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了研究康宁木霉和不同菌株组合固态发酵甘薯渣的增值效果,试验以康宁木霉为种子菌,分别与酵母菌、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组合,双菌固态发酵甘薯渣。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自然p H值条件下发酵72 h,9个组合发酵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甘薯渣真蛋白含量,降低了粗纤维含量,优化了氨基酸组成。其中康宁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组合提高甘薯渣真蛋白、降解粗纤维和改善马铃薯渣氨基酸组成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菌种固态发酵马铃薯渣对其营养价值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渣是马铃薯生产淀粉的下脚料,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微生物固态发酵处理可提高蛋白质含量并降低粗纤维含量,从而提高马铃薯渣的饲用价值。试验以酵母菌、霉菌、芽孢杆菌和乳酸菌为发酵菌种,研究不同菌种及组合固态发酵对其增值效果。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和pH自然的条件下,发酵72h,马铃薯渣营养价值显著提高,10种菌单菌发酵,其真蛋白含量提高,粗纤维降低。其中,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X霉菌、绿色木霉、黑曲霉和米曲霉发酵真蛋白总量提高超过40%,植物乳杆菌、康宁木霉和黑曲霉发酵粗纤维降解率超过50%,均可提高总氨基酸和必选氨基酸含量;15个双菌组合发酵均能提高马铃薯渣真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其中,酿酒酵母+米曲霉、酿酒酵母+黑曲霉和酿酒酵母+康宁木霉组合真蛋白总量提高超过50%;酿酒酵母+黑曲霉、扣囊复膜酵母+康宁木霉组合粗纤维降解率超过50%,均可提高马铃薯渣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综合考虑,马铃薯渣单菌发酵,以黑曲霉效果最好,双菌组合以酿酒酵母+黑曲霉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3.
试验探讨了不同菌种及菌种组合对固态发酵甜高粱秸秆酒糟生产蛋白饲料的影响。以产朊假丝酵母、康宁木霉、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白地霉为发酵初筛菌种,探索单一菌种及双菌组合对甜高粱秸秆酒糟木质纤维素、蛋白质含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未发酵甜高粱秸秆酒糟数据可知,单一菌种和双菌组合均能提高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和降低粗纤维含量。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合为最佳菌种配伍,且当菌种比例为11时,粗蛋白质含量为18.79%;粗纤维含量为34.68%,较未接菌降低了16.38%,且较单一菌种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分别降低了8.15%、7.01%。通过微生物菌种发酵处理可以降解部分纤维素、提高蛋白质含量,还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饲料中蛋白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优化白地霉、米曲霉、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混菌固态发酵白酒糟开发为蛋白质饲料的条件,并评定其营养价值。将白地霉、米曲霉、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按照1∶1∶1∶1混合后按10%接种到培养基中,采用L16(54)正交试验设计,共5个发酵条件,分别为基料、尿素、磷酸二氢钾、p H、水分,每个条件4个变量,共16组发酵条件。按条件配制好的混合物放置于(30±2)℃中培养72 h。对发酵前后真蛋白质、粗纤维含量进行极差分析确定最优条件,再比较最优条件发酵前后白酒糟营养水平和氨基酸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1)基料按照80%白酒糟、10%麸皮、5%玉米粉、5%菜籽粕配比,尿素添加量为1.5%,磷酸二氢钾添加量为0.7%,p H为5、水分为50%时发酵效果最好,为最优发酵条件。2)最优条件下发酵后白酒糟与发酵前相比,真蛋白质含量提高了57.85%(P0.01);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含量分别降低了42.39%、31.95%、27.73%、21.48%(P0.01);钙、磷含量分别提高了16.67%和68.18%(P0.01);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24.47%,其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09.68%、38.09%、39.39%、71.43%、28.93%、10.87%和3.70%。综上可得,利用白地霉、米曲霉、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混菌发酵白酒糟的最佳条件是:基料组成80%白酒糟、10%麸皮、5%玉米粉、5%菜籽粕,尿素1.5%,磷酸二氢钾0.7%,p H 5,水分50%,发酵产物的真蛋白质含量为24.34%。  相似文献   

5.
