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为了深入研究斯氏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通过给幼兔人工感染不同数量的斯氏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对其发病后的急性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观察与分析。将幼兔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除空白对照组外,3个试验组家兔分别经口感染斯氏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2×105个/只、1×105个/只、0.5×105个/只。结果表明,在感染后第8天,3个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家兔的每克粪便卵囊数(OPG)分别为2.19×107、2×107、1×107和0,相对增重率分别为38.9%、58.0%、73.3%和100%。表明斯氏艾美耳球虫对幼兔有很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我国斯氏艾美耳球虫长春株ADF基因并分析其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长春株相应序列的同源性,试验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柔嫩艾美耳球虫AD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获得我国斯氏艾美耳球虫长春株ADF基因部分序列,然后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应用DNAStar软件对测得序列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斯氏艾美耳球虫长春株ADF基因大小为357 bp;经DNAStar分析,我国斯氏艾美耳球虫长春株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长春株ADF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9.2%。说明ADF基因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3.
斯氏艾美耳球虫裂殖生殖的多态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描述的艾美耳科和住肉孢子虫科球虫的裂殖生殖为单态,作者发现斯氏艾美耳球虫的裂殖生殖具多态性,其方式有:子孢子型裂殖体以内单多生殖方式产生下代裂殖子;双或多核的裂殖子型裂殖体或以内二多生殖方式或以外单多生殖方式产生下代裂殖子;单核裂殖子型裂殖体以外多生生列殖方式下代裂殖子;经典型裂殖体以内单多和外单多混生方式产生下代裂殖子。这种裂殖体以多态的方式产生下代裂殖子的现象称为裂殖生殖的多态现象。依据前  相似文献   

4.
斯氏艾美耳球虫细胞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组织化学技术对斯氏艾美耳球虫内生阶段和子孢子的细胞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多糖存在于第二代裂殖体、大配子体、大配子、合子、未孢子化卵囊和子孢子内。脂肪存在于第二代A型裂殖体、大配子、合子、未孢子化卵囊及子孢子内。整个内生发育阶段的虫体和子孢子均含有蛋白质。两型裂殖体、大、小配子体、合子和子孢子内均有Feugan反应阳性的DNA存在,而RNA存在于整个内生阶段和子孢子中。内生阶段虫体和子孢子均有ACP和SDH,然而ALP只存在于内生阶段,子孢子缺乏。  相似文献   

5.
斯氏艾美耳球虫的分离与孵化是进一步研究其生物特性、免疫原性的前提。本文就病料的处理、分离方法、孵化试剂选择及孵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保存方法等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免疫蛋白组学研究的质谱结果获得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和已发布近源物种天冬氨酸蛋白酶(ASP)蛋白序列设计引物,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获得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ASP的全基因序列,将其连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Competent Rosetta2(DE3)pLysS,通过IPTG诱导表达重组ASP蛋白,并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ASP序列全长为1 568bp,最大ORF为1 407bp。Western blot分析发现,ASP在诱导后37℃培养4h条件下有表达,但全部为不溶性表达;在诱导后20℃过夜培养条件下有表达,且有少量可溶性表达;证实重组ASP蛋白确实对E.stiedai有免疫原性。结果表明,试验成功获得E.stiedai ASP的全基因序列以及重组ASP蛋白。  相似文献   

7.
用纯种斯氏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人工感染25只断奶幼兔,进行致病性和病理学研究。试验兔分为1个不感染对照组和4个感染组,各感染组每只幼兔分别口服感染2.0×103、1.0×104、5.0×104、2.5×105个孢子化卵囊。与对照组相比,接种2.0×103个和1.0×104个孢子化卵囊的两个感染组的平均病变记分、肝重指数、血清转氨酶活性有显著差异(P<0.05);接种5.0×104个和2.5×105个孢子化卵囊的两个感染组上述指标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斯氏艾美耳球虫对幼兔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能导致严重的肝球虫病。  相似文献   

8.
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抗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渍技术,用抗柔嫩艾美耳球虫抗体分析了第二代型殖子、子孢子和未孢子化卵囊的蛋白质。SDS-PAGE电泳银染表明第二代裂殖子主要蛋白质为:17.6KD,29.9KD,38.9KD和53.7KD,但用抗E.tenella抗体免疫印渍法检测出的主要抗原为:78.0KD,83.2KD和95.5KD,这说明并不是含量高的蛋白质就是产生抗体的抗原;子孢子蛋白质含  相似文献   

9.
堆型艾美耳球虫与柔嫩艾美耳球虫地方株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斯氏艾美耳球虫四川株致病性、免疫原性等生物学特性,为后续免疫和防控等研究提供参考.将45只36日龄幼兔随机分为9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组~第5组为致病性试验组,于50日龄每只兔分别经口感染1×104、5×104、1×105、2×105个孢子化卵囊;第6组~第9组为免疫原性试验组,于36日龄每只兔分别口服接种...  相似文献   

11.
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变位艾美耳球虫交叉免疫试验黄兵,赵其平,何林华,吴薛忠,陈兆国,史天卫(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200232)鸡感染球虫后会产生一种抵抗再次感染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具有种的特异性,即感染某种球虫不能保护抵抗另...  相似文献   

