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黑龙江省寒地黑土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并对优质燕麦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试验选择林纳(Avena. sativa L.cv. Lena)、青海444(Avena. sativa L.cv. Qinghai No.444)、青引1号(Avena. sativa L.cv. Qingyin No.1)、青引2号(Avena. sativa L.cv. Qingyin No.2)和甜燕麦(Avena. sativa L.cv. Qinghai) 5个燕麦品种进行单播处理,分别测定其株高、小穗个数、籽粒个数、茎叶比、千粒重和干草产量,并对5个燕麦品种的6个生产性能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优质燕麦品种。其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林纳燕麦进行单播和混播试验,单播试验设置了4个播种量(90,135,180,240 kg/hm~2),分别测定其干草产量;混播试验采用林纳燕麦与箭筈豌豆进行混播组合,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100%林纳燕麦,播种量为180 kg/hm~2),75%燕麦+25%箭筈豌豆、50%燕麦+50%箭筈豌豆、25%燕麦+75%箭筈豌豆,行距均为30 cm,分别测定其干草产量。结果表明:各品种的株高随燕麦生长逐渐增加,青海444在生长末期(2016年7月26日)时株高最高,在蜡熟后期达到123 cm;各品种的小穗个数差异不显著;林纳的籽粒个数多于其他4个品种;甜燕麦的茎叶比、千粒重、干草产量比其他4个品种均具有优势;灰色关联度表明甜燕麦林纳青海444青引1号青引2号,但甜燕麦倒伏情况较为严重,说明林纳燕麦更适宜在寒地黑土区种植。不同播种量处理下随着播种量增加林纳燕麦的干草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适宜的播种量为180 kg/hm~2,干草产量达到8 136.76 kg/hm~2;林纳燕麦和箭筈豌豆最佳的混播组合为75%燕麦+25%箭筈豌豆,混播中林纳燕麦干草产量为8 551.05 kg/hm~2,比对照(100%燕麦)干草产量提高了5.09%,比单播播种量为135 kg/hm~2(75%燕麦)的林纳燕麦干草产量提高22.67%。综合各品种燕麦的农艺性状和燕麦单播及混播试验结果,说明林纳燕麦是最优的燕麦品种,单播的适宜播种量为180 kg/hm~2,最佳的混播组合为75%燕麦+25%箭筈豌豆。  相似文献   

2.
燕麦萌发耐盐性及指标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燕麦(Avena spp.)种子的耐盐萌发特性和盐胁迫下品种间的耐盐差异,本研究以国内推广面积较大的8个皮燕麦(Avena sativa)和2个裸燕麦(A.nuda)品种种子为研究对象,对不同NaCl浓度胁迫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燕麦品种间耐盐胁迫差异显著(P0.05),皮燕麦耐盐性高于裸燕麦,皮燕麦以青海444和贝勒耐盐性最高,裸燕麦花早2号优于坝莜1号。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1主要包括平均萌发时间、萌发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苗高,代表萌发速率综合指标(59.96%),主成分2主要包括发芽率和萌发整齐性指数,代表比率综合指标(18.27%),二者共同可解释盐胁下6个萌发指标的78.20%方差变异。因此,评价盐胁迫下燕麦萌发特征时,首选萌发速率综合指标。在高盐地区燕麦种植时,首选为皮燕麦种子,其次选择耐盐性强的裸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耐盐碱燕麦品种,满足种植户和农场的选择需要,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梯度NaCl(0%、0.3%、0.6%、0.9%、1.2%)胁迫对8个燕麦种子(白燕7号、陇燕1号、陇燕2号、陇燕3号、甜燕麦、青引1号、青引2号、丹麦444)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8个燕麦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芽长随盐分浓度的升高而下降。采用五级评分法综合评价表明,陇燕3号萌发期耐盐性最强,陇燕1号和丹麦444萌发期耐盐性较好,甜燕麦萌发期耐盐性最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在碱性盐Na_2CO_3胁迫下的发芽特性和耐盐性强弱,以10个苜蓿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_2CO_3(0、0.1%、0.15%、0.2%、0.3%)处理对苜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和胚芽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之间的耐盐碱性差异明显;随着Na_2CO_3胁迫浓度的提高,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发芽势、胚根长和胚芽长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苜蓿品种各指标的耐盐系数大小不同;根据隶属函数值对供试苜蓿品种耐Na_2CO_3性由强到弱进行排序:中苜1号巨能YL702皇冠中草3号龙牧801YL80驯鹿YL604阿尔冈金。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钠盐对标杆甜高粱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了Na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四种钠盐不同浓度(0.2%、0.4%、0.6%、0.8%、1.0%、1.2%、1.4%)胁迫下标杆甜高粱种子的萌发特性,测算了种子的耐盐指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和耐盐指数。结果表明:1)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各指标值逐渐降低;2)标杆甜高粱种子对四种钠盐的耐盐适宜浓度分别为1.6%,2.7%,0.6%,0.4%,耐盐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1%、5.4%、1.1%、0.8%,耐盐极限浓度分别为5.6%、9.6%、1.9%、1.3%;3)通过回归分析得出,Na_2CO_3盐胁迫对标杆甜高粱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大,NaHCO_3次之,NaCl再次之,Na_2SO_4最弱。