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河北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成效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由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联合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3大平原12个粮食主产省人民政府于2004年共同启动实施的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为进一步明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2004~2014年实施期间取得的成效,该研究从"一田三区"(高产攻关田、核心试验区、技术示范区、技术辐射区)增产增收成效、关键技术创新、重要成果和组织管理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项目实施对河北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所提供的科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打造“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4年工作会正在各粮食主产区陆续召开,从工作会上了解到,2013年,"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取得佳绩,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2013年,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的联合推动下,在13个粮食主产省(区)人民政府的大力配合下,整体推进良好,按计划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技术集成取得较好进展,项目区"一田三区"增产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管理》2017,(6):57-60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并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紧迫的要求。文章分析了安徽省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介绍了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提升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水平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深入研究中低产田土壤培肥改良技术、肥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粮食作物轻简机械化栽培技术、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等加强安徽省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的建议,以期为安徽农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北京农业》2007,(12):56-57
“十一五”期间。中国计划投入资金3.2亿元,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有效保障。由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组成的国家丰产工程联合管理办公室和河北、辽宁、吉林等12个项目重点实施省近日在京签署了课题执行协议。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将以恢复和持续提高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科技支撑为目标.对粮食持续丰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后减损增效技术攻关、技术集成转化与大面积应用示范、粮食丰产监测与安全战略研究进行系统设计和部署。  相似文献   

5.
《河北农业》2011,(9):5-5
"十二五"期间,我省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工程.到"十二五"末,在太行山山前平原、黑龙港地区和燕山山麓平原等不同生态类型区建成小麦玉米两熟核心试验区、技术示范区和技术辐射区1000万亩以上,核心区高产攻关田夏秋两季粮食单产达到1300公斤以上,示范区两季单产达1200公斤以上,为全省粮食增产和优质生产提供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自实施以来,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力保障。2017年,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粮食生产稳定增产与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在促进全国粮食"连续增产"前提下实现"节水节肥"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之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粮食安全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黑龙江省实施的"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研究项目,在玉米、水稻"一田三区"总示范面积4207.4115万亩,共增产粮食175.966万吨,增产效益43.46亿元,为黑龙江省粮食丰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黑龙江项目区以全面提升黑龙江省玉米、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针对制约黑龙江省玉米、水稻生产中存在的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低、单产不稳、总产不高等主要阻碍因素,开展玉米、水稻的高产攻  相似文献   

8.
基于DEA-Malmquist方法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以来中国小麦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中国小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华北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小麦生产的优势地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战略的实施已显成效,相关地区应利用发展时机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确保中国小麦产业持久发展以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总结概述了望江县实施“粮食丰产工程”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技术措施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我国农业科研项目创新的崭新模式,该项工程不仅要破解农业技术问题,还要肩负着技术扩散和推广的重任。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充分考虑安徽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实施效果。文章在对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农业技术转化模式和规律,以期为做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贵池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成效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海志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131-131
本文介绍了贵池区承担和实施国家和本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的成效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技术示范推广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科技管理》2017,(2):53-56
文章以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为例,介绍了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的技术示范推广模式内涵及配套措施,阐述了农业技术示范辐射推广成效,并从科技创新、科技特派员工作、产业化合作、长期定位试验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农业技术示范推广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探索新时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科技管理创新是实施技术创新的重要保证。河北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在组织实施与管理过程中,在注重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创新的同时,强化组织管理机制的创新。其中实行“试区-专家”双向选择就是课题管理机制的一项创新尝试,对进一步激发和调动示范县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全面提升课题完成质量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子课题之一,我省承担的“东北平原中部(吉林)春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实施两年来,通过建立高效的组织体系、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创新运行机制.在技术攻关、集成创新、示范推广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粮食生产现状及增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苏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供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江苏粮食生产及增产潜力对指导粮食生产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有重要作用.对2009年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表明,江苏地区的粮食生产在全国地位优势突出,科技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生产方式向现代化、集约化转变,从品种、耕作制度、施肥结构、自然灾害、推广体系等方面分析了限制增产的因素,指出了从单产、品种、田间管理、区域优势等方面挖掘增产潜力的措施,提出了促进我省粮食增产的途径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终还是要靠科学解决问题。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要从根本上解决关系到国家兴衰的农业问题,科技兴农尤为重要。粮稳天下稳,粮足百姓安。历史上,我们曾经出现过粮食产量下滑而带来的危机,在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关键时点,2004年,科技部联合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开始策划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一次大规模会战——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年,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正式开始实施,它为我国粮食的连年增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17.
《北京农业》2008,(4):58-58
<正>科技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研究了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健康诊断指标,提出了关键调控技术。以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为指导,基于不同区域粮食作物-土壤生态系统,重点研究粮食作物高产过程中的农田  相似文献   

18.
<正>2004年,在经历了全国粮食连续5年减产,国际国内粮食供需矛盾加剧,粮食安全形势极其严峻的形势下,国家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粮食局等4部委联合紧急启动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专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并一直延续至今。河北省从2004年以来,一直是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区,"十五"项目获国家专项经费支持1100万元,"十一五"期间1350万元,"十二五"三期项目共2835万元。河北省政府领导对粮丰工程项目非常重视,主管科教的副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将继续联合12个粮食主产省组织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7月16日,4部门在北京联合组织举行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启动签约仪式,由4部门组成的国家丰产工程联合管理办公室和重点实施的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2个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课题执行协议。“十五”期间“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成功实施,为我国粮食科技持续…  相似文献   

20.
安徽是全国粮食主产省,粮食总产量居全国前列。多年来,安徽省牢固树立国家粮食主产区的责任意识,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从2005年开始,先后启动实施了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和玉米振兴"三大行动",探索出了一条"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新路子,粮食生产取得显著成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