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葵花籽对奶牛日粮养分消化率和产奶量的影响,选择4头处于泌乳中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A组)、6%葵花籽添加组(B组)、10%葵花籽添加组(C组)和15%葵花籽添加组(D组)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B、C、D组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分别减少了0.40,0.64,0.84 kg/d;D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和干物质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而A、B、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产奶量方面,与A组相比,B、C、D组产奶量分别提高了0.50 kg/d(P>0.05)、0.90 kg/d(P<0.05)和0.30 kg/d(P>0.05);B、C、D组的乳脂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26%、6.23%、7.12%,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日粮中添加葵花籽可以降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促进养分消化率的提高,对乳脂率也有一定改善作用,特别是添加10%的葵花籽可以显著提高产奶量。  相似文献   

2.
选用24头体重(683.1±14.9)kg、胎次(2.5±0.2)、上一泌乳期305 d,产奶量(7 339±18)kg和预产期(24.5±0.2)d的经产奶牛,随机分为4组,从分娩前19 d到分娩后36 d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丙二醇0、150、300和450 ml/d,研究丙二醇对围产期奶牛采食量和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分娩后7、21和35 d干物质(DM)、有机物质(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采食量显著高于分娩前(-21 d和-14 d),分娩后35 d各养分采食量显著高于分娩后7 d(P<0.05)。从分娩前14 d到分娩后35 d各组奶牛DM、OM和CP消化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而分娩后7、21和35 d日粮NDF和ADF消化率显著低于分娩前(-21 d和-14d)(P<0.05)。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丙二醇对围产期奶牛各养分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丙二醇300 ml/d和450 ml/d,显著提高分娩前14 d和分娩后7、21和35 d DM、NDF和ADF消化率,显著提高分娩后7、21和35 d OM消化率,显著提高分娩后7和21 d CP消化率(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丙二醇有益于改善围产期奶牛日粮消化率,适宜添加量为300 ml/d。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Carbohydrate balance index,CBI)日粮对牦牛瘤胃发酵参数、血清生化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取3种不同CBI(1.17,2.45,5.67)日粮,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通过一系列指标测定,明确牦牛最优日粮CBI水平。结果表明:不同CBI牦牛日粮瘤胃发酵参数均不显著;CBI=1.17与CBI=5.67牦牛日粮的白蛋白/球蛋白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CBI=2.45的牦牛日粮(P<0.05);CBI=2.45牦牛日粮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CBI=1.17和CBI=5.67(P<0.05);CBI=2.45与CBI=5.67牦牛日粮的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CBI=1.17(P<0.05)。综上所述:牦牛日粮的CBI=2.45更有利于其瘤胃发酵和养分消化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粗饲料分级指数(GI)与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CBI)组合饲粮对牦牛瘤胃和直肠细菌区系的影响,旨在为舍饲牦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调控以及饲粮合理配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5岁健康、体重相近的公牦牛12头分为3组,即玉米青贮-苜蓿干草-精料组(CAC组)、玉米青贮-小麦秸秆-精料组(CWC组)、玉米青贮-燕麦干草-精料组(COC组)。3组试验牛均采用全混合饲粮方式进行饲喂,试验期为28 d。试验结束时采集瘤胃液和直肠粪样,应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瘤胃和直肠细菌区系变化情况。【结果】对于瘤胃,(1)3组牦牛瘤胃细菌区系的Chao1指数、Ace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2)PCoA分析结果显示,CAC与COC组的瘤胃细菌区系有明显的PC1差异(P<0.05);(3)在门水平上,CWC组牦牛瘤胃放线菌门与CAC、COC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属水平上,3组牦牛瘤胃细菌区系差异不显著(P>0.05);(4)瘤胃细菌基因功能预测结果显示,复制与修复、原核细胞群体、细胞信号传递、环境...  相似文献   

5.
全混合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实验选用了30头奶牛,根据产奶量、泌乳天数和胎次相近的原则分为5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全混合日粮中精料比例的增加,奶牛产奶量、4%标准乳产奶量、乳蛋白率、乳糖量、乳固形物产量和乳非脂固形物产量可显著提高(P<0.05),日粮养分中除粗脂肪外,其余各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均随着日粮精料比例的增加而增加(P<0.05)。  相似文献   