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农牧交错区燕麦种植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青藏高原农牧交错区种植的燕麦品种,以青藏高原8个主要燕麦品种为材料,测定了各燕麦品种水分、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无氮浸出物、粗纤维、磷和钙8种营养成分含量,利用方差比较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品种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白燕7号(Avena sativa L.cv.Baiyan No.7)、加燕2号(Avena sativa L.cv.Jiayan No.2)、青海444(Avena sativa L.cv.Qinghai No.444)营养成分的综合得分优于其他燕麦品种,适宜在青藏高原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在0、12、36、60 h不同时间梯度下,对7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青引1号、青引2号、青引3号莜麦、青海甜燕麦、青海444、青燕1号和林纳)进行连续低温(5℃)胁迫,比较其抗寒能力。结果表明,与低温胁迫前(0 h)相比,低温处理后(12、36和60 h)7个燕麦品种幼苗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各燕麦品种幼苗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低温胁迫初期(0-12 h)显著增加(P0.05)并达到最大值;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其含量开始下降。7个燕麦品种抗寒能力依次表现为青引3号莜麦青海甜燕麦青引2号林纳青燕1号青海444青引1号。  相似文献   

8.
寇江涛 《草业科学》2020,(5):916-925
以加燕2号和青引2号燕麦(Avena sativa)种子为材料,在100 mmol·L^-1 NaCl胁迫下,添加0.01μmol·L^-1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研究外源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s)对盐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萌发过程中渗透调节能力、幼苗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水平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旨在明确外源BRs调控盐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100 mmol·L^-1 NaCl胁迫下,加燕2号和青引2号燕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渗透调节能力和幼苗体内抗氧化酶SOD(superoxide dismutase)、APX(ascorbate peroxidase)和GPX(guaiacol peroxidase)活性显著降低,活性氧(·O2^–、·OH、H2O2)水平和MDA含量显著增加,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显著受到抑制。2)添加0.01μmol·L^-1 EBR能够显著缓解100 mmol·L^-1 NaCl胁迫对燕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和NaCl胁迫相比较,NaCl+EBR处理下加燕2号和青引2号燕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蛋白水解酶活性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幼苗体内抗氧化酶SOD、APX、GPX和CAT(catalase)活性显著提高,活性氧(·O2^-、·OH、H2O2)水平和MDA含量显著下降,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提高,幼苗苗高、根长、干重和根系活力显著增加。说明外源BRs能够提高盐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渗透调节能力和幼苗体内抗氧化系统活性,抑制活性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积累,促进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高燕麦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燕麦种质资源抗倒伏能力差异,明确影响燕麦(Avena sativaL.)抗倒伏的主要因素,本试验以青藏高原地区9个燕麦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其表型性状、茎部力学特性、显微结构及根系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燕麦各部位性状特征对燕麦倒伏率影响的路径及路径系数。结果表明:9份燕麦品种中‘林纳’(A.sativa‘LENA’)的抗倒伏能力最强,其穗长、株高、重心高、第二节节长显著低于‘青引2号’(A.sativa‘Qingyin No.2’)和‘青永久870’(A.sativa‘Qingyongjiu 870’)(P<0.05),而第二节壁厚、弯曲性能、穿刺强度、茎秆折断力、单株根重、主根长和毛细根长均显著高于‘青引2号’和‘青永久870’(P<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茎部形态结构对燕麦抗倒伏能力直接效应最大,根系特征对燕麦抗倒伏能力的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突出。因此,进行抗倒伏燕麦品种选育时,应综合考虑茎部形态结构和根系特征,以提高品种选育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在川西北红原县通过对7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的产量、茎叶比、株高、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及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草产量和营养成分比较,青引1号、青海444和青海甜燕麦优于伽利略、林纳、加燕2号和阿坝燕麦。建议川西北牧民选择青引1号、青海444和青海甜燕麦作为燕麦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1.
