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豆根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为防己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北豆根原料药材主要靠采挖野生资源供给。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和市场货源紧,人工栽培北豆根势在必行,本文旨为人工栽培北豆根种子繁殖提供技术支撑,供广大药农参考。  相似文献   

2.
北豆根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栽培的北豆根为研究对象,从形态特征、生境条件、物候期、地下根状茎及地上主蔓生长等方面,对北豆根生物学特性及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栽培的北豆根与野生北豆根在生物学特性上无差异,不需进行栽培驯化。不同年龄北豆根一级根状茎在根长、根径上差异显著,在数量上差异不显著。根状茎平均分布深度为13cm,根冠比为9.1∶1。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抗黄萎病茄子种质资源、对比野生茄或近缘野生茄与栽培茄对黄萎病抗性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利用苗期人工接种技术对15份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和285份栽培茄种质资源的抗黄萎病性进行鉴定。结果共筛选获得抗病材料11份,占种质资源比例为3.67%,表明茄子种质资源整体对黄萎病抗性水平较差。野生或近缘野生茄资源中有10份材料表现抗病,占野生或近缘野生茄资源比例为66.67%,表明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对黄萎病整体抗性较好。栽培茄资源中有1份材料表现抗病,占栽培茄资源比例为0.35%,表明栽培茄对黄萎病整体抗性较差。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和栽培茄中抗性种质资源占所有鉴定材料的比例分别为3.33%和0.33%,表明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远高于栽培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对北豆根药理药化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新药的开发,北豆根已从过去传统的汤剂用药和各种中成药的原料药发展到用北豆根根茎提取总生物碱,用生物碱制作针剂、片剂、胶囊剂等新型中药,致使市场对北豆根需求量逐年增加,野生资源逐年减少。现人工种植北豆根已成为满足人类健康需求、保护环境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黄芩种质资源及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黄芩野生资源日益匮乏与人类对黄芩需求量日益增长的今天,黄芩资源的培育倍受重视,人工栽培黄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领域.该文对近年来关于黄芩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田间管理、合理采收及生物技术的应用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提升黄芩资源的人工培育水平积累基础资料,进而为提高我国人工栽培黄芩的产量与质量,为推进黄芩培育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6.
正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为防己科蝙蝠葛属植物,别名叫北豆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产地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根茎入药,主治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牙龈肿痛、肺热咳嗽、湿热、黄疸、便秘等症。主要产品有北豆根胶囊、北豆根片等品种,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内市场每年需求量在5000t以上。野生资源越来越少,而且难以恢复,所以急需人工培育,现将人工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暗紫贝母人工繁育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药典〉收载作川贝母来源种植物的资源都已濒危,商品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为适应现代中药材生产发展的趋势,实施川贝母规范化栽培(GAP)是解决川贝母资源问题的主要途径.“十五”期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课题)“濒危药材川贝母野生抚育、人工栽培及种子种苗人工繁育研究”,对川贝母的人工栽培进行了产业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五味子的绿枝劈接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味子是我国东北的大宗道地中药材。近年来,由于需求的增加,使野生资源的无序采摘加剧,野生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五味子的大面积人工栽培方兴未艾。与栽培产业的迅速发展相比,五味子的无性繁殖技术明显滞后,其人工栽培还停留在实  相似文献   

9.
水槟榔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槟榔又名马槟榔、屈头鸡,为白花菜科槌果藤属多年生常绿攀援果树,是我国食用野生果树中唯一富含甜蛋白的野生果树资源,至今未能得到开发利用,处于野生濒危状态。因此,应对水槟榔进行人工驯化栽培,加强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0.
根据对西藏野生桑树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其开发利用价值,认为未来应对西藏野生古桑树资源进行保护,扩大人工栽培数量,大力开发桑树资源多用途综合利用,使西藏桑树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怀化市境内时鲜水果种类、品种及野生资源十分丰富.据1962年果树资源普查证实,野生资源有野生砂梨、杜梨、山毛桃、樱桃、中华猕猴桃、三叶木通、野海棠、野山楂和君迁子等.人工栽培种类有梨、桃、葡萄、李、杨梅、枣、中华猕猴桃、柿、杏、枇杷、石榴、花红、青梅、樱桃、无花果、苹果等.一年生香瓜、西瓜、草莓等.  相似文献   

12.
野生柴胡资源调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通过对野生柴胡资源的调查,表明:我国柴胡资源丰富,分布广,由于商品柴胡长期依靠野生资源,使得资源蕴藏量急剧下降。目前比30年前减少了1/2,有些品种还面临着枯竭之势。实行人工栽培柴胡,是保护野生柴胡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贵州吴茱萸的生境与群落特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吴茱萸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可持续性利用提供依据,对贵州境内野生和栽培吴茱萸的生境及群落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吴茱萸的生态类型可分为3类:石灰岩山地生境,中山阔叶林生境,低山林缘、河谷田野生境;野生资源分布范围和分布量较好,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丰富,而栽培资源则受市场供求影响资源量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4.
刺五加的开发利用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又名刺拐棒、老虎獠子、刺花棒等,为五加科落叶灌木.它分布于东北、华北各省,朝鲜、苏联远东地区,日本也有分布.由于近年乱砍滥伐、盲目开采,使有限的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尽快恢复野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立苗木基地进行人工栽培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在系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证浙江省近30年发现的野生大型真菌和人工栽培食用菌,共收集、整理了浙江省内有野生发布和人工栽培的可食用大型真菌360个分类单元,其中包括5个变种。同时对每个名称按新近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命名法规进行了订正,按拉丁学名字母进行排序,为进一步研究浙江食用菌资源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技服务》2016,(12):131-132
地榆是常用中药资源之—,并可兼于食用,随着人们对地榆资源认识的深入认识市场对览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大,仅凭对野生自然资源的采集以难以满是市场需求,于此,为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资源永续,对资源实现有效保护和人工栽培将成为必然措施。本文作者试就当地的地榆野生资源保及人工栽培技术作—浅述,以供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关玉竹栽培     
关玉竹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的根茎为药、食原料。野生关玉竹主要分布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目前,辽宁东部山区开始人工栽培,其他地区仍处于试验性生产和采挖野生资源阶段。经多年栽培驯化、种根茎筛选,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并适应人工栽培的技术,为山区农民拓宽了产业项目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平凉中药材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记述了平凉地区主要中药材113种,其中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52种,人工栽培的药用植物资源有61种,并绘制了平凉地区主要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图。  相似文献   

19.
衣民 《农技服务》1994,(8):18-19
<正> 近几年来,野生猪苓无节制采挖,资源遭到破坏.产量逐年减少.制药用量又逐年增大,价格陡升。而目前人工栽培仅是开始,数量极其有限,还无法弥补野生的不足,供不应求已成定局、野生猪苓家植有待开发。  相似文献   

20.
为开发方城县药用植物资源,对该县境内的野生和人工栽培药用植物进行了全面调查。据调查,方城县现有药用植物资源114种,分属于53科,其中药用种子植物106种,分属于46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