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奶牛场养殖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悬浮物(SS)、总磷(TP)含量高,处理难度大,常规废水处理工艺脱氮效率低、运行成本高、耐冲击负荷小,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本试验采用"折流厌氧反应(ABR)+间歇式好氧(SBR)"组合处理工艺,将厌氧、好氧相结合处理奶牛场废水。结果表明:ABR+SBR组合处理工艺对奶牛场废水的COD、NH_3-N、TP、SS去除率分别达到95%、92%、90%和95%,工艺出水水质COD≤150 mg/L,NH_3-N20 mg/L,TP5 mg/L,SS30 mg/L,各项指标优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说明该工艺在SBR过程中实现同步硝化及反硝化,与传统工艺相比,运行稳定,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液分离+气浮+厌氧ABR+两面导流(好氧)"工艺,对江西某自繁自养无公害猪场的粪污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CODcr)达到8 000~12 000 mg/L,氨氮(NH3-N)达到400~1 200 mg/L的养猪场污水,经该工艺处理后,CODc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8%,NH3-N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1.7%;各项指标均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UASB-SBR-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养猪场废水工程实例.结果表明:对于CODcr达到2 000~3500 mg/L 、NH3-N达到350~1 100 mg/L的养猪场废水,利用该工艺CODc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2.3%,NH3-N的去除率达到90.0%.其余各项指标均可以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选用美人蕉和菖蒲作为供试植物组合应用于人工湿地中。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模拟人工湿地,采用序批式进水方式,研究美人蕉+菖蒲人工湿地对高浓度畜禽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畜禽废水进水浓度CODcr、TP和NH3-N分别为1 176~2 365mg/L,22~71mg/L,99~180mg/L,美人蕉+菖蒲人工湿地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4%~86%,66%~87%和45%~78%。随着进水次数的增多,该人工湿地对畜禽废水中的CODcr、TP和NH3-N去除率呈递减趋势,第一次进水去除率分别为88%,87%和73%;第二次进水去除率分别为80%,62%和78%;第三次进水去除率76%,66%和68%;第四次进水去除率分别为77%,72%和45%。与其他湿地植物在处理高畜禽废水的效果相比,美人蕉+菖蒲的湿地植物组合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UASB-SBR-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养猪场废水工程实例。结果表明:对于CODcr达到2000~3500 mg/L、NH3-N达到350~1100 mg/L的养猪场废水,利用该工艺CODc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2.3%,NH3-N的去除率达到90.0%。其余各项指标均可以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此研究以天津市某规模化猪场为试验监测点,开展猪场粪便和污水定点监测,获取规模化猪场粪污主要污染物含量动态变化数据,分析污染物浓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猪粪含水率(MC)、总有机碳(TOC)、挥发性固体(VS)、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64.1%~72.6%、44.8%~52.8%、63.4%~70.0%、2.25%~4.33%和0.05%~0.22%;原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4-N)、TN和TP变化范围分别为1 265.4~4 346.7 mg/L、173.9~525.4 mg/L、227.9~672.0 mg/L和48.9~153.0 mg/L。经过厌氧+生态塘组合处理设施处理后,COD、NH_3-N、TN和TP的总体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3.6%~95.3%、40.2%~91.8%、48.6%~92.0%和75.0%~91.2%。