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嵌入法接种小麦纹枯病菌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分别于小麦苗期和成株期 ,比较了两种不同的小麦纹枯病菌接种方法的效果 ,结果表明 ,利用嵌入法接种的效果明显优于外贴法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小麦纹枯病抗性苗期鉴定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于温室小麦苗期、成株期及大田成株期,比较了三种不同的小麦纹枯病菌接种鉴定评价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温室苗期鉴定评价方法在发病一致性、稳定性等方面优于另外两种方法,同时在育种上还能缩短育种周期和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3.
4.
江苏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相似文献   

5.
[目的]水稻纹枯病的抗性鉴定易受环境中温度、湿度及水稻株高和生育期等的影响,不同学者在水稻抗纹枯病遗传研究中采用的接种鉴定方法不同,寻找一种科学的水稻抗纹枯病接种鉴定方法至关重要.[方法]以已知抗、感纹枯病差异明显的8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评价了前人研发的8种水稻抗纹枯病接种鉴定方法:离体叶片法、苗期微室法、苗期雾...  相似文献   

6.
不同接种调查方法对抗水稻纹枯病遗传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以抗感反应显著不同的水稻代表品种,研究了不同接种调查方法在抗纹枯病遗传研究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带菌短牙签嵌入接种,植株间始病迅速且整齐一致,感病品种发病适度,不同品种间抗感差异最为明显。病情调查的适宜时间在抽穗后30d左右或发病初期,而在明显拨节到抽穗阶段,品种内由于茎杆伸长时间的差异,病斑发展的差异增大,致使品种间抗感差异不易被识别,并且还讨论了不同病情调查项目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从江苏小麦纹枯病标样中分离出与小麦纹枯病菌相伴而生的弱致病真菌71株,其中主要为交链孢菌和弯孢霉。其对小麦纹枯病的影响初步结果为:在麦苗上先接弱致病菌交链孢菌和弯孢霉,3d后再接种小麦纹枯病菌,病情比对照都有不同程度减轻,病斑长度最高降低30.30%;用弱寄生菌与小麦纹枯病菌同时接种,未能表现降低病情的效果,相反有的增加了病情,似有协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小麦纹枯病在不同生育时期表现的不同症状特点,从气候因素、耕作栽培制度、品种抗性等7个方面分析了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为明确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纹枯病、叶锈病的田间抗性,特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扬麦18、扬麦19、镇麦5号、扬麦158、镇麦8号、扬麦13、扬麦12等品种的小麦纹枯病发病较轻,对小麦纹枯病田间抗性表现较好;镇麦8号、扬麦12、扬麦158、镇麦5号、扬麦19等品种的小麦叶锈病发病较轻,对小麦叶锈病田间抗性表现较好。建议在小麦纹枯病、叶锈病重发区,推广种植扬麦19、镇麦8号、镇麦5号、扬麦12等品种。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小麦纹枯病病原菌菌丝融合群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97~1999年从湖北省襄樊、黄冈、荆州、宜昌等各主要麦区小麦纹枯病病株样上分离出丝核菌65株,其中双核丝核菌43株,多核丝核菌22株。分别与双核和多核丝核菌融合群国际标准准菌株进行测试表明,湖北省小麦纹枯病病原菌属于Rhizoctonia AGD(CAG1)和R.solani AG5、AG4 、AG2-2IIIB、AG1-IC,相应菌株数分别为43、12、6、2、2,出现频率分别为66.2%、18.5%、9.2%、3.1%、3.1%。  相似文献   

12.
13.
几种杀菌剂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经济有效安全药剂防治小麦纹枯病,对24%噻呋酰胺SC、20%井冈·咪酰胺WP、12.5%氟环唑SC等5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噻呋酰胺SC、12.5%氟环唑SC、20%井冈·咪酰胺WP用量分别为20mL、30mL和50g/667m2时,在药后15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3.53%、87.06%和73.33%,防效比较理想;在药后30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65%、46.62%和57.00%,防治效果下降。可见,以上几种杀菌剂防治纹枯病药效期在15d下降,纹枯病重发田块宜采用2次防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小麦纹枯病的危害症状和发病规律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将农业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小麦纹枯病又称小眼斑病,在我省北部小麦主产区,近几年随着种植方式、施肥、引种、气候的变化,该病从1995年起发病程度逐渐上升,现已成为小麦主要病害之一。 一、发病症状 小麦苗期感病后,病部初呈暗绿色小斑,后渐扩大呈云纹状大斑。潮湿条件下,病部出现白色的菌丝体,有时出现白色粉状物。后期病部表面产生褐色菌核。以病组织表面出现褐色菌核作为其诊断识别的依据。 二、发病规律 该病是角担菌属菌引  相似文献   

16.
井岗霉素和粉锈宁春季防治小麦纹枯病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井岗霉素和粉锈宁春季防治小麦纹枯病比较试验张穗,刘庆元,郑文明(河南农业大学植保系,郑州450002)高庆尊,胡国华(长葛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小麦纹枯病是河南省近年来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选择控制这一病害的理想药剂和防治时间,是目前生产上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多发于新蔡县小麦生产过程中的病害之一。本文就其发生的症状、发生规律及环境条件和其防治方法等方面做出了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李秀珍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119-120
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是小麦常见的两种病害,了解其侵染途径、流行趋势及危害性,学会田间科学的观察记载,对病害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何文兰宋玉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麦纹枯病在我省近几年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特别是肥水条件好,小麦产量水平高的麦田,其发生危害尤为严重。受害麦田,一般减产5%~10%,重者可达40%左右,为此,特将小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