6.
董群  刘强  王聪 《饲料广角》2009,(1):31-32
选用4头体重约500kg.年龄3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以混合精料和玉米秸秆为基础日粮.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苹果酸(0、70、140和210g/d)对西门塔尔牛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40g/d组和210g/d组有机物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苹果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40g/d.  相似文献   

7.
选择4头28d断奶、平均体重约8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公猪,以玉米、早籼稻糙米、糯米和抗性淀粉(Hi-maize-1043)作为淀粉来源,配合4个等能、等氮、等淀粉试验日粮,进行4×4拉丁方代谢试验,研究不同来源淀粉对断奶仔猪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糯米日粮的能量和干物质消化率最高,抗性淀粉显著降低日粮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粗饲料组合对奶牛饲粮养分消化率、能量和氮的利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16头体重、年龄、胎次相近的,处于干奶期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分为4组,每组4头.以常用的粗饲料设计A(玉米青贮+玉米秸秆)、B(玉米青贮+羊草)、C(玉米青贮+玉米秸秆+羊草)、D(玉米青贮+苜蓿草+羊草)4种粗饲料组合的饲粮.结果表明:饲粮D干物质、有机物和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饲粮(P<0.05),其次为饲粮B和饲粮C,饲粮A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饲粮(P<0.05),各饲粮的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粗饲料组合显著影响饲粮摄入总能、能量消化率和能量代谢率(P<0.05),饲粮D甲烷能占摄入总能比显著低于其他3种饲粮(P<0.05).各饲粮的粪氮、尿氮占摄入总氮比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D的氮消化率显著高于饲粮B与饲粮C(P <0.05),且饲粮B显著高于饲粮A(P <0.05);饲粮B、饲粮D的氮利用率显著高于饲粮A(P <0.05).由此可见,玉米青贮+苜蓿草+羊草型饲粮的养分消化率、能量和氮的利用均优于其他各饲粮,羊草与玉米秸秆之间存在正组合效应,两者搭配使用可提高玉米秸秆的消化率,优化能量和氮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像其他饲用酶一样.将有助于补充仔猪自身消化酶分泌的不足,促进仔猪对日粮中各养分的消化与吸收。  相似文献   

10.
通用酶制剂对仔猪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用酶制剂对仔猪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顾宪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孟晓山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李升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林晨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赵向红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部动物科技学院@王占彬  相似文献   

11.
姜利  韩金霞 《饲料广角》2010,(11):28-30
<正>家禽日粮的主要成分来自植物性原料,植物籽实中大约60%~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单胃动物如猪、鸡的消化道中缺乏水解植酸磷的植酸酶,导致这些动物很难利用植酸磷及与其结合的营养物质。同时,植酸磷的磷酸根对阳离子具有不同程度的亲和力,能与钙、镁、铁、锌等矿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用4头体重(500±20)kg,年龄3.5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以混合精料和风干玉米秸秆为基础日粮,研究日粮中添加烟酸铬(0、40、80、120 mg/d)对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烟酸铬80 mg/d组的干物质(DM)、有机物质(OM)、粗脂肪(EE)、粗蛋白质(CP)、无氮浸出物(NF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烟酸铬适宜添加水平为80 mg/d。  相似文献   

