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石刁柏胚状体诱导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对石刁柏体细胞胚及花粉胚状体诱导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不同基因型对胚状体发生频率影响很大,接种材料不同会导致胚性愈伤组织形成上的差异,外源物质及植物激素种类、配比对胚状体诱导、分化起着重要作用。MS培养基附加6%蔗糖,水解酪蛋白600mg/L,谷氨酰胺700mg/L,IBA2.5mg/L,BA0.8mg/L,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而MS+NAA0.3mg/L+KT0.2mg/L+嘧啶醇0.8mg/L培养基,胚状体诱导效果最佳,平均每块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1.72个,花粉胚状体1.46个。  相似文献   

2.
以波兹南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提供的甘蓝型胞质雄性不育油菜为母本与青花菜杂交 ,授粉后 1 9d,观察其种间杂交的有效性 ,并对其胚和胚珠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 :种间杂交的亲和性及胚珠退化时间随杂交组合不同而异 ,亲本的基因型对其有很大的影响。胚和胚珠的离体培养可有效地克服合子后的发育障碍获得种间杂种植株  相似文献   

3.
以波兹南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提供的甘蓝型胞质雄性不育油菜为母本与青花菜杂交,授粉后19d,观察其种间杂交的有效性,并对其胚和胚珠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种间杂交的亲和性及胚珠退化时间随杂交组合而异,亲本的基因型对其有很大的影响。胚和胚珠的离体培养可有效地克服合子后的发育障碍获得种间杂种植株。  相似文献   

4.
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的花药和花序轴切段作为外植体,接种在补加有BA2mg/L+NAA0.2mg/L或KT2mg/L+NAA0.2mg/L的培养基上,含前者激素组合的培养基,能使花药的 生较多的俞伤组织子可使部分花药的花粉直接形成胚状体,直接长成小植株,面 含后者激素的培养基上,花药体细胞愈伤组织和花粉胚状体较少,但可从体细胞愈伤组织上直接分化出数朵花状结构;同时,接  相似文献   

5.
在大麦花培品系“A16”的花粉胚继代培养过程中获得一种适合游离原生质体的松散型胚性愈作组织,其直接游离原生南体的产量可达1-2×10^7/gfw。在改良kao8P培养基中原生质体植板率为0.5%-1.5%。原生质体愈伤组织可分化产生完整的绿苗。对原生质体产生的多细胞结构类型及其发育趋势作了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及其种间和属间杂种小孢子胚状体的诱导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1992年和1993年对田间的1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6个属种间杂种的小孢子进行了培养,并对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和激素对小孢子胚状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建立田间植株的小孢子培养体系。试验结果表明,NLN,KR和K三种培养基均可使小孢子形成胚状体,但从产胚率和胚状体的质量看,以NLN最佳。在所有的处理中,10%蔗糖没有诱导出胚状体,13%蔗糖是有效的。在两年的试验中,0.01-0.1mg·L^  相似文献   

7.
以烟草(NicotianatabacumL.)的花药和花序轴切段作为外植体,接种在补加有BA2mg/L+NAA0.2mg/L或KT2mg/L+NAA0.2mg/L的培养基上,含前者激素组合的培养基,能使花药的体细胞产生较多的愈伤组织,也可使部分花药的花粉直接形成胚状体,直接长成小植株.而在含后者激素的培养基上,花药体细胞愈伤组织和花粉胚状体较少,但可从体细胞愈伤组织上直接分化出数朵花状结构;同时,接种在该激素组合上的花序轴切段,也可从该切段上直接分化出数朵花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提高青花菜花粉胚状体诱导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花菜花药在keller固体培养基上可以直接诱导形成花粉胚状体。诱导频率与供试材料的基因型、小孢子发育时期、培养基成分和初始高温诱导培养有关。不同基因型胚状体诱导频率在0.1~12%之间;花粉胚状体诱导的最佳时期为单核末期至双核初期;培养基以keller+2.4—D0.1mg/L+NAA0.1mg/L+10%蔗糖效果较好;在接种花药后于32~34℃上进行24-48小时高温处理,能使小孢子从配子体发育转变为孢子体发育形成胚状体,显著提高花粉胚状体诱导频率。胚状体在MS培养基附加适量6-BA和NAA上能形成完整植株,花粉胚状体加培植株移栽到田间,成活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陆地棉(G.hirsutum)做母本,分别与瑟伯氏棉(G.thurberi)和克劳茨基棉(G. Klotzschianum)杂交,以陆地棉自交为对照,取杂交和自交授粉后二天的胚珠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胚珠和纤维的生长在遗传型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而在培养基之间差异明显。遗传型和培养基类型对成胚率都有明显影响。适当提高培养基中铵态氮与硝态氮之比,能提高成胚率。通过杂种胚珠培养,获得一定频率的正常杂种胚,并培养成杂种植株。为克服种间杂交不亲和性提供了成功的试验技术,同时探讨了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生理生化机理。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用0.1mL培养液在37℃,5%CO2条件下培养昆明小鼠原核胚。结果表明,用mSOF和PL3培养小鼠原核胚,4-细胞发育率分别为10%和77%。以后停止发育;PL3和PL3培养小鼠原核胚,每24h换1次培养液,结果发育到桑椹胚和囊胚的百分离分别是27.5%和38.5%;用mMTF,mMTF+20AA,mMTF+Non+Gln,mMTF+Non,mMTF+Ess+Gln培养小鼠原核胚,发育率分  相似文献   

