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旅融合产业是在农旅融合模式下,以农业生产功能为基础,合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所开发的农业产业链、农村旅游和配套商业项目等为核心功能,整体服务大众和推动农村发展的一体化产业.本文以四川省剑阁县盐店镇五指村为例,进一步探索对农旅融合产业的发展以及对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崇礼区拥有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以及良好的旅游资源,极为适合发展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农"与"旅"结合度不高,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开发类型单一,同质性现象极为严重,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经营规模小,缺乏专业化人才,基础设施不完备,特色产业知名度不佳,未形成相应产业链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要加强农旅融合度;开发多种类型的农旅融合乡村旅游;重视农旅融合乡村旅游的建设,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形成品牌产业链;利用冬奥会的契机,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3.
农旅融合是推进乡村振兴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实施途径,同时也是影响地区耕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例,有效测度了我国农旅融合水平,利用2010—2017年12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农旅融合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旅融合整体水平偏低,目前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西部地区发展迅速。农旅融合对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经济较发达地区粮食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粮食非主产区农旅融合通过提高农业固定资产投入和促进劳动力"回流"显著提升粮食生产效率,而粮食主产区乡村旅游发展对劳动力和耕地资源的"挤出效应"明显。山区农旅融合对劳动力流动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促进作用比平原地区更加显著。因此,提出加大贫困山区休闲农业开发力度,优化粮食非主产区农业固定资产配置,提高经济较发达地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安徽农业科学》2020,(4):112-116
基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重视,摸清目前苏州农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对蒋巷村与三山岛两个农旅融合发展的典型个案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分析其产业基础、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路径等,以求发现农旅融合发展的普遍规律,为制定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政策和区域农村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实证依据,并尝试从政府和经营主体两个层面提出具体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贵阳市息烽县农产品市场供需结构性失调、生产环境负效应日益凸显等系列问题不断出现,单一的农业资源急需向多元化农业发展模式转型,加快农业产业园的农旅融合发展迫在眉睫。该研究尝试从贵阳市息烽县农业产业园目前的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进行分析总结,把握农业旅游的融合原则,进行从共性到个性的探究。结合实例探索出适宜在息烽县小南海地区进行的农旅融合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以期为息烽县其他区域的农旅融合方案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一、研究背景在农业供给侧如火如荼进行的当下,2017年一号文件出台,提出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能充分开发利用农村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是新常态下农村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休闲观光园区是一种农村产业新业态和生态旅游新类型,现正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从国内外的探索和实践看,发展休闲观光园区是农旅结合、城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6,(14):176-177
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既是实现以旅推农、以农促旅、农旅融合的有效路径,又是获得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助推脱贫攻坚、促进农村繁荣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农旅融合视角,对金沙县油菜产业与旅游业相融合发展的现状及优势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措施,以期对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紧密,在尊重农业发展的前提下,农旅融合作为乡村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是融合旅游产业、合理开发乡村资源、带动村民致富的有力措施;是响应和践行村庄规划发展中的大势所趋。目前,基于农旅融合的村庄规划研究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研究视角相对狭窄,偏经济学、社会学方向,很少从规划的角度思考。本研究从农旅融合角度出发,以屏边县大份子村庄规划为例,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和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构建“农旅融合”和“大份子村规划”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定量分析两者的耦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大份子村“农旅融合”发展的基础与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存在显著的耦合互动发展关系。结合耦合性结论提出相对应的科学性建议,为村庄未来的规划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旅融合是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在构建农业新生态,重塑产业链上可有效打开目前许多三农问题的解决瓶颈。选取1985-2019年的相关数据,建构浙江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相互关系的VAR模型。通过初步研究发现,浙江农业产值与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人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合作镇是革命老区,存在经济总量偏小、企业单体规模不大的情况,合作镇将农旅融合发展作为全镇突破口,列为发展的头版头条,提出“服务是最大资源”理念,深入挖掘“生态、田园、村庄、人文、历史”等旅游资源,以农旅特色项目为支撑,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促进农业转型,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11.
