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急性腹泻、呕吐、严重脱水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急性、高度传染性、高致死性病毒性肠道传染病。PEDV可感染各年龄段的猪,以哺乳仔猪最易感,经口鼻感染后病毒直接进入小肠,在肠绒毛上皮细胞增殖进而对细胞器造成损伤,导致的细胞功能障碍引起肠黏膜细胞坏死、肠绒毛脱落,从而引起腹泻,脱水,小肠臌气、扩张、积液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仔猪死  相似文献   

2.
给8头生后3d的哺乳仔猪经口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吉”毒株,于感染后18、30、45和96h各扑杀2头,以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及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小肠上皮细胞的病变因感染时间不同而有明显差异。上皮细胞的脱落和残留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以感染后30h最严重,病毒在这些上皮细胞内的增殖最显著。感染后45h,见有大量新生上皮细胞修补损伤的肠绒毛。感染后96h,小肠绒毛短缩、粗大乃至发生融合。实验仔猪肠系膜淋巴结内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均遭到破坏,在巨噬细胞内见有PED冠状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3.
谭祝汉 《兽医导刊》2013,(10):22-23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病毒病。各种年龄和不同品种的猪群都有易感性,但对哺乳仔猪、保育猪或育肥猪危害最大,发病率达100%,尤其是哺乳仔猪受害更为严重。一、流行病学猪流行性腹泻是独立的猪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仅发生于猪,各种年龄的猪只均能感染。发病猪和带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PEDV存在于其肠绒毛和肠系膜淋巴结中,随  相似文献   

4.
给8头3日龄同窝仔猪经口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吉”毒株的猪胎肠单层细胞培养物,于感染后在第18、30、45、96h扑杀,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病理组织化学研究。病理组织化学(硷性磷酸酶、ATP酶、琥珀酸脱氢酶、单胺氧化酶)的变化早于病理组织学变化。组织学变化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脱落、绒毛短缩为特征,其中以空肠中,后部的肠绒毛变化最严重;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呈正相关,感染后24~36h,实验仔猪呕吐、腹泻最明显,而感染30h扑杀的实验仔猪,小肠绒毛短缩,上皮细胞脱落最严重。作者认为,初期腹泻主要是小肠绒毛柱状上皮能量生成不足,吸收和运输障碍所致;而后期则是肠绒毛柱状上皮能量生成不足,吸收表面积严重减少,绒毛柱状上皮严重变性导致的消化不良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感染仔猪各主要器官中的增殖和分布情况,本研究根据PEDV N基因和宿主细胞GAPDH基因建立荧光定量RT-PCR法,并以该方法检测各个发病期的哺乳仔猪各器官内PEDV的病毒载量。结果表明,仔猪感染PEDV后,在49 h~72 h出现典型的猪流行性腹泻症状,肠、肠系膜淋巴结、肺等器官出现严重病变。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在仔猪体内肠、肠系膜淋巴结、肺、脾、肾、心、肝这些器官中均可以检测到PEDV;其中肠、肠系膜淋巴结、肺中病毒载量最高,而且感染时间早、持续时间长。研究表明,PEDV的感染呈持续性、多脏器性,并对肠和肺有组织嗜性;结合本实验室前期的病理研究,推测其在消化器官、呼吸器官中增殖能够导致功能细胞的损伤,在免疫器官的增殖能够造成免疫抑制和混合感染。本研究为PEDV的感染特性、定植规律和致病机理的研究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对南阳市某猪场发生腹泻的病原进行鉴定,结合猪场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HE染色、RT-PCR等实验室技术综合判定。结果显示,某场新生仔猪发病率100%,临床表现为严重呕吐、腹泻且病死率较高,肠道组织切片发现空肠绒毛脱落、回肠细胞碱性粒子变多,RT-PCR结果显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提示本次某猪场腹泻主要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对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吉毒株(PEDV-J)按种的10头仔猪肠系膜淋巴结、脾脏,特别是肠粘膜Peyer集合淋巴结的SmIg~ B淋巴细胞及ANAE~ T淋巴细胞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PEDV—J毒刺激仔猪既可产生全身免疫反应,又可产生局部免疫反应,且肠道粘膜局部免疫反应早于全身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辽宁省沈阳市某猪场仔猪发生腹泻的病原及其遗传进化特征,试验首先对该猪场发生腹泻的仔猪腹腔进行剖检,记录小肠组织的病理变化;收集病理变化较明显的组织进行切片和H.E.染色,观察并记录结果;取病料后提取病毒核酸,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TGEV)、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 coronavirus, PDCoV)、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PRoV)和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wine acute diarrhea syndrome coronavirus, SADS-CoV)检测引物进行RT-PCR检测;然后进行病毒的分离、致细胞病变效应(CPE)观察、传代、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与效价的测定;最后对病毒的关键基因进行PCR扩增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腹泻仔猪小肠肠壁变薄、胀满、充满水样内容物,肠系膜呈树枝状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十二指肠肠绒毛破碎、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9.
为确诊广西一存栏1000头母猪的某规模养猪场2耀3日龄仔猪临床持续表现严重拉稀症状的病因,研究对拉稀仔猪进行了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对拉稀仔猪的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进行PCR/RT-PCR方法检测可能引起仔猪腹泻的常见疫病病毒(如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圆环病毒3型)以及常见肠道腹泻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和猪丁型冠状病毒)。结果在2窝拉稀仔猪肠系膜淋巴结中均分离到猪链球菌2型(S.s2),同时在拉稀仔猪肠道中均检测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而其它病原检测均为阴性,表明S.s2和PEDV混合感染可能是引起本次仔猪拉稀病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α冠状病毒属可引起新生血清阴性仔猪急性腹泻、呕吐和脱水造成极高的死亡率.PEDV毒株对肠道具有极高的致病性,并急性感染整个小肠和大肠绒毛上皮细胞(以空肠和回肠为主).PEDV感染引起急性、严重的萎缩性肠炎和病毒血症,导致严重的腹泻和呕吐,造成广泛性脱水,最终导致哺乳仔猪的大量死...  相似文献   

