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境内,东西北三面均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保护区呈半环状屏蔽着民勤绿洲,占民勤国土面积的1/4,是民  相似文献   

2.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石羊河流域最下游的民勤绿沙洲外围,它从北、西、南三面护卫着民勤绿洲,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保护区的建立为民勤绿洲的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遏制河西走廊腰部生态恶化、阻挡荒漠化扩张、改善和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3.
6月29日上午,武威市政协主席徐文善等市政协领导及部分市政协委员在连古城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进军,副局长闫好原的陪同下,深人民勤连古城保护区,了解保护区生态区位、资源分布状况以及管理局成立近五年来的建设管理情况。徐文善主席对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五年来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保护区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对保护民勤绿洲发挥了生态屏障作用,而且对于整个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应当归功于保护区管理局有一个善谋划、能干事的领导班子和一支能吃苦、讲奉献的职工队伍。  相似文献   

4.
高万林 《中国林业》2012,(14):21-21
保护,已成为甘肃民勤的首要任务。推进保护工作,是做好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抢抓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的良好机遇,以创建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为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管护措施,强力推进资源保护,切实维护生态安全,积极向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迈进。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的民勤县境内。保护区总面积584.82万亩,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81.59  相似文献   

5.
民勤沙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的石羊河流域下游,处于全国沙漠化监测和防治的前沿地带,是我国沙漠化研究的重点地区之一,其沙漠化防治对西部大开发及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实施生态修复,使修复区植被得到恢复和重建,沙漠化减轻,生态环境改善,从而有效保护民勤绿洲,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稳步实施。  相似文献   

6.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89882.5hm^2,位于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绿洲的外围,直接保护着民勤一武威绿洲的生存与发展,保护荒漠植物是其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保护区植物种类相对贫乏,共有种子植物64科227属474种(包括变种及栽培种),还受到水环境恶化、植被退化、土地沙化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威胁,建议采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完善政策法规、依法管理保护,遵从自然规律、科学规划经营,加强能力建设、发展社区经济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万林 《中国林业》2011,(21):20-21
在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有一片绿洲,它形如一把绿色的楔子,顽强地阻击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合拢,保护着整个河西走廊的生态、经济安全,堪称国家西部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这里是全国最干旱、  相似文献   

8.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东北西三面被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环围,石羊河流经其境。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在红崖山水麓分为东西两河,在下游冲积成一狭长的绿洲平原。深居塞外沙乡一隅的民勤绿洲像一把绿色的利剑,插在两大沙漠的夹缝中。全县人口30万,面积1.6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仅占9%。属温带大陆性极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只有11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644毫米。在漫长的民勤绿洲开发历史长河中,早在40多年前,民勤人民就已经在这片沙海环抱的绿洲上生活,是我们的祖先在这片绿洲中创造出了震古铄今的…  相似文献   

9.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总经营面积584.82万亩,以保护荒漠天然植物群落、珍稀濒危动植物、古人类文化遗址和极端脆弱  相似文献   

10.
李全胜 《中国林业》2013,(22):43-43
石羊河流域源头天祝县水源涵养林,是武威市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系河西商品粮基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一旦失去这片涵养林,石羊河就会枯竭,流域下游的民勤,就会变成第二个罗布泊。武威绿洲难以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承兵 《中国林业》2012,(20):25-25
管理始终是发展的支撑力,在西北边陲更是如此。冬寒夏热、多风沙、少降雨的气候特点给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总经背面积584.82万亩的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2.
《甘肃林业》2010,(5):M0002-M0002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民勤县境内的荒漠区域内,东北被腾格里沙漠包围,西北有巴丹吉林沙漠环绕,北、西、南三面屏蔽着民勤绿洲,扼守住河西走廊的腰部.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保护区以保护荒漠天然植被群落、珍稀濒危动植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民勤通过退耕还林(草)、县境内实施"五禁"措施、关井压田与外流域调水、建立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等措施,生态防护体系建设取得了成效。分析了各种生态防护体系对沙尘消减与防治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
在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有一片绿洲,它形如一把绿色的楔子,顽强地阻击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合拢,保护着整个河西走廊的生态、经济安全,堪称国家西部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这里是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源地之一;这里的存亡关系着河西走廊的安危,关系着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这里的防沙治沙、生态保护问题,强烈吸引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亲自批示决不能让这里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相似文献   

15.
迎着清风朗目的春早,我们来到甘肃民勤连古城保护区连古城保护站的老虎口。这里曾是民勤最大的风沙口,现如今,一望无际的荒漠中,到处摇曳着人工栽植的一排排、一行行梭梭。那是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民勤的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注入的新的活力。在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梭梭对恢复生态、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特别对防风固沙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柄利剑刺大漠出武威向北直行,便是民勤绿洲。民勤位于石羊河下游,西面是巴丹吉林沙漠,东面是腾格里沙漠,沿石羊河流域的农业耕作和天然植被形成了一条绿色长廊。全县有三十多万人,七十多万亩耕地,近千万亩的天然植被,它就像一柄利剑劈断了沙漠黄龙。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  相似文献   

17.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综合整治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过大、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因素引起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从持续发展和综合生态系统的观点,将石羊河流域作为以水维系的生态系统整体。阐述了石羊河流域祁连山区实行造林和封育措施,绿洲平原区实行节水型持续农业的系统环境整治的技术措施与意见。  相似文献   

18.
石羊河流域上游的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和中下游防护林在维持区域生态环境稳定与安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前人研究成果与实地调查资料分析说明,灌木林占石羊河流域林业用地面积的71.3%,是重要的生态保障植被。保护河岸能力较优的河岸林植被组合是盐化草甸+灌木。森林在石羊河流域减灾中发挥着保持水土、减少洪灾和防风固沙的作用,灌木林是该流域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由于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及生态问题随着长期的积累,日益加重,对石羊河流域的治理和保护已成为近年来政府和人民群众所聚焦的热点问题。针对石羊河流域林业发展现状做了简要论述,并探讨了通过林业建设来改善石羊河流域水系状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赵永海 《中国林业》2013,(24):33-33
甘肃民勤一直在变,民勤境内的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一直在变。从沙漠到绿洲,从荒山秃岭到郁郁葱葱……这一切得益于生态建设,得益于防沙治沙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