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旱地农业区对咸水灌溉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旱地农业区对咸水灌溉的研究和应用甘肃农业大学蔺海明地球上虽水域面积占70%,但淡水量仅占0.56%。随着世界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淡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与日俱增,淡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特别在世界广大旱农地区水资源不足更是限制农业...  相似文献   

2.
西北干旱区农业节水工程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炯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4):77-79,90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西北干旱区农业、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水资源,发展节水型农业是西北干旱区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性问题。结合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以及灌溉工程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包括输水工程、田间工程、井渠结合工程和节水管理工程在内的西北干旱区农业节水工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而且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有可能超过耕地,成为掣时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不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实现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将成为一个难圆的梦。  相似文献   

4.
萧琴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3):115-116
随着水资源短缺的日益加剧和人口增长,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不仅要实现节水措施,更重要的是实现高效最优化。目前甘肃省白银市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已经成为限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高效利用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深化水资源改革时不我待,强化水资源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水资源与能源短缺,大部份农村地区经济形式发展速度势较慢。技术管理水平低。因此,不断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努力提高地面灌溉的灌水效果是缓解水。资源短缺、保持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水资源短缺的日益加剧和人口增长,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不仅要实现节水措施,更重要的是实现高效最优化。目前甘肃省白银市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已经成为限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高效利用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深化水资源改革时不我待,强化水资源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据专家预测,水资源短缺将成为21世纪我国农业面临的严重问题,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有可能超过耕地,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水是农业的命脉,不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实现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将成为一句空话.鉴于我国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应解决目前农业水资源低效利用问题,另一方面应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综合管理.要做到这两点,应从政策、科技和投入这3方面着手,其中政策是前提、科技是关键、投入是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水资源短缺的加剧和全球人口的增长,农业水资源利用不仅要实现节水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节水的前提下实现产出的高效益。但是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已经成为限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强调了发展水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道路,建立节水型社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就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侯宝英 《世界农业》1998,(11):27-27
旱地集水高效农业武功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协委会侯宝英降水不足,径流损失,强烈蒸发等一系列围绕“水”的问题极大地困扰着旱农地区的农业发展。降水稀少、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均和降水强度大是广大旱农地区降水资源的共同特征,导致旱作区降水多以阵发性暴雨为主,易引起大...  相似文献   

10.
西北黄土高原农业节水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黄土高原是典型的水资源贫乏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与水资源短缺的现实相比,该地区农业用水方式粗放,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农业节水势在必行.从西北黄土高原水资源及农业用水现状着手,分区对宁蒙引黄灌区、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陇中宁南海东黄土丘陵区、陕北陇东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陕西关中平原等不同区域的农业节水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各区的农业节水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干旱地区区域间虚拟水贸易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161-2162,2185
[目的]对我国干旱地区区域间虚拟水贸易策略进行研究。[方法]以与水资源关系最为密切的粮食生产为例,运用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理论,将水资源纳入经济增长、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福利等一系列国家宏观目标下构建模型,对虚拟水贸易策略的有效性分析验证,并提出我国干旱区域实行虚拟水贸易的相关建议。[结果]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可通过实施虚拟水战略生产需水量较低的产品,并与水资源丰富地区交换水资源密集型产品而获益,但前提是水资源丰富地区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技术较缺水地区更高,这样该地区才有足够的驱动力参与到水资源短缺地区的虚拟水战略中,从而通过贸易的方式提高彼此收益,缓解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以及生态破坏等问题,促进其经济协调发展。[结论]该研究为解决我国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河套灌区引水量限额后节水灌溉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黄河水资源日益短缺,河套灌区引黄水量限额配置调整等问题,对节水灌溉对策进行了分析,指出应改进,完善工程设施,进行以渠系防渗为中心的灌区技术改造,开发利用地下水,发展井灌,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合理确定作物种植比例和灌溉定额,以缓解引黄水量限额与农业生产需水量的矛盾,实现河套灌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虚拟水是近年来水资源管理领域中出现的新概念,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是缺水区域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区购进水资源密集型产品(尤指粮食)来获得本区水资源安全的一种构想.研究从整体上分析了目前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及其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节水、调水、移民等常规方案对比分析,引入虚拟水的概念,以新疆为例探讨了干旱区实施虚拟水理论战略的基本思路和意义,构建了基于虚拟水战略的水资源持续利用的保障框架,提出了建立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主张,为干旱区缓解其缺水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浅析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姗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190-1191
我国水资源短缺,大部分地区水资源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水污染又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并引发诸多社会与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要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给予必要的支持,二要靠各地的自觉行动,三要加大执法成本和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水源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蒙特利尔进程(Montreal)的有关标准与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结合我国西北干旱区水源涵养林的实际,探讨我国温带干旱、半干旱区水源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并对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区年降雨量偏少,降水集中、多暴雨且年蒸发量大,导致严重的雨洪问题与水资源短缺问题。山麓迎风区多暴雨的气候特征对平原地区构成了雨洪灾害的威胁,在城市浅山区建设海绵绿道作为径流缓冲区,对于缓解雨洪灾害有着重要意义。为解决华北地区城市浅山区雨洪管理问题与水资源短缺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城市浅山区的雨洪灾害情况及其特点,首先探讨了在华北地区城市浅山区建设海绵绿道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山前大道项目,提出了适用于华北地区浅山区的海绵绿道设计方法。该海绵绿道的设计策略综合考虑到3个维度:1)华北城市浅山区作为自然基底;2)绿道作为雨水径流缓冲带;3)低影响开发措施作为绿道设计内容之一。本研究基于雨水安全与利用两个视角综合考虑设计策略。最后,本文利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量化模拟LID设施对雨水径流的控制效果,将海绵绿道与传统绿道的调蓄效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海绵绿道在控制径流总量、峰值流量以及推迟峰现时间方面具有更好的效能,能有效解决场地的雨水调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山西水资源现状与发展节水农业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是有限不可替代的生命之源 ,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水资源紧缺制约着山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山西水资源现状出发 ,分析原因 ,提出经济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重庆市地区目前人均水量少,而且在时空分布上东南多、西北少,水体污染、水旱灾害频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等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严峻形势和危机状况,以及对重庆市地区环境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加大长江流域水环境的保护力度,治理污染、实现污水资源化,加强深化供水管理体制改革等解决本地区水资源危机,使之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王维  郭青  赵旭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691-2691,2718
我国是农业灌溉大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是现阶段面临的两大问题.解决农业用水的出路,除了充分用好现有水资源,普遍实施节水农业之外,还需要把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利用.城市污水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农田灌溉,其水质可靠、水量稳定.介绍了几种适用的污水处理技术,指出污水灌溉应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防止可能带来的二次污染和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立集雨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方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902-13903
2010年西南5省区的严重干旱再次给我国恶化的生态环境敲响了警钟,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又一次摆在人们面前。集雨园是一种能够构建生态处理系统并创造良好城市自然景观的景观设计。根据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指出引进集雨园这种雨水利用形式的必要性,并对加快我国集雨园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