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检测分析了珠三角地区鸡白痢沙门菌对磺胺药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以进一步了解鸡白痢沙门菌对磺胺药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机制。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69株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对磺胺药的耐药性,PCR检测了磺胺类耐药基因SulⅠ、SulⅡ和SulⅢ在分离株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75.4%的受试菌株对磺胺异恶唑产生了耐药性;耐药基因SulⅡ检出率最高(79.7%),其次是耐药基因SulⅠ(33.3%),未能检出耐药基因SulⅢ。提示珠三角地区鸡白痢沙门菌对磺胺药的耐药情况相当严重,磺胺类耐药基因SulⅠ和SulⅡ在磺胺类耐药菌株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检测猪场粪污中大肠埃希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状况,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药敏纸片扩散法检测11株猪场粪污中大肠埃希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性表型,用multi-PCR Kit检测磺胺类药物的耐药基因(sul1,sul2,sul3)。结果表明,11株猪场粪污中大肠埃希菌对磺胺复合物的耐药率为45%,磺胺二甲基恶唑耐药率为45%,磺胺甲基恶唑耐药率为64%。磺胺类药物的Sul 1基因检出率为100%,sul 2基因检出率为90.9%,sul 3基因检出率为36.4%,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总检出率为100%。研究结果可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研究以及磺胺类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检测7株鱼源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耐药基因和耐药表型的分布情况,试验采用PCR法检测分离株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Ⅱa、aac(6')-Ⅰb、ant(3")-Ⅰa和aph(3')-Ⅱa),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和Sul3)和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C和tetM),运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检测7株鱼源维氏气单胞菌分离株对22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可检出耐药基因aac(3)-Ⅱa(71.4%)、aac(6')-Ⅰb(85.7%)、Sul2(85.7%)和tetA(28.5%);未检出ant(3")-Ⅰa、aph(3')-Ⅱa、Sul1、Sul3、tetC和tetM基因。7株维氏气单胞菌对磷霉素(100%)、多黏霉素B(100%)、痢特灵(85.7%)、奥复星(71.4%)较敏感;对氨苄西林(100%)、乙酰螺旋霉素(100%)、复方新诺明(85.7%)、磺胺异恶唑(85.7%)、四环素(85.7%)等耐药。这说明耐药基因和耐药表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试验采用PCR法检测10株来源不同的鱼源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4种耐药基因(aph(3′)-Ⅱa、ant(3″)-Ⅰa、aac(6′)-Ⅰb、aac(3)-Ⅱa)及四环素类抗生素的3种耐药基因(tetA、tetC、tetM)的表达情况,并利用K-B纸片扩散法对6种抗生素进行耐药表型分析。结果显示,10株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Ⅱa、ant(3″)-Ⅰa、aac(6′)-Ⅰb的检出率分别为20%、30%、20%,未检测出aac(3)-Ⅱa基因;对四环素类的耐药基因tetA、tetC、tetM的检出率分别为70%、20%、60%。K-B纸片扩散法结果显示,10株菌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对链霉素敏感,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高度敏感。结果表明,本次分离的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为深入了解温和气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省羔羊腹泻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并检测其相关耐药基因的分布,本研究从患腹泻的不同羔羊中分离到14株大肠杆菌,经过分离培养鉴定后,对六大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进行PCR扩增鉴定分析。结果显示,14株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分别为100.00%和71.43%,GyrA/GyrB/ParC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是抗生素耐药基因中最为流行的基因型,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型TEM/SHV(71.43%)的检出率较高,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型TetC(71.43%)、TetA(57.14%)的检出率较高,氯霉素类耐药基因型Cat(57.14%)检出率较高,磺胺类耐药基因型Sul1/Sul2/Sul3(42.86%)中等检出率;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型aphA3/aadA/aacC2(28.57%)和aacC4(0.00)的检出率较低。结果表明,本次分离的羔羊腹泻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非常严重,同时存在多重耐药现象,提示养殖场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试验采用PCR法检测10株来源不同的鱼源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4种耐药基因(aph(3')-Ⅱa、ant(3″)-Ⅰa、aac(6')-Ⅰb、aac(3)-Ⅱa)及四环素类抗生素的3种耐药基因(tetA、tetC、tetM)的表达情况,并利用K-B纸片扩散法对6种抗生素进行耐药表型分析。结果显示,10株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Ⅱa、ant(3″)-Ⅰa、aac(6')-Ⅰb的检出率分别为20%、30%、20%,未检测出aac(3)-Ⅱa基因;对四环素类的耐药基因tetA、tetC、tetM的检出率分别为70%、20%、60%。K-B纸片扩散法结果显示,10株菌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对链霉素敏感,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高度敏感。结果表明,本次分离的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为深入了解温和气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黑龙江地区牛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及主要治疗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布,试验采用KB(Kirby-Bauer)法和PCR方法检测了2011—2013年从黑龙江地区各规模化养牛场分离的66株大肠杆菌的毒力和耐药基因。结果表明:66株大肠杆菌中有33株带有毒力基因,检出率达到50.0%,携带1种及其以上的毒力基因分别为30株和3株,占阳性菌株总数的91.0%和9.1%;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别为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32.1%)、Sul3(9.4%),氯霉素类耐药基因Cat1(15.1%)、Cml A(13.2%)、Flor(15.1%),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 A3(1.9%)、aad A(22.6%)、aac C2(22.6%)、aac C4(20.8%)。  相似文献   

8.