11.
《山东饲料》2007,(1):27-27
症状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寒冷季节。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和脱水。眼观小肠扩张,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小肠绒毛缩短。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哺乳仔猪发病率最高,母猪发病率变动很大,一般为15%-90%。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新生仔猪回肠绒毛上皮是否存在M细胞以及自然感染条件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与回肠绒毛M细胞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及形态学方法研究了正常情况下仔猪回肠绒毛M细胞的分布特点和形态学特征,以及自然感染条件下PEDV与仔猪回肠绒毛M细胞之间的关系。免疫荧光结果证实正常仔猪回肠绒毛上皮存在M细胞,沿隐窝至绒毛顶端上皮方向,M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电镜下,正常仔猪的回肠绒毛M细胞具有典型的M细胞特征。自然感染PEDV的仔猪回肠绒毛M细胞病变明显,在其顶膜、细胞质、细胞核及其上皮下层均观察到成簇的PEDV颗粒,而相邻的其他上皮细胞病变不明显,且细胞内没有观察到病毒粒子。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仔猪回肠绒毛上皮存在M细胞,在绒毛的不同位置其分布比例存在差异。仔猪回肠绒毛M细胞可能是PEDV入侵肠道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贵州省规模化猪场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情况,从5个地区9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的腹泻仔猪的粪便和病死猪的肠内容物及肠系膜淋巴结共66份,采用PCR或RT-PCR方法,分别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PEDV、TGEV、RV和PCV-2检出率分别为72.72%、1.52%、12.12%和3.03%;PEDV/PCV-2、PEDV/RV、PEDV/TGEV混合感染率分别为3.03%、15.2%和1.52%,总混合感染率为19.70%,其中5个猪场为PEDV单独感染。结果表明,贵州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发生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为PEDV,其次是TGEV、RV和PCR-2,且存在混合感染,为贵州省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猪流行性腹泻是猪场新生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为确定云南省曲靖市某猪场新生仔猪出现呕吐、腹泻和高死亡率的病因,采集病死仔猪肠道、肠系膜淋巴结、脾脏等组织病料,处理后提取病原核酸,通过RT-PCR进行导致仔猪腹泻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病原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仅PEDV核酸阳性,其他病原均为阴性。对检出的PEDV阳性样品N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发现:阳性样品N基因与河北的T10-HB2018毒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9.7%;与疫苗株AJ1102和LW/L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7.4%~97.5%,在同一个分支上,均属于基因II群;与经典毒株CV777株核苷酸同源性略低,为95.7%。结果表明,引起该仔猪群腹泻的主要病因为PEDV感染,流行毒株未发生变异,当前疫苗对其防控有效。依据分析结果,该场采取PEDV疫苗紧急免疫,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本研究对于指导该地区猪群腹泻病防控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给26头3日龄仔猪经口接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吉毒株的猪胎肠单层细胞培养物,而后定期扑杀,采取各组织、器官,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查病毒在猪体内的分布。结果,仅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回盲瓣、盲肠、结肠的粘膜上皮细胞内以及肠系膜淋巴结内发现了病毒抗原。由此认为,PEDV只引起猪的局部感染。本研究还证明,病料和固定的冰冻切片,密封低温(-20℃)保存7d和292d后,做免疫荧光染色检查时仍呈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从不同年龄仔猪的流行性腹泻暴发点分离到的类冠状病毒病原体CV777经口接种剖腹产不喂初乳的仔猪和常规饲养的仔猪。用电镜检查发现,被接种猪的肠内容物和粪便中的病毒粒子具有典型的冠状病毒形态。本研究还进一步证实这一类冠状病毒病原体不同于已知的那两种猪冠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血凝脑炎病毒。被这一新的病源体实验感染的仔猪出现呕吐、腹泻、脱水。这一类冠状病毒病原体不同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它不但可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复制,尚可在大肠绒毛上皮细胞内复制。  相似文献   

