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昂族地区农村发展状况研究——以三台山德昂族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昂族是一个人口较少民族,其生产和生活的地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直过区”。三台山乡是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通过对三台山乡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分析和评价德昂族地区的发展水平,从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生产结构等方面分析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政策的出台及施行,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引力"以及农村对劳动力"推力"的现象更加显著,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2019年年初,中国最新人口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近14亿,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40.29%。农村劳动力流动也成为了中国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流向,农村流入城市的劳动力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陕西省是中国农业地区和农业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人口数量大、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劳动力外向流动速度加快,规模日趋增大。劳动力的流动对流入地、流出地的发展都存在着积极、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而城市更为优越的经济发展条件又鼓动着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尽管农村劳动力流往城市可促使农业土地生产形式完善,拓宽农村的经济收入来源,但也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给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带来阻力。为降低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政府应当认识到自身在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政策干预的方式提升农村地区农产水平,从而实现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荣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3):122-124,53
解决"三农"问题促使农村居民收入倍增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科学合理地转移。广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农业人口比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大。以贺州市为例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大,向其他地区转移人数多、转移速度呈下降趋势以及吸收弹性小等问题。而向其他地区转移存在着一系列弊端,如劳动力结构失衡,农业现代化受到制约,农村社会问题尖锐,民族文化传承受到阻碍等。从长远考虑建议大力发展贺州市的旅游、房地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贺州本地转移。  相似文献   

5.
沙雅县位于南疆四地州边远艰苦地区,少数民族比重大,民族风俗、宗教礼仪、社会稳定形势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深刻的影响。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持续发展,人多地少的矛盾日渐凸现。本文以"二元经济"理论、"推拉"理论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理论为指导,对沙雅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及特征进行深入细致分析,以发放问卷等形式分析研究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多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少数民族贫困问题历史已久。布朗山布朗族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从人口较少民族、直过民族布朗山布朗族的语言、宗教信仰、民族文化、地理位置、人口民族、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等现实条件,剖析布朗山贫困的历史、观念、教育、市场等制约因素,分析布朗族布朗山乡民族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区贫困治理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何龙娟  詹慧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117-11118,11127
在分析青藏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农业生产效率的角度研究了农业农村发展在城乡协调发展进程中所呈现出的新态势,分析了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战略。指出青藏地区农业农村发展要建立区域非均衡模式,重视生态保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步同化。  相似文献   

8.
李勇 《甘肃农业》2019,(1):86-87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领域信息化的进步与发展,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经济增长领域占据越发重要的位置。本文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和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切入点,在分析农业机械化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解放农业劳动力、拓展农业的生产规模、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后,提出一系列基于农业机械化背景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在目前的市场化机制中属于关键的一项生产要素,同时,也以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为流动趋势。这一趋势虽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及总体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大契机,但同时也给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立足于我国目前的劳动力转移现状,对我国农业生产受到的影响展开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如今新时代的背景下,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很多,仍需要面对农村逐年递增的劳动力流失现象、农业发展无法扩大规模、在发展中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和农村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在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个决定性阶段,一定要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补上这块短板,以农村经济发展为经济增长点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以农民收入的增加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以和谐美丽的新农村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一批接地气、重实际、出成效的精准帮扶案例在全国各地逐渐成为典型。地处西南边疆的直过民族佤族自治县西盟也创办了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20余家。本文根据西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志智双扶"工作中的作用、边疆直过民族扶志扶智面临的困难等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服务于直过民族地区的"志智双扶"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农业机械化发展既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放繁重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同时也促进吉林省农业整体发展。现今,许多青壮年离开农村进驻城市务工,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且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仍处于传统模式下,因此需要努力发挥农村机械化推广的作用,加快推进先进农业生产理念和科学生产手段相结合,全面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和机械化的整体提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农机推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传统农业技术需要大量人力资源进行作业,而生产效率却  相似文献   

13.
为从理论与实证上探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一典型“三农”问题的解决,利用2010、2012、2013、2015和2017年5期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系统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互联网使用效用水平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旧成立。2)个体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30~60岁及高收入农业劳动力群体的转移决策影响更大;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四大地区及五大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不尽相同,同时在高水平数字经济发展区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带动作用比低水平区更强。3)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通过生产效应、就业效应、渠道效应、韧性效应进一步影响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决策。由此,提出聚焦乡村产业、乡村生产、乡村服务、乡村建设数字化“四位一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雪  张永福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4):203-207,211
基于新疆14个地州1997、2007、2017年3期截面数据,利用定量和GIS空间分析法,分析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发展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①1997—2017年农业劳动力和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模式.1997—2007年劳动力和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大于2007—2017年,天山以北的地区经济以及劳动力的发展情况总体好于天山以南.②1997—2017年农业经济呈持续增长的态势,总量增长了54.48%,但是区域增长差异明显,呈"南高北低"的特征.③产劳弹性系数以农业劳动力和农业经济同增的增长型为主,2007—2017年有12个地州均为增长型耦合模式,剩下的2个地州以集约型为主,分别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复杂影响,总结当前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否阻碍农业生产的争论,基于实地调研,通过超越对数模型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欠发达地区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已显现出负面影响,其作用机理体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业劳动力不足问题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下降,并间接导致土地利用效率的下降和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减少。应通过提高留守劳动力素质、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等措施弥补农村劳动力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丽江市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部分农村土地"非农化"、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粗放式生产经营模式、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等。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力;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2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迫切、最具有挑战性的就是农民贫困、农业停滞和农村落后的.三农"问题.党中央和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虽然对于促进农业发展、缓解农民经济困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三农问题依然没有得以根本性的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没有抓住.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农业剩余劳动力多种转移渠道,创造农业刺余劳动力更多就业机会,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本文就山西省刺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恩施州人口和劳动力的流动 ,对民族地区社会结构、传统乡村社会稳定与发展产生着多重影响。运用 2 0 0 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在对恩施州流动人口的空间流向地分布及行职业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影响恩施州人口流动的因素进行了专项研究 ,获得了对以农村为主 ,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民族地区人口和劳动力流动的规模、特征的认识。最后 ,对恩施州当前人口流动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分析 ,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经济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紧密联系,在部分地区农业甚至属于支柱性产业,直接关系到区域居民生活水平。近年来现代化农业技术不断发展,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有了大幅度提升,为提供农产品质量及产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基于此,本文对现代化技术应用于保基乡农业种植进行了综合性探讨,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文章通过作者多年在直过民族山区的工作经历,总结了直过民族山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群众思想观念相对滞后、直过民族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量大且效率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提出重视直过民族山区群众的教育、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引领带动试验示范、培育本土科技带头人、重视现场培训和服务、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等对策,以期做好做优直过民族山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