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灭菌肥团土壤中采用接种AM真菌(G+)、不接种AM真菌(G-),以及不灭菌肥团土壤中不接种AM真菌(CK)3种处理,研究肥团接种对玉米(Zea mays L)菌根化、生长和生理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肥团菌根化育苗能显著促进幼苗生长,并能在成年植株根尖的皮层中形成大量的菌丝体和泡囊,而G-和CK处理的菌根感染率很低,证明接种显著地促进了玉米根系的菌根化,由此而增强了玉米植株的吸收能力,增加了植株叶绿素含量,促进了成年植株及其雌穗的生长,提高了玉米植株的抗干旱耐高温能力,提高了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
将从板栗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的AM菌接种于玉米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AM菌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盆栽试验接种AM菌的玉米株高、根长、根重分别比空白对照增加28.6%、25.6%和70.4%,而且在接种50~60天后菌根侵染玉米根部,其侵染率可达70%左右;大田试验追施AM菌能促进玉米植株生长,增强功能叶的叶面积,增加产量,增产率达18.02%~26.60%。  相似文献   

3.
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能够促进植物对土壤中磷素的吸收,研究白浆土AM真菌在不同磷浓度下玉米氮,磷含量的影响,为AM真菌在白浆土区种植玉米应用提供依据。采用盆栽试验,以玉米为宿主植物,设置3个施磷水平(P_2O_5):0、200、400mg/kg,同时设置接种AM真菌和未接种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同一施磷水平下,AM真菌可调节玉米地上部分氮含量;同一施磷水平,AM真菌可促进玉米地上地下部分磷含量增加;P0+AM真菌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地上生物量,说明在低磷条件下,AM真菌能够更有效促进玉米生长;结论:接种AM真菌可改善玉米营养状况,促进玉米生长且低磷条件下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六种土壤上接种 VAM 真菌(G·epigaeum)对玉米磷、锌营养及前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磷土壤上接种菌根菌,显著地促进了宿主植物的生长,提高了玉米植株中磷、锌的含量及吸收量。  相似文献   

5.
VA菌根菌与重氮营养醋杆菌双接种对超甜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VA菌根菌(Gm)、重氮营养醋杆菌Pal5菌株单接种及双接种对超甜玉米生长、磷营养和菌根侵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Gm单接种可显著提高玉米菌根侵染率,Pal5+Gm双接种可极显著提高玉米菌根侵染率;无论Gm、Pal5单接种或Pal5+Gm双接种均能改善植株磷素营养,促进玉米生长,生物产量和单果重增加;双接种在提高菌根侵染率、促进植株生长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正交互效应;生物产量喇叭口期为Pal5+Gm>Pal5>Gm>CK,采收期为Pal5+Gm>Gm>Pal5>CK.  相似文献   

6.
AM真菌对红地球葡萄促生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种丛枝菌根真菌促进葡萄生长和磷素吸收的能力,通过比较筛选出优势的AM真菌菌株,为丛枝菌根真菌应用于葡萄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在人工控制温度(25℃)和湿度(50%)的条件下,向红地球葡萄幼苗的根部分别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和地表球囊霉(Glomusversi forme)3种AM真菌,定期测定幼苗的株高、干质量、含磷量、叶绿素含量、根际侵染率以及土壤有效磷含量等指标,研究这3种AM真菌对葡萄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葡萄苗叶绿素含量和全磷含量较对照有所增加,生长明显加快。接种AM真菌的葡萄植株样品干质量较对照提高26%以上,而叶绿素含量在葡萄植株生长第28天和第56天时高于对照10%以上。接种AM真菌后,葡萄幼苗根部生长发育优于对照,根部干质量显著增加;接种处理的葡萄植株在不同生长周期的总含磷量均有所增加,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磷含量均高于对照。【结论】在葡萄定植及种植过程中,接种AM真菌是一种有效的促生方法。3种AM真菌中,在促进葡萄光合作用和磷素吸收方面的表现以地表球囊霉最优,摩西球囊霉次之,根内球囊霉较差。  相似文献   

7.
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柏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柏木幼苗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us)和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进行接种与不接种处理,测定其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与CK比较,接种3种外生菌根真菌后促进了柏木幼苗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其中松乳菇对柏木苗高生长影响最大,其次为土生空团菌和彩色豆马勃;对柏木苗地径生长以土生空团菌影响最大,其次为松乳菇和彩色豆马勃。相关性研究表明,柏木苗接种与不接种处理高生长和地径生长之间呈显著相关性,但不同的接种处理相关性不同,其中相关系数最小为不接种处理(CK),最大则为松乳菇接种处理。总体上3个菌种生长促进效应最好为土生空团菌和松乳菇。  相似文献   

8.
以灭菌和未灭菌的耕层下犁底层瘠薄土为基质,以Gv,Gm,Gs,Gi等4种丛枝菌根菌(AM)为材料,研究AM菌对玉米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AM菌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和促进玉米对磷的吸收作用不同。在土壤灭菌条件下,Gs和Gi 2种AM菌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玉米地上部植株中磷含量的作用最显著。土壤没有消毒处理条件下,仅Gm菌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和植株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Gi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增加虽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植株磷含量却极显著高于对照。在土壤灭菌条件下,Gv和Gm侵染玉米根系的进展快于Gs和Gi;而在土壤没有消毒处理条件下,Gs侵染玉米根系的进展最快,其次为Gv和Gm,Gi侵染玉米根系速度最慢。  相似文献   

9.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盆栽模拟方法,重点分析不同土壤磷条件下小马鞍羊蹄甲(Bauhinia faberi)幼苗接种AM真菌后,幼苗的形态、生物量积累、菌根侵染率和菌根效应(mycorrhizal growth response, MGR)在一个生长季内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Glomus mosseae Glomus coronatum能较好地侵染幼苗,两种AM真菌显著地增加幼苗根系、叶片数和生物量;接种AM真菌显著影响幼苗的生物量分配,而土壤磷对幼苗的生物量分配影响不明显,AM真菌和土壤磷对幼苗生长的交互作用显著;G. mosseae是小马鞍羊蹄甲的优势AM菌,其接种的幼苗根长、叶片数、生物量、侵染率和菌根效应都显著高于G. coronatum处理的幼苗;菌根效应显著,接种AM真菌能有缓解土壤磷素缺乏的限制作用,且随着苗龄增大促生作用表现更为明显。不同AM菌种对小马鞍羊蹄甲幼苗生长的促生作用表现出的差异,提示在多元资源限制的干旱贫瘠环境中进行生物修复须为目标恢复物种筛选出高效的优势AM真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对采煤塌陷地玉米生长的影响。[方法]针对西部采煤塌陷地干旱缺水和土地生产力低下的特点,研究了接种从枝菌根真菌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以及对采煤塌陷区退化土壤微环境的作用效果。[结果]接种从枝菌根真菌促进了玉米的生长,提高了玉米植株和籽粒干重;接种组玉米对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利用率明显提高;接种菌根真菌增强了退化土壤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同时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显著;所选G.a菌提高了玉米根系的侵染率和根际土壤菌丝密度。[结论]所选丛枝菌根真菌适合在采煤塌陷地上推广应用,并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