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湖北浠水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采取多种措施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浠水畜牧业在畜禽养殖行情不景气的情况下.仍得到了较快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发展畜禽养殖小区14个,其中养猪小区8个,养鸡小区6个。总投资已达到5千多万元。畜禽养殖小区的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全县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到2006年末,全县生猪生产量69.7万头,生猪存栏27.9万头.出栏41.8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6.7%、4.9%和8.5%;家禽生产量802.13万只.存笼420.13万只.出笼382万只,分别增长9.7%、10.6%和8.8%。  相似文献   

2.
《中国猪业》2006,(6):14-16
(一)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要加快畜牧业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步伐。重点加强专业化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建设.按照“发展、规范、创新”的原则。扶持养殖小区发展,规范养殖小区建设和生产标准。突出抓好养殖小区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技术和环保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积极鼓励小区经营管理的制度创新。支持畜禽养殖小区进行股份制和合作制改造。大力推进畜禽健康养殖。重点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对小规模养殖户和养殖专业村的养殖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在专业养殖户和大中型养殖场建立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严格规范养殖者的生产行为。引导和支持小规模养殖户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积极吸引现代化大企业介入到畜牧养殖业.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3.
为了鼓励畜牧规模养殖发展,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湖北省襄樊市政府从财政列支50万元奖励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大户。经襄樊市财政局和畜牧局认真考核,老河口市7家畜禽规模养殖场获襄樊市政府4.9万元奖励。孟桥川养殖小区、俊大养殖小区分获养殖小区建设奖励资金2万元,张家平、张文富等5个养殖大户分别获得养殖大户奖励资金1000元至5000元。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坚持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现代畜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不可比拟、无可替代的作用.以建设畜牧养殖小区为抓手,突出标准化生产,大力实施畜牧经济强区战略,全区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65个,其中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58个,优质肉牛养殖小区4个.良种禽兔养殖小区3个,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为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新郑市肉鸭养殖小区发展迅速,组织形式多样,肉鸭规模养殖比重达20%以上,为更好地加强肉鸭养殖小区的建设和管理.笔者特对肉鸭养殖小区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奶业产业化发展,奶牛庭院式养殖方式正由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向以小区为载体的规模化、规范化养殖过渡。小区内奶牛实行集中饲养,分户经营核算管理.方便了进入小区的奶农从事规模化奶牛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个体奶牛生产经营模式。但经过调查,目前奶牛养殖小区在发展过程中针对奶牛的疫病的预防、监测、诊断、控制、扑灭和动物检疫,尤其是奶牛“两病”净化和防控问题.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中国牧业通讯》2006,(3):37-38
本刊讯:为促进安庆市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该市将养殖小区的建设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以此为抓手,全面推进养殖方式的转变。一是加大宣传和鼓励力度.提高对小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二是不断借鉴外地在养殖小区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试点示范。三是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包括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从而推动小区建设向纵深发展。目前全市已建规模化养殖小区59个,其中万头猪场8个,年出栏生猪20万头。家禽养殖小区34个.年出栏肉禽335万只。存栏蛋禽234万只。四是会议推动。为进一步实施《安庆市畜牧产业化发展规划(2004—2008)》,  相似文献   

8.
乔兴勇 《北方牧业》2007,(10):49-50
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奶牛养殖小区依靠“四统一分”(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管理模式、统一饲喂技术方案、统一机械挤奶交奶、分户饲养)的管理优势,使广大养牛户认识到进驻养殖小区饲养奶牛的优越性。因此,建设奶牛养殖小区.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通过对我县前几年建设的奶牛养殖小区的调查,发现养牛小区存有很多的问题。有的小区投资规模过大,入驻率不到30%,造成损失;有的选址不科学,有的在规划布局方面不合理,有的在设计上有漏洞,对防疫灭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奶牛存栏量大幅增加,奶牛养殖小区(托牛所)的数量像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对促进奶牛业发展。提高奶牛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提高牛奶质量,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牛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乳品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而且也直接影响小区自身的经济利益。养殖小区.作为乳品企业的第一车间.牛奶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提高牛奶质量势在必行。我们在保定农垦总公司徐水奶牛场的长期实践当中.总结出一套提高牛奶质量的十项措施,并且在河北新天香乳业所属奶牛养殖小区的推广应用。效果比较理想,现将具体方法总结如下.供广大奶牛小区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1牧业养殖小区的概念 对牧业养殖小区。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根据牧业养殖小区建设实践,结合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笔者给牧业养殖小区作如下定义:牧业养殖小区是指在适合畜禽养殖的地域内按照集约化养殖要求,建立的有一定规模、较为规范、管理严格的畜禽养殖基地。基地内养殖设施完备,技术规程及措施统一.粪污处理配套,由养殖业主进行标准化养殖。  相似文献   

