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蛇曼氏裂头蚴病(Spirometra mansoni,又称孟氏裂头蚴病)是由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曼氏裂头蚴(plerocercoid)侵入蛇类动物身体引起的疾病。我国目前已发现人和61种动物寄生曼氏裂头蚴,它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分布在湖南、广西、广东、福建等17个省市。此蚴虫可在蛇体内移行,寄生部位多变,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寄居部位以皮下、肌肉组织内居多。寄生数量少时一般对蛇类的健康危害不大,症状也不明显,被寄  相似文献   

2.
曼氏裂头蚴病是一种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蛇蛙是曼氏迭宫绦虫重要的第二中间宿主,是人裂头蚴病的重要感染源。论文综述了人体曼氏裂头蚴病诊断方法,并重点阐述了该诊断方法在蛇蛙上的应用,以期为蛇蛙曼氏裂头蚴病诊断技术的发展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3.
前言肉食兽双槽绦虫种类很多,孟氏双槽绦虫现称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据有关资料报导,曼氏迭宫绦虫为食肉动物的一种寄生虫,它的幼虫——曼氏裂头幼(SparganumMansoni)通常寄生于脊椎动物,但也可传于人,现称为“传人动物寄生虫病” (parasiticZoonosis)。不少文献报导曼氏裂头幼多寄生于蛙、蛇、鼠、猪、人,其中有的是中间宿主,有的严格说来是延续宿主(paratenic host)。近年来国内有的肉类联合加工厂已将曼氏裂头  相似文献   

4.
<正> 据资料介绍:裂头蚴 Sparganum 是假叶目绦虫的中绦期,寄生在鱼、蛇、蛙、鸟以及一些哺乳动物(包括人)。成虫则寄生在犬、狼、猫等肉食兽或其它动物的小肠里(人偶能感染)。1985年7月9日,我们在剖检自然感染的孟松氏迭宫绦虫病狗的过程中,同时检出裂头蚴一例,报导如下:宰前简况:我们为调查猪体裂头蚴病,于1983年3月,在裂头蚴病疫区,江西省德安县邹桥乡,购买家养公狗一条。据畜主反  相似文献   

5.
1999年3月份在邢台县某家禽屠宰场一鸡屠体,两腿内侧皮下的肌肉膜内,发现有粟粒大小的白点形如白色脂肪或钙化灶。触诊柔软,用镊子夹为‘油色钱带状”物,长为5.6cm~7cm,卷缩于肌肉内。放到水中可见其伸缩活动,鉴定不是神经。筋膜等组织。后经邢台市畜牧水产局化验室鉴定为曼氏裂头蝴。这是食肉动物的一种寄生虫曼氏迭宫绦虫,它的幼虫通常寄生于脊椎动物。在家禽中罕见,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对鸡屠宰检疫中要注意曼氏裂头迹的检查,确保禽肉卫生质量。从鸡肉检出曼氏裂头蚴@张运良$邢台县畜牧水产局  相似文献   

6.
曼氏迭宫绦虫病是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寄生于猫科动物以及人体内引起的疾病,是东北虎豹公园内重要的动物疫病之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是东北虎、东北豹重要的定居和繁育区域,为降低曼氏迭宫绦虫病对大型猫科动物的影响,对国家公园内曼氏迭宫绦虫病的风险评估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最大熵模型,选取气象变量对国家公园曼氏迭宫绦虫病流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影响曼氏迭宫绦虫病空间分布最为明显的因素是温度,寒冷季节发病风险较大,其中对曼氏迭宫绦虫病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为Tmax1(1月最高温度)。  相似文献   

