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林龄、采伐方式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南省琼海县进行了不同林龄、不同采伐方式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影响的研究,同时比较了保留不同萌条数量的萌芽林生长表现,结果表明:(1)林龄对伐桩萌芽率没有显着影响,但对伐桩存活率及萌条的径、高生长影响显着或极显着.林龄越大,萌芽更新效果越差;(2)皆伐和隔行采伐对大叶相思伐桩的萌芽率、萌条数量和存活率均无显着影响,但对萌条的径、高生长影响极显着.试验证明对大叶相思林分施以隔行采伐通过萌芽更新建立复层林分是可行的;(3)保留不同数量萌条对萌芽林早期(1.5年生)的径、高生长有极显着影响,但对后期(4.5年生)的生长影响不显着.每棵植株伐桩保留4根萌条的萌芽林生物产量最高,更新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3.
4.
对速生多用途树民占相思进行了不同伐桩高度(25cm,50cm,75cm和100cm)及不直径(4.1-8.0cm和8.1-12.0cm)萌芽更新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伐桩的萌芽率及平均萌条数随伐桩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直径的增大而减少,萌条直径,长度及直萌条(可望生长成材之萌条)总断面积随伐桩的高低和大小而增减,伐桩最低的萌芽率比以往的结果高4倍以上,以短轮伐期经营的马占相思人工林,采用50-75cm伐桩高度萌芽更新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不同密度4年生大叶相思萌芽更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密度4年生大叶相思更新试验,经3年萌芽生长观测,结果表明:不同密度3年生的萌芽林与原林分(未更新的林分,下同)径、高生长相接近,而材积和生物量(鲜重,下同)生长,萌芽林则比原林分分别增长3.11 m~3/ha和6.31 t/ha。且萌芽林林分材积和生物量生长均比原林分同期生长量(3年)显著提高,1.0m×1.5m 密度的林分材积和生物量分别提高44.7%和133.8%,1.0m×2.0m 的分别提高40.8%和63.9%,1.5m×1.5m 的分别提高43.0%和80.6%。作为薪炭林经营的大叶相思造林密度以1.0m×1.5m为宜,并且4年生时采伐更新其萌芽率和萌芽条数最高,分别达到93.9%和平均每桩萌条11.6条。  相似文献   

6.
不同轮伐期和不同林分密度以及不同轮伐期组合和重复采收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和林分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①轮伐期对伐桩的萌芽力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萌芽林的生长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林分密度对伐桩萌芽力和萌芽林生长均无显著影响。林分的材积和生物量总产量(种植后8a)随轮伐期的延长而减少。研究证明,大叶相思实生林萌芽更新的首采轮伐期以4a为最佳。②矮林作业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叶相思幼态化。在种植后5~6a内对这一树种进行第二次采伐的更新效果与第一次采伐的更新效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于以9a为一个经营期来说,以萌芽更新方式经营2代与3代其更新效果和林分总产量相当。为减少营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建议经营两代即可,轮伐期组合以4+5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大叶相思材积和生物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大叶相思生物量和材积表编制方法,本文根据薪材林研究中收集的一些样木资料,选用W(V)1=aDb(下称1式)和W(V)2=a(D2H)b(下称2式)两种模型,经回归分析推导出两组干、枝、叶和总生物量及材积的回归方程。对两组回归方程分析比较结果,1式自变量D容易测定且精度高,故以1式作为编表模式,编制成材积表和各组分的生物量表。  相似文献   

8.
桩径对尾叶桉萌芽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对5.5年生尾叶桉实生林砍伐后,进行不同桩径的萌芽率、萌芽力、萌芽条的高和径生长调查。结果表明,桩径对萌发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萌芽力有极显著的影响,在桩径3-17cm的范围内,萌芽数量随桩径的增大而增加;萌芽条的高和径的生长也随桩径的增大而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9.
南洋楹是速生、多用途的用材树种。通过将南方冬季采伐习惯转移在春季采伐,可大大提高南洋楹萌芽率,促进萌芽更新成林;再加上降低伐根,培育出优质芽株,通过合理抚育,便达到萌芽更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采伐季节对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效果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秋末至整个冬季是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的合理采伐时期,而春、夏、秋初一般不宜采伐,若急需木材也只宜部分采伐。  相似文献   

