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转地前蜂群编号的重要性专业养蜂人为了追花夺蜜。常要进行远距离的转地放蜂。在转地前养蜂人往往只注重调整群、精心装订等工作。而忽略了将各群蜂进行编号。从本人数年养蜂的实践看来,转地前对蜂群的编号这项工作相当重要。首先能克服对蜂群管理的盲目性。在转是前...  相似文献   

2.
转地放蜂与蜂病传播转地放蜂是蜂病发生和传播的主要因素。1.长途转运蜂群由于受热、闷、缺水和震动等,破坏了正常的生物学特性,致使抵抗力下降。2.转地放峰的场地选择不当,早春把蜂群放在低洼潮湿没有阳光的地方;夏季放在无遮荫或缺清洁饮用水的地方,还有不少蜂...  相似文献   

3.
《中国蜂业》2015,(4):43-44
<正>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饲养的蜂群数量超过800万群,蜂蜜和王浆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由于我国蜜源品种繁多,分布地域性强,不少养蜂场或养蜂户常年转地放蜂,追花夺蜜。例如,南方的油菜,河南、河北、山东、辽宁的刺槐,吉林、黑龙江的椴树,内蒙古的荞麦、葵花等,包括中蜂在内每年约有500万群蜂转地放蜂,有在本省小转地,也有省际大转地。但由于蜂农个体对整个环境不熟悉,普遍存在盲目放蜂、盲目流动的情况,经常会出现放蜂场地一边蜂群扎堆,一边无蜂采蜜,造成蜂农之间矛盾,蜜蜂资源浪费。同时由于管理问题,蜂  相似文献   

4.
《中国蜂业》2016,(7):31-32
<正>蜜蜂转地饲养是一种充分利用植物蜜源,增产蜂产品和繁殖蜂群的方式。为了适时地把蜂群搬到某个将要开花的蜜源植物区去采集,最重要的是选择放蜂路线和保证蜂群运输安全。一、选择转地放蜂路线转地放蜂效益好坏,关键在线路选择的好不好。选择放蜂线路时,必须考虑到蜜源价值、气候条件、前后两个蜜源的衔接、路途远近和运输条件等。对一个蜂场来说,它的转地放蜂路线可能几年不  相似文献   

5.
转地放蜂追花夺蜜,确能提高蜂产品产量,增加养蜂效益。但转地放蜂和旅游不同,不是游山玩水,养蜂人一天24小时要和蜂群共命运,暑天炎热,夜晚寒冷,风餐露宿,历尽艰辛。人们能吃到营养丰富的蜂产品,有谁能想到养蜂人的奉献精神呢?转地放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出现的事故,使人触目惊心。尤其初涉养蜂的人,没有经验,蜂群转地过程中出现了不应发生的事故,造成严重损失。笔者认为,有些事故完全可以避免,或处理事故方法正确,可以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6.
转地放蜂,可提高蜂群产量。但在转地运输中存在很多问题,急待解决。运输过程中关闭巢门,会使蜂群受闷,严重时,可造成蜂群死亡。开巢门运蜂,虽然可以避免蜂群受闷,可又造成大量工作蜂飞逃,使群势下降,影响蜂蜜产量。开巢门  相似文献   

7.
转地放蜂,是提高蜂群产量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蜂群在运输途中管理不当容易受闷。受闷的蜂群工蜂背部变黑,寿命缩短,群势下降,影响生产。受闷严重时巢脾溶化,蜂群全部死亡。近年来推广开门运蜂的办法,虽然解决了蜂群受闷和全群死亡的损失,但是工作蜂大量飞逃,对采蜜不利。为了解决关巢门运蜂容易受闷、开巢门  相似文献   

8.
<正>(续上期)养蜂这个职业就像游牧的牧民,转地放蜂就等于过上了流浪生活。在虎林,每年的4月中下旬就要转地进深山里繁殖蜂群,准备采椴树蜜。在山里要呆到7月下旬,大约90 d,椴树蜜生产结束后才能下山。从山里的椴树蜜场地撤下来,还要去秋蜜场地。在秋蜜场地要呆到8月底或9月初,再转地回到我们蜂场所在地——虎头小西山,这才算结束一年当中在外放蜂的生活。在虎林放蜂主要是县内小转地,距离一般都在100~200 km范围。那时候带着蜂群追花夺蜜,住的  相似文献   

9.
正意蜂喜好大宗蜜源,这就需要利用我国南北幅员辽阔,植物由南向北花期不断的特点。为了提高蜂蜜产量和获得不同的蜜源产品,蜂群应跟着花期追花夺蜜。在长途跋涉追花夺蜜的同时,如何管理好蜂群,并保持强群,订立如下转地放蜂的蜂群管理要点。1保持强群是丰收的关键养蜂者如果没有强壮的蜂群,就等于商人没有本钱。商人本钱多就做大生意,本钱少就做小生意,本钱不足就没法做生意。养蜂者要获得较大利益,最关键的是要有强壮的蜂群,所以养蜂者要养好一  相似文献   

10.
<正>一、获得蜂群养蜂伊始,获得蜂群的方法有购买和诱捕,平原地区以购买为主,山区多数猎获野蜂。平原地区或转地放蜂,宜饲养西方蜜蜂,山区适合中蜂的发展。1.诱捕野蜂群在诱捕野生的蜂群时要注意野生蜂的生活习性,可在树洞、岩洞、土洞、林中的坑沟、田埂等寻找。搜索前进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周围。找到野生蜂后,可采用熏烟法收捕野生蜂群。  相似文献   