7.
从湖南省4个不同地区的黑斑蛙大腿肌肉中采集猬迭宫绦虫裂头蚴作为研究对象,用引物Nadlu及Nadld扩增猬迭宫绦虫裂头蚴的nad1基因片段,应用Clustal× 1.81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同时利用DNAStar 5.0中的McGalign程序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猬迭宫绦虫裂头蚴nadl序列均为570bp.研究结果为猬迭宫绦虫裂头蚴进一步的分类、鉴定和遗传变异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湖南省4个不同地区的黑斑蛙大腿肌肉中采集猬迭宫绦虫裂头蚴作为研究对象,用引物Nad1u及Nad1d扩增猬迭宫绦虫裂头蚴的nad1基因片段,应用ClustalX 1.81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同时利用DNAStar 5.0中的MeGalign程序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猬迭宫绦虫裂头蚴nad1序列均为570 bp。研究结果为猬迭宫绦虫裂头蚴进一步的分类、鉴定和遗传变异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9,(12):82-85
为了开展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种系发育分析,本试验基于18S rRNA和5.8S rRNA基因保守区设计引物用于扩增包含18S rRNA、5.8S rRNA及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1区(ITS-1)的靶片段,对蛇体内分离的绦虫进行基因组DNA提取,然后采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将所得序列进行测序比对并构建进化树分析。PCR结果显示,扩增片段大小为737 bp,序列经分析发现包括18S rRNA 17 bp,5.8S rRNA 421 bp,ITS-1片段为304 bp。同源性分析显示,其与猬迭宫绦虫同源性最高,高达86%;遗传进化树表明,其与猬迭宫绦虫广州株(FJ886754.1)最为接近,与微小膜壳绦虫(AF461124.1)关系最远。综上所述,本次分离的绦虫为曼氏迭宫绦虫,ITS-1基因可作为良好的分类工具区别不同种的迭宫绦虫。  相似文献   

10.
<正>蛇绦虫病是由绦虫的幼体孟氏裂头蚴寄生于蛇的皮下、肌肉、体腔内而引起的一种常见蛇寄生虫病。寄生数量少时一般对蛇类的健康危害不大,症状也不明显,被寄生的蛇主要表现为体表粗糙,鳞片翘起,具有小疙瘩;寄生数量大时,常引起营养不良,活动不便,甚至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蛇源裂头蚴种系发育关系,本研究对大王蛇裂头蚴湖南株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进行扩增与测序,并对其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后绘制种系进化树,分析蛇源裂头蚴与其它带科绦虫的种群遗传关系。结果显示,12个蛇源裂头蚴分离株ITS基因序列长度差异较小,为1 386 bp~1 404 bp;各分离株之间ITS-1和ITS-2差异分别为0.2%~1.3%和0.4%~2.2%,与Gen Bank中登录的其它带科绦虫相比,同源性均分别低于66.3%和52.1%。表明蛇源裂头蚴ITS基因序列在种内相对保守,种间差异较大,可以作为蛇源裂头蚴的分子遗传标记。分离株系统进化树显示,所有分离株与欧猬迭宫绦虫位于同一大分支,与其他带科绦虫得到了很好的鉴别。本研究为蛇源裂头蚴的鉴别诊断、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广东省食用蛙类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2013年—2015年,从广州、肇庆和韶关等地区农贸市场共采集虎纹蛙、黑斑侧褶蛙、泽陆蛙、沼蛙和棘胸蛙等5种常见食用蛙样本1 304只,并对这些蛙类样本的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进行剖检。结果显示,曼氏裂头蚴感染个体148只,总感染率为11.35%,共发现裂头蚴553条;沼蛙、黑斑侧褶蛙、泽陆蛙、虎纹蛙和棘胸蛙的感染率分别为3.61%、13.68%、3.11%、25.59%和2.93%;个体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1.44、3.41、1.43、4.48、1.16条/只;肌肉、体腔和皮下组织三个部位的寄生率分别为89.69%、6.87%和3.44%。结果表明,广东省食用蛙类曼氏裂头蚴感染比较普遍,对蛙类消费人群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野生蛇源裂头蚴与其它绦虫的种群遗传关系,本研究采集湖南省8个地区野生蛇肌肉中的裂头蚴,采用PCR方法对其线粒体cox3基因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及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8个裂头蚴分离株cox3基因核苷酸部分序列长度均为342 bp,其cox3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8.2%~100.0%,种内遗传差异性为0~1.8%,与其它科绦虫cox3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63.4%~73.9%,种间遗传差异较大,为26.1%~36.6%。cox3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8个裂头蚴分离株与已知猬迭宫绦虫位于同一分支,与其它绦虫所属分支相隔较远。上述结果表明,蛇源裂头蚴线粒体cox3基因序列种内差异远低于种间差异,可以作为研究蛇源裂头蚴种系遗传变异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为蛇源裂头蚴的分子流行病学及其群体遗传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猪孟氏裂头蚴病是由孟氏双槽绦虫的蚴虫双槽蚴所引起的猪的一种肌肉寄生虫病。除猪外,双槽蚴尚可见于鸡、鸭、泥秋、蛙、蛇的肌肉中,或寄生于狗、猫等哺乳动物的小肠中。猪多因吞食了染有双槽蚴的蛙类和鱼类而感染,人也可以感染本病。各地都发生过人的病例。主要是吃进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双槽蚴的病畜肉而染病。鉴于该蚴虫为人畜共患寄生虫性传染病,在肉检中又多次被检出,为此,我认为对该病有进行认识探讨及卫生评价的必要。1 寄生部位及病理变化1.1 在肉检工作中,检出大量的病例,所见孟氏裂头蚴常迂回寄生,数量一般为1~7…  相似文献   

