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安徽本地意蜂为育种素材,通过系统选育与定向选育,采用闭锁集团繁育与蜜蜂人工授精技术,选育出九州意蜂品种配套系,该品种配套系蜂王日有效产卵量高,春繁速度快,群势强,越夏越冬效果好,适应安徽地区生态环境和蜜粉源条件,具有蜂蜜高产、蜂王浆高产、蜂蜜和蜂王浆双高产的生产性能。其“中九州1号”(Eg1)属于蜂蜜高产型优良蜂种,同一花期蜂蜜产量明显高于本地意蜂(E(a)P﹤0.01),“九州2号”(Eg2)属于王浆高产型优良蜂种,同一花期王浆产量明显高于本地意蜂(E(a)P﹤0.01),10-HDA含量最高达2.14;水分、蛋白质、酸度基本接近,“九州3号”(Eg3)属于蜂蜜、王浆双高产型优良蜂种,同一花期蜂蜜、王浆产量均明显高于本地意蜂(E(a)P﹤0.01),适应于现代养蜂生产。  相似文献   

2.
2001-2003年在安徽合肥与池州进行的对比试验表明,"九华山EH-R意蜂"比本地意蜂Ea产育能力强,春繁速度快,群势强;春夏季蜜源花期,蜂蜜群均产量EH-R比Ea高6.24~10.01kg,蜂王浆群均产量EH-R比Ea高37.63~58.07g,蜂王浆中10-HDA质量分数EH-R高于Ea,EH-R(池州)10-HDA的质量分数高达2.14%;越夏期Ea蜂王停卵15 d,EH-R蜂王未停卵.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选取"蜂强1号"意蜂33群,福州本地意蜂30群,每群分别测定10只工蜂的形态指标(吻长、前翅长、前翅宽等34个形态指标),同时分别测定两个意蜂蜂种的11个蜂群(每个蜂群抽取5~6只)刚出房工蜂的初生重。实验结果表明:两个意蜂蜂种34个形态指标中,19个指标差异极其显著(P0.01),5个指标差异显著(P0.05),刚出房工蜂初生重差异极其显著(P0.01);两个蜂种的工蜂吻长、前翅面积、3+4背板长等重要形态指标差异极其显著(P0.01),且"蜂强1号"意蜂大于福州本地意蜂。这些结果表明"蜂强1号"意蜂的采集力可能大于福州本地意蜂。  相似文献   

4.
通过人工添加中华蜜蜂王浆技术来培育江山2号与法国意蜂的杂交蜂王,并测定江山2号、法国意蜂、中华蜜蜂、营养杂交子1代和子4代工蜂的微卫星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经过营养杂交,亲本蜜蜂与营养杂交子代的遗传距离发生明显的变化,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特有DNA条带发生了转移。说明通过蜂种之间的营养杂交可以改变其微卫星多态性。  相似文献   

5.
以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为对照,研究了喀尼阿兰蜂(Apis mellifera carnica pollmann 简称喀蜂)抗白垩病的能力及机制.结果表明:喀蜂比意蜂具有较强的抗白垩病能力,意蜂的发病率是喀蜂的5倍.喀蜂抗白垩病的机制是:1.喀蜂群内子脾间的温度通常都超过30℃、相对湿度一般低于80%,不利于子囊孢子的形成;2.喀蜂清巢能力强,能有效地减少蜂群内的传染源;3.喀蜂幼虫能得到充足的饲料和适宜的温湿度,发育健康,增强了抗病力;4.喀蜂的王浆比意蜂的王浆具有更强的抑菌能力.研究结果为利用抗病蜂种防治蜜蜂白垩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蜜蜂白垩病(chalkbrood disease)是由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apis)引起的蜜蜂幼虫死亡的真菌性疾病,该病已蔓延至世界各地并对养蜂业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采用20个患白垩病蜜蜂黑色干尸混合50 g花粉粉碎,用蜂蜜混和制成条状花粉饼对意蜂蜂群进行人工接种感染,发现意蜂蜂群在接种前后患病个数差异显著(P=0.0227);自然情况下发病率差异显著不同组的蜂群之间在接种感染前后患病个数差异均显著(P=0.0238和P=0.0211),证实了不同蜂群抗白垩病能力确实存在显著差异。采用封盖子脾冷冻法检测了5群意蜂蜂群的清理能力,发现蜂群内幼虫的患病个数与清理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 87),说明蜂群清理能力越强患白垩病的个数越少。采用蜂群白垩病人工接种方法对3个中蜂蜂群进行接种感染,结果均没有发现中蜂幼虫患白垩病。采用封盖子脾冷冻法检测蜂群的清理能力,发现中蜂和意蜂蜂群的清理能力无显著差异(P=0.2638),提示中蜂蜂群的抗白垩病能力可能由其他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7.
1988年~1999年11月1日在湖北省随州地区和省内地区进行对比试验表明"湖北一号"意蜂比"本意"春繁速度提前一个月加继箱,蜂群产蜜量比"本意"高30%,蜂王浆产量比"本意"高数倍,蜂花粉采集量比"本意"高82%其综合效益较高.试验研究结果:饲养"湖北一号"意蜂比"本意"每群每年能增加纯收入150~200元.  相似文献   