4种燕麦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4份燕麦坝莜一号、白燕2号、白燕6号和白燕7号的耐盐程度及其在盐胁迫处理下的生理反应规律,在水培条件下,分别用0,34.2,68.4,102.6,136.8,171.0 mmol/L浓度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处理4种燕麦种子,观察记录各处理的盐害情况,分别测定了胁迫后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株高和根长,以及室温培养的燕麦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了不同胁迫程度下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且对4种燕麦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4种燕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产生显著影响,对株高和根长产生了抑制作用,且均随盐浓度的增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燕麦幼苗叶片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在102.6 mmol/L 盐浓度下达到最大值,而且都随盐浓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明燕麦具有较高的耐盐能力,在盐胁迫下可采取自我保护机制以适应盐胁迫,4种燕麦的耐盐阈值为102.6 mmol/L盐浓度。综合评价,白燕6号耐盐性较好,白燕2号具有高盐耐受性的潜力,这两个燕麦品种可以为耐盐基因挖掘及燕麦耐盐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2.
以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和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采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胁迫,NaCl、Na_2SO_4、MgCl_2、复合盐(2NaCl+Na_2SO_4)溶液模拟盐胁迫。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5%、10%浓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不大,15%、20%浓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25%浓度处理下的种子没有萌发。2)盐胁迫下Na_2SO_4、复合盐处理组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在浓度为0~0.3%时降低,0.3%~0.6%升高,高于0.6%呈降低趋势;NaCl、MgCl_2盐胁迫下,发芽率、发芽指数与盐浓度呈负相关关系;NaCl盐胁迫下,幼苗无法生长;幼苗叶面积与Na_2SO_4、MgCl_2、复合盐浓度呈负相关关系;胚芽长在0.3%浓度Na_2SO_4、MgCl_2和复合盐受到促进作用,在浓度高于0.6%时受到抑制作用;胚根长在Na_2SO_4、MgCl_2盐胁迫下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复合盐胁迫下随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干旱和盐胁迫对半枝莲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黑龙江寒地黑土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试验以10种优质燕麦为引种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燕麦蜡熟期进行干草产量测定,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测定燕麦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干物质(DM)、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30 h NDF可消化率(30 h dNDF)和48 h体外干物质不可消化率(48 h IVDMD)等营养指标,计算其相对饲喂价值(RFV)、相对饲草品质(RFQ)、总可消化养分(TDN)和产奶净能(NEL),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产量和营养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林纳燕麦(Avena sativa L. Lena)的干草产量为9 593.23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莫妮卡燕麦(Avena sativa L. Monida)的CP含量最高,青引1号燕麦(Avena sativa L. Qingyin No.1)的DM、ADF和NDF含量最高;定燕2号燕麦(Avena sativa L. Dingyan No.2)的RFV、RFQ、TDN和NEL最高。RF...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对不同燕麦品种种子萌发和出苗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应用培养试验研究了50250 mmol/L NaCl对4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并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4个燕麦品种在盐渍土上的出苗及苗期生长情况,旨在为燕麦耐盐性研究和进行耐盐燕麦资源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50250 mmol/L NaCl浓度范围内,随着盐分浓度的升高,各燕麦品种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下降,其中活力指数对盐分胁迫最敏感;与V-2006、内散2号相比,M-2002和白燕6号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随盐分浓度升高下降较为缓慢。随NaCl浓度升高,燕麦萌发期间芽和根生长均下降,且对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芽。50100 mmol/L NaCl对燕麦根数有一定的增加作用,当NaCl浓度达150 mmol/L以上时,各燕麦品种的根数在NaCl胁迫下开始下降。在盐渍土上,4个燕麦品种出苗率和苗期干质量差异显著,其中M-2002和白燕6号出苗率和干质量显著高于V-2006和内散2号。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培养法观察了不同浓度的NaCl及NaCl+Na_2CO_3混合溶液胁迫条件下‘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cus‘Tong de’)种子的发芽率及胚根和胚芽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Na+浓度为15 mmol·L-1时,NaCl+Na_2CO_3胁迫下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随着各种盐溶液浓度的升高,胚根的生长均呈下降趋势,因此可以用胚根的生长长度来判断‘同德’老芒麦种子萌发对盐的抗性强弱。  相似文献   

16.
