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圭亚那柱花草花粉活力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蔗糖萌发、无机酸测定、TTC染色、碘-碘化钾染色、红墨水染色和联苯胺染色等6种方法,测定了圭亚那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Aublet)Swartz]的花粉活力,并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试验效果.结果发现,前4种方法的测定效果较好,且二者配合使用测定结果较为准确.试验结果同时表明,F137号柱花草种质的花粉活力最低,有望成为圭亚那柱花草雄性不育研究工作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2.
柱花草是世界热区重要的绿肥与牧草兼用的豆科作物。作为豆科绿肥,磷含量是影响绿肥品质的重要指标。本文对134份柱花草绿肥种质的磷含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34份柱花草绿肥种质有133份种质磷含量在0.3%以下,这些柱花草的磷含量达到四级有机肥磷含量标准,仅有1份柱花草种质的磷含量高于0.3%,其磷含量达到三级有机肥磷含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目前主要推广种和部分引进的柱花草种质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4梯度人工控水干旱,并用隶属函数值法,对44份柱花草种质的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3项形态学指标和5项生理生指标与水分胁迫都达极显著相关.与抗旱性成正相关的指标为:相对生物量、相对株高、叶片抗旱级别、相对qP、相对脯氨酸含量、相对Fv/Fm、相对Fv''/Fm'';负相关的有:相对电导率.抗旱性综合评价显示,抗旱性最强的依次为:热研5号、USF873015、爱德华①、爱德华②和CIAT11369;最弱的依次为:CP118750A、TPRC90037②、TPRC90037③和TPRC90028.聚类分析将44份柱花草种质抗旱性可分为3类:高抗旱性10份、中抗旱性15份、低抗旱性19份.研究为筛选柱花草优良种质和育种材料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鉴定新引进柱花草种质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提高柱花草种质的利用效率,利用23个SSR标记对新引进的31份柱花草种质和4个柱花草栽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3个SSR标记在35份柱花草种质间均具有多态性,共检测到等位基因134个,每个标记可检测到3~11个等位基因,平均为5.83个;每个SSR标记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515~0.845之间,平均为0.703。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5份供试柱花草种质可分为5类,其中Ⅲ类和V类与4个柱花草栽培品种的遗传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5.
芝麻雄性核不育材料发现及其育性遗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试验基地发现了芝麻雄性不育株,将其与可育株特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主要区别是不育株雄蕊败育彻底,雌蕊发育正常,具有正常的结实能力,镜检后花粉败育率为99. 9%,而可育株雄蕊、雌蕊、结实均正常,花粉败育率仅为2.0*!%.初步的遗传分析表明,控制雄性不育的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在不同的基因型中,雄性不育性状受1~2对隐性基因控制;在某些基因型中,雄性不育性状可能受两个以上基因位点控制.  相似文献   

6.
柱花草种质植物学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植物形态学研究柱花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良柱花草种质,笔者对48份柱花草种质的植物学特征进行了观测比较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8份种质(品种)中有3份是半灌木,2份种质属二年生草本,其余42份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绝大多数(35份)种质茎的生长习性是直立型或斜升型,只有5种是匍匐型;只有1份为白花,其它4...  相似文献   

7.
大豆显性核雄性不育突变体N7241S的发现与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从大豆地方品种阜阳四粒荚(N7241)繁殖更新群体中发掘出育性异常种质N7241S。花粉发芽实验结果表明,N7241S不育株的花粉不能萌发花粉管,完全败育。人工平行杂交试验表明,N7241S不育株的雌性育性与正常可育株无差异。与隐性核不育种质ms1、ms2相比,N7241S不育株具有更高的自然异交结实率,表明N7241S属雄性不育、雌性育性正常突变体。通过N7241S不育株与5个育性正常亲本杂交和回交后代分离群体的遗传分析,表明N7241S雄性不育性受单显性基因控制。对N7241S显性核不育类型在大豆轮回选择及杂交制种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genomic-SSR与EST-SSR标记在柱花草种间的遗传差异,利用两种SSR标记技术,对来自不同种的12份柱花草种质进行了遗传分析,并对两种不同标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ST-SSR标记相比genomic-SSR在柱花草不同种间具有更好的通用性,EST-SSR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和PIC指数平均值分别是4.6和0.610,genomic-SSR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和PIC指数平均值分别是5.6和0.702.聚类结果表明,genomic-SSR和EST-SSR均能有效鉴别所有供试柱花草种质.  相似文献   

