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进入6月份以来,水稻育秧基地的大棚都进入到了闲置期。黑龙江省北大荒股份二九一分公司却充分利用起这些闲置大棚,收购农产品附属物、畜牧养殖废弃物,进行菌基生产和双孢菇种植,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菌业打开了国际市场,也促进了职工增收。二九一分公司水稻面积30.2万亩、育秧大棚4817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水稻大棚育秧技术及利用大棚闲置时间覆种秋黄瓜的栽培技术,以为水稻大棚育秧及后茬黄瓜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培养料的准备与配制、接种、发菌管理、菇棚的消毒及整理、覆土、出菇管理、采收及转潮管理等方面介绍武宣县利用闲置双孢菇大棚种植金福菇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对当地菇类生产提供指导及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闲置育秧大棚栽培双孢菇的收入,分析了不同栽培基料组成对双孢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它处理相比,处理F3(稻秸21kg·m~(-2),玉米芯6kg·m~(-2),牛粪12kg·m~(-2),鸡粪6kg·m~(-2),尿素0.08kg·m~(-2),过磷酸钙0.90kg·m~(-2),石灰1.00kg·m~(-2),石膏粉1.35kg·m~(-2))的基料配方可以显著提高双孢菇的产量和品质,其平均单产达到6.09kg·m~(-2)、粗蛋白含量达到42.49%、粗脂肪含量达到4.09%。  相似文献   

5.
迷你南瓜为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可吊蔓栽培,也可地爬栽培,耐贮性很好,较适宜利用水稻育秧后的闲置大棚进行种植,可以作为水稻育秧棚后期利用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黑龙江垦区2012年水稻育秧大棚已达40万栋,每年从6月份以后稻苗出棚大棚就闲置起来,造成土地资源和生产设施浪费。一些稻农尝试在水稻秧苗出棚后种植油豆角,但目前生产上栽培的品种较多,且品种混杂严重,影响了产量和效益。为了筛选最适合水稻育秧棚后期栽培的油豆角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及增加稻农收入,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13年进行了水稻育秧大棚复种油豆角品种筛选试验。1试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香瓜是东北百姓夏季较为常食用的果蔬,消费潜力巨大,甜度高、口感好的品种会受到消费者的亲睐,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种植风险相对较小,较适宜利用水稻育秧后的闲置大棚进行种植,香瓜栽培可以作为水稻育秧棚后期利用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小型西瓜又称礼品西瓜、迷你西瓜,一般单瓜重1.5~2.0kg,其外形美观、皮薄、含糖量高、肉质甜脆,逐渐受到普通百姓喜爱.黑龙江省水稻育秧在每年的4月初至5月末间进行,水稻育秧结束后大棚多用于栽培白菜、早熟大豆等作物,甚至闲置.利用水稻育秧棚种植小型礼品西瓜这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成为水稻育秧棚后期综合利用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安徽稻作区工厂化育秧大棚使用效率,增加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研究出适合育秧大棚栽培的马铃薯优良品种及适宜播期,于2016—2017年在安徽省舒城县工厂化育秧大棚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18个马铃薯品种(品系)进行生育进程、块茎特性、产量、商品性和品质的综合研究;并对参试品种费乌瑞它(CK)、中薯20号分别开展12月10日、12月20日、12月30日3个播期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工厂化育秧大棚进行春季马铃薯双膜覆盖生产4月20日即可上市,与该地区单季稻育秧茬口衔接良好;筛选出N108、中薯15号、中薯20号、N138等4个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安徽工厂化育秧大棚春早熟栽培的马铃薯优良品种(系);12月20日前后是安徽稻作区工厂化育秧大棚马铃薯栽培的适宜播种期,此时播种的马铃薯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利用育秧大棚发展春早熟设施栽培马铃薯在安徽稻作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双孢菇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萧县的双孢菇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但栽培技术和产品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分别介绍层架式和简易大棚双孢菇标准化栽培技术,以期为双孢菇标准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李群 《北京农业》2007,(3):22-23
双孢菇多进行秋季栽培,但由于春季市场行情好,利用冬暖式大棚春季反季节生产可实现冬暖式大棚多茬种植,提高冬暖式大棚的经济效益,每亩可产双孢菇4 800千克以上,产值在2.5万元,可获利1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吴菊英 《甘肃农业》2003,(12):64-64
一、栽培场所 地下室、防空洞、民房、大棚、日光温室以及能满足双孢菇生长发育所需环境条件的设施,均能用来栽培双孢菇.设施的基本要求为:保温、保湿,通风性能好,便于遮阴.  相似文献   

13.
<正>双孢菇多进行秋季栽培,但由于春季市场行情好,利用冬暖式大棚春季反季节生产可实现冬暖式大棚多茬种植,提高冬暖式大棚的经济效益,每亩可产双孢菇4800千克以上,产值在2.5万元,可获利1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据草菇栽培条件和北方气候特点,充分利用北方大棚闲置时期栽培草菇。总结出北方闲置大棚栽培草菇与常规技术不同的高产稳产措施。  相似文献   

15.
据草菇栽培条件和北方气候特点,充分利用北方大棚闲置时期栽培草菇.总结出北方闲置大棚栽培草菇与常规技术不同的高产稳产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水稻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黑龙江省富锦市长安镇和锦山镇水稻产区广泛应用大棚育苗,多数合作社与农户在稻秧移栽后,在大棚内仅仅种一些白菜、豆角、黄瓜等自给性蔬菜或干脆让其闲置,大棚利用率低,效益差。为了全面提高育秧大棚的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对利用水稻育秧大棚进行袋栽  相似文献   

17.
<正> 北方地区一般利用冬暖式大棚种植双孢菇,这是为适应冬季气温较低而借鉴冬暖式菜棚的一种栽培方法。 进入12月中旬以后,日照变短,气温变低,随着菇床温度的下降而逐渐出菇稀少,长势缓慢,这种情况会一直延续到来年的3月中旬,此阶段为冬季管理阶段。冬季管理在整个双孢菇栽培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得当,可提高产量20%,经济效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现代农业,全国各地建设了大量的育秧工厂,建设了大面积的温室大棚及普通单栋钢架大棚。大棚设施仅在上半年育秧时使用,下半年闲置,造成了设施资源的浪费。潜江市开展了育秧工厂周年生产模式研究与示范,探索了"早、中稻育秧—延秋辣椒""早、中稻育秧—秋甜瓜(西瓜)—冬莴笋(芹菜)""早、中、晚稻育秧—延秋黄瓜"等模式,不仅使育秧工厂的资源得到了综合利用,并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这对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粮食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连栋大棚周年利用高效接茬栽培技术,包括连栋大棚设施概况、茬口安排、大棚水稻育秧、大棚耐热青菜栽培、大棚早熟鲜食蚕豆栽培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提高连栋大棚的高效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有水稻育秧大棚约670hm2,每年从6月份以后稻苗出棚就闲置起来,造成土地资源和生产设备的浪费.为把水稻育秧大棚综合利用起来,增加稻农收入,分局自1997年开始进行了水稻育秧大棚复种油豆角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产量在12~15t/hm2,效益约1.6万元/hm2.2000年全分局水稻育秧大棚复种油豆角33hm2,产品由建三江亚华实业有限公司全部收购,进行保鲜贮藏,冬季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