川西北高寒地区6个燕麦品种生长特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在川西北地区种植的优良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对国内外6个燕麦品种(青海444、青引1号、林纳、定燕2号、讴歌、莫妮卡)的生育期、株高、茎粗、产草量、鲜干比、茎叶穗构成及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除定燕2号外,其余5个燕麦品种均能完成生育期,其中青海444和青引1号生育期最短,分别为130和133d。供试燕麦的株高在81.53~90.54cm,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莫妮卡的茎粗最大,为4.35mm;青引1号最小,为3.32mm。林纳干草产量最高,达到10 448.52kg·hm-2;而青引1号最低,仅8 554.81kg·hm-2。青海444和青引1号鲜干比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林纳的叶和穗重量占总干物质量的比例最高。林纳粗蛋白含量最高,为7.82%;定燕2号最低,为5.83%。青引1号粗脂肪含量最高,为2.93%;讴歌最低,为2.48%。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的品种是青海444,分别为4.60%、35.57%和63.27%;含量最低的定燕2号则分别为3.76%、32.00%和54.47%。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品种林纳和莫妮卡最适宜在该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探究施氮量对燕麦(Avena sativa)不同穗位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为高寒区燕麦种子生产和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高寒区推广应用的燕麦品种青引2号(Avena sativa Qingyin No. 2)和林纳(Avena sativa Lena)为试验材料,设6个氮肥水平:0、60、120、180、240和300 kg/hm2,采用单穗标记法观测燕麦不同穗位籽粒的灌浆动态,并运用Richards方程进行拟合分析,探究施氮水平对燕麦不同穗位籽粒干物质积累和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同一穗位下,随施氮量增加,燕麦籽粒千粒重增大,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延长,最大灌浆速率增大,籽粒灌浆的3个阶段中渐增期灌浆持续时间和生长比率增大。青引2号燕麦千粒重增长量为20.55~28.43 g,最大灌浆速率在N0~N5处理之间提高51.52%,最大值出现时间推迟10 d;林纳燕麦千粒重增长量为16.78~21.87 g,最大灌浆速率提高51.02%,最大值出现时间推迟20 d。同一施氮量下不同穗位之间籽粒千粒重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上部籽粒千粒重较下...  相似文献   

18.
青海东部农区高产优质燕麦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青海东部农区种植的优质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以8个当地主栽燕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开花期8个燕麦品种的饲草产量及品质从高到低依次为青海444>青海甜燕麦>青燕1号>青引1号>加燕2号>白燕7号>青引2号>林纳,其中青海444饲草产量最高,达39091.29 kg·hm^-2,青海甜燕麦排名第2,且两者纤维含量低,适口性较好;青燕1号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较高。因此收获饲草建议种植青海444、青海甜燕麦和青燕1号。成熟期8个燕麦品种的种子产量及饲草品质综合评价从高到低依次为白燕7号>青海甜燕麦>青燕1号>林纳>青海444>青引2号>加燕2号>青引1号,白燕7号粗蛋白含量(3.74%)最高,但白燕7号的种子产量(5528.01 kg·hm^-2)低于林纳(5888.69 kg·hm^-2),青燕1号种子产量较低,因此以种子高产为目的建议种植白燕7号、青海甜燕麦和林纳。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宜日喀则市推广种植的燕麦品种,试验取10个燕麦品种(以其中青引2号作为对照)进行种植,从物候期、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燕麦品种均能在种植区域正常生长;其中青引1号、青海444、白燕7号、领袖燕麦、甜燕麦、加燕2号、青引3号的干、鲜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0.05),青海444、领袖燕麦和青引1号的鲜草产量超过了50 000 kg/hm~2,青引1号、青海444和白燕7号的干草产量超过了20 000 kg/hm~2;除领袖燕麦和青燕1号外,其余品种植株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0.05),干鲜比白燕2号、青燕1号和甜燕麦高于对照品种(P0.05)。综合各项指标说明青海444、青引1号、领袖燕麦、白燕7号可以作为日喀则地区饲草生产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20.
高海拔地区适宜种植燕麦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与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目前青海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筛选高原地区引进培育的6个皮燕麦品种(系)(青引1号、青引2号、林纳、白燕7号、青海444、甜燕麦)与甘肃箭筈豌豆混播的最佳组合,测定各组合旱作条件下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物候期基本一致;青引2号与甘肃箭筈豌豆的混播产量最高,为3824.1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