11.
梅花花粉生活力的测定和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悬滴法在15%蔗糖 0.1%硼酸的培养液上对97个梅花品种花粉的萌发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梅花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年份的花粉生活力均存在差异:97个品种中,粉瓣果梅、大宫粉等17个品种的花粉萌发率高达50%以上,寒红、银红台阁、粉红朱砂、桃红朱砂、磨山垂碧5个品种的花粉完全败育。另外,花粉数量和花粉生活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花药散粉量越大,花粉生活力越高。  相似文献   

12.
龙岩市莲花公园梅园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利用梅园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围绕梅花这一主题,以“松、竹、梅”相结合,“梅、兰、竹、菊”为辅助,进行景点设置.创造一个集游憩与“梅”文化一体,富于个性的观梅、赏梅、咏梅的园林空间.  相似文献   

13.
果梅硬枝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果梅当年生硬枝为插穗,研究了影响果梅扦插繁殖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生根粉浓度、枝条段位对果梅扦插成活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其中莺宿果梅枝条的扦插成活率最高,为90%;用200 mg/L生根粉浸泡2 h的扦插效果最佳,其成活率高达80%;当年生枝条中部节段最有利于扦插枝条的成活。  相似文献   

14.
在对台州梅花品种资源的调查基础上,建立台州梅花品种资源圃,搜集和引进各类梅花品种14个类型、65个品种,提出了梅花在当地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法,筛选出以梅花秋梢为外植体、腋芽单芽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等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梅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梅染色体,鉴定梅品种资源的倍数性,为梅分类起源和遗传育种提供细胞学依据,该文采用“去壁低渗法”对我国9个省区梅5个变种,2个变型,108个栽培品种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首次发现原产我国的云南杏梅是二倍体2n=2x=16,但有9.5%的四倍体2n=4x=32细胞.江苏南京的‘迟红’梅品种是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嵌合体,2n=2x=16,2n=4x=32.其余供试材料均为二倍体2n=2x=16.  相似文献   

16.
青梅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糖类、氨基酸、黄酮类、花青素、酚酸等营养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食用青梅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脂、调节生理代谢等生理作用,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对青梅的营养健康效应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青梅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广东青梅种植规模扩大和商品化生产深入,病虫害问题逐渐突出。通过对青梅果园病虫害的调查研究以及防治试验,初步掌握了广东省青梅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规律,并总结出有效的防治技术,为青梅种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系梅花品种组织培养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梅花组培离体繁殖生根非常困难,为了解决不同梅花种系离体组织培养生根困难的问题,为生产梅花脱毒苗和进行转基因操作,该文以‘铁骨红’梅(真梅系)、‘美人’梅(樱李梅系)和‘燕杏’梅(杏梅系)为试验材料,建立了梅花的外植体生长、扩繁、生根的基本培养程序。其中适合‘铁骨红’生长的最佳培养基是改良QL培养基,即QL大量元素+P培养基微量元素+MS有机成分+2倍MS铁盐+30 g/L葡萄糖,该培养基解决了黄化、顶端死亡等组织培养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最佳的增殖培养基是改良QL+1.0 mg/L 6-BA+0.05 mg/L NAA+0.5 mg/L GA-3;最佳的生根培养基是1/2改良QL+0.3 mg/L NAA+0.1 mg/L IBA。‘美人’梅和‘燕杏’的增殖培养基分别是WPM+1.0 mg/L 6-BA+0.1 mg/L NAA和MS+0.5 mg/L 6-BA+0.05 mg/L IBA;生根培养基分别是1/2WPM+0.5 mg/L NAA和1/2MS+0.5 mg/L IBA。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果梅果实有机酸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果梅(Prunus mume Sieb.et Zucc)果实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确定其有机酸的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频率为自变量,有机酸提取量为响应值,使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果梅果实有机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36℃、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19(m L/g)、超声功率59 k Hz、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有机酸提取量的预测值为6.40%,实测值为6.24%,两者较接近。表明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可以优化果梅果实有机酸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20.
AFLP技术对梅花杂交种的快速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银染法AFLP鉴定以父本‘多萼朱砂”与母本‘雪梅’杂交所得 12株F1 子代。以E AT +P AT选择性引物对扩增 ,父本 180bp的特异带在 12株F1 代中都呈阳性带 ;母本 170bp和 171bp两条特异带在 12株F1 代中也都呈阳性带 ,双亲基因组DNA中这 3个特异位点在F1 子代中稳定遗传。结果表明 ,这 12株均为‘多萼朱砂’ב雪梅’的F1 子代 ,AFLP是适合梅花亲子鉴定的简便技术。AFLP对梅花杂交选育新品种的早期选择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