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维生素A是肉牛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生化代谢及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类脂溶性维生素,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饲粮供给。饲粮中维生素A不仅影响肉牛视觉和骨骼发育,也对肉牛脂肪沉积和肌肉大理石花纹形成等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在生产中,肉牛处在不同生理阶段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也不同,胎牛和犊牛阶段补充维生素A可增强肌内脂肪细胞发育和脂肪细胞增生,促进肌内脂肪沉积;育肥期限饲维生素A可提高肉牛的肌内脂肪沉积和大理石花纹等级。大理石花纹与牛肉的嫩度和风味密切相关,是衡量牛肉品质的重要指标。维生素A在肉牛体内通过其活性代谢产物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促进脂肪的形成,并在成脂定型、成脂分化和脂质蓄积的每个阶段都发挥重要作用。脂肪沉积过程受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s,C/EBPs)和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等调控。表观遗传修饰的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也可通过调控脂肪形成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肪组织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肉牛的脂肪沉积。作者主要介绍了脂肪组织不同阶段的形成过程和维生素A的生物学功能;重点阐述了肉牛在不同生理阶段补充和限饲维生素A,通过转录因子的表达、表观遗传修饰等途径来影响成脂相关信号通路调控脂肪沉积的机理,以期为促进维生素A改善肉牛品质和高档牛肉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A作为肉牛机体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其对肉牛的生产、繁殖和免疫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但在养殖中,由于饲料中所含有的维生素A含量不足,导致牛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肉牛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后会导致生长发育减缓,皮肤出现角质化以及干眼症等。本文总结了肉牛维生素A缺乏症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旨在为肉牛养殖场防治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杂交肉牛育肥时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A需要量较高,饲养者忽视了在日粮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导致肉牛缺乏维生素A,进而出现失明症状,通过补充维生素A可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4.
牛肉具有蛋白质高、瘦肉多、脂肪少、胆固醇低等特点,且富含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本文就国内外肉牛的发展趋势、育肥原理及方法以及影响肉牛养殖的因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饲粮维生素A水平对肉牛屠宰性能及肉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肉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的优点,是西方发达国家主要的消费肉类。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消费量在快速增长。同时,消费者对牛肉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牛肉”、“高档牛肉”已成为消费时尚,促使人们不断寻求改善牛肉品质的方法。脂溶性维生素是一类动物所必需的营养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牛肉品质。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维生素D、维生素E对牛肉品质的影响,而关于维生素A影响牛肉品质的报道很少。试验通过饲喂不同维生素A水平的饲料,探讨其对肉牛屠宰性能及肉品品质的影响,为维生素A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肉牛肉质与品种遗传、饲养管理和屠宰加工等诸多因素有关,本文对饲养管理中维生素A缺乏及添加量对肉牛及肉质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针对维生素A对肉牛瘤胃发酵、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肉牛肌内脂肪的沉积机制及其营养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肉的肌内脂肪(IMF)含量与肉品质(嫩度、多汁性、风味)呈正相关,而大理石花纹丰富(富含IMF)的牛肉通常来源于饲喂高水平谷实饲料和育肥周期较长的肉牛(30月龄或以上),这种投入产出比较低的模式限制了我国肉牛产业生产高品质牛肉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肉牛肌内脂肪沉积、合成代谢以及营养因素对IMF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就肌内脂肪细胞发育、合成和降解代谢以及日粮淀粉生糖效率、脂肪消化吸收和维生素等营养因素对IMF沉积的影响展开综述,为肉牛IMF沉积的营养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科苑采撷     
深秋多给肉牛补充维生素A深秋青草开始木质化,粗纤维增多,而胡萝卜素的含量大大降低。麦秸、玉米秸、干山草等饲料,胡萝卜素的含量更少。加之肉牛喂精料较多,高精饲料中胡萝卜素的含量很低。在进行圈栏强度育肥时,肉牛迅速增重,需要维生素A的数量增多。维生素A供应不足时,肉牛采食量下降,增重减慢。应对开始育肥的肉牛每头每天内服10万单位维生素A,连用3天,再隔3天,依次循环类推。也可肌肉注射50万至100万单位,隔10天注射一次,依次循环类推。发芽饲料制作技术秋末冬初,畜禽宜患维生素缺乏症。因此,畜禽在秋末冬初缺乏维生素时,可以用发芽…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国外肉牛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了国外2011年关于肉牛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成果,主要从脂肪、非蛋白氮、矿物质、维生素、饲用微生物和其他添加剂六个方面论述了肉牛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A是影响动物组织脂类代谢的关键因子。本文综述了维生素A对动物脂类代谢的影响,并从脂类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信号通路、脂肪细胞的数量、脂肪细胞因子分泌和参与表观遗传学修饰的角度综述了其可能的影响机制,为深入探讨维生素A对动物脂类代谢的影响机制及通过维生素A调控动物的脂肪代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 IMF)是指肌肉内沉积的脂肪,主要包括磷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含量是评价肉品质的重要指标。