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利用JICA提供的HED-0602型高频加热连续真空干燥机对落叶松和水曲柳锯材(25mm和50mm)进行干燥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干燥水曲柳锯材的速度快于干燥落叶松锯材,干燥水曲柳铖材的质量优于干燥落叶松锯材。本文提出了高频真空干燥25mm和50mm落叶松,水曲柳铖材的干燥基准,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适用于小径柞木的干燥基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木是黑龙江省林区主要树种之一,其具有纹理美观、材质较硬、韧性适中、干燥后形状稳定等特点,是制作家具、铺装地板及室内装饰的优良木材。 相似文献
4.
在周期式强制循环顶风型蒸汽干燥窑条件下,采用连续升温干燥基准,对小径级柞木锯材干燥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应力变化曲线;分析了小径级柞木锯材在干燥过程中应时机处理和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7.
锯材窑干是当前生产中最常用的干燥方法,但这种方法的一个最大缺点是能耗大,并且干燥质量不理想。寻求一种既能提高木材干燥质量又经济实用的干燥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锯材气干与窑干联合干燥就是比较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运用IF干燥机针对落叶松小径木异型材弦向干缩系数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干燥温度下,干缩系数沿径向呈两种变化趋势,一是由髓部向外先减小后增加,二是由髓部向外逐步增加。变化趋势的不同取决于干燥过程中拉应力和压应力出现的频率。同一部位木材的干缩系数呈现低温较大、随干燥温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随干燥温度的增加。各部位干缩系数与干燥温度表现为较好的二次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在真空干燥条件下,分析小径级柞木板材的应力与含水率、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由于真空负压作用,水分蒸发速度得到了加快,干燥应力由于干燥前板材内的初始应力的差异,导致干燥过程中应力的发生、发展有所差异。根据应力表现的差异应当在干燥不同阶段及时进行调湿处理,预防板材开裂产生。 相似文献
10.
11.
小径低等原木加工利用中的制材-干燥-纵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制材、干燥、实木产品加工生产之间内在联系和影响为主要原理,对直径为14~24 cm的3等柞木原木分别采用制材-干燥-纵剖(SDR)工艺和传统加工工艺生产集成材进行对比试验.两面下锯法提高了毛边板出材率和生产率,有效控制了毛边板的干燥变形.结果表明:与传统加工工艺相比较,刨光材等级率未降低的情况下,SDR工艺提高了原木到集成材木材利用率5.41%. 相似文献
12.
通过NS(一种化学药剂)改性落叶松材和素材在相同干燥基准下干燥速度和干燥质量的对比试验,研究了Ns改性对落叶松材干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S改性可显著改善落叶松材的干燥性能,40mm厚板材平均干燥速度可提高48%以上,各项干燥质量指标均高于国家二级标准,完全可满足家具等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在拟定的汽蒸高温干燥基准下,采用传统化学分析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兴安落叶松木材干燥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木材汽蒸高温干燥过程,不仅会发生水分扩散等物理变化,而且也会发生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中木素与半纤维素之间的化学联接松弛和断裂,以及半纤维素降解等化学变化。这是由于半纤维素中的乙酰基脱落生成醋酸,使木材酸度增加,由木材自身造成了一种温和的弱酸水解环境。因此,木材汽蒸高温干燥处理,是一种物理和化学的综合过程。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BP型3层映射模式,对东北林业大学木材干燥实验室俄罗斯产落叶松进行木材含水率测定,干球温度平衡含水率和预热阶段干燥阶段的木材含水率以干燥机内部所测定为基准作为输入矩阵,以所测定的木材降温阶段和湿热阶段所测定的木材含水率作为输出矩阵从而确定3层形式,作出一段周期内落叶松控制系统降温和湿热阶段含水率预测,通过网络训练获得最佳权值,作为预测模拟参数,通过调整干球温度和其他参数使在半自动控制中木材含水率达到可控效果,从而在今后的干燥过程中可以通过含水率的预测得以实现对温度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17.
Chen Xiquan 《林业研究》1994,5(1):23-27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n soils under the 34-year-old Larch forest and Larch-Walnut mixed forest, It was concluded that, in
mixed forest, the total content of water-stable aggregate (0.25–5mm) in the upper layers (0–30cm) of soi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ure forest. The 2mm aggregates increased 48% in mixed forest soil compared with pure forest, and consequently,
the three-phase ratio of soil was regulated,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improved and the fertility of soil raised. Because of
the stability of total aggregate cont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2mm aggregate content in soil fertility, it’s advisable using
the two indices above to characterize the effect of mixed forest on soil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