8.
陈彬  尹刚 《蜜蜂杂志》1994,(1):10-10
“平湖浆蜂”在滇西北地区观察对比试验简报云南省永胜县养蜂管理站(674200)陈彬,尹刚“平湖浆蜂”是我国浙江省平湖多年试验选育出来的高产蜂王浆的意蜂品种,云南省畜牧局兔蜂工作站于1991年6月引进36只“平湖浆蜂”种王,分配给我站与本地意蜂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9.
浙农大A系意蜂生产性能考察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杂交一代蜂群进行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浙农大 A 系意蜂的产育力、群势增长速度、采蜜量等,与平湖意蜂和澳大利亚意蜂无显著差异或基本一致,但蜂王浆高产性能表现突出,产量比平湖意蜂高19.5%,比澳意高42.5%,而且质量指标符合国家规定和出口标准。  相似文献   

10.
卡尼鄂拉蜂(Apismelliferacarnica,也称喀尼阿兰蜂,简称卡蜂或喀蜂),是世界四大优良蜂种之一。试验以卡蜂的采集能力和抗白垩病能力为指标,从各地搜集和从国外引进的卡蜂育种素材,采用集团选育、增补有益基因和混精人工授精等系列育种手段,进行卡蜂高产和抗白垩病性能的选育。所选育出的卡蜂最突出的优点是产蜜量高和抗白垩病能力强,并大大地改善了其繁殖力和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苏王1号"种蜂王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王 1号”意蜂种蜂王是江苏省盱眙县蜜蜂种王场自 1 995年推出的蜂蜜、蜂王浆高产蜂种。现已推广到全国大部分省市 (区 ) ,销量年年上升 ,经全国众多同行使用证明 :该蜂种蜂蜜、蜂王浆增产明显 ,后代抗病力强 ,秋季不起盗蜂 ,是转地和定地蜂场获得高产、稳产的优良蜂种。下面就“苏王 1号”种蜂王的选育与推广作简要介绍。江苏省是我国的养蜂大省之一 ,过去蜂种一直由外省提供 ,特别是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王浆高产蜂种的出现 ,育种普遍以追求王浆高产为目的 ,使蜂王浆产量比原来产量提高几倍到十几倍。蜂王浆产量提高后 ,伴随着从…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地区,蜜源丰富,四季分明,养蜂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全省现有蜜蜂约25万群,其中主要的是本地意蜂(约18万群)。本地意蜂是多年以前引进我国的意大利蜂的后代。意大利蜂是世界上普遍饲养的优良蜂种,它繁殖力强,易维持大群,最适应于对大宗蜜源的采集,并且它  相似文献   