11.
黑木相思与尾叶桉苗期氮素传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尾叶桉、黑木相思苗木混栽为研究对象,采用15N土壤和叶片标记法,在温室盆栽下研究2种植物间在根系完全隔离、部分隔离及无隔离处理下的生长变化及N素传递。结果表明:黑木相思的苗高、地径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随着根系隔离的减少而逐渐降低;相反,尾叶桉在根系无隔离处理下,其生长指标都要显著高于根系完全隔离处理,结果表明尾叶桉具有强大的养分吸收能力,混栽条件下会抑制黑木相思的生长。在15N土壤或叶片标记下,尾叶桉在根系部分隔离、无隔离下的总15N含量显著高于完全隔离处理(5.0和59.6倍);在土壤标记下,根系无隔离处理的黑木相思总15N含量显著低于完全隔离、部分隔离处理,而在叶片标记下的完全隔离黑木相思,其总15N含量显著低于其余2种处理。无论土壤或是叶片标记,黑木相思都能将N素传递至相邻尾叶桉,其N素传递率、传递量随着根系隔离的减少而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尾叶桉、黑木相思间能通过土壤渗透等方式传递N素,为桉树、相思的混交模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岗山杉木人工林主伐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3.
以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建设200 hm2黑木相思与速生桉用材林培育为例,采用动态经济分析方法进行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及投资不确定性分析,研究两者投资经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计算期(13a)内,黑木相思和速生桉用材林的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和资本金利润率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8%),项目可行。黑木相思的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高于速生桉,其经济效益好,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
综合评分与PCA在直干大叶相思选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5株优势木法在海南岛尖峰岭和琼海的20hm^2大叶相思人工林中初选出优树10株,入选率为1‰,对候选优树的树高、胸径、干形、冠形和健康状况等10个因子进行测定井数量化,所得数据运用STAT程序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优树、优势木和林分间高径生长的差异极显,影响优树质量性状的主要因子为高径生长、干形及自然整枝情况。综合评分显示:优树质量性状的得分大于52,优树的高径生长应大于优势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蒙古沙冬青子叶节丛生芽再生体系。[方法]以蒙古沙冬青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种子萌发培养基中6-BA浓度、子叶节萌发天数、丛生芽诱导的基本培养基及6-BA浓度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和外源激素对丛生芽伸长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6-BA的萌发培养基与不添加的相比能够显著促进子叶节的生长及子叶节丛生芽的诱导,且6-BA浓度在2.0 mg·L-1时,诱导率最高可达73.3%,平均芽数2.26个;(2)种子萌发天数对子叶节丛生芽的诱导有显著影响,萌发7 d的子叶节丛生芽诱导率最高,诱导率为74.7%,但与萌发9、11 d的子叶节丛生芽诱导率差异不显著;(3)MS和B5培养基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B5抑制褐化的效果显著好于MS;(4)采用1.0 mg·L-16-BA+0.3 mg·L-1IAA激素组合有利于丛生芽伸长,伸长率为60.5%;(5)不同浓度生长素组合均能促进丛生芽幼苗生根,1.0 mg·L-1IBA生根率最大,生根数最多。[结论]最佳蒙古沙冬青子叶节丛生芽再生体系为:以在MS+2.0 mg·L-16-BA培养基中黑暗培养7 11 d的幼苗子叶节为外植体,在B5+1.0mg·L-16-BA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芽,待丛生芽长约0.3 0.5 cm后,转入B5+1.0 mg·L-16-BA+0.3 mg·L-1IAA培养基中进行伸长培养,当丛生芽伸长至2 3 cm时,单株切下转入1/2 B5+1.0 mg·L-1IBA培养基中生根,该体系与愈伤组织培养相比能缩短培养时间,改善褐化严重、玻璃化等问题,可为蒙古沙冬青的扩繁及进一步开展遗传转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外源性氮和磷对马占相思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分解过程中N、P、K含量和土壤生化特性的影响,以便为森林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广东省云勇林场马占相思林下凋落叶为试验材料,采用尼龙网袋分解法,设置对照(CK)、施N(10 g·m~(-2))、施P(5 g·m~(-2))、施N+P(N 10 g·m~(-2)+P 5 g·m~(-2))4种处理,每隔3个月取样1次,并测定凋落叶残留量和N、P、K含量。[结果]表明:施N、P和N+P处理对马占相思凋落叶的分解均为促进作用。各处理马占相思凋落叶的N含量在分解过程中大致保持稳定,施P和N+P处理的凋落叶P含量在分解过程中总体呈波动性上升,而各处理的凋落叶K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施N、P和N+P处理提高了马占相思林土壤的有机质和全N含量,促进脲酶、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论]施N、P和N+P处理促进了马占相思凋落叶的分解,有利于马占相思林的养分循环。  相似文献   

17.
海南霸王岭陆均松天然更新土壤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自然条件下陆均松(Dacrydium pierrei Hickel)土壤种子库的组成和时空动态,揭示其天然林更新机制。[方法]从2014年4月开始,对海南霸王岭陆均松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成分类型、时空动态进行为期3年的观测,用地统计学等方法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1)陆均松土壤种子库中完好种子、霉烂种子、空心种子、缺损种子占种子库种子总数的比例分别为0.48%、45.55%、29.68%、24.30%;(2)距母树不同距离所含种子数量与距离呈反"J"形曲线递减关系;(3)土壤种子库种子具有明显的空间格局;(4)种子数量垂直分布特征为:枯落物层(87.78%)0~5 cm层(11.01%)6~10 cm层(1.20%),0~5 cm土壤层种子分布急剧减少,至6~10 cm层几乎没有种子分布;(5)土壤种子库无活力种子的数量和比例都较高,最高的100%,有活力种子数量少且萌发率低(14%),种子寿命不到1 a。[结论]土壤种子库的上述特征表明:陆均松具有极大的天然更新障碍,陆均松土壤种子库完好种子数量少,种子质量差、萌发能力弱、寿命较短,种子大量集中在枯落物层,无法与土壤有足够的接触从而降低萌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