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卷丹百合种间杂种胚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倍体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为母本与兰州百合等7种百合进行种问杂交,以所得幼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杂交组合、消毒方法、幼胚处理方法、胚龄、激素配比对杂种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卷丹×大花卷丹有胚率最高,达41.3%;未开裂蒴果用70%酒精浸泡1min消毒效果最好;剥除种皮和胚乳接种幼胚的萌发率比不剥除高60%~70%,且萌发时间提早17~22d;授粉后40~50d的杂种胚最适于胚培养;最适幼胚萌发培养基为MS+NAA0.01mg·L-1+6-BA0.1~0.5mg·L-1. 相似文献
2.
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inn),又名为康乃馨,为石竹科石竹属的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世界重要切花种类之一,也是中国、云南省最重要的出口花卉之一。但是,迄今为止,中国的香石竹生产仍然依赖国外品种。为了选育出适应中国、云南省气候特点的新品种,选育品种还需从种间杂交做起,为克服种间杂交的不亲和性,本试验针对几个亲和性较难的香石竹杂交组合进行了幼胚培养,了解通过胚挽救能否解决香石竹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材料由省农科院花卉所香石竹大花育种课题提供的杂交组合:香石竹×中国石竹、中国×香石竹、… 相似文献
3.
4.
T.Teramura(1979)根据杂交亲和性将甘薯组的种划分为 A 群和 B 群。A 群包括Ipomoea lacunosa(2x)I.triloba(2x),I.gracilis(4x),I.tiliacea(4x);B 群包括 I.leucantha(2x),I.littoralis(4x).I.trifida(6x)及其系列种2x,3x,4x,和 I.batatas(6x),即栽培种甘薯。A 群与 B 群诸种之间杂交不亲和。1975年日本育成了具有 B 群野生种 I.trifida(6x)血缘的南丰品种,他们认为是甘薯育种的第三个飞跃。我国甘薯育种中也应用 B 群野生种的种质资源,获得了一批育种原始材 相似文献
5.
以甘蓝型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油菜为母本,与花椰菜杂交,在授粉后不同天数,利用不同的培养基对其种间杂种的子房进行培养,发现不同培养基的培养效率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利用胚和胚珠的离体培养获得甘蓝型油菜与青花菜的种间杂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波兹南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提供的甘蓝型胞质雄性不育油菜为母本与青花菜杂交 ,授粉后 1 9d,观察其种间杂交的有效性 ,并对其胚和胚珠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 :种间杂交的亲和性及胚珠退化时间随杂交组合不同而异 ,亲本的基因型对其有很大的影响。胚和胚珠的离体培养可有效地克服合子后的发育障碍获得种间杂种植株 相似文献
7.
利用我国东北原产的野生百合大花卷丹(Lilium leichtlinii var.maximowiczii Baker)与亚洲百合杂种系、东方百合杂种系进行正反交,并对杂种胚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杂交组合、胚龄、激素配比对杂种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花卷丹与亚洲百合杂种系精粹、多安娜的正反交组合均获得了有胚种子,而大... 相似文献
8.
王瑞库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88,(2)
通过细胞胚胎学研究,发现了几种新的烟草花粉胚发育方式,并把发生途径分为三大类+-亚类型:营养细胞(核)发育途径(A—V、A—V_1);生殖核发育途径(A—G、A—G_1);营养核和生殖核发育途径(A—CV、A—CV_1);均等类营养细胞(核)发育途径(B—V、B—V_1)均等类生殖核发育途径(B—G、B—G_1)及核加倍途径(C)。上述发育途径中,以营养细胞(核)途径为主,均等类营养细胞(核)途径次之。讨论了这些发育途径的最终命运。 相似文献
9.