13.
品名与用途规格单价(元)品名与用途规格单价(元)复方绝螨一号(新装、治螨名药)05ml×10支200复方绝螨二号(新型液体螨扑)1ml×10支360白垩清(白垩病特效药)5g150增效久效菊螨扑(廉价悬挂螨扑)20片700爬立克(爬蜂病专用药)5g320蜂百克(治细菌性爬蜂病)5g150大肚病片(大肚、下痢病良药)100片240囊立克(专治囊状幼虫病)5g350强氯杀菌剂(病毒、细菌克星)5g100蜂王催产剂(促进产卵,繁殖快)100g400优质蜂具普通蜂具品 名单位重量(g)价格(元)说 明品 名单位重量(g)价格(元)出口意蜂生产增产巢础片120130具有明显增产增效作用意蜂优…  相似文献   

14.
自浙江引进王浆高产蜂种“望美1、2号”作母本,杂交改良本地意蜂,其F_1代框平均产浆量30.38±4.86克,较本地意蜂增产56.2%,效果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5.
对萧山浆蜂和本地意蜂产浆的王台接受后,台平均产浆量和批次平均产浆量等主要产浆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萧山浆蜂的产浆王台接受率,台平均产浆量和批次平均产浆量均显高于本地意蜂;(2)采用萧山浆蜂其总产浆量可比采用本地意蜂的增加190%。通过试验认为,萧山浆蜂的产浆性能大大优于本地意蜂。  相似文献   

16.
陈洪琪  黄红卫  王升  谢鹤  杨冲 《中国蜂业》2006,57(11):21-22
利用蜜蜂品种间杂交产生杂种优势的育种原理,采用蜂蜜高产型喀意杂交蜂种与王浆高产型浙农大1号浆蜂种进行三元杂交,定向组配培育成适合西北地区蜜源及气候条件的兼具蜂蜜王浆高产性能的优良蜜蜂品种。三交种蜂群越冬死亡率分别比其他两组降低3.8%与4.1%,比父母本组蜂群分别少消耗饲料0.9%与1.4%;春季繁殖力比意喀杂交种蜂量增殖10.6%;比意喀杂交种子脾增加20%,;蜂王浆产量比喀意杂交种群产量增产20%;蜂蜜产量群均增产21%,单群年增加产值131元。  相似文献   

17.
对平湖意蜂(下称平蜂)与普通意蜂(下称普蜂)进行比较表明:1~16日龄工蜂的王浆腺宽度、长度及王浆腺小体数目,两者差异不显著;10日龄工蜂王浆腺活性,平蜂比普蜂高61.1%,两者差异极显著;20日龄工蜂王浆腺,平蜂还具有一定的活性,但普蜂的王浆腺已经完全退化。  相似文献   

18.
蜂王浆的产量受蜂种、蜜粉源、气候、泌浆蜂日龄以及取浆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外界蜜粉源充足到不足的情况下,蜂王浆的产量还受饲养管理方式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江苏省油菜花期王台数量对意蜂蜂王浆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蜂农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实验比较分析了不同组内、组间、不同花期批次的接受率,总体产量及王台单产等数据,从控制不同王台数的饲养方式对蜂王浆产量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1)王浆总产随王台数增多而极显著增加,增幅达51.2%;2)王台单产随王台数增多而极显著降低,降幅达10.3%;3)增加王台数并不会降低王台接受率,并且不同花期对接受率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日粮对浙农大1号意蜂产浆期生产性能、蜂王浆成分和工蜂咽下腺发育的影响。选择15群群势相当的浙农大1号意蜂,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5群蜂,每群为1个重复,试验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20%(20%P)和30%(30%P)的全价人工配合日粮,对照组饲喂油菜花粉,测定各群采食量、蜂王浆产量、王台接受率、蜂王浆成  相似文献   

20.
意蜂与中蜂王浆腺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显微解剖,显微测量,显微照相及切片等手段,对意蜂和中蜂王浆腺的形态作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同品种各日龄蜂王浆腺小体的数目差异不显著,仅是小体的饱满状态不一,意蜂与中蜂王浆腺小体数目分别为533±6粒和331±7粒;各日龄工蜂王浆腺的宽度存在显著差异,意蜂与中蜂王浆腺的最大宽度分别为0.53mm和0.52mm;同品种各日龄蜂王浆腺的长度差异不显著,意蜂与中蜂王浆腺长度分别为12.31±0.06mm和9.07±0.05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