11.
《湖北畜牧兽医》2012,(5):45-45
近年来.天津市武清区作为全国奶业发展综合实力20强县(市)、京津地区规模最大的奶牛绿色生态养殖基地和无公害奶源生产供应基地.通过发展小区集约化饲养.推广使用TMR技术(奶牛全程合日粮饲喂技术)、全程机械智能化挤奶、建立养殖电子信息平台等现代养殖技术手段.推动奶牛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目前,该区奶牛存栏5.2万头,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56个,小区饲养率达100%.生鲜奶年产量达22.6万t.产值7.8亿元。奶牛产业成为武清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来源:中国畜牧业信息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地兴建了一大批畜禽养殖小区,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生产向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小区建设对实现增收功不可没。但是,经笔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在建设畜禽养殖小区上还存在一些误区.需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该市积极学习河南、山东等地的养殖小区建设经验,2006年12月5日邀请双汇集团,开封正大的技术专家首次召开标准化养殖小区技术研讨会.会上就目前种猪发展现状、开封正大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四良配套”的先进管理理念以及小区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蛋鸡养殖小区的由来1993年以来,随着山西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运城地区地委、行署振兴畜牧业“113”工程的实施,我区各县(市)都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建设养殖小区,加快畜牧业进程的有关优惠政策。许多基层行政村在村旁划出一块土地,集中供水、供电、占地优惠,发展养殖小区。到1999年,共建设各具特色的养殖小区近500个,其中蛋鸡养殖小区200余个,每个小区自3-5户到30-50户不等,蛋鸡存栏由2-3万到10-30万只不等。实践证明,蛋鸡养殖小区的及时建立,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城市菜篮子工程做出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莒县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积极推行小区养殖,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畜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7年全县先后建起各类畜牧养殖小区320处,存养畜禽30多万头(只)。发展起小区养殖专业村214个,畜禽饲养专业户1.4万户。实现畜牧业产值9.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2%;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1101元。1 充分认识小区养殖的优点1.1 小区养殖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小区养殖既能充分利用村头荒地和废弃耕地规划养殖小区,解决农民群众发展畜牧业无场所的问题,有利于扩大规模;还…  相似文献   

16.
秋季是奶牛养殖环节中的一个疾病多发季节,发展奶牛养殖小区采用“五统一”模式,降低多种病原茵的发病,特别是乳房炎的发病几率。本文对建立小区后应该注意和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进行有益探索.达到不断扩大小区规模,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奶牛养殖户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湖北畜牧兽医》2006,(1):43-43
2005年以来.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街办继续把发展生猪养殖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大力加强养殖小区建设,采取多种优惠措施培植养殖大户.生猪养殖业获得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是对传统养殖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证。当前养殖小区建设、标准化生产还处在初始阶段,一些地方在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时,忽视了动物防疫的基本要求,给小区养殖和防疫工作留下隐患。为了推进畜禽养殖小区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农民规模养殖畜禽的产业化进程.笔者建议江苏省射阳县各镇可参照盐城市泰来神乳牛、大丰市小海三元猪等上规模的“畜禽养殖小区”的做法.因地制宜建设养殖小区。畜禽养殖小区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涌现出来的农业示范区、工业园区一样.是发展农村经济有效的畜禽产业载体。  相似文献   

20.
1.1区址选择不合理 多数养殖小区在选址时没有征求畜牧养殖专家的意见.没有考虑周围环境对养殖生产的影响。有的乡村干部甚至为扩大影响.把区址选在主要交通要道的两侧:有的虽然与村庄分开,但为了生活方便距离村庄很近.还有的养殖小区建在低洼潮湿排污不便的废弃土地上.而且小区之间距离较近.这样对养殖小区的防疫工作非常不利.严重影响了小区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