15.
20 0 0年 2月笔者在平安市场购买湟鱼一条 (扎陵湖产 ) ,拿回取鳃 ,剖腹取出内脏后发现体腔底部有一些白色长带状物 ,后连同鱼一起送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兽医系寄生虫学教研室鉴定。共从鱼体内取出 4条虫体 ,鉴定为假叶目绦虫的中绦期实尾蚴阶段 ,又称为裂头蚴。这在湟鱼体内尚属首次发现。裂头蚴寄生在鱼、蛇、蛙、鸟以及一些哺乳动物 (包括人 ) ,成虫则寄生在犬、狼、猫等食肉动物的小肠内。其生活史是由于感染绦虫的食鱼鸟类在水面飞行时 ,将虫卵随粪便排列水里 ,在适宜温度的水中发育成为钩毛蚴 ,钩毛蚴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入 ,在其体内…  相似文献   

16.
应用PAGE-IEF分析了三种绦虫的可溶性蛋白质。猪囊尾蚴头节囊壁、囊液,细颈囊尾蚴头节囊壁、囊液和曼氏迭宫绦虫成虫蛋白质区带数分别为30、25、29、18和24~29条,主带(峰)数分别为10、9、9、7和12个,面积最大峰分别为J、B、H、F和E峰。五种样品电泳谱在总带数、各pH区带数、主带(峰)数和分布、面积最大峰都明显不同,可供鉴定和鉴别。细颈囊尾蚴蛋白质电泳分析与猪囊尾蚴的比较分析,以及曼氏迭宫绦虫蛋白质电泳分析系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学报》2017,(10):1924-1927
为了研究黑斑蛙裂头蚴种系发育关系,本研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黑斑蛙裂头蚴湖南株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进行扩增与测序,应用ClustalX 2.0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再利用Mega4.0程序进行NJ法绘制种系发育树,研究黑斑蛙裂头蚴与其他带科绦虫的种群遗传关系。结果显示,湖南省不同地区10个黑斑蛙裂头蚴分离株ITS序列基本一致,为1 362~1 382bp,各分离株之间ITS-1和ITS-2序列的同源性均高于95.4%和94.6%;与基因库中其他带科绦虫ITS-1和ITS-2序列的同源性均低于59.5%和56.9%。通过建立NJ系统发育树,湖南省黑斑蛙裂头蚴分离株与欧猬迭宫绦虫位于同一大分支,得到了很好的鉴定。黑斑蛙ITS序列在种内相对保守,而种间差异较大,因此ITS序列可以作为分子标记研究黑斑蛙裂头蚴种系遗传变异,从而为黑斑蛙裂头蚴的分子流行病学和群体遗传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假叶目(Pseudophy uldea Carus,1863)双槽头科(Dibothriocepha Lidae Luehe,1902)旋宫属(Spirometra)孟氏旋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的突尾蚴(Pleurocercoid Larva)即裂头蚴或双槽蚴,能生活于许多脊椎动物体内,在两栖类、蛇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腔和肌肉间均能生存,并能寄生于人体。在我国多报导寄生于猪体或人体,而寄生于鸡体内少见。  相似文献   

19.
裂头蚴病是由于裂头蚴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为了对福建省养殖蛇类的裂头蚴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鉴定虫种,对采自福建省三明市、漳州市和南平市等地蛇场的蛇类进行剖检,分离得到了裂头蚴,记录寄生部位和数量.提取裂头蚴虫体基因组,采用PCR对虫体ITS、NAD4和COX3基因进行了扩增.同时,将扩增得到的目的基因连接到pEASY...  相似文献   

20.
贵州猪克氏伪裸头绦虫中间宿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克氏伪裸头绦虫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寄生于人和猪的小肠内引起疾病。我国已有上海,陕西等省市相继报道,我省也曾有报道。该虫的中间宿主有报道为赤拟谷盗,也有报道为揭蜉金龟。我们在病猪圈舍周围采集了可凝中间主173只,经分类鉴定为鞘翅目下的3科4种昆虫。解剖所采集的昆虫,仅在拟步行虫科82只昆虫中的25只体内查到克氏伪裸头绦虫的绦虫蚴。对含有绦虫蚴的昆虫进行鉴定为鞘翅目拟步行虫科赤拟谷盗。用含有侵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