小麦族属种间杂种幼胚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本培养基N_6附加谷氨酸,酵母浸出液、激动素和水解乳蛋白,以及C_(17)基本培养基附加肌醇、椰乳和水解酪蛋白,对小麦族一些属、种间杂种进行幼胚离体培养,由胚直接发育成苗。成功地获得了Kengyilia Zhoasuensis,Hordeum bulbosum,普通小麦,Aegilops crassa, Ae. biconis, Ae.tauschii, H. vulgare ssp. spontaneum (Isreal)与其同父本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的属间杂种,和鹅观草属(Roegneria)的一些种的种间杂种,以及西藏杂草型普通小麦,四川白麦子(含中国春和成都光头)与Ae. tauschii(中国及中东产)的属间杂种植株,为进一步研究小麦族的系统学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其中多数远缘杂种植株的获得在国内外为首次报道。一个亲本(父本或母本)固定,与另一属、种、亚种乃至变种等分类级别的亲本(母本或父本)杂交,其杂种幼胚诱导成苗频率差异很大,但差异程度与分类级别无关。双亲亲缘关系较远的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的杂种幼胚成苗率显著高于具有相同D染色体组的中国春与Ae. tauschii的杂种幼胚成苗率。同时,不同基因型的杂交组合对上述两种培养基组成的成苗率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甘薯近缘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Ipomoea trifida)和海滨野牵牛(I.littoralis),国内外近年利用力甘薯育种种质资源,并选到若干有价值的品系和不同倍性的种间杂种。我们1991~1992年研究了由系号为 K_(221)的 I.trifida 二倍体类型(2n=2x=30),与系号为 K233的 I.littoralis(2n=4x=60)杂文获得的种间杂种三倍体,发现其中有些系具有发生2n 花粉的特性,且频率较高。其证据是:①大粒花粉的存在——甘薯品种正常花粉一 相似文献
11.
12.
梅花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设计 4种方法 :“简易CTAB法”、“预先去杂 CTAB法”、“简易SDS法”和“预先去杂 SDS法” ,提取梅花‘南京红须’、‘南京红’和‘粉皮宫粉’叶片的基因组DNA。分光光度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限制酶酶切反应鉴定表明 :“预先去杂 SDS法”尽管提取DNA得率最低 ,却是唯一能够从梅花叶片提取到高质量基因组DNA的方法 ;嫩叶的提取效果好于成熟叶。A2 6 0 A2 80 比值偏高和降解是所获低质量DNA表现的两个主要现象。RNaseA的再次消化无法降低A2 6 0 A2 80 。 相似文献
13.
14.
该试验以腋芽和胚为外植体,进行了梅花愈伤组织的长期培养及其细胞学的初步观测.结果表明成年母株腋芽外植体启动培养的愈伤率和发芽率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培养基之间稍有差异,3#梅花品种和MS+NAA2.0+BA1.0+ZT2.0mg·L-1培养基较高.胚在MS+GA10.0培养基上发芽率高,并形成正常无根苗.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光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水解酪蛋白(CH)既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增殖,也延长了愈伤组织的寿命.梅花愈伤组织在第四代达到生长高峰,附加CH之后在第七代又出现一次生长高峰;一代之内第四周生长最快.多次继代培养的结果还表明,MS+NAA5.0+KT1.0+CH1000有利于梅花愈伤组织的长期培养.细胞学观测的结果表明,多次继代培养的梅花愈伤组织的细胞形状不规则,核物质相对稀少,并且分化出了很多导管. 相似文献
15.
梅花愈伤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该试验以腋芽和胚为外植体,进行了梅花愈伤组织的长期培养及其细胞学的初步观测.结果表明成年母株腋芽外植体启动培养的愈伤率和发芽率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培养基之间稍有差异,3#梅花品种和MS+NAA2.0+BA1.0+ZT2.0mg·L-1培养基较高.胚在MS+GA10.0培养基上发芽率高,并形成正常无根苗.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光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水解酪蛋白(CH)既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增殖,也延长了愈伤组织的寿命.梅花愈伤组织在第四代达到生长高峰,附加CH之后在第七代又出现一次生长高峰;一代之内第四周生长最快.多次继代培养的结果还表明,MS+NAA5.0+KT1.0+CH1000有利于梅花愈伤组织的长期培养.细胞学观测的结果表明,多次继代培养的梅花愈伤组织的细胞形状不规则,核物质相对稀少,并且分化出了很多导管. 相似文献
16.
该试验以‘美人’梅离体培养的无菌苗叶片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种类激素配比对叶片脱分化及再分化的影响 ,并对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愈伤组织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 :BA对‘美人’梅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起到抑制作用 ;NAA可使叶片直接生根 ;2 ,4 D的加入可以诱发叶片形成球形愈伤。但只有配合适当浓度的BA ,才能形成胚状体。诱导胚状体合适的培养基为 :WPM +BA 1mg L +NAA 0 1mg L +2 ,4 D 1mg L +L 谷氨酰胺 10 0mg L +水解乳蛋白 10 0 0mg L。 相似文献
17.
对两个梅花杂交种优良单株‘X-9’、‘X-55’进行茎段培养的试验研究。通过对采枝时期、培养基种类、消毒方法的对比试验,探索影响梅杂交种茎段腋芽萌发及生长的因素。结果表明:5月上旬到6月中旬是茎段培养的最佳时期;污染率会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消毒方法以0.1%升汞5min最好;两个杂交种最适启动培养基为WPM+0.5mgL6-BA+0.1mgLNAA。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