选取陕南秦巴山区2009—2018年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数据,通过构建耦合模型对农旅融合情况进行评价,并以陕南秦巴山区法官秦岭原乡农旅小镇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SWOT方法,构造AHP-SWOT战略四边形,计算战略类型方位角,绘制农旅小镇发展战略类型、强度图谱,对战略决策问题进行量化。结果表明,陕南地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度整体不高,但提升空间很大,农旅小镇面临的机会大于威胁,优势大于劣势。因此,陕南秦巴山区应紧抓政策机遇实现产业振兴,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严格质量标准提高农产品品质,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品产业链,加强品牌营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建立农业特色小镇健康可持续发展机制,推动农旅融合,促进农业转型,进而实现贫困农户增收减贫。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164-165
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多功能农业发展的代表形式之一,这样的方式更适宜于昆明市松茂村农业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松茂村农旅融合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农民单一的收入渠道,也改变了农业单一的生产方式,由单一的生产发展方向转变为农业经营以及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兼顾的生产管理方式,为促进农业产业园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本文基于农旅融合视角下,分析松茂村樱桃生态观光园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因地制宜探究樱桃生态观光园未来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农旅融合作为产业融合的重要形式,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农村产业融合必然的发展趋势.武隆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涉农产业基础较好,具备农旅融合的先决条件.采集武隆区旅游业与其他涉农产业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测算农旅融合水平,发现武隆农旅融合达到一定水平,旅游业同农业、林业融合较好,同牧业、渔业融合有待提升.继续提升武隆区农旅融合水平还存在服务人才缺失、宣传力度低、品牌效应低等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农业与旅游业作为研究的主题,在梳理数字经济促进农旅互动融合的理论基础上,利用各省的相关数据构建出耦合协调模型,以此测算2010—2018年全国各地区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再借助中介效应实证检验出数字经济对农旅互动融合的影响以及存在的内部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农旅互动融合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数字经济在加快农旅互动融合的过程中,资本积累和消费需求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这对发展数字经济技术推动中国各产业的结构优化,既有现实基础,又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以期为促进中国农旅深度融合、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以江苏省为例,探究农旅融合的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根据发展现状提出对策建议,为江苏省农旅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构建农旅融合综合评价水平和耦合协调模型的基础上,选取了江苏省各地级市2000—2020年时间跨度中2000、2005、2010、2015、2020年这5个时间段农业和旅游业相关的15个指标面板数据,来研究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水平;运用ArcGIS软件对耦合协调度结果进行空间可视化,研究农旅融合耦合协调的时空差异;并构建Tobit模型,探究农旅融合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江苏省农旅融合整体上仍处于初步协调状态,苏州、南京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旅融合协调度较高;宿迁等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农旅融合度相对较低,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环境等因素对江苏省农旅融合耦合协调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产业价值链提升视角下的农旅融合展开研究,详细阐述其融合路径,主要包括资源、技术、功能、市场融合等,重点对产业价值链提升视角下的农旅融合模式进行论述,结合农业价值链和旅游价值链,进一步延长产业价值链,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旅游行业的长远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中国十四五规划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农业问题又是解 决三农问题的基础问题,因此研究未来我国农业发展路径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方法】从农 旅融合视角出发,研究不同阶段农旅融合发展的内涵与模式,分析国内外农旅融合不同阶段 融合模式的成功案例,通过对潍坊市三大模式进行分析与升级,提出了潍坊市农业发展体系 及项目支撑。【结果】规划了潍坊市农业发展体系:(1)通过对潍坊市农业资源禀赋、现状 问题、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规划了打造潍坊市农旅全域发展“山东样本”、世界影响力的 农旅枢纽引领区、国家级“农旅 +”经济发展聚集区三大发展定位。(2)围绕三大定位,规 划了以三大模式创新、一村一品、“农旅 +”、农旅总部经济、农旅金融、农旅济构筑农旅嘉 年华等为构筑方向的农旅发展产业体系。【结论】寿光模式、潍坊模式和诸城模式三大模式 的创新升级对全国农业未来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导向作用,推广、复制三大模式的成功经验对 促进我国其他地区农业发展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17,(11)
<正>农旅融合发展契合五大发展理念,符合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方向,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浙江省宁波市提出要把农旅融合产业培育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大产业",农民创业就业的"大平台",做深做透农旅融合促增收的"大文章",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1.做法与成效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围绕绿色、生态、安全,引领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是集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园区产业集聚加速转型为一体的重要农业乡镇,多年来和凤镇全面开展茶叶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应用示范与推广,全镇茶叶绿色全产业链条日益完善,茶叶品牌化程度较高,茶叶产业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茶业农旅融合度越来越强,2021年和凤镇茶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推进全镇乡村振兴的重要富民产业之一。介绍了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茶叶种植、品牌建设、农旅融合等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结合笔者多年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服务茶叶生产第一线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和凤镇茶叶产业化发展的不足,并为和凤镇茶叶全产业链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科学统筹规划、提倡生态循环,优化品种布局、调整种植结构,坚持深化改革、推进创新驱动3个方面总结了宜昌市夷陵区依托粮油产业构建农旅融合发展路径,以期打造基础设施配套、生产模式高效、生态环境绿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构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