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时常发生的鹿结核病威胁到了养鹿业的正常发展,这种疾病的产生主要与牛分枝杆菌有关,具有易传染、危害大的特点。因此,各个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对鹿结核病的研究和预防,并积极采取了有效地防治措施。其中,美国等国家通过多种监测技术获取疑似感染鹿结核病的鹿群信息,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发展。文章将对鹿结核病的研究现状以及诊断技术等进行概述,从而为鹿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鹿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鹿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几乎每个国家的鹿场都曾发生过结核病或曾经检出过结核病菌.鹿结核病目前尚无规定性的诊断方法,本文对鹿结核病的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作综述,作为进一步研究发展鹿结核病的诊断方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鹿结核病(Deer tuberculosis)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对养鹿业危害巨大,梅花鹿等多个鹿种均可感染本病,严重制约着养鹿业的健康发展。现有研究表明,牛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是鹿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随着养鹿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对鹿养殖业危害巨  相似文献   

4.
选取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和结核菌素变态反应呈阳性的病鹿,处死剖检,采集有结节病变的肺、肠系膜、胸膜及肿胀的淋巴结等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将病料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镜检;PCR检测分支杆菌。结果表明,分离出的细菌菌落呈圆形、表面粗糙的颗粒状。经抗酸染色,见两端钝圆、平直或稍弯曲的红色杆菌。生化鉴定结果符合牛分支杆菌的生化特性;病理组织学分析,可见典型的增生性结核结节病变,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外周为上皮样细胞和朗罕氏细胞,最外层为淋巴样细胞浸润;经PCR检测,4份病料均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441 bp核酸条带,证明分离的细菌为牛分支杆菌。  相似文献   

5.
鹿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呈现渐进性消瘦、贫血、咳嗽、体表淋巴结肿大和在某些器官形成肉芽肿及干酪样、钙化结节为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鹿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呈现渐进性消瘦、贫血、咳嗽、体表淋巴结肿大和在某些器官形成肉芽肿及干酪样、钙化结节为特征。1流行病学传染源主要是病鹿、其他患病动物和病人,经不同的途径排菌,肺结核通过痰、乳房结核通过乳汁、肠结核通过粪便、肾和膀胱结核通过尿、淋巴结核则通过破溃的分泌物扩散传播。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  相似文献   

7.
<正>1流行病学调查小兴安岭地区某鹿场场址原为牛场,从2001年开始养鹿,最多时存栏800多只,年产干茸350多千克,从2004年起,鹿群中经常发现有原因不明的腹泻,给以对症治疗似有缓解,但未过几个月又重新发作,很难根治。病鹿日渐消瘦、贫血,最后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8.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 TB)是由牛结核分枝杆菌等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不仅会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还会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传染病是国内外迫切需要解决的严重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之一。目前,牛结核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其通用的诊断方法是采用牛型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根据测量的皮厚差进行结果判定,在基层应用较为广泛,也是国家检测牛结核病的行业标准,但该方法的缺点是试验操作时间长达72 h,要2次抓牛测量其皮厚度,对试验牛的应激反应和生产干扰较大,且检测人员的操作易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实际生产当中应用不同诊断方法进行牛结核检测对克服试验误差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牛结核新型诊断方法和技术的不断发展,IFN-γ释放试验(IGR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序列扩增技术(NASBA)、全基因组测序法(WGS)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等被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结核病诊断,使该病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得到很大提高。但现实中需要从价格、实用性等生产角度出发,选择出最佳诊断方法。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由于结核病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分离现象,无论是牛型结核菌素PPP皮内变态反应试验、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还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都难以准确无误地诊断牛结核病,因此确诊牛结核病比较理想的方法是2种或2种以上方法的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呈世界性流行,该病对畜牧业的危害严重,仅在美国造成经济损失就高达200亿美元[1],我国将其列入二类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由于该病具有潜伏期长、部分患病动物临床症状不明显等特点,使该病的防控更为困难,因而针对该病建立快速有效地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虽然人们对副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该病潜伏期长以及对培养基需求苛刻,使得总体上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缓慢.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有关副结核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希望为进出境检验检疫相关部门提供快速、准确地诊断副结核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牛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快速、准确诊断对于控制该病、保护人类健康和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牛结核病新型诊断方法和技术的不断涌现,使该病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到提高。文章主要针对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E)、序列扩增技术、全基因组测序法(WGS)等牛结核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牛结核病的临床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鹿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鹿结核菌可侵害鹿的所有器官,但主要是肺脏和淋巴结。传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鹿基本都是成群圈  相似文献   

12.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Myeobactelium bovis)引起的一种牛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该病可通过病畜传染给人类或其他动物。自从1882年Robert Koch首次分离培养并详细描述了结核分枝杆菌以来,人们开始渐渐研究和认识分枝杆菌。到1898年,Smith首次将牛分枝杆菌(M.bovis)和其它的分枝杆菌明确区分开来。牛分枝杆菌主要感染不同种属的温血动物,包括有蹄动物、有袋动物、食肉类动物、灵长类、鳍脚类动物和啮齿类动物在内的50多种哺乳动物,还包括类鹦鹉鸟、石鸽、北美洲乌鸦等20多种禽类。其中牛是最敏感的动物。人对牛结核也很敏感,且很多病例与感染动物有接触史。由于牛和人类的关系(牛奶、牛肉及制品等)较其他动物更为密切,因此约10%左右的人结核病(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有不同的比例)足由牛分枝杆菌引起。  相似文献   

13.
牛结核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结核病诊断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文章就细菌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诊断方法及其优缺点作了概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治与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牛结核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结核病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人畜结核病的交叉传播是造成结核病广泛流行的重要原因.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结核菌诊断技术已取得了很大进展.文章对目前国内外结核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引起的一种牛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该病可通过病畜传染给人类或其他动物.自从1882年RobertKoch首次分离培养并详细描述了结核分枝杆菌以来,人们开始渐渐研究和认识分枝杆菌.到1898年,Smith首次将牛分枝杆菌(M.bovis)和其它的分枝杆菌明确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6.
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以牛慢性增生、顽固性肠炎、进行性消瘦及产奶量下降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可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对于预防和消除副结核病、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高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针对副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技术不断被开发。本文从病原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角度对牛副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能够为牛副结核病的快速诊断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增生性肠炎,该病给畜牧业造成很大的损失。由于本病潜伏期长,传播性强,加之人工培养分枝杆菌难度又高,所以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副结核病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前言1973年冬,吉林某鹿场鹿群发生原因不明的瘦弱,被毛粗乱缺乏光泽、减食、精神不振,放牧时常常拖后,有时干咳。有的病鹿颔下、颈部淋巴结肿大,触之坚硬,严重时破溃,脓汁粘稠呈干酪样。病程较久,严重者往往于放牧途中突然倒地死亡。为了探明其  相似文献   

20.
鹿结核病诊断与免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51头临床病鹿中分离出39株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其中牛分枝杆菌(M.bovis)与鸟-胞内分枝杆菌(M,avium-intracellulare)的分离率最高,分别为25.0%和20.5%。建立了以牛型PPD为抗原的间接ELISA和变态反应OT点眼法两种诊断方法。两种诊断方法比较,结果有交叉,总符合率为87.38%。鹿对BCG皮下接种有良好的免疫应答,最佳免疫程序为:仔鹿出生24h内第1次皮下免疫接种冻干BCG0.75mg;第2次免疫接种为12月龄,方法同前;第3次免疫接种为24月龄,方法同前。应用此免疫程序在5个结核污染场的3808头阴性鹿免疫试验证明,对仔鹿保护率为99.7%,成鹿保护率为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