猪场粪污经干湿分离能够有效降低污水后续处理负荷,采用"厌氧+好氧"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缓解畜禽养殖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厌氧+二级A/O+MBR"工艺处理养殖废水,投资合理,运行简单且出水水质稳定,CODcr、NH3-N、TP、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07%、83.93%、89.11%和95.71%,出水水质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规模化肉鸡场养殖污水及处理后水样各主要指标含量,采集了某肉鸡场不同季节污水原水样及氧化塘(兼性塘)处理后水样,对各水样主要水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污水原水中总氮(TN)、氨氮(NH_3-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以及电导率(EC)变化范围为135.00~339.23 mg/L、43.57~142.00 mg/L、27.43~56.5 mg/L、646.67~2823.33 mg/L以及26.9~116.67 ms/cm; TN、TP及COD与水温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 NH_3-N与水温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5),EC与pH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经氧化塘处理后,TN、NH_3-N、TP、COD及EC总体去除率(下降率)为17.04%~78.90%、52.53%~78.86%、26.98%~89.64%、50.25%~86.60%以及16.38~35.38%。研究结果提示,水温是影响肉鸡养殖污水主要水质指标的重要因素;氧化塘能够有效去除肉鸡养殖污水中氮磷和有机污染物,塘中pH是影响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养殖模式,为渔业水域污染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试验采用搭配不同水生生物调控水质的方法,将筛选出的具有净化水体作用的水生生物分为花鱼骨低生物量组、花鱼骨高生物量组和鲫鱼组,检测总氮(TN)、总磷(TP)、硝酸盐氮(NO_3-N)、铵态氮(NH_4-N)、亚硝态氮(NO_2-N)、正磷酸盐(PO_4-P)、叶绿素a等的含量,计算各指标的配额。结果表明:花鱼骨低生物量组对养殖水体水质的调控效果最好,试验期间TN、TP平均含量分别为2.05,0.072 mg/L,明显低于鲫鱼对照组;在各项水质指标中,花鱼骨低生物量组对NH_4-N、 NO_2-N两种有毒物质含量的调控效果尤为显著,试验期间NH_4-N的平均含量为0.043 mg/L,NO_2-N的平均含量为0.018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花鱼骨高生物量组对水质的调控效果不佳,氮、磷含量高于其余两个处理组,且有恶化水质的趋向。试验组花鱼骨的经济价值高于对照组鲫鱼的经济价值,因此花鱼骨160 g,背角无齿蚌3 500 g,千屈菜40 g组为最佳搭配比例组合。定期收获这些生物,不仅能将营养元素有效移出水体,还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应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技术,测定了3个规模化猪场(A、B、C)污水处理不同阶段的污染物的含量,研究不同污水处理工艺中污染物的降解率,并与国家排放标准进行比较,为进一步优化规模化猪场污水的科学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污染物指标包括:pH、悬浮物(SS)、氨氮(NH3-N)、总磷(TP)和化学耗氧量(CODcr)。结果显示,3个规模化猪场排出的污水经过一定的污水处理工艺,其pH值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范围之内(pH 6~9);各猪场对SS、NH3-N、TP和CODcr降解有一定的差异,猪场A上述污染物的降解率分别为46.35%、24.00%、11.08%和54.76%,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猪场B各污染物指标的降解率分别为96.97%、6.55%、96.85%和94.58%,除SS达到排放标准外,其余污染物都超标严重;猪场C的各污染指标降解率分别达到97.54%、30.8%、94.74%和96.55%,SS和CODcr达到排放标准,而NH3-N和TP超标严重。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化猪场采用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有所不同。猪场C污染物的降解效果优于其他2个猪场,但总体来说,3个猪场污水处理效果都不甚理想,污水处理工艺有待进一步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1.
面对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步而日益严重的生活污水污染以及我国中小城市越来越迫切需要建成污水处理厂的问题,设计通过对现行的活性污泥的各种工艺的比较,结合中小城市的特点,活性污泥法中的SBR工艺进行设计处理。设计目标是出水水质达到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19-2002)一级B类排放标准:p H=6~9;BOD5≤20mg/L;COD≤60mg/L;SS≤20mg/L;NH3-N≤8mg/L;TP≤1mg/L  相似文献   

12.