试验对康宁木霉纯种及康宁木霉/热带假丝酵母混菌发酵三七渣生产蛋白饲料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康宁木霉纯种发酵相比,康宁木霉/热带假丝酵母混菌固态发酵三七渣生产蛋白饲料无明显优势.在发酵前期,混菌发酵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总糖消耗,提高还原糖生成的速率;在发酵中后期,单菌发酵体系的酶活力和真蛋白质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发酵玉米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试验用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和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发酵玉米秸秆,待发酵底物还原糖含量较高时接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酵母菌接入的时间点、接种量以及与拟康宁木霉和黄孢原毛平革菌共同发酵的时间作为单因素,研究其对发酵玉米秸秆中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一步评价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发酵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康宁木霉和黄孢原毛平革菌共同发酵玉米秸秆第7天时二次接种酿酒酵母,酿酒酵母接种量为8.5%,与拟康宁木霉和黄孢原毛平革菌再共同发酵80 h为最优发酵参数,发酵玉米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可达到最大值13.23%。综上,拟康宁木霉、黄孢原毛平革菌及酿酒酵母混合发酵玉米秸秆相对于玉米秸秆干物质增加了粗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7.
单细胞蛋白饲料是缓解我国饲料资源紧张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热带假丝酵母发酵白酒糟生产单细胞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方案为白酒糟45%,尿素0.75%,培养温度32℃,初始pH 5.5.发酵结束后酵母菌密度达到9.61亿/mL,产品烘干后粗蛋白含量26.31%,真蛋白含量25.32%,粗纤维含量12.16%,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分别较发酵前提高70.51%和78.81%,粗纤维含量降低25.49%.  相似文献   

8.
酒糟中纤维素的降解及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糟(干糟)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易被消化,因此成为酒糟再利用进程中的一大难题。试验采用白腐菌对纤维素进行降解以降低酒糟中纤维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纤维素降解率达到9.5%,能够提高酒糟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和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为发酵菌种,研究混合发酵对玉米秸秆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的影响及最优发酵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测定菌种比例(拟康宁木霉∶黄孢原毛平革菌)、接种量、营养液添加量及发酵天数对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的影响,筛选出混合真菌发酵的最优条件,并进一步采用响应面法评价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玉米秸秆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的影响,最后采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分别建立混合真菌发酵玉米秸秆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条件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混合真菌发酵玉米秸秆的最优发酵条件为菌种比例1.0∶4.1,接种量25.2%,营养液添加量72.2%,发酵天数11 d。在此条件下,玉米秸秆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分别达到36.80%和28.87%。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评定发酵白酒糟营养价值及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利用胃蛋白酶-胰酶二步法体外消化测定发酵白酒糟的营养价值,再进行育肥猪的饲养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体重52.57 kg左右的育肥猪28头,随机分配到4个处理组:对照组、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育肥猪,试验期为27 d。后三组用6%的发酵白酒糟代替部分玉米、麸皮、豆粕等日粮原料。结果表明:发酵白酒糟在40℃恒温体外消化装置下持续消化6 h至消化完全,此时干物质消化率为42.12%,蛋白质消化率为64.29%,粗纤维消化率为20.86%。用6%的发酵白酒糟代替以纤维类为主的饲料原料可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增加经济效益。本试验通过评定发酵白酒糟的实际应用效果,为白酒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确定了康氏木霉、白腐菌、酵母菌混菌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然后通过单因素筛选出混菌最优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康氏木霉和酵母菌组,白腐菌和酵母菌组可以兼容共生,康氏木霉和白腐菌组有一定拮抗作用,但通过混合菌种优化条件的筛选,能降低拮抗。即混合发酵稻草最优培养基组成为稻草:麸皮6:4,尿素2%,营养液60%。混合菌种接种量为2 ml,接种比例1:2:1(康氏木霉:白腐菌:酵母菌)、培养6 d,发酵最终产物中粗蛋白含量从3.49%增加到16.59%,粗纤维含量从44.56%下降到23.17%。  相似文献   

12.
