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首要培养目标,现有校企合作方式的双师教师培养停留在学校和企业表面形式化,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培养的比例极少,本文主要从校企深度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入手,首先对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双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构建出校企合作模式下"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最终制定出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其根本是要解决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问题。由于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师资状况、企业条件、合作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其具体形式需要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途径与方法。三福百货和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商贸管理系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构建"2+1"的产学研用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依据校企共建专业模式要求,按照对接行业、工学结合、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建设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开展连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与创新,以期为其他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围绕畜牧业领域研制并推广的教学资源库,该库建设总结了示范校建设成果,以院校、企业、社会为服务对象,以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岗位技能需求为基础,通过"校校合作、校企融合",明确专业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普适性+个性化"的专业教学资源,提供具有示范性、系统性的教学资源库,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学校机械专业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全面提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合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目前主要存在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不健全、学校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能力不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尚未形成等问题,探讨了校企合作应从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提高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创新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三方面着手,试图为校企合作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为合作企业提供优秀的储备人才,降低企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流失率,我校汽车专业与合作企业开展"订单培养班",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是高等职业学院进行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提升高职教育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有效途径,是创新人才模式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探讨了校企共建畜牧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目的意义、内容和建设体会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校企合作是现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就业率,比较常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内部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寻找实践学习机会,都积极地与相关企业建立起了合作关系;但是在建立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的积极性明显高于企业,"校热企冷"的现象较为普遍,很不利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推广,也阻碍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良性合作。1造成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校热企冷"困境的原因分析1.1学校优势不足,互补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8.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可借鉴模式,满足高职教育为企业培养个性化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由现代学徒制经典模式内涵分析,校企合作应加强顶层设计、遵循市场机制才能可持续合作。笔者通过分析在宠物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注重单项技能培养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设计不够、校内全真型平台资源有限、结合专业特色的人文素质培养设计不够等现状,提出通过构建师资互换、基地共建、课程共建、技术共研、服务协同的校企"双方主体、利益主导"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3,(5):86-88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类型,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融入企业要素,为各行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大批高端技能型人才,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本文从探讨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建立订单教育、联合培养等合作关系,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青年教师锻炼站"和专业核心课程,企业文化进校园,设立企业奖学金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是责任也是使命,在全面了解辽宁省动物诊疗行业、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的前提下,构建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的执业兽医人才培养模式,为地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建设"重实践"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构建基于执业能力培养的"三模块,两整合"课程体系,为执业兽医培养奠定基础。对校企合作平台进行整合,将其划分为3个平台,针对合作企业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创新性地针对中小企业构建"企业+政府+高校+学生‘四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的执业兽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紧紧跟踪行业、产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全面推行具有畜牧兽医系特色的"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产学互动、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办学模式改革,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无缝对接"。着力培养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提升毕业生就业水平。沧州职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监控保障制度等方面对食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为此,国内不少高职院校在制订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时更加重视实践,提出了"订单式"、"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1]。近几年来,从校际交流中可知,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进行过设立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的尝试,而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在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实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育人对于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强化专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多年来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在校企合作育人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对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育人特点及育人成效等进行了阐述,对进一步加强企业班的育人功能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学校"+"校外企业"的学徒培养模式虽是当下全国各地试点工作的主要模式,但需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良好、各方保障机制完善的基础上。笔者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师资构成、实习培训情况、学徒制运行的保障要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依托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开展学徒培养是切实可行的,具有灵活、方便、可控等诸多优势,尤其是涉农专业的学徒培养,能够很好地弥补校企模式的短板,增加人才培养模式,切实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程度决定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校企合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实行"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重点和突破口应放在校企紧密合作的订单班上。订单班模式虽然接近"现代学徒制",但要真正实现向"现代学徒制"的转换,中间尚需做出许多努力。结合实际就订单班模式到"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实现路径与着力点作了深入探析,对校企合作做了回顾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需要。高职院校应通过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课程、教材体系,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截止目前教育部和财政部陆续批准了90多个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立项,平均每个资源库建设都有10多所高职院校和10多家企业共同参与,优化整合专业优质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以下简称“资源库”)是根据我国伴侣动物行业发展需求,由12所高职院校和27家行业企业共同完成。由此可见,专业资源库建设已离不开校企深度合作。但还存在校企共建共享长效机制尚未完善,  相似文献   

19.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是高等职业学院进行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成为职业教育为生产一线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创新人才模式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探讨了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校企共建特种动物养殖专业教学资源库目的意义、内容、特色和建设成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包含了企业兼职教师聘用、校企合作项目、校企联盟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及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平台。但是由于校企双方利益点不同,校企合作过程中难以形成长效机制。"融入式"高职科技园的建设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