫病的病情指数和病叶率、块茎数和块茎质量及干物质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常规方案和优化方案的马铃薯早疫病病情指数和病叶率均显著降低;优化方案的马铃薯干物质含量达到(21.00±0.39)%,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5.21%,满足薯条和薯片的加工标准(干物质含量≥20.0%).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对马铃薯黑痣病有较好防治效果和对马铃薯生长安全的药剂,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要求,在吉林省龙井市进行田间试验,测定5种药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药剂平均防效50.6%~69.2%,商品率64.2%~70.5%,产量1756.4~1830.5kg·667m-2,增产率0.8%~5.1%,马铃薯产值平均增加24.0~196.4元·667m-2,增效1.5%~12.0%。其中,325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在使用剂量内防效最好,平均防效为69.2%;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产量最高,平均产量1830.5kg·667m-2,商品率最好,平均商品率70.5%。5种药剂在使用剂量内均对马铃薯黑痣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马铃薯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德化县春种的重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2667~3333 hm2.由于近年使用单一化学农药,造成病菌对农药产生抗性,药剂使用浓度加大,为了筛选更佳杀菌剂,进行了晚疫病防效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8.
9.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西南北部马铃薯主产区的马铃薯罹病叶片分离得到63株早疫病菌,并通过分生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其中30株早疫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测试的30株马铃薯早疫病均对嘧菌酯保持高度敏感,陕西安康、湖北恩施和四川西昌马铃薯早疫病菌对嘧菌酯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024 4、0.025 6和0.037 6 mg/L,3地总菌株的平均EC50值为0.029 0 mg/L。在田间药效试验中,25%嘧菌酯悬浮剂用量为450 g/hm2,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效为84.71%,与43%戊唑醇悬浮剂300 g/hm2的防效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 000 g/hm2的防效,且增产效果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嘧菌酯可作为该区域内生产上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优选药剂。  相似文献   

10.
为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本试验对4种药剂在3个地区进行田间试验,对马铃薯安全性、产量及成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0%丙森锌WP、52.5%噁酮·霜脲氰WG、18.7%烯酰·吡唑酯WG、25%嘧菌酯SC在推荐使用剂量范围内对马铃薯早疫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无药害产生,防效在60.81%~78.60%,马铃薯产值增加97.4~...  相似文献   

11.
为了科学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进行了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现蕾期、开花期、结薯期分别喷施杀菌剂,防效和增产效果明显,其中喷施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最终防效为80.3%,较清水对照增产43.7%;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最终防效为78.7%,较对照增产39.3%;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最终防效为76.5%,较对照增产38.2%;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最终防效为76.1%,较对照增产37.3%,效果较好。建议环县及周边马铃薯生产区,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前或始发期,应多次喷施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讨多效唑的施用时期和次数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晋薯16号作为供试品种,分别在马铃薯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喷施不同次数多效唑,研究其对地上部鲜重、大中小薯重、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还原糖含量指标的调控作用.[结果]各处理均可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改善其品质,其中在现蕾期和初花期各喷施一次多效唑处理的效果最好,产量高达32 816.4 kg/hm2,较对照提高了31.64%,淀粉、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8.41%、40.05%、59.23%,还原糖含量比对照降低25.19%.[结论]该研究可为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啶氧菌酯是新型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广谱、低毒、内吸等特点,具保护和治疗的双重功效.本文应用啶氧菌酯进行马铃薯早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明确其防治效果,以期为马铃薯早疫病防治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早疫病无公害杀菌剂药效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福  杨富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16-116,189
为筛选出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最佳无公害杀菌剂,采用田闻小区试验方法,对7种无公害杀菌剂进行了叶面喷雾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较好的是25%阿米西达1000倍、60%氟吗啉·代森锰锌600倍、52.5%抑快净2000倍,防效分别为86.83%、83.21%、80.31%,且效果明显,建议在生产上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喷雾施药,在陕西省榆林市进行了马铃薯早疫病防治技术研究。开展不同药剂混配的防效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对早疫病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苯酰锰锌+精甲霜锰锌、吡唑醚菌酯+枯草芽孢杆菌、代森锰锌+ 氟噻唑吡乙酮药剂组合对早疫病防效较好,防效分别为74.2%、70.3%、67.6%,兼有防控晚疫病作用,建议推广使用;丙森锌+烯酰吗啉、苯酰锰锌+精甲霜锰锌、氟啶胺+氟菌·霜霉威、嘧菌酯+噁酮·霜脲氰处理的防效较差,依次为:58.9%、54.6%、50.8%和50.5%。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本研究选用4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次施药后,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的防效分别为96.48%、96.43、96.30%,较250 g/L嘧菌酯悬浮剂(85.59%)高,但防治效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在现蕾期、开花期、结薯期三次喷施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0%甲霜灵.嘧菌酯6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最终防效分别为80.3%、78.7%、76.5%、76.1%、75.0%、74.5%、73.2%。较对照分别增产43.7%、39.3%、38.2%、37.3%、35.9%、35.6%、35.2%。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省辣椒种植规模、加工业规模、产品集散规模等均居全国第一,该产业已成为种植地农民增收和致富的重要支撑。但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年年频繁种植,辣椒病害也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着辣椒的产量和质量。疫病和炭疽病作为造成贵州辣椒减产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且日趋严重,为了筛选出用于疫病和炭疽病防治的安全低毒,高效持久的药剂,本研究采用三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试验,旨在为农民用药提供指导和参考。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快速评价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采用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和对照(清水)3个处理对马铃薯叶片上病斑扩展距离和霉层产生情况进行了试验,且与传统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处理病斑扩展距离理论抽样数分别为16、18和17个病斑;药后1 d不同处理病斑扩展距离开始有差异,药后2 d两药剂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药后3 d不同处理之间病斑扩展距离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病斑上霉层产生情况也有显著的差异;此结果与第2次药后7 d的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差异一致.该方法可作为快速评价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于单季晚稻破口前5~7 d和齐穗后连续2次施用8种药剂防治稻曲病试验,结果表明,12.5%氟环唑悬浮剂、4%井冈霉素水剂、20%井冈A·1亿cfu·g-1枯芽菌可湿性粉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单季晚稻稻曲病的防效较好,分别为93.2%,86.7%,78.8%和69.5%,且都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