9.
严一字  朴雪梅  吴松权  全雪丽  吴基日  李贞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31-18532,18535
[目的]探讨橘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育性的遗传模式,为其雄性不育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将供试的橘梗雄性不育和正常可育种质进行杂交、回交及自交,观察后代育性分离情况。[结果]雄性不育×正常可育的F1中,有全部不育的组合,也有全部可育的组合,多数为不育株和可育株分离的组合;F1全部不育组合的回交后代仍然保持全部不育,F1全部可育组合的自交后代表现出株间有育性分离,F1株间有育性分离组合的回交及自交后代仍然表现为株间的育性分离。[结论]根据核不育与质核不育的遗传特点,该研究供试的橘梗雄性不育种质为质核互作不育类型,用常规的遗传育种学方法可以进行三系配套杂交制种。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134份柱花草绿肥种质的氮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34份柱花草绿肥种质的氮含量在2%以上的有35份,占全部种质的26.1%,含量在1.5%~2.0%的种质有98份,占全部种质的73.1%,这些种质的氮含量均达到2级水平,仅有1份种质的氮含量在1.5%以下,为3级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应用4种不同类型的高粱品种,对中国高粱胞质雄性不育系“吉农105”与西非迈罗高粱A1型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了反应鉴定。结果表明;在对选择的育种材料A1不育系的恢复系与保持系来说,二者的育性反应基本一致;但在未经选择的中外高粱地方品种的反应上不一致,说明二者存在部分共同的育性恢复基因,但又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玉米雄性不育的分类,各种不同的复杂表现、遗传特性,以及恢复性、生产应用等方面的资料综述,结合笔者长期育种实践创造出的三系配套种质及其不育与恢复表现的特征特性,探寻玉米雄性不育三系配套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可能性,同时,探讨三系配套在增强抗逆性、提高制种产量和单交种大面积生产稳产性方面的实际应用技术方法,为我国玉米生产高产、稳产服务。  相似文献   

13.
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改良作物品质的有效途径,而作物雄性不育及优良的育性恢复种质是利用杂种优势的关键因素。为此,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花药发育重要基因克隆和功能验证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以及运用植物遗传转化工程创制植物雄性不育种质的进展。同时讨论了利用转基因技术创制作物雄性不育系、恢复系和保持系的技术策略,并对利用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创制植物杂种优势利用中"三系"种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辣椒雄性不育系及三系配套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引进的雄性不育株 ,进行大量测交 ,连续回交和父本自交 ,育成了灯笼形、羊角形、牛角形、线椒等不同类型的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 ,其中牛角形类型筛选出相应的恢复系。在测交过程中 ,发现不同品种对雄性不育的保持能力有明显差异。不育系花药退化 ,无花粉粒或较少 ,醋酸洋红反应不着色或着色极浅 ,该不育属核质互作型  相似文献   

15.
4E-m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用于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在育种上具有易恢复、恢复源广的优点,但这需要解决核不育性难以有效保持的遗传学问题.基于小麦细胞遗传学理论和大量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实践,建立某种特殊细胞遗传学保持机制,可以实现小麦核不育性的有效保持.4E-m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的成功建立,实现了小麦核不育性的有效保持, 既实现了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白粒种子(正常小麦粒色,相对蓝粒而言,基因型为2n=42W(msms)=42)与雄性不育保持系蓝粒种子(可自交繁殖、“一系两用”,基因型为2n=42W(msms)+4E’=43)粒色的细胞遗传学标记,使小麦核不育杂种优势的育种和生产利用成为可能.简述了4E-m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创建的遗传育种学原理、“兰州核不育小麦”突变体的发现与鉴定,及蓝粒小麦的相关研究,重点介绍了4E-m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的育种应用研究进展和尚存在的技术难点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水稻低温敏两用系363s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两用系新种质363s是江油市种子公司从三系杂交稻威优63F_2代群体中筛选培育而成,属早杠类型。具有野败不育胞质,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均具有“低温不育,高温可育”的特点。其花粉与小穗育性不一致。以小穗育性为标准,363s在四川7月上旬至下旬为不育期,与三系杂交稻制种的高产花期吻合;在海南3月底以前稳定不育。本文还对363s的利用价值及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我国当前种植面积较大,总产量较高的重要粮食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玉米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发表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从玉米基因组学、雄性不育遗传调控、玉米株型遗传调控、玉米籽粒发育遗传调控、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玉米抗生物胁迫遗传调控、玉米抗非生物胁迫遗传调控、玉米种质资源相关基础、玉米分子遗传研究技术和平台共9个方面对近3年来我国玉米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玉米分子育种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短光低温诱导雄性不育水稻种质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宜DS在广州观察了两年,结果表明,它具有短光低温诱导下不育长光高温诱导可育的特性,农艺性状于籼粳之间,遗传基础比较复杂,欲转育稳定的不育系可能要较多的世代,在杂交稻华南双季制种区,低温诱导不育可以前效地抑制早晚稻在孕穗期因冷空气引起不育系的不育性改变,能保证双季制种成功,这一种质的利用,有可能使华南两季杂交稻育种发生较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在前期已获得红麻atp9基因编码区的基础上,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3A、保持系和F1代为材料,随机选取不同材料的3个atp9独立gDNA克隆子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具有不育细胞质的不育系和F1代与具有可育细胞质的保持系在第290位点处存在碱基差异,具有不育细胞质的材料均为碱基T,而具有可育细胞质的材料在相应位点为碱基A;atp9基因第290位点处T/A碱基转换的cSNP位点经已知细胞质的红麻种质资源的进一步检测,同时结合这些资源的田间育性进行分析发现,红麻种质资源UG93-2MS-1、UG93-2MS-2、UG93-2MS-3、UG93-2-22、KN250、KN142、ZB90在第290位点处为碱基T,能扩增出319bp条带,在田间对应的育性除品种UG93-2-22为可育外,其余均为不育或半不育;而福红992在第290位点处为碱基A,未能扩增出319bp条带,在田间对应的育性为可育。因此,位于atp9基因的第290位点处的T/A碱基转换的cSNP位点与红麻不育细胞质相关或连锁,为红麻不育细胞质鉴定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