11.
胡元强 《蜜蜂杂志》2004,(10):32-32
载货汽车人货不能混装这是国家为维护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实施的必要措施。但在养蜂生产过程中,转地放蜂免不了要用汽车运蜂,因蜜蜂是鲜活动物,又具有易飞逃、螫人的习性,因此,必须要由蜂农押运、装卸、管理,以便处理突发事件,保证蜂群和他人安全,而且此项工作其他人难以代劳。我县有蜂群1.6万箱,基本都是转地放养。几乎每年要由本地转江西、湖北,再转向东北方向放蜂采蜜。近十年来,除个别地区,特别是偏僻的地区发生过因运蜂车人蜂混装被罚款外,我们的运蜂车过大小收费站时,为了防止蜂螫人,交通管理工作人员都是让运蜂车…  相似文献   

12.
转地放蜂追花夺蜜是我国养蜂业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一种养蜂方式 ,几百万群蜜蜂组成的养蜂大军 ,弛骋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特别是7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是我国转地放蜂的鼎盛时期 ,每年由南方转地到东北采刺槐、椴树蜜的蜂群达 1——— 2百万群 ,其声势之大 ,场面之壮观 ,使人叹为观止。转地放蜂对我国养蜂生产发展曾起到较大作用 ,但随着养蜂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以及蜜源结构的变化 ,转地放蜂已不完全适应我国现在养蜂生产的需要。笔者根据数年来的观察 ,以及和不少蜂友座谈 ,认为转地放蜂甜中有苦 ,甚至有许多弊端。因此 ,应该寻求一种适应我…  相似文献   

13.
我在张家口定地和小转地放蜂的纪实于力耕(一)我在张家口市郊区养蜂100多群,一个主场两个副场,定地养蜂结合小转地放蜂,蜂群的发展,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经济效益等都是比较好的。我在这里定地养蜂和小转地放蜂,是经过反复调查蜜源,考查养蜂历史,了解养蜂现状...  相似文献   

14.
(一)春季定地、小转地蜂群的饲养管理,依次为双王同巢,防治疫病,组织生产群,更换老蜂王,防止盗蜂.转地外省的大转地蜂群,其饲养管理依次为分批加继箱,防止蜜粉压卵圈,育王分蜂,预防自然分蜂,准备转地,注意蜂群途中安全,预防工蜂偏集,调整群势,取蜜采浆,追花夺蜜,再次准备转运.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答     
建木 《中国蜂业》2007,58(3):34-34
问:我初学养蜂,听说长途转地放蜂要打开蜂箱巢门进行运输,在漫长的路途中,蜂群里的蜜蜂难道不飞走吗?(江西新建县于春节)  相似文献   

16.
有计划有组织的转地放蜂是提高蜂蜜产量,稳定养蜂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转地放蜂的成败与否首要的是能否安全运送蜜蜂,特别是在高温季节,群势强会闷死蜂群,群势弱又采不到蜜。近年有些采用开巢门运蜂法,在安全运蜂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此种方法也存在着浪费大量的外勤蜂,干扰铁路  相似文献   

17.
转地养蜂 ,追花夺蜜是养蜂生产者取得高效益的一种生产方式。但是 ,长途放蜂投资多 ,风险大 ,所以 ,没有一定的经验不可铤而走险。那么转地放蜂应具备哪些条件呢?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水平在农村养殖业中 ,养蜂是一项经营管理比较复杂而又受自然条件制约比较大的行业。养蜂者不仅要了解蜜蜂的生物学特性及蜂群四季管理规律 ,还必须根据自然条件灵活地采取各种措施以达到其丰产的目的。1979年 ,笔者在放蜂时 ,邻近有几位河南蜂友 ,他们在秋季买蜂群 ,冬初便随浙江蜂友转到四川 ,开繁后 ,总觉得蜂王产卵太慢 ,就采取奖励饲养 ,结果不但没…  相似文献   

18.
笼蜂的生产     
笼蜂又称磅蜂,是以木框铁纱笼装运不带巢脾的蜂群。发展笼蜂生产,将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南北方气候和蜜源件条的差异。早春在南方大量培育蜂王和繁殖蜂群,出售给北方饲养或补助越冬削弱的蜂群,采集夏秋蜜源,减少北方越冬,南方越夏蜂群和饲料的消耗。改革当前许多蜂场长途转地放蜂,养蜂人员常年离家在外的状况。做到只运蜂群,不运蜂箱、蜂具,减轻运输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春天,越冬苏醒后的蜂群,蜂王开始产卵。此时蜂群的管理工作如跟不上,将直接影响全年的收入。几年来,我对蜂群春繁措施做了几点改进,使每年生产王浆的时间能比常规管理提前半个月。具体做法如下:按常规,我地蜂群排泄在3月中旬左右,而我是将排泄的时间提前到3月初。柳树花期在4月5日~5月5日,这样在柳树开花的初期,蜂群就能度过恢复期,使蜂群的哺育能力大大提高。一般蜂群紧脾是4框蜂放3张巢脾,3框蜂放2张巢脾。而我是4框蜂只放1张脾,因为即使有5框蜂的群势,蜂王也要一张脾一张脾地产卵。剩余的蜜蜂让它休息,保存…  相似文献   

20.
一、选购蜂王的必要性有些转地放蜂的蜂场不注意引种,认为通过转地放蜂会使蜂群高度杂合,能产生优势。实际则不一定,因为高度的杂合其控制有益性状的基因不一定组合到一起,故达不到基因互补的作用,优势不一定显著。有些定地饲养的蜂场,利用本地的雄蜂和蜂王进行自然交尾,不自觉地造成了近亲交配,导致蜂群生活力降低,繁殖力下降,生产能力较弱,形成年年养小群和弱群的局面。还有的蜂农认为购进的蜂王只能使用一代,不如利用本场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