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为开发可以体外合成牛促卵泡素(FSH)的表达系统,试验通过基因合成的手段获得牛FSHβ基因的目的片段,并通过酶切及T4 DNA连接酶的作用将FSHβ目的片段构建成pcDNA3.1-EGFP-FSHβ重组质粒,并针对构建的pcDNA3.1-EGFP-FSHβ重组质粒,采用菌液PCR、双酶切的方法对该重组质粒进行鉴定,并进一步利用293T细胞检测该重组质粒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菌液PCR和双酶切的结果证实了牛FSHβ基因片段插入了重组质粒中;pcDNA3.1-EGFP-FSHβ重组质粒可以在293T细胞中表达出绿色荧光蛋白,而且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发现pcDNA3.1-EGFP-FSHβ重组质粒可以在293T细胞中转录并翻译出牛FSHβ基因的蛋白表达产物。说明pcDNA3.1-EGFP-FSHβ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并且可以在293T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构建鸡趋化因子受体2(CCR2)和趋化因子受体5(CCR5)真核表达系统,并瞬时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观察其表达情况。以鸡基因组DNA为模板,PCR克隆出鸡的CCR2和CCR5基因的编码序列(CDS),将克隆出的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CCR2、pc DNA3.1(+)-CCR5,酶切鉴定后测序。加Kozak序列和myc分子标签后,瞬时转染CHO-K1细胞,用反转录PCR(RT-PCR)、Western blot分别从转录、翻译水平鉴定重组质粒是否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结果显示,成功克隆出鸡CCR2、CCR5的CDS序列,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pc DNA3.1(+)-CCR2-myc、pc DNA3.1(+)-CCR5-myc构建成功,RT-PCR、Western blot证实转染的重组质粒能在CHO-K1细胞中转录和翻译。本试验成功构建出鸡CCR2和CCR5真核表达载体,并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CCR2、CCR5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讨利用环状RNA表达载体在体外表达环状RNA mmu-circ-Pax3.1的可行性。利用反向PCR及测序证实mmu-circ-Pax3.1的存在,将其对应的线性序列克隆到环状RNA表达载体pc DNA3.1(+)CircRNA Mini Vector中,构建重组载体pc DNA3.1(+)CircRNA-mmu-Pax3.1,经PCR、酶切、测序等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利用脂质体2000转染试剂将重组质粒转染到293细胞中,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转染情况。最后利用RT-PCR检测正常细胞组、空载体组及试验组中环状RNA mmu-circ-Pax3.1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环状RNA mmu-circ-Pax3.1表达载体,可在293细胞中高效转录mmu-circ-Pax3.1。试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环状RNA mmu-circ-Pax3.1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法转染293细胞,使其高效转录,为深入研究mmu-circ-Pax3.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T-A克隆技术,成功地构建了克隆载体PMD-18T-CDVF,用KpnI和BamHI双酶切克隆质粒PMD-18T-CDVF后,回收F基因,并将此基因定向克隆至相同双酶切回收后的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pcDNA3.1-CDVF。经DNA测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PCR鉴定,证实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质粒,从而为研究犬瘟热新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克隆奶牛脑肌类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1基因(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Protein 1,BMAL1)的蛋白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解析其CDS序列和编码蛋白特性。以牛肝脏组织为材料,利用PCR技术扩增奶牛BMAL1基因中带有同源臂的CDS片段。采用同源重组法,将目的片段连接至酶切线性化的pc DNA3.1-Puro-N-3HA真核表达载体上,酶切及测序结果均符合预期的质粒命名为pc DNA3.1-3HA-c BMAL1。将空载与重组质粒分别转染至HEK293T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验奶牛BMAL1基因的过表达效果,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BMAL1基因CDS区及其编码蛋白的特性和功能。结果显示,pc DNA3.1-3HA-c BMAL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将该质粒转染至HEK293T细胞后,成功实现了BMAL1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过表达;牛BAML1基因与绵羊、山羊同源性最高,BMAL1蛋白为不稳定蛋白,其上不存在...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研究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2(cellular retinoic acid-binding protein 2,CRABP2)基因在肌肉发育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试验从成年小鼠肌肉组织中提取RNA,经反转录获得c DNA样本,RT-PCR扩增小鼠CRABP2基因的编码区,克隆入pc 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经PCR扩增、双酶切和测序分析鉴定后提取去内毒素质粒,将其转染C2C12细胞,通过Real-time PCR检测其在C2C1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pc DNA3.1-CRABP2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及其在体外细胞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7.