室内绿狐尾藻湿地系统对高氨氮废水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红兵  何洋  李红芳  刘锋  张树楠  王迪  肖润林 《草业科学》2016,33(11):2189-2195
本研究以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elatinoides)湿地系统为对象,分析绿狐尾藻湿地系统中NH_4~+-N的去除规律及氮质量平衡。结果表明,试验第28天,在200和400mg·L~(-1) NH_4~+-N两个处理中,水体全氮(TN)去除率分别为86.1%和77.7%,NH_4~+-N去除率分别为89.8%和78.8%。根据氮质量平衡得出,在200和400mg·L~(-1) NH_4~+-N两个处理中分别有14.7%和30.2%的外源NH_4~+-N直接被底泥吸附,25.3%和11.0%转化成底泥NO_3~--N,29.7%和12.7%被绿狐尾藻直接吸收利用,14.0%和23.3%残留在水体,剩余16.3%和22.8%可能被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去除。研究结果表明,绿狐尾藻对氨氮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为其在人工湿地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治理猪场养殖废水内环境污染因子,笔者在试验猪场建设猪舍养殖废水收集沉淀池,废水固液分离进入初级净化池,以臭氧水(浓度18 mg/L~20 mg/L)对其消毒净化,再经碎石堆砌过滤墙逐级过滤,净水池水面及过滤墙顶土层面种植水芙蓉、芦苇等水生及土生植物,通过这种湿地治理模式达到降解养殖废水污染因子的目的。通过治理,养殖废水污染物降解效率SS为97.08%、NH_3-N为91.69%、TP为80.19%、COD_(cr)为96.55%、BOD_5为91.73%、Cu为77.85%、Zn为74.28%,养殖废水污染物降解效率与治理前相比有极其显著的提高(P≤0.01)。实践证明,猪场建立养殖废水湿地治理模式,能够高效节能、降低成本,治理养殖废水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去除规模养殖场的猪粪渣、尿水等污染物,避免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谷硐扩繁场建立了污水处理系统,主要采用两级A/O工艺串联技术,在生化处理部分使用活性污泥法,能有效处理规模养殖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可使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降到12.50 mg/L,化学需氧量(COD)降到72.40 mg/L,悬浮物(SS)降到7.2 mg/L,氨氮降到0.45 mg/L,总磷降到2.06 mg/L,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谷硐种猪场废水站每吨废水处理成本为4.97元,比温氏龙山猪场每吨废水处理成本6.25元降低了20.48%(P0.01)。结果表明,该项目污水处理技术既能显著降低废水中的COD、BOD、SS、氨氮、总磷等含量,又能节能减耗,因此,可以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奶牛养殖废水COD、TN、氨氮浓度高的特点,以连续回分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为主,配合环保酵素进行相关设施、设备及技术改造,旨在为彻底解决困扰奶牛养殖场的废水资源化利用难题提供解决方案。运行结果表明,奶牛养殖场经干湿分离的废水,在进水COD、TN、氨氮、总磷分别为17 000~21 000、1 000~1 800、560~810、120~240 mg/L的情况下,出水水质达到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要求,分别为COD100 mg/L、TN85 mg/L、氨氮10 mg/L、总磷5 mg/L,运行全成本为11.65元/m~3,实现了奶牛养殖废水稳定、高效的达标排放效果,基本解决奶牛养殖场高浓度有机废水资源化利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以甘农3号为研究材料,采用室外防雨网室盆栽营养液砂培法,以混合氮NO_3~--N:NH_4~+-N1:1为氮源,研究了5个供氮水平0、105、210、315、420 mg/L对紫花苜蓿苗期、现蕾期和盛花期地上部分及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NO_3~--N/NH_4~+-N混合氮能够促进紫花苜蓿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氮素浓度为315 mg/L最能促进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该浓度下,与对照相比,株高和地上生物量最高可分别增大169.39%和333%。根系的最适浓度在氮素浓度210 mg/L,根重、根长和根尖数最高可分别增大570.83%,161.79%和343.82%。NO_3~--N/NH_4~+-N混合氮素浓度105 mg/L处理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和株高的促进作用高于氮素浓度420 mg/L处理,对地上生物量累积的促进作用则相反。苗期供氮主要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现蕾期供氮主要促进株高和生物量的累积。因此,对紫花苜蓿生长最适NO_3~--N/NH_4~+-N混合氮浓度为210 mg/L。  相似文献   

17.
样品前处理方法对全株玉米青贮pH和氨态氮测定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对全株玉米青贮pH和氨态氮(NH_3-N)含量的影响。分别将20 g全株玉米青贮在不同的浸提溶液(蒸馏水、去离子水和超纯水)、浸提温度(4、30、11~18℃的室温)、浸提溶液量(90、180、270 mL)、浸提时间(0.5、12、24、48 h)条件下处理,然后测定浸提液的pH和NH_3-N含量,并计算NH_3-N占总氮(TN)的比值(NH_3-N/TN),每个处理12个重复。结果表明:3种浸提液对青贮的pH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30℃条件下浸提的pH分别比4℃和室温条件下高0.06和0.05(P<0.05);pH随浸提液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浸提12 h的pH显著高于浸提0.5、24、48 h(P<0.05),浸提0.5 h与48 h的pH没有显著差异;浸提溶液的种类和温度对NH_3-N/TN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90、180、270 mL蒸馏水中浸提后的NH_3-N/TN分别为5.62%、4.22%、3.15%(P<0.05);NH_3-N/TN随浸提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P<0.05)。综上,可在室温条件下将20 g全株玉米青贮在180 mL蒸馏水中浸提0.5 h后对pH和NH_3-N含量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8.