对吉林省部分地区分离的20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的结果表明:20株猪源大肠杆菌对磺胺类药物均耐药;耐药菌株的质粒检出率达100%。应用Sul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以检出的质粒为模板,均成功地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随机抽取3株猪源大肠杆菌的目的片断,克隆、测序的结果表明:3株猪源大肠杆菌的质粒上均含有磺胺耐药Sul2基因,且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相一致。含Sul2基因的质粒在吉林省部分地区分离的20株猪源大肠杆菌中广泛存在,且在吉林省部分地区猪源大肠杆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性方面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一种一次性检测多个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用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大肠杆菌作为受试生物,根据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Sul1和dfrA1设计一对引物进行二重PCR检测。结果发现:本方法能有效检测出大肠杆菌Sul1和dfrA1两种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检出限为4.5 cfu/μL,对于Sul1和dfrA1两种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具有较强的检出特异性。此方法对检测大肠杆菌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对从四川省10个规模化猪场和16种野生动物的粪样中分离鉴定出的67株大肠杆菌、57株沙门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猪源和野生动物源分离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72.0%(72/100)和29.2%(7/24)。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基因Sul1、Sul2、Sul3进行了三重PCR检测。在这124株细菌中,Sul1基因的检出率最高,为47.6%(59/124),Sul2基因的检出率为17.7%(22/124),Sul3基因的检出率为18.5%(23/124)。药敏试验结果与基因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89.9%。  相似文献   

11.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巴氏杆菌质粒上的磺胺类药耐药基因SulⅡ和链霉素耐药基因StrA的序列设计2对引物,以临床分离的对磺胺甲唑和链霉素耐药的8株卡氏杆菌为模板,扩增SulⅡ基因和StrA基因,然后将纯化的PCR产物进行克隆并作核苷酸序列测定,把测得的克隆基因序列与巴氏杆菌科其它属细菌耐药质粒上存在的Sul Ⅱ基因和StrA基因序列(A1514834)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具有很高的同源性(≥99,6%).试验结果表明,卡氏杆菌的质粒上存在耐药基因Sul Ⅱ和Str A,其对磺胺甲嗯唑和链霉素的耐药性可能与Sul Ⅱ基因和Str A基因的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广东地区水禽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和磺胺类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广东地区水禽源大肠杆菌磺胺类药物耐药性和磺胺类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大肠杆菌分离株对磺胺类药物的敏感性,通过PCR方法调查磺胺耐药株携带耐药基因sul1、sul2、sul3的情况。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56株水禽源大肠杆菌分离株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和磺胺二甲嘧啶耐药率分别为91.0%和86.7%;在248株磺胺耐药株中,sul1、sul2和sul3检出率分别为73.8%、74.6%和44.7%。表明sul1和sul2为广东地区主要携带的磺胺类耐药基因,对水禽磺胺类耐药菌株的产生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甘肃某地区奶牛运动场环境中主要耐药性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试验采用抗性平板筛选法分离、纯化耐药菌后再通过16S rRNA鉴定;采用PCR方法检测6类22种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显示,两年两个奶牛运动场(A和B)分离出不同种属的耐药菌共665株,经16S rRNA PCR鉴定主要为大肠杆菌、屎肠球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其中耐药性大肠杆菌数量最多(398株),A牛场耐药菌数两年相比增长28.50%,B牛场耐药菌数量持平;通过对样品进行10类药物筛选耐药菌结果显示,耐药率前3位的分别为糖肽类(11.13%,74/665)、四环素类和磺胺类(10.98%,73/665)及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10.23%,68/665)。采用PCR方法对样品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发现,两年两个奶牛运动场的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基本相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B、qnrS的携带率分别为10.81%和83.78%,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和Sul3的携带率分别为100%、100%和56.76%,糖肽类耐药基因VanA、VanB和VanC的携带率分别为78.38%、100%和100%,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M、tetO、tetL的携带率分别为100%、100%、100%、100%、81.08%和75.68%,KPC、NDM、aac(6′)-Ⅰb-cr耐药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32.43%、29.73%及24.32%,未检出qnrC、tetK、tetW、VIM和OXA耐药基因。携带耐药基因与GenBank中登录参考株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8%~99%。甘肃地区奶牛运动场中耐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且携带相应耐药基因,奶牛运动场中碳青霉烯类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与上年结果相比数量增加,各相关单位人员应对其加强奶牛场中耐药菌的监测,临床治疗中应合理用药,以降低环境中耐药菌转移给人类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贵州省猪源大肠杆菌对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66株从贵州省6个地区规模化养猪场分离保种的猪源大肠杆菌对5种磺胺类抗菌药物敏感性,并用PCR方法对磺胺类耐药的sul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贵州省猪源大肠杆菌对磺胺二甲嘧啶耐药率为93. 94%,其次是磺胺甲噁唑和磺胺噻唑耐药率分别为86. 36%、89. 39%,磺胺间甲氧嘧啶和磺胺嘧啶耐药率分别为84. 85%、80. 30%。66株大肠杆菌sul基因的检出率为100%,其中sul3为100%(66/66),sul1为89. 4%(59/66),sul2为77. 3%(51/66),同时携带sul1、sul2及sul3三种基因型的大肠杆菌占74. 2%(49/66)。结论:贵州省6个地区规模化养猪场大肠杆菌对磺胺类药物耐药形式严峻,磺胺类sul3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鲫鱼弗氏柠檬酸杆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鲫鱼费氏柠檬酸杆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试验采用标准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检测鲫鱼弗氏柠檬酸杆菌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表型,并用PCR法检测弗氏柠檬酸杆菌对四环素类和磺胺类抗生素的6种耐药基因(tetA、tetC、tetM、Sul1、Sul2和Sul3)。结果表明:鲫鱼弗氏柠檬酸杆菌对四环素、氨苄西林、强力霉素、红霉素、头孢拉定和阿莫西林耐药;仅检测出四环素类的tetA和tetM基因,而其他未检测出。  相似文献   

16.
