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述了辽宁省近年来营林单位的产业结构,分析了山核桃林下间作桔梗产业模式的市场前景和可行性,结合近年来山核桃和桔梗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了未来的市场预测,并结合实例对该产业模式的市场收益进行了模拟推算,为山核桃及林下间作桔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杨树速生丰产林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林下经济是提高杨树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采用净现值法和投入产出比法对不同间作模式的杨树速生丰产林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共设计试验了3种不同的林下间作模式,一是林下养禽,二是林下养殖双孢菇,三是林下种植牧草。通过对3种杨树速生丰产林间作模式的调查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林禽间作模式为经济效益最高,为最优的选择;其次是林菌间作模式;第三是林草间做模式。同时,根据各种间作模式的年均净现值和投入产出比最大值出现的年份,3种间作模式的经济成熟龄均为第9年。  相似文献   

3.
总结评估新沂市马陵山生态经济林8种营建模式和6种经济林与农作物间作模式生产和经济效益,优化选择出纯桃园、纯梨园、纯柿园等3种营林模式;桃与西瓜+萝卜、柿与小麦+花生、桃与花生、梨与小麦+大豆等4种经济林与农作物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和田地区核桃林下间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林下间作是充分利用林下各种资源,助推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经济模式。核桃林下间作栽培有助于提高核桃的产量以及林下经济水平。基于此,探讨了和田地区核桃林下间作栽培模式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旨在促进核桃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在现有软枣猕猴桃人工栽培现状的基础上,在山地栽培软枣猕猴桃时,间作栽植乡土阔叶树,既可以防止阳光直射造成日灼病,又可以防止冻病害的发生,能为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林下间作模式的不断推广,该模式日益受到广大农户青睐。针对墨玉县核桃林下饲用油菜间作现状,总结了林地选择、播种时期、间作品种选择及播种方法等技术环节的主要内容;对和田地区主要两种间作作物(小麦、油菜)进行了讨论,阐述了间作小麦的劣势并提出了间作油菜的优势,分析了其在间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林下间作饲料油菜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林下经济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充分科学利用林地实现致富的新生事物。其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当前主要有林禽模式、林畜模式、林菜模式、林草模式、林菌模式、林药模式、林油模式、林粮模式等8种类型。"海南林菌间作模式与草料培育菌苗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即利用林地树木郁闭后至采伐期,林下地面空闲时期套种食用菌等的一种生产模式。目前省林科所定安龙州试验基地建有蘑菇种苗培育、巨菌草加工厂、巨菌草种植与示范基地、橡胶园间作菌类模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海南省昌江县七叉镇林下特色经济开展了系统调查研究,摸清了该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实际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具备的优势,对发展林下经济的几种模式进行探索,希望能对山地和丘陵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9.
为寻求油茶幼林林下经济作物高效间作模式,对花生、大豆、黄菊这3种经济作物进行油茶幼林林下间种试验,并对油茶幼树树体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油茶幼林林下间种均能有效促进油茶幼树树体的生长,其影响顺序分别为间种花生间种黄菊间种大豆,建议推广油茶幼林间种花生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内黄枣农间作模式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分析研究,为我省大力推广农林间作及发展林下经济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江苏仪征低丘岗地营林开发模式优化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总结江苏省仪征低丘岗地开发的经济林、用材林等7种营林模式和5种纯板栗与农作物间作模式,评估其生产和经济效益,优化选择出了板栗与茶复合林模式、纯梨园、纯茶园、纯桃园等4种开发营林模式;板栗与山芋 雪菜、板栗与芝麻 胡罗卜、板栗与花生 苕子等3种板栗与农作物间模式。其中板栗与茶,并期板栗与山芋 雪菜等间作模式,可形成高效复合经营开发模式。文内还提出了该市低丘岗地综合治理与开发试点试区的建设原则,发展模式及应实施的集约组装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利用林场多、片林多、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大力发展林苗间作、林菌种植、林菜间作、林下育苗、林下养殖等传统林下经济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林下油用牡丹、林下中药材种植等新兴林下作物种植;同时,研究探索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农家乐、经济林采摘等新兴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逐步打造出  相似文献   

13.
湘中丘陵区生态公益林林下经济的六种经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湘中丘陵区生态公益林林下经济的六种经营模式,针对丘陵山地生态公益林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以生态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林下资源开发应采取“适宜、适当、适度、适用”的原则,确保丘陵区生态公益林林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人工抚育方式与桉树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将广西博白人工林林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种植坡向、除草方式、营林模式三项指标,分析了其对林下生物群落种类的影响,结果表明:阳坡种植、营林混交、绿色植保技术等抚育方式的使用,可以提升生物种类,优化树种结构。因此,提出了在今后工作中,技术人员应该采用精细化抚育方式,提升林下植被多样性,促进群落自然演替,最终实现营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中草药资源的短缺和林下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林药间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林药间作是林下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其首要工作环节就是针对不同林分的间作品种选择。基于林冠层优势种与下层药用植物生态位互补原则,以适宜种植、便于管理、注重经济效益为考量尺度,依据不同林分郁闭度,对适合北京地区栽培的药用植物做出遴选。继而根据药用价值和生长习性进行综合评价,对北京林下药用植物做出品种推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林下间作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a Sims)的立体栽培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希望能够提高经济收入,给橡胶林下间作作物的种植模式提供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黑龙江省林区7°坡耕地上,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连续2a研究了4种不同粮草带状间作(玉米和大豆间作苜蓿)模式与粮食单作(对照处理)模式下的土壤养分含量、作物产量和单位面积纯收益变化规律,以探讨最佳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4种粮草间作模式单位面积纯收益均高于对照,其中以2垄苜蓿4垄粮食间作种植模式的综合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复垦土壤不同营林管理模式对其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主要探讨了三种处理模式,即灌溉模式、施肥模式、施肥+灌溉模式。对比了三种处理模式分别对土壤养分含量、含水率以及重金属含量产生的影响。试验表明,降低重金属含量效果最佳的为施肥+灌溉模式,与其它处理模式相比,施肥+灌溉模式的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最高,而含水率最高的为灌溉处理模式。经过对试验段结果的综合分析可知,施肥+灌溉模式为最佳营林管理模式,并对复垦土壤的修复效果可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9.
<正> 林下间作是利用土地生产潜力,促进林木生长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县随着以意杨为主的速生丰产林的发展,在意杨郁闭前,大面积地实行了林下间作。垸内主要间作黄麻、芝麻、蚕豆、小麦、棉花等农作物,垸外主要间作芦苇等。下面就意杨郁闭前林下间作效益作了一些调查和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笔者基于三分式径流增肥整地的方式,分析了山西省黄土丘陵区相同林龄(8 a)4种不同营林模式下林地土壤孔隙和养分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孔隙状况总体表现为水平沟整地优于鱼鳞坑整地;土壤养分改善状况总体表现为水平沟整地优于鱼鳞坑整地;总体来看,营林模式一[水平沟(A/B)整地+针阔块状混交+壮苗+抚育]造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