不同菌种组合对固态发酵黄酒糟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探讨了不同菌种组合及其发酵工艺对固态发酵黄酒糟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选用黑曲霉(H)、康氏木霉(K)、米曲霉(M)、白地霉(B)、热带假丝酵母(R)、绿色木霉(L)对黄酒糟进行双菌和三菌组合固态发酵试验,三菌组合发酵效果优于双菌组合,其中RLM组合发酵产物的氨基酸总量达24.94%,胱氨酸、蛋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在30℃、90%以上湿度的条件下,发酵时间48h不搅拌,不添加营养盐,菌种比例(R∶L∶M)为2∶1∶1。本试验结果为开发利用黄酒糟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木薯酒精糟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木薯生产酒精产生了大量的酒糟,其营养价值低,特别是粗纤维很难被利用。采用好氧发酵,厌氧青贮,纤维降解酶酶解的方法分别处理木薯酒精糟,以降低粗纤维的含量,提高营养价值,生产节粮型的生物饲料。通过对处理后酒精糟营养成分和感官指标的比较,发现好氧发酵营养成分提高最多,厌氧青贮的色香等感官指标最佳,酶解周期最短,粗纤维降解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白酒糟是白酒加工产生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粗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可作为优良的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利用。但由于新鲜白酒糟易腐烂难以保存,加之粗纤维等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限制了其在猪、鸡等单胃动物生产中的应用。采用微生物发酵可有效降低白酒糟的粗纤维含量,提高粗蛋白质等含量和磷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动物对白酒糟的利用效率。因此,将白酒糟经过微生物发酵做成优质的生物饲料,不仅有利于推进其饲料化利用,还可节约玉米、豆粕等常规饲料资源,降低养殖成本。本文就白酒糟资源概况、营养特点及组成成分、白酒糟生物发酵饲料生产工艺以及白酒糟生物发酵饲料在猪和鸡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发酵白酒糟作为饲料原料资源在猪和鸡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花生秸秆的利用率,筛选出花生秸秆发酵适宜菌种,本试验利用绿色木霉、黑曲霉、黄孢原毛平革菌、米曲霉、产朊假丝酵母、里氏木霉6种真菌发酵花生秸秆,以不加真菌的花生秸秆为对照组,进行15 d固态发酵。测定营养含量、纤维素酶及淀粉酶活性、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真菌发酵花生秸秆,显著改变了常规养分含量。和对照组相比,在发酵10 d后的各营养成分变化最为明显,试验组花生秸秆的粗蛋白质(CP)含量分别提高了4.34%、37.68%、22.73%、3.70%、51.60%和28.61%,粗纤维(CF)含量分别降低28.42%、18.19%、31.13%、5.35%、19.45%和24.05%。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呈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5),纤维素酶、淀粉酶的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发酵5 d后,绿色木霉、里氏木霉组纤维素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发酵10 d后,各组淀粉酶活性最高,其中产朊假丝酵母组淀粉酶活性最强,同时发酵10 d还原糖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利用真菌发酵花生秸秆能够改善花生秸秆营养含量,降解纤维物质,改善花生秸秆的利用率,且发酵10 d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白腐真菌[5.132Fomeslignosus(Berk.)coke]和黑曲霉(3.316AspergillusNigerVantieghem)为出发菌株,甘蔗渣为试验发酵样品,经粉碎40目过筛,烘干、灭菌,30℃软化处理后,接种制备好的白腐真菌和黑曲霉菌悬液,28℃培养10、20、30d,测定甘蔗渣失重及粗蛋白、粗纤维各组分含量,并对甘蔗渣做电镜扫描图。试验结果显示:白腐真菌发酵甘蔗渣10、20、30d后中性洗涤纤维(NDF)的降解率分别为2.57%、12.60%和16.87%;Klason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1.28%、0.86%和26.63%。黑曲霉发酵甘蔗渣10、20、30d后中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分别为1.97%、6.60%和10.61%;Klason木素的降解率在第10d和20d时不明显,第30d为6.09%。试验数据表明,白腐真菌对粗纤维的降解能力更高。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利用不同菌种固态发酵甘薯渣,对其增值效果的影响。采用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和霉菌4类10株菌对甘薯渣进行固态发酵,测定发酵产物中粗蛋白质、真蛋白质、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变化,比较筛选适宜菌种。结果表明:产朊假丝酵母和霉菌X3提高粗蛋白质和真蛋白质的效果较好,发酵后真蛋白质较发酵前分别提高118.05%和107.02%;酿酒酵母和植物乳杆菌降解粗纤维能力较好,发酵后粗纤维较发酵前分别降解51.54%和49.57%;产朊假丝酵母提高真蛋白质和降解粗纤维的综合能力最好,增值加权值为91.51%;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均明显提高,其中产朊假丝酵母效果最好,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分别提高211.32%和154.78%。因此,利用微生物发酵能够改善甘薯渣的营养价值,试验10株菌中产朊假丝酵母改善甘薯渣的营养价值最好。  相似文献   

18.