采用K-B法进行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用PCR技术检测大肠杆菌的Vero毒素基因、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显示,所有分离株对多粘菌素B敏感,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对氨苄西林、恩诺沙星、磺胺甲氧嘧啶的耐药率分别为43.1%、34.4%、32.7%,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较低。三重以上耐药菌株占总菌株数的86.2%,耐药最多的菌株可耐19种抗生素。10株大肠杆菌扩增到VT2基因。从19种常见的耐药基因中扩增到3种β-内酰胺酶类、2种四环素类、2种磺胺类和3种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研究表明,耐药基因在羊源大肠杆菌中分布广泛,但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无绝对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分布特征,试验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分离自福建、广东和江西等地的89株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耐受性检测,用PCR法检测各耐药菌株的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和sul3),并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耐药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33株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耐受,耐药率为37.1%(33/89);在耐药菌株中,sul1、sul2和sul3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00%(33/33)、97.0%(32/33)和21.2%(7/33),其中sul1和sul2基因同时检出率为97.0%(32/33),sul1、sul2和sul3基因同时检出率为21.2%(7/33);所有耐药菌株均属于ST129型。以上结果表明,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对磺胺类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其中的耐药菌株都属于同一序列型ST129,均携带有sul1耐药基因,且绝大多数耐药菌株同时携带sul1与sul2两种耐药基因,提示在福建、广东和江西等地需慎用磺胺类药物来防治该细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分布特征,试验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分离自福建、广东和江西等地的89株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耐受性检测,用PCR法检测各耐药菌株的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和sul3),并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耐药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33株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耐受,耐药率为37.1%(33/89);在耐药菌株中,sul1、sul2和sul3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00%(33/33)、97.0%(32/33)和21.2%(7/33),其中sul1和sul2基因同时检出率为97.0%(32/33),sul1、sul2和sul3基因同时检出率为21.2%(7/33);所有耐药菌株均属于ST129型。以上结果表明,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对磺胺类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其中的耐药菌株都属于同一序列型ST129,均携带有sul1耐药基因,且绝大多数耐药菌株同时携带sul1与sul2两种耐药基因,提示在福建、广东和江西等地需慎用磺胺类药物来防治该细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9.
为检测徐州地区鸭沙门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通过对不同来源分离的56株鸭沙门菌,用Kirby-Bauer(K-B)法测定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设计19对引物,对6大类耐药基因进行检测。抗生素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沙门菌对20种抗生素具有不同的耐药率和多重耐药现象,单一抗生素以链霉素耐药率(98.2%)最高,其次是氨苄青霉素(94.6%),耐药表型主要为AStAC、ANStOCSx和AAKDOCSx。检测的19种耐药基因中,blaTEM-1、aad A1、aad A2、aph(3′)-Ⅱa、tetA、gyrA、Sul2、drfⅫ基因的检出率超过50%以上,没有检测到tetC基因,其中aadA1基因检出率(91.1%)最高,其次是blaTEM-1基因(83.9%),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与耐药表型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二重PCR对临床分离的猪、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103株和沙门氏菌33株的3个磺胺类药主要耐药基因Sul1、Sul2、Sul3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19株耐SD的沙门氏菌中有17株检测出Sul1或Sul2基因,检出率为89.47%,与药敏试验的结果相比,符合率为89.47%;在56株耐SD的大肠杆菌中有53株检出耐药基因,与药敏试验的符合率为94.64%。二重PCR方法与常规PCR的结果符合率为98.5%,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与药敏试验也有很好的符合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整个试验过程只需7 h,比常规PCR节约7 h,检测速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