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邯杂棉13号于202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冀中南春播植棉区平均生育期120 d,株高103.7 cm,铃重6.4 g,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18―2019年河北省冀中南春播杂交棉区域试验中,邯杂棉13号每666.7 m2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69.3 kg、113.5 kg和102.2 kg。简述了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棉13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措施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邯M263是转基因抗虫低酚棉花品种,2019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田间无色素腺体株率达99.9%,棉花种子游离棉酚含量为0.009 2%。介绍了低酚棉品种邯M263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全面的描述棉花新品种邯棉6101的品种特性,对邯棉6101在国家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河北省和国家区域试验的结果平均),邯棉6101第一果枝节位6.5节、单株结铃数18.1个、单铃重6.3 g、籽指11.9g和衣分39.3%;枯萎病病指6.39,黄萎病病指21.7,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7 mm,断裂比强度32.8 eN/tex,马克隆值5.3,整齐度指数84.8%,纺纱均匀指数146;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179.55 kg/hm2、1637.58 kg/hm2、1471.98 kg/hm2.邯棉6101具有品种特性表达稳定、抗病性突出、纤维品质优良以及高产稳产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邯棉646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转基因棉花杂交品种,国家试验鉴定早熟不早衰,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08014",2014年转基因证书续期,编号"农基安证字(2013)第117号"。生产示范中,邯棉646表现高产、稳产,为充分发挥该品种抗早衰的产量潜力,实现高产应掌握必要的栽培规程。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我国棉花生产现状、保障棉花生产,培育“节本增效”的棉花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邯656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邯853与邯棉103为亲本选育而成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201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70003)。该品种赘芽少、株型清秀,适宜轻简化栽培。对邯65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轻简化栽培技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6.
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邯棉559、邯棉802和邯郸885的指纹图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保护国审品种邯棉559、邯棉802和河北省审定品种邯郸885的品种权,减少棉种企业的经营风险,保障棉农种上优质的棉花品种,选择了44对SSR核心引物构建邯棉559、邯棉802和邯郸885的指纹图谱。利用指纹图谱检测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这44对核心引物多态性好,鉴别能力强,广适性好。  相似文献   

7.
早熟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湘棉37于202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夏播生育期102.9 d,单株结铃17.9个,铃重5.5 g,衣分40.9%;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 mm,断裂比强度34.8 c N·tex-1,马克隆值5.0;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适于轻简化栽培和机械采收。2020年湖南省棉花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中,湘棉37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13.4 kg、86.8 kg和86.8 kg,分别比对照省工棉2号增产2.6%、0.7%和0.7%;2021年湖南省棉花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中,湘棉37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73.5 kg、111.4 kg和110.4 kg,分别比对照湘棉早1号增产9.5%、9.4%和9.0%。主要介绍了湘棉3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冯社军 《中国棉花》2002,29(5):26-26
常规春播棉品种邯333由河北省邯郸市农科院棉花品种资源室采用陆海远缘杂交,种间杂交、回交、近交、定向选育、南繁加代,培育出的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1998年参加河北省春播常规棉预备试验,1999年参加区域试验,2000年参加生产试验,连续3年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001年3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中棉所143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基于中棉所143在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介绍了其选育过程和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等特征特性,并总结了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中棉所143生育期131 d,株型较紧凑,Ⅱ式果枝,单株结铃6.9个,铃重6.2 g,衣分43.5%,霜前花率82.6%,抗枯萎病、抗黄萎病,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Ⅰ型品种要求;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57.8 kg、155.4 kg、149.6 kg。  相似文献   

10.
邯 2 4 1是邯郸市农科院以冀棉 2 1为母本 ,与中棉所 1 4,中棉所 1 6和 85- 1 - 5多父本杂交育成。 1 999年 3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 996~ 1 997年参加河北省夏棉区试 ,两年平均霜前皮棉每公顷 595.5kg,比对照中棉所 1 6增产2 8.4% ,增产极显著 ,居第一位。 1 998年参加河北省夏棉生产试验 ,霜前皮棉产量 91 3.5kg,比对照中棉所 1 6增产 1 9.0 % ,居第一位。 1 998年在馆陶马固村示范 2 0公顷 ,平均产量 1 2 2 5.5kg。在新疆农一师五团和农七师试种也表现相当出色 ,其中 1 31团 7连枯萎病重病地种植 ,皮棉产量每公顷…  相似文献   