鸡、鸭、鹅对白酒糟和发酵白酒糟能量利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评价白酒糟和发酵白酒糟的营养成分含量及鸡、鸭、鹅对其的仿生消化总能(SDGE)和代谢能(ME),分别利用仿生消化法和生物学法(排空强饲法)测定。结果表明:1)白酒糟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灰分和总磷含量分别为85.63%、18.43%、1.49%和0.21%,均显著低于发酵白酒糟中的89.15%、24.75%、2.37%和0.38%(P0.05);白酒糟中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分别为4.64%和24.15%,均显著高于发酵白酒糟中的3.61%和15.50%(P0.05)。2)鸡、鸭、鹅对白酒糟的SDGE分别为11.15、11.54和10.02 MJ/kg,均显著低于发酵白酒糟的11.86、12.23和10.78 MJ/kg(P0.05)。3)樱桃谷肉鸭对白酒糟的表观代谢能(AME)为10.42 MJ/kg,真代谢能(TME)为11.29 MJ/kg,能量表观利用率为55.01%,均显著高于杏花公鸡(AME为8.13 MJ/kg,TME为9.39 MJ/kg,能量表观利用率为44.79%)和四川白鹅(AME为8.20 MJ/kg,TME为9.16 MJ/kg,能量表观利用率为43.91%)(P0.05);而杏花公鸡、樱桃谷肉鸭、四川白鹅对发酵白酒糟的AME、TME、能量表观利用率和能量真利用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发酵白酒糟中的粗蛋白质、总磷含量高于白酒糟,粗纤维含量低于白酒糟;鸡、鸭、鹅对发酵白酒糟的SDGE均高于白酒糟;樱桃谷肉鸭对白酒糟的ME高于杏花公鸡、四川白鹅;而杏花公鸡、樱桃谷肉鸭、四川白鹅对发酵白酒糟的ME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啤酒糟中纤维素的利用率,以啤酒糟作为原料,利用从蘑菇下脚料中提取的木霉在不同添加量、发酵时间、温度及p H条件下分解纤维素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木霉分别在27℃,p H 5.0,发酵时间2 d,木霉添加量0.030 g(每5 g干啤酒糟)时分解率最高。正交试验的最佳条件是:在发酵温度27℃、发酵时间3 d、发酵p H 5.0和木霉添加量为0.005 g(每5 g干啤酒糟)的组合条件下,分解纤维素的量为7.13%,影响顺序为发酵p H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木霉添加量。试验说明,从蘑菇下脚料中提取的木霉能够较好地分解啤酒糟中的纤维素。  相似文献   

20.
正白酒糟是酿酒业的副产品。我国年产白酒糟量达5 866万t,量大而集中,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就会腐败变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会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将白酒糟用作动物的饲料既利用了有效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白酒糟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粗蛋白含量为10%~16%,粗纤维含量为18%~24%,钙含量为0.18%~0.25%,磷0.3%~0.4%。而且白酒糟蛋白质在瘤胃的降解率达53%,能够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