12.
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兔肝脏的组织化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Eimeria)的一种单细胞寄生性原虫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遍及世界各地。感染鸡的艾美耳属球虫中,国外已报道在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和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中发现了病毒粒子或病毒RNA。但是作为危害最严重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是否有病毒感染,国内外迄今尚无报道。本研究首次在柔嫩艾美耳球虫中发现病毒并对其进行了鉴定。通过核酸分析、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活性和电镜形态观察对病毒进行鉴定。核酸酶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柔嫩艾美耳球虫总核酸电泳图谱上观察到的大小分别为1.4、2.4和3.6kb的3条病毒带均不能被DNA酶(100mg/L)降解,但可被RNA酶(1.0mg/L)降解,表明这些核酸为RNA。另外,这些核酸不能被高盐浓度(0.3mol/L NaCl)RNase A(10mg/L)降解,但可被低盐浓度(0.015mol/L NaCl)RNase A(10mg/L)降解,并且采用α-32P标记的UTP掺入法测得该病毒样核酸具有RNA依赖RNA聚合酶(RDRP)活性,表明这些核酸为双链RNA(dsRNA)。利用蔗糖梯度离心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毒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电镜负染观察到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毒粒子外观呈球形,二十面体,无囊膜,直径38nm。  相似文献   

14.
对分离自阿拉尔的1株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进行了致病性与免疫原性分析。试验共分5组,4个试验组每只兔分别口服感染1.0×103,5.0×103,5.0×104和1.5×105个孢子化卵囊;感染后14 d对1.0×103和5.0×103剂量组的剩余兔以2.5×105个孢子化卵囊攻毒,用0~5分肝脏平均病变记分、肝重指数和每克粪便的平均虫卵数(OPG)测定致病性及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低剂量感染可引起轻微病变,5.0×104个孢子化卵囊感染即可表现出明显的致病作用,但免疫原性试验表明其免疫原性较弱。  相似文献   

15.
旨在制备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配子体抗原EnGAM22单克隆抗体,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的重组抗原rEnGAM22免疫BALB/c小鼠,免疫3次后,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用预先建立的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经有限稀释法对阳性杂交瘤细胞进行4次亚克隆后,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命名为2F3和3D3;对单抗亚类和特异性进行鉴定,应用单抗识别天然蛋白和虫体定位。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2F3和3D3亚类分别为IgG2a、IgG2b,纯化后腹水效价分别为1:256 000、1:64 000,能特异性识别重组抗原rEnGAM22和毒害艾美耳球虫天然配子体蛋白;免疫荧光定位显示单克隆抗体2F3和3D3能特异性识别大配子体的成壁体和卵囊壁,表明EnGAM22抗原参与卵囊壁的形成。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为研究球虫卵囊壁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兔的血常规、肝功能和凝血4项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孢子化的斯氏艾美耳球虫卵囊口服接种的途径感染8只2月龄的无球虫新西兰兔,8只不感染的设为阴性对照组。感染30 d后,心脏采血采集血液样本,测量血常规、肝功能和凝血4项等血液指标。血液检测结果显示,与肝功能相关的8项指标中,仅有谷氨酰肽转移酶、血清胆碱酯酶差异显著,其余均差异极显著,血常规和凝血4项亦差异极显著。表明兔感染斯氏艾美耳球虫1个月后肝功能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兔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的有效防治方法和途径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通过孢子化的斯氏艾美耳球虫卵囊口服感染6只2~3月龄的无球虫新西兰兔,6只不感染兔为阴性对照组,30 d后,对其肝脏、胆管以及十二指肠进行超微结构观察比较。结果表明:肝脏、胆管以及十二指肠均出现显著病变,器官和细胞结构严重破坏。肝脏组织中肝细胞结构破坏,细胞器消失,可清晰地观察到斯氏艾美耳球虫的超微结构;胆管上皮细胞亦有部分细胞器消失;十二指肠微绒毛断裂、脱落。说明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兔后,对兔的消化器官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鸡球虫病是一种重要的鸡寄生虫病,长期以来药物防治成为抗球虫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药物的残留和耐药性等问题,使得鸡球虫病的免疫学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柔嫩艾美耳球虫不同发育阶段重要的免疫保护性抗原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鸡球虫病的免疫防治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6,(8):122-126
鸡球虫作为胞内寄生原虫给禽类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危害。论文详细介绍了柔嫩艾美耳球虫微线蛋白、棒状体蛋白、表面抗原、折光体蛋白及热休克蛋白等侵入相关抗原,并对其侵入宿主细胞的相关机制进行了阐述。同时,概述了宿主感染虫体后所发生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并对未来鸡球虫病的相关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以含柔嫩艾美耳球虫rhomboid基因的重组质粒为模板,应用PCR方法扩增该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克隆至pMD18-T载体中.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Pst I/Cla I和Pvu II/Cla I进行双酶切,将rhomboid目的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分支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MV261和整合表达载体pMV361中,获得重组质粒pRho-261和pRho-361.将重组质粒电穿孔转化卡介苗,经热诱导后对其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两个重组质粒,其表达产物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阳性血清具有免疫反应性,为重组卡介苗在鸡球虫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