利用 PCR技术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 BJ- 4株的 E基因进行修饰和改造 ,在 E基因上游加入 Kozak序列 ,扩增并克隆 E基因。将 E基因 c DNA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 )中 ,构建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 pc DNA- E。用pc DNA- E免疫小鼠 ,经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检测结果表明 ,重组质粒 pc DNA- E经 3次免疫后 ,所有小鼠血清抗体均为阳性 ,说明pc DNA- E在小鼠体内可诱导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瑟氏泰勒虫p23-IL-18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以pMD-18T-p23和pMD-18T-IL-18克隆质粒为模板,应用重组PCR技术得到瑟氏泰勒虫p23-IL-18复合基因,将其先克隆到pMD-18-T载体,再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Ⅰ中,得到重组质粒pVAXI-P23-IL-18。对该重组质粒进行PCR、酶切鉴定及测序后,采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到BHK-21细胞,用RT-PCR和IFA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瑟氏泰勒虫p23-IL-18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VAXIP23-IL-18构建成功,可在BHK-21细胞中表达。本试验为p23-IL-18复合基因的免疫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构建Ⅰ型鸭肝炎病毒双拷贝VP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试验采用RT - PCR技术扩增鸭肝炎病毒VP1基因,将其连接到克隆载体pGEM -T Easy中得到重组克隆质粒pGEM -T - VP1,阳性克隆质粒经鉴定正确后,分别用BamH Ⅰ、Xhol Ⅰ、BglⅡ进行酶切,重组后得到pGEM -T - 2VP1,然后将...  相似文献   

10.
将克隆的梅山猪LH-β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型载体VR1020上,通过质粒PCR的方法在转化子中筛选阳性克隆,用BamH I、BglⅡ双酶切鉴定重组子。得到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Cos7细胞株,RT—PCR检测猪LH—β表达情况。然后用VPLH—β质粒、VR1020分别肌肉注射小鼠,研究了小鼠的生殖特性情况。结果显示:通过质粒PCR和双酶切分析,得到猪LH—p基因以正确方向插入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VPLH—β。重组质粒VPLH—β经脂质体介导转染Cos7细胞,培养不同时间后提取mRNA进行RT—PCR,发现转染细胞RNA中含有与LH—β基因对应的mRNA;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了PLH—β的真核表达质粒,能正确转录表达LH—β。动物试验结果显示PLH—β免疫小鼠后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处理。克隆构建的猪VPLH—β质粒能发挥明显的生殖生理调节作用,可较好地促进雌性动物的排卵、怀孕和正常产仔。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学报》2016,(4):635-639
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是缝隙连接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器官和组织中,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理过程。本试验参照Gen Bank中已发表的Cx43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为了提高构建过表达重组质粒的效率,PCR产物先与p GEM-T载体进行连接,经双酶切后与pc DNA3.1载体融合得到过表达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其转染到体外分离培养的小鼠子宫基质细胞中,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RCR)方法检测Cx43 mRNA表达变化及Cx43过表达对蜕膜化标志性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载体转染组相比,重组质粒pc DNA3.1-Cx43转染子宫基质细胞后可使小鼠子宫基质细胞Cx43 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同时Cx43过表达可使子宫基质细胞蜕膜化标志性分子Prl8a2和Prl3c1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表明Cx43可促进小鼠子宫基质细胞发生蜕膜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兽医学报》2015,(12):1933-1938
以研制安全有效的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工程疫苗为目的,采集380份隐性和临床型乳房炎奶样,经高盐肉汤、过氧化氢酶、甘露醇发酵、三糖铁发酵试验以及Baird-Parker平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和生化鉴定,PCR扩增分离株凝集因子基因(Clf A)并连接TA克隆载体。经测序确定无误后,连接pc DNA3.1His B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 DNA 3.1His B-Clf A,转化Trans T1TM感受态细胞,HindⅢ和XhoⅠ双酶切分析,同时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通过高盐肉汤、过氧化氢酶、甘露醇、三糖铁试验和Baird-Parker平板从380份隐性及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奶样中共分离到3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His B-Clf A),为研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猪肌生成抑制素(MSTN)cDNA序列中设计引物。以pMD18-T-MSTN质粒为模板,PCR扩增猪MSTN成熟蛋白编码序列,该片段全长1095bp。将所得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MT—mpMSTN,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a中,成功地筛选到阳性克隆。双酶切重组质粒pMT—mpMSTN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目的片段与载体pcDNA3.1,转化大肠杆菌DH5a,经酶切、PCR及测序分析,表明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pMSTN。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开发基于乳酸乳球菌载体表达的新型沙门氏菌口服疫苗,试验按照乳酸菌偏好优化密码子,将合成的截短的聚-γ-谷氨酸合成酶A(PgsA′)和截短的沙门氏菌鞭毛融合基因(Salmonella FliC)克隆到载体pUC57中,通过PCR和双酶切鉴定正确性;通过双酶切和T4连接插入目的基因到乳酸乳球菌表达载体pNZ8048中,构建重组质粒pNZ8048-PgsA′-FliC,通过PCR和双酶切鉴定正确性;提取质粒后将重组质粒利用电穿孔法转入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L.lactis)NZ9000中,挑取阳性克隆,扩增培养后提取质粒,通过PCR和双酶切鉴定正确性;通过Western-blot检测外源基因在重组菌中的表达情况;对Balb/c小鼠口服免疫重组乳酸乳球菌NZ9000/pNZ8048-PgsA′-FliC,以NZ9000/pNZ8048和PBS为对照,通过ELISA测定小肠黏液中特异性sIgA抗体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NZ8048-PgsA′-FliC与重组乳酸乳球菌NZ9000/pNZ8048-PgsA′-FliC,并成功表达PgsA′-Fli...  相似文献   

15.
