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松枯梢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外松枯梢病作施硼和药剂防治试验,晶体硼砂30克/株的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80.4%,其次是2;2:100波尔多液为76.5%,40%多菌灵400倍液为59.3%,7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为59%,营林措施防治效果为65.8%-66.2%。  相似文献   

2.
对国外松枯梢病Diplodiapinea(Desm)Kickx.作施硼和药剂防治试验,晶体硼砂30克/株的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80.4%。其次是22100波尔多液为76.5%,40%多菌灵400倍液为59.3%,7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为59%。营林措施防治效果为65.8%—66.2%。  相似文献   

3.
杉木种子园含硼量测定和施硼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对浙江杉木一代种子园的土壤、植株针叶和球果抽样测定表明,土壤中水溶性硼含量只有0.13~0.24ppm,大大低于0.5ppm的临界浓度。针叶和球果中有效硼含量也分别只有8,9~22.7ppm和4.1~16.1ppm,也低于正常含量。经四年施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进入正常结实期的杉木种子园施入一定量的硼肥,其单株和单位面积的球果产量分别比对照平均增产35.08%和48.42%,出籽率提高9.40%,发芽率提高14.99%,千粒重增加6.54%。施肥时间以4月中旬和6月中旬以前为佳,每株施60g硼砂较为适宜。试验结果还表明,硼肥和复合肥配比混施增产效果更加明显,单株和单位面积球果产量分别比单施复合肥和硼肥增产22.55%和15.71%以上,种子品质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1988年在推广根施3%呋喃丹颗粒剂防治楸蠹野螟时,并对楸树上的泡桐叶甲,榆树上的榆蓝叶甲,杨树上的杨扇舟蛾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作了大面积推广防治,结果证明,杀虫效果都很良好,泡桐叶甲株施药量10克,防治效果97.6%以上;楸蠹野螟株施10克,防治效果89.7%以上,榆蓝叶朱施25克,防治效果88.7%;杨扇舟蛾株施25克,防治效果96.1%,该药持效期可长达90天以上。  相似文献   

5.
杉木甲螨(Podoribatessp.)是危害杉木的一种新害虫,该虫在浙江黄岩1年发生数代,卵、若螨、成螨3种虫态混合世代重叠,5月上旬~6月下旬及7月下旬~8月下旬有2次发生盛期,10月进入越冬,以成螨在杉木枝梢节叉处越冬,翌年5月初开始产卵。通过几种药剂试验,发现三唑锡1500倍液和1600倍液对甲螨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达100%和98%,综合效益,以水胺磷1500倍液更适合大面积林间防治。  相似文献   

6.
提高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及品质技术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光生  雷秀嫦 《林业科学》1994,30(4):296-305
对湖南省东安县杉木无性系种子园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3、6、8月中旬每次每株各施尿素0.4kg、过磷酸钙0.3kg、氯化钾0.2kg为球花产量最高的施肥方案;施肥对当年的种子播种品质有影响,但不大;种子园大片母树不挂果的原因是土壤和树体中锰含量过高而树体中的硼元素缺乏,对此提出对土壤施石灰和对母树针叶喷B肥的改良措施;3—8月是杉木种子园施N、P.K肥最适宜时期;确定8月是杉木种子园母树营养诊断进行针叶分析的最佳采样时期,并制定出杉木种子园母树的针叶中全N含量为0.8%、全P含量为0.12%、全K含量为0.7%是其临界值;针叶全N含量0.8—1.2%、全K含量0.7-0.9%是其最适浓度范围;中耕松土对种子园种子产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应用菊酯油烟剂喷烟防治杉木种子园害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4年在洋口林场应用3Y-25型脉冲式烟雾机喷施0.05%溴氰菊酯油烟剂防治杉木种子园害虫的试验。结果表明:菊酯油烟剂喷烟可同时防治杉木球果麦蛾、杉木蝙长蝽及杉梢小卷蛾的成虫和幼虫。二次处理区球果虫害率比对照下降45.6%。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用清除病原加施不同肥料,喷药及综合措施共6种处理防治松枯梢病。其中,施磷钾复合肥防治效果最好,其感指消长率反正弦值分析的反转值达86.67%。施硼肥为79.34%,综合措施为78.71%。施尿素为68.93%。喷1/1000多菌灵为63.70%。单清除病原为23.47%。  相似文献   