氮素形态对‘甘农3号'苜蓿不同生育期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芳  刘晓静  张进霞 《草地学报》2015,23(2):285-293
为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不同生育期需氮规律,采用砂培法研究3种氮素形态配比(NO_3~--N,NH_4~+-N以及NO_3~--N:NH_4~+-N为1:1)和3个氮素水平(0,105,210 mg·L~(-1))对‘甘农3号'(Medicago sativa‘Gannong No.3')整个生育期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处理下,‘甘农3号'的根瘤数、根瘤重、固氮酶活性、NO_3~--N含量、NH_4~+-N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CK,混合态氮对于增加‘甘农3号'根瘤数、根瘤重、固氮酶活性和全氮含量效果最好,NH_4~+~N次之,NO_3~--N效果最差。氮素浓度为210 mg·L~(-1)时,各形态配比下7项测定指标均高于105 mg·L~(-1),其中根瘤数、根瘤重、固氮酶活性和全氮含量在NO_3~--N+NH_4~+-N的浓度为210 mg·L~(-1)最大;NO_3~--N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NO_3~--N浓度为210 mg·L~(-1)时最大;NH_4~+-N含量在NH_4~+-N浓度为210 mg·L~(-1)时最大。各项测定指标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全氮含量始终呈减小趋势。整个生育期,根瘤数与根瘤重成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根瘤数、根瘤重与固氮酶活性成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奶牛场污水有机物和氮磷浓度高、深度处理难度大的问题,采用絮凝-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处理奶牛场高浓度污水,考察组合工艺中试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化学需氧量(COD)(18 973.0±1 589.0)mg/L、氨氮(634.0±194.0)mg/L和总磷(213.0±64.0)mg/L的奶牛场污水原水经絮凝-MBR组合工艺处理,出水COD、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301.0±94.0)mg/L、(84.0±40.0)mg/L和(4.1±1.8)mg/L,对应COD、氨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为98.4%±0.5%、84.5%±10.0%和97.9%±1.1%。采用絮凝-MBR组合工艺处理奶牛场高浓度污水是可行的,能够有效降低奶牛场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和氮磷污染物,研究结果可为奶牛场高浓度污水絮凝-MBR组合工艺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为解决奶牛场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从瘤胃发酵和纤维消化来研究粗饲料分级指数(GI)优化牦牛饲粮粗饲料科学搭配的组合效应。选取4种不同GI的粗饲料[苜蓿干草(9.52)、青贮玉米(1.81)、燕麦干草(1.34)、小麦秸秆(1.24)],体外发酵试验以苜蓿干草与青贮玉米、苜蓿干草与小麦秸秆、苜蓿干草与燕麦干草的3种组合进行,各组合比例分别为70∶30、60∶40、50∶50、40∶60、30∶70,每种比例设3个重复,共发酵48 h并且进行2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1)苜蓿干草与青贮玉米组合时,各GI之间的产气量(GP)及氨态氮(NH_3-N)、甲烷(CH_4)、丁酸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且在GI=7.20时有最大值;各GI之间的干物质消失率(IVDMD)及中性洗涤纤维(NDF)、总蛋白(TP)、乙酸、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GI减小,IVDMD及NDF、TP含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并且在GI=4.89时达到了最小值;乙酸、丙酸、TVFA含量随GI减小而减少。2)苜蓿干草与小麦秸秆组合时,各GI之间的GP、IVDMD及NDF、NH_3-N、TP、CH_4、乙酸、丙酸、丁酸、TVFA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且GI=6.21时有最大值;IVDMD及NDF、NH_3-N、TP、CH_4及TVFA含量随着GI减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且在GI=6.21时达到了最大值。3)苜蓿干草与燕麦干草组合时,各GI之间的GP、IVDMD及NDF、NH_3-N、TP、CH_4、丙酸、丁酸、TVFA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且在GI=6.25时达到最大值,各GI之间乙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IVDMD及NDF、CH_4、NH_3-N及TP、乙酸、丙酸、丁酸、TVFA含量随着GI减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且在GI=6.25时达到了最大值。基于GP、pH、IVDMD及CH_4、NDF、TP、NH_3-N含量及单项组合效应值(SFAEI)和多项组合效应值(MFAEI)等指标得出:苜蓿干草-青贮玉米组合中GI=7.20时组合效果最优;苜蓿干草-小麦秸秆组合中GI=6.21时组合效果最优;苜蓿干草-燕麦干草组合中GI=6.25时组合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