为构建牛分支杆菌αg85b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2a-ag85b,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牛分支杆菌AF2122/97基因组DNA中扩增出αg85b基因(978 bp),然后对扩增产物和载体pET-32a以核酸内切酶EcoR Ⅰ及Sal Ⅰ分别进行双酶切;将两种酶切产物以T4 DNA Ligase连接,将靶基因克隆入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将此重组质粒转化人大肠杆菌DH5α,抽提重组质粒首先经EcoR Ⅰ及Sal Ⅰ双酶切检验,再进行PCR扩增鉴定,最后测序鉴定.酶切片段及PCR扩增片段大小均与预期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登录序列完全相同.结果表明,成功地克隆并构建了αg85b基因重组表达质粒pET-32a-ag85b.  相似文献   

16.
为构建牛分支杆菌ag85b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2a-ag85b,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牛分支杆菌AF2122/97基因组DNA中扩增出ag85b基因(978 bp),然后对扩增产物和载体pET-32a以核酸内切酶EcoR Ⅰ及Sal Ⅰ分别进行双酶切;将两种酶切产物以T4 DNA Ligase连接,将靶基因克隆入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抽提重组质粒首先经EcoR Ⅰ及Sal Ⅰ双酶切检验,再进行PCR扩增鉴定,最后测序鉴定。酶切片段及PCR扩增片段大小均与预期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登录序列完全相同。结果表明,成功地克隆并构建了ag85b基因重组表达质粒pET-32a-ag85b。  相似文献   

17.
为了构建Ⅰ型鸭肝炎病毒双拷贝VP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试验采用RT-PCR技术扩增鸭肝炎病毒VP1基因,将其连接到克隆载体pGEM-T Easy中得到重组克隆质粒pGEM-T-VP1,阳性克隆质粒经鉴定正确后,分别用BamHⅠ、XholⅠ、BglⅡ进行酶切,重组后得到pGEM-T-2VP1,然后将双拷贝VP1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得到重组质粒pET-30a(+)-2VP1。结果表明:得到了含有目的基因的阳性克隆。说明Ⅰ型鸭肝炎病毒双拷贝VP1基因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8.
提取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总RNA,用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反应获得了约750bp的核酸片段,将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大肠埃希氏菌JM109。重组质粒经PCR、酶切鉴定及测序,证明所克隆的片段含有完整的VP1基因;将重组质粒与表达载体pcDNA3.1( )分别用Barn HⅠ和Eco RⅠ双酶切后连接,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宿主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测序结果证明,目的基因正确插入到表达载体中,命名为pcDNAV;用同样方法将IL-18基因插入pcDNAV中,命名为pcDNAVI。用pcDNAVI免疫豚鼠,2周后加强免疫1次,每周用ELISA检测豚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pcDNA VI可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利用T-A克隆技术,构建克隆载体pEASY-Blunt-F,BamHⅠ酶切pEASY-Blunt-F,回收F基因,将其克隆至pSCA1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pSCA1-F。经DNA测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SCA1-F成功构建。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 blotting证实F基因在转染细胞中表达。此外,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表明,pSCA1-F能引起转染的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20.
应用RT-PCR方法扩增了1株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基因,并克隆到pMD 18-T Simple载体中,经PCR、酶切和测序验证克隆正确后,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cDNA-HA。在脂质体作用下重组质粒pcDNA-HA转染Vero细胞。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血凝素基因在Vero细胞中成功进行了瞬时表达,这为猪流感病毒DNA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