11.
邯杂306是邯郸市农科院棉杂优研究室于2001年育成的转基因杂交棉,2002-2003年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2003年同时进行生产试验,2005年获得转基因安全评价证书,2005年3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冀审棉2005002。1选育方法及过程2000年冬利用包括邯抗58在内的5个品系与2个优良的常规自交系邯105和邯182,采用两组亲本双列杂交设计,配制10个组合,在2001年品比试验中,(邯抗58×邯182)组合,整个生育期长势强、铃大、衣分高,产量表现突出,其霜前皮棉平均较对照(新棉33B)增产58.6%,且高抗枯萎、耐黄萎病。2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8天,比对照…  相似文献   

12.
创棉518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简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创棉518在西北内陆棉区春播生育期118 d,株型紧凑,株高73.05 cm,第一果枝节位5.1;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20年生产试验中,创棉518每666.7 m2平均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94.5 kg、186.2 kg、176.7 kg。纤维品质达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Ⅱ型品种要求。  相似文献   

13.
石彩17是于2021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早熟棕色棉品种。其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2016―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彩色棉组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结果平均666.7 m2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77.59 kg、156.76 kg和155.95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新彩棉20增产17.30%、16.95%和16.85%;纤维品质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彩色棉品种审定标准要求。主要介绍了石彩17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邯郸 1 0 9是邯郸市农科院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虫棉新品种。1 999— 2 0 0 0年参加黄河流域抗虫棉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0年同时参加黄河流域生产试验 ,表现高产、稳产、品质优良 ,抗病虫性能强 ,经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测定 :综合评比位于参试品种之首 ,与抗虫杂交棉中棉所 2 9产量相当。该品种 2 0 0 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3年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邯郸 1 0 9。1选育经过邯郸 1 0 9的亲本组合 :邯 41 0 4×泗棉 3号抗虫系 ,邯 41 0 4是邯郸农科院育成的高产…  相似文献   

15.
邯棉6101是2018年通过河北省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棉20180002)。该品种是一个高产、优质双抗棉花新品种。为了实现该品种的顺利推广与正确运用,使邯棉6101在生产推广中能更好的发挥优势,为棉农增产、增收。作者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参试表现,轻简化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尤其是该轻简化栽培技术,有利于应对棉田管理人手少、工值高、植棉效益低的情况,防止盲目简化,且不因简化而减产,使土地贡献率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创棉513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从选育过程与方法、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和抗病性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主要的栽培技术措施。创棉513在西北内陆早熟棉区生育期124 d,株型较紧凑,Ⅱ式果枝,株高70.1 cm,霜前花率100%,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Ⅱ型品种要求。2020年生产试验中,创棉513的666.7 m2籽棉、皮棉产量分别为394.9 kg、185.1 kg。  相似文献   

17.
川棉 45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于 1 984年以 77- 98与江苏棉 1号杂交后连续与江苏棉 1号回交 ,选择出抗病虫抗螨均好的“1 0 9- 2”品系与中棉所 1 2杂交 ,然后经过多年系统选择培育而成 ,2 0 0 0年 7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特征特性1 .1丰产性1 997和 1 998年在四川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 ,川棉 45每公顷子棉产量分别达 3 1 46 kg和 3 2 4 6 .5 kg,比对照分别增产 8.4%和 1 0 .45 % ,每公顷皮棉产量分别达 1 3 6 2 .9kg和 1 44 5 .9kg,比对照分别增产8.1 4%和 1 2 .47% ,每公顷白花皮棉产量分别达1…  相似文献   

18.
邯 68 2是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棉花所以邯郸 2 84为母本 ,与高产抗逆性强的邯 96HS- 5 6杂交 ,后代经南繁北育 ,在枯、黄萎病混生病圃中筛选鉴定培育而成。 2 0 0 1年参加品比试验。 2 0 0 2 - 2 0 0 3年参加河北省棉花区试 ,2 0 0 3年参加河北省棉花生产试验。 2 0 0 4年 2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生育期 1 2 8天 ,属春棉品种。植株筒形 ,株形清秀 ,透光性好 ,茎秆坚硬抗倒。第一果枝节位 6~7节 ,叶片中等大 ,叶色深绿。出苗好 ,长势较强 ,结铃性强 ,铃分布均匀 ,卵圆形 ,铃重 5 .8g,铃壳薄 ,吐絮畅 ,易采摘 ,纤维…  相似文献   

19.
高产、优质、抗病虫棉花新品种农大棉8号(原农大156),系河北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培育,2006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中棉所9C02为转cry1Ab/cry1Ac基因抗棉铃虫早熟常规棉品种,2019―2020年和2021年先后参加长江流域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生育期104 d,株高97.5 cm,第一果枝节位6.6,单株结铃12.6个,铃重5.1 g,衣分38.9%,霜前花率95.1%,耐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棉铃虫,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Ⅲ型品种标准;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08.6 kg、81.1 kg和77.5 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8.8%、9.5%和8.9%。基于中棉所9C02在长江流域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主要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