维生素A是基因表达的关键调节因子,通过转录因子、信号通路和表观遗传修饰等途径对肌内脂肪细胞进行调控,影响动物脂肪合成和脂类代谢。本文主要综述了维生素A调控脂肪分化的机理,为通过营养途径调控肌内脂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组合的复合氨基酸与维生素添加剂对育肥肉牛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试验选取日龄相近、体重(485.82±12.50) kg的健康育肥西门塔尔杂交牛1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肉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A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 g/kg精氨酸+15 g/kg谷氨酰胺;试验B组日粮中添加5 g/kg精氨酸+70 mg/kg复合维生素;试验C组日粮中添加15 g/kg谷氨酰胺+70 mg/kg复合维生素。试验期45 d。结果显示,试验A组肉牛血清总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总胆汁酸、甘油三酯、肌酐、尿素氮、镁含量及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基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肉牛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甘油三酯、尿素氮、无机磷含量及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基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肌酸激酶、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C组肉牛血清总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尿素氮、镁含量及γ-谷氨酰基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肌酸激酶、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肉牛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及胆固醇、葡萄糖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A组肉牛血清免疫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A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育肥肉牛日粮中添加复合氨基酸与维生素对肉牛血清生化指标产生一定影响,精氨酸+谷氨酰胺能够提高育肥牛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A对秸杆NDF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飞  莫放 《中国奶牛》2000,(4):18-20
试验采用3×3拉丁方设计,肉牛日粮中维生素A含量分别为1180国际单位、18680国际单位和36180国际单位,通过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玉米秸秆NDF降解率的测定,结果表明维生素A36180国际单位较维生素A1180国际单位组能显著提高瘤胃中乙酸浓度和玉米秸杆NDF有效降解率(p<0.05).  相似文献   

15.
据加拿大研究者报道:佝偻病能够发生在饲喂含有充足钙、磷和维生素 D 日粮的小火鸡。介绍了妨碍这些矿物质和维生素 D 的吸收和利用的日粮因素。他们假设日粮脂肪和维生素 A 的不同水平能影响小火鸡佝偻病的发病率。在试验中用含有高和低(2.5%和7.0%)脂肪及三种不同维生素 A(4,000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用30头体重(350±10)kg西门塔尔×鲁西黄牛杂交肉牛,研究了不同水平维生素A(VA)对肉牛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试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维生素A1100、2200、3300、4400、5500IU/kg)。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3300~4400IU/kgVA可以明显提高肉牛机体的GSH-Px、CuZn-SOD两种抗氧化酶的活力和T-AOC(P<0.05),但不能提高T-SOD的活力(P>0.05);日粮中添加4400~5500IU/kgVA,可以明显降低肉牛血清中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MDA的含量(P<0.05);T-AOC、GHS-Px、CuZn-SOD抗氧化酶的活力和MDA的含量均可作为判断VA营养状况的指标,T-SOD不是检验VA的抗氧化作用的合适指标。肉牛VA的适宜添加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为3300IU/kg,添加4400IU/kg更有利于阻止机体脂质过氧化的程度,添加5500IU/kgVA不利于肉牛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肉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母牛的繁殖性能对肉牛产业的影响不断凸显,而营养因素,特别是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元素等对母牛的繁殖性能具有很大影响。本文就不同种类营养物质是如何影响肉牛繁殖性能的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胎儿直接从母体获取营养,其体重在妊娠后期呈指数级增长。母体妊娠后期的营养供给,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均能够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影响犊牛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研究发现,妊娠后期母牛充足的营养摄入能够影响母牛和胎儿肠道菌群组成,保障犊牛健康;保证后代血糖稳衡,促进犊牛生长;促进犊牛肌纤维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增殖,最终改善胴体品质。阐明母牛妊娠后期的营养供给对后代的影响有助于肉牛优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日粮中维生素A的含量对猪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128只杜洛克×(大白×长白)阉割公猪,随机分组,每个圈里4只猪。对照组16个圈中猪日粮的维生素A为基础水平(7500IU/kg),处理组16个圈中猪日粮的维生素A含量丰富(100,000IU/kg)。在平均体重达125.9kg时进行屠宰。结果未发现维生素A水平对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肌内脂肪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犊牛的正确饲养是解决发展肉牛生产问题的决定性因素。犊牛在培育期,机体强烈地同化营养物质,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 6~8月龄前,犊牛机体特别需要平衡营养(主要营养物质和能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A的缺乏会引起犊牛消化紊乱,肺病以及一系列的生理机能失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