13.
表4加酶对仔猪回肠必需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消化率,%处理SEM P值正对照正 酶Ⅰ正 酶Ⅱ负对照负 酶Ⅰ负 酶Ⅱ赖氨酸82.01±2.64b87.68±3.40a87.18±1.66a82.63±2.05b87.98±1.41a86.92±2.48a0.97<0.001蛋氨酸79.01±5.11c86.83±2.91a87.43±3.28a81.93±2.42bc88.41±3.05a85.40±1.60ab1.32<0.001苯丙氨酸77.90±3.12b84.09±3.71a82.10±1.39a78.10±3.68b83.36±1.94a82.43±1.51a1.120.001亮氨酸74.69±3.24c82.74±5.93a79.07±2.79ab75.51±3.49bc81.23±2.11a80.45±1.90a1.430.002异亮氨酸66.38±5.27c77.07±9.51a74.38±2.56a…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乳酸菌对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96只AA肉鸡随机分为四组。口腔灌服乳酸菌菌液0μL、100μL、200μL、400μL,饲养至20日龄和40日龄时分别用全收粪法测定日粮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灰分的消化率。结果表明,灌服不同剂量的乳酸菌菌液对20日龄和40日龄肉鸡日粮常规成分的消化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据研究表明,日粮蛋白每降低1%,氮的排泄量相应减少7.79%~8.5%。本试验将育肥猪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2.9个百分点,同时补充限制性氨基酸,发现降低育肥猪日粮蛋白水平不仅可以降低氮的排放量,还显著提高了干物质和粗脂肪的消化率。近年来,养猪业发展迅猛,但其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氮磷排泄量大,造成对土壤、水体及空气的严重污染,已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降低氮磷污染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通过调节日粮营养水平,减少氮磷排泄。研究表明,采用理想蛋白质模型配制日粮,在现行推荐的生长育肥猪饲养标准下使日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选用23 kg左右的江泉白猪72头,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日粮粗蛋白含量为17.6%,试验1、2组日粮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5.5%和13.6%。试验结果表明:试验2组日采食量比对照组、试验1组有所增加,其中试验2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着日粮中蛋白含量降低,猪对日粮中的粗蛋白、干物质、粗脂肪、磷的消化率随之增加,其中试验2组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试验2组磷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7.
低蛋白日粮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和排泄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旨在探讨低蛋白日粮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和排泄量的影响。选用42头初始体重为(91.13±1.64)kg的杜长大育肥猪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5.49%(对照组)和12.59%(低蛋白组)的日粮。试验期30d。结果表明:(1)低蛋白组干物质、粗脂肪消化率显著提高(P0.01),粗蛋白、钙、磷消化率无显著变化;(2)低蛋白组精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消化率比对照组分别低2.02%(P0.05)、5.42%(P0.05)、2.97%(P0.05),苏氨酸、蛋氨酸、脯氨酸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93%(P0.05)、1.43%(P0.05)、1.19%(P0.05);(3)低蛋白组育肥猪每天的氮排泄量比对照组低23.96%(P0.05),而有机物、磷、钙排泄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显示,日粮蛋白水平降低2.9个百分点可以改善养分的消化率,减少氮排放,但降低了精氨酸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用三氧化二铬外源指示剂法研究了通用酶对断奶仔猪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6×6拉丁方设计,使用6头装有回肠简单T型瘘管的断奶仔猪,共试验6期,每期喂饲正对照、正对照 酶Ⅰ(酶Ⅰ)、正对照 通用酶酶Ⅱ(酶Ⅱ)、负对照、负对照 酶Ⅰ、负对照 酶Ⅱ6种日粮,定期采集粪样和食糜样品,测定日粮、粪和食糜中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能量、铬含量以及日粮、食糜中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添加酶Ⅰ和酶Ⅱ均可显著提高仔猪日粮干物质、蛋白、粗灰分、能量的粪和回肠消化率、氨基酸的回肠消化率以及粪、回肠消化能(P<0.05);添加酶Ⅰ和酶Ⅱ均可使负对照组日粮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水平达到或略高于正对照组水平;酶Ⅰ和酶Ⅱ的作用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20.
选用5头体重420 kg、2.5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5×5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硫酸铜、富铜酵母、赖氨酸铜、蛋氨酸铜和包被铜(日粮中铜含量为8 mg/kg)时日粮齐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有机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均以赖氨酸铜组、富铜酵母组和蛋氨酸铜组较高,包被铜组次之.硫酸铜组最差.可消化氮、沉积氮和沉积氮/消化氮以蛋氨酸铜组和赖氨酸铜组较高,显著高于包被铜组和硫酸铜组(P<0.05),但与富铜酵母组差异不显著(P>0.05),包被铜组显著高于硫酸铜组(P<0.05).综合比较,有机铜效果较好,其次为包被铜,硫酸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