17.
正仔猪流行性腹泻多由病毒引起,以腹泻仔猪的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寒冷季节。如果饲养场(户)不提前预防,一旦爆发,将难以控制,可给养猪场(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特点近年来该病流行范围很广,1周龄内患猪发病治愈率很低,死亡率可高达85%~100%。剖检病死仔猪,可见肾脏出血,肾盂有黄色微粒损伤,眼观变化仅限于小肠扩张,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淋巴结水肿,肠绒毛萎缩。组织学变化,可见空肠段上皮细胞形成空泡和表皮脱落,肠绒毛  相似文献   

18.
贾志岭 《养猪》2014,(2):129-129
仔猪病毒性腹泻是由流行性腹泻病毒或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寒冷季节。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和脱水。临床剖检眼观胃内有白色或黄白色奶包,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小肠绒毛缩短。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哺乳仔猪发病率最高,7日龄内仔猪发病死亡率达90%以上,母猪发病率变动很大,一般为10%~70%,腹泻呈一过性,多为5~7天耐过。  相似文献   

19.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编码的Nsp12蛋白具有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活性,在PEDV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与Nsp12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细胞蛋白对PED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将诱饵质粒pGBKT7-Nsp12与猪小肠绒毛上皮细胞(IECs)cDNA酵母表达文库进行杂交筛选,...  相似文献   

20.
<正>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以仔猪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2011年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全国大流行,导致许多大规模养殖公司的仔猪均出现流行性腹泻症状,其临床表现为呕吐、水样腹泻和最终脱水死亡,给整个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仔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防控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笔者根据对猪场仔猪发病的调查及与实验室诊断相结合,谈谈当前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