9.
静电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林业科技》2004,(4):16-17
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和3WF-2.6型静电喷雾机,设5个处理进行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1L/亩带静电、0.75L/亩带静电、0.5L/亩带静电分别比1L/亩不带静电处理增效42.0%、21.8%、18.7%,带静电喷雾能减少防治用药量,具有一定的抗雨水冲刷作用,能提高防治效果,是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革新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湿地松幼林主、侧枝弯曲是由于土壤、植株缺铜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变。采用喷施、根施硫酸铜及喷施硼砂加硫酸铜混合液的方法进行防治,结果表明喷施硼砂加硫酸铜混合液的防治效果达80.56%-91.67%,明显优于喷施和根施硫酸铜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印楝素制剂防治松毛虫及松小蠹室内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印楝素乳油进行了松毛虫、松小蠹的室内防治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0.3%印楝素乳油400倍“触杀 胃毒”处理松毛虫,施药后20天,防治效果达到88.5%;用0.3%印楝素乳油100倍“触杀 胃毒 内吸”处理松小蠢,施药后15天,防治效果达到95.6%。观察发现,施用印楝素后,使松毛虫2龄幼虫产生较强的拒食作用,并能抑制其生理发育。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核桃黑斑病的病原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锌铜波尔多液(0.3:0.5:1:200)防治效果为79.6%,95%细菌灵500倍液防治效果为64.9%,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板栗产生空苞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如何降低空苞率是很多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缺硼是引起板栗空苞的主要原因入手,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地块,以不同的施硼量对降低空苞率,增加产量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施硼的必要性,确定最佳施硼量,以指导生产实践,结果表明,施硼对降低板栗空苞率,增加产量有明显效果,且肥效能持续3-5年,板栗施硼时以每平方米树冠投影施入15克为最佳施硼量,增产幅度达45.7%,空苞率降低29.1%。  相似文献   

14.
经过连续四年的试验研究,对更新幼竹施用激素后,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比对照竹的笋-幼竹总生物量、发笋数、高和基径分别提高1.47-1.52倍、13-18%、24-55.8%和30%。1-3度幼竹生物量占74.71%,高对照27.76%。有显著作用的措施是激素种类和浓度,最佳综合施用措施是-萘乙酸或2-4-D-50PPM,施3次和施尿素。在经济困难地区可用-萘乙酸或2.4-D20PPM,施2次和施碳酸  相似文献   

15.
果树害虫对农药产生抗性,使防治效果降低,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科技人员对已产生抗药性的苹果黄蚜、棉蚜和红蜘蛛进行酒精加农药防治试验,取得较好成效。害虫初发时分别喷洒40%氧化乐果800倍、1000倍、1200倍和40%水胺硫磷800倍、1000倍、1200倍液,喷前在药中往0.1%、0.2%、03%的浓度加入95%酒精。结果表明,加酒精后对两种蚜虫防治效果均达到95%以上,较不加酒精防治增效33.4%,对红蜘蛛加O.2%酒精防治效果达到93%,较不加酒精增效32.8%。农药加酒精可防治果树害虫抗药性…  相似文献   

16.
涂干剂防治杨树天牛成虫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0.5%BL—1和0.25%BL—4涂干剂处理柳树,施药30d后使天牛成虫接触5s,24h死亡率分别是80%~93.2%。施药后33d内平均每株树杀死天牛分别是30.3和39.8头,而同期对照组仅为0.6头。用0.5%BL—6和0.25%BL—8涂干剂处理杨树,施药52d后使天牛成虫在毒环上爬行一次。24h防治效果均达100%,平均每株施药树杀死天牛成虫分别是7.8和7.4头,对照组为0.3头。用凡士林配制涂干剂,防治效果更佳,成本更低。用涂干剂防治杨树天牛施药方法简便,机动灵活,可以处理生长在各种环境的杨、柳、榆等树木,特别适合小级杨树和已经截干处理的诱饵树。  相似文献   

17.
采用5种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毛竹叶螨,A--营林措施 + 施药肥;B--营林措施 + 施药肥 + 释放捕食螨;C--营林措施 + 释放捕食螨;D--释放捕食螨;E--营林措施 + 施复合肥。经过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5种措施均有良好的效果。施药肥(A、B)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降低害螨指数。释放捕食螨(D)经连续2年实施后,可取得与A、B、c相同的防治效果。施复合肥、药肥(A,B,E)在短期内对恢复竹林长势、促进新竹生长有较明显的作用。经综合评价,措施A、C和D防治效果好,成本低,收益高,环境污染小,可结合毛竹丰产培育技术因地制宜地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采取化学药剂结合人工抚育措施进行喜树溃疡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500倍液和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交替使用,用药量2250kg/hm^2,当年防治效果最好,达97.1%;用药量3000kg/hm^2,当年防治效果次之,达88.9%;用药量1500kg/hm^2,当年防治效果相对较低,仅为66.3%;后2a再按第1a的方法进行防治,防治效果均达100%。人工抚育措施可为保留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促进立木健康生长,对喜树溃疡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疏伐经济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多种药剂对青杨虎天牛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7.2%、88.9%、93.1%、87.0%以上。而对同一药剂、同一剂量而言,采用不同防治手段,其防治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研究认为,桉树生理性病害在广西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严重缺乏磷、硼元素,其次是缺乏镁、铜、氮、钾,第三是缺乏锌造成的。对6666.7hm^2的林地采用以配方施肥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进行试验和推广防治,结果表明,采用测叶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后,严重发病的林地在2-3月内得到很好恢复,防治效果93.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