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褪黑素(MLT)埋植剂对准备配种中期水貂血清主要生殖激素含量和卵巢发育的影响,试验在埋植MLT 138天时,随机选取试验组(埋植MLT 1粒,18 mg/粒)和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水貂各3只,采集血液测定血清主要生殖激素含量,采集卵巢测量长径、宽径、厚径和重量,计算体积,并制备石蜡切片观察卵巢组织结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水貂血清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和孕酮(progesterone, P4)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卵巢表面出现可视卵泡,卵巢长径、宽径、厚径、重量、体积均不同程度增大,其中宽径和体积增加显著(P≤0.05);卵巢皮质中提前出现成熟卵泡,且三级卵泡的数量、直径和卵母细胞直径均显著升高(P≤0.05)。说明埋植MLT埋植剂138 d可使准备配种中期水貂血清GnRH、FSH、LH和P<...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饲粮赖氨酸水平对产蛋高峰期山麻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浆生化指标及卵泡发育的影响,确定产蛋高峰期山麻鸭赖氨酸需要量。【方法】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产蛋率一致的22周龄山麻鸭540羽,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鸭,分别饲喂赖氨酸水平为0.75%、0.80%、0.85%、0.90%、0.95%和1.00%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12周。记录各重复每天产蛋个数、产蛋重量,计算各阶段产蛋率、日产蛋重和料蛋比。试验期末从每重复采集3枚鸭蛋,测定蛋品质指标;并从每重复选择2只体重接近重复平均体重的试验鸭翅静脉采血后屠宰,分离并收集卵巢、各阶段卵泡和输卵管,分别测定其重量、数量及长度。【结果】饲粮赖氨酸水平显著影响22~24周龄山麻鸭产蛋率、日产蛋重和料蛋比(P<0.05),其中0.85%赖氨酸组产蛋率和日产蛋重最高,料蛋比最低;除蛋形指数外,饲粮赖氨酸水平对其他蛋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对山麻鸭血浆雌二醇(E2)和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血浆促卵泡激素(FSH)浓度...  相似文献   

3.
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尤其是快速调节机制是近半个世纪研究的热点.StAR蛋白(steroidogemc acuteregulatory protein)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StAR蛋白首先由Clark等[1]从MA-10鼠间质肿瘤细胞中分离,其能在人、小鼠、大鼠、牛、绵羊和猪的卵巢、黄体、睾丸等类固醇合成组织中表达.  相似文献   

4.
为从形态学角度理解内分泌调节过程,揭示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对雌性哺乳动物卵巢调节作用机制,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研究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uteotropic hormone receptors,LHR)在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卵巢组织中的分布与表达,分别选取相邻的5张连续切片,光镜观察、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多浪羊与卡拉库尔羊的LHR阳性物质主要见于膜细胞、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和血管周围间质,尤其在膜细胞和卵泡颗粒细胞的胞质中分布最多。原始卵泡卵母细胞中便有LHR受体阳性物质分布,在各级卵泡中LHR阳性细胞数量和染色强度随卵泡发育呈正向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讨褪黑激素(MLT)埋植剂埋植239 d对发情期水貂卵巢形态和卵泡发育及血清主要生殖激素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MLT埋植剂18 mg/只埋植239 d),每组水貂各4只。分别采集卵巢和血清,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宽、厚,计算体积并称重,制备卵巢石蜡切片,用光学显微镜测量各级卵泡和卵母细胞直径及透明带厚度,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主要生殖激素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卵巢长、宽、厚及重量均显著增大(P<0.05),体积极显著增大(P<0.01);原始卵泡及其卵母细胞的直径、三级卵泡直径显著增大(P<0.05),透明带厚度仅在三级卵泡阶段差异显著(P<0.05);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4)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水貂于7月初埋植MLT埋植剂(18 mg/只)239 d对发情期水貂卵巢的重量和体积及原始卵泡和三级卵泡的提前发育均有促进作用;对血清FSH、LH、E2和P4含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超排处理对家兔生殖器官组织形态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2只家兔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在试验组家兔大腿内侧肌内注射70 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in,PMSG),72 h后同位置注射100 IU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对照组均同时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试验组与对照组均采取与公兔合笼刺激诱导排卵,合笼24 h处死家兔并采集卵巢、输卵管、子宫,测量卵巢长度、宽度、厚度,子宫长度、宽度、周长、子宫壁厚度和输卵管长度、漏斗部宽度、峡部宽度、壶腹部宽度,并将卵巢制作成组织切片,通过HE染色研究卵巢卵泡变化;分别在注射PMSG前、注射hCG前及处死前采集对照组和试验组家兔耳缘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抑制素(inhibin,INH)、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和孕酮(progesterone,P4)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卵巢组织重量、长度、宽度、厚度、充血卵泡数、排卵点数和闭锁卵泡数均极显著增加(P<0.01),卵巢内次级卵泡的直径显著变小(P<0.05);输卵管长度、壶腹部宽度和子宫宽度均显著增加(P<0.05),输卵管漏斗部宽度和子宫长度均极显著增加(P<0.01)。在3个不同采血时间,对照组家兔血清中INH水平呈递增趋势,在注射hCG前和处死前试验组INH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注射hCG前,试验组血清中F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处死前试验组血清中FS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注射hCG前和处死前试验组血清中LH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家兔血清中P4和E2含量在各时间点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70 IU PMSG+100 IU hCG组合的超排处理使家兔的卵巢体积增大、表面排卵点数增多,并协同内源激素作用于卵巢,获得较好的超排效果。  相似文献   

7.
与哺乳动物不同,家禽的卵泡发育无明显发情周期,其卵泡发育遵循严格的等级发育体系。禽类卵泡的等级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调节过程,受卵泡细胞内外的内分泌激素、自分泌/旁分泌因子的共同调节。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促黄体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在调控卵泡发育、卵母细胞成熟和排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局部产生的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superfamily,TGF-β)成员,包括抗缪勒氏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骨形态蛋白家族(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抑制素(Inhibin)和激活素(Activin)等,与促性腺激素一起协同调控卵泡的生长发育、卵母细胞的成熟等过程。文章综述了TGF-β家族成员,包括AMH、BMPs、抑制素、激活素在家禽卵泡发育中的作用及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究生长分化因子9(GDF9)对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量及激素分泌的影响,为GDF9在绵羊卵泡发育中的作用提供依据。以绵羊卵丘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低血清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50、100、200、400 ng/mL)的GDF9,培养绵羊卵丘细胞48 h后,提取细胞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检测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透明质酸合酶2(HAS2)、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穿透素3(PTX3)及激素受体相关基因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和雌激素受体(E2R)的mRNA相对表达量;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液中卵丘细胞分泌的雌二醇(E2)和孕酮(P4)含量。结果显示: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200 ng/mL GDF9时,HAS2、PTX3、FSHR、E2R和LHR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其他处理组(P<0.01);PTGS2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50和400 ng/mL GDF9组(P<0.01),显著高于100 ng/mL GDF9组(P<0.05)。当添加400 ng/mL GDF9时,各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200 ng/mL GDF9组(P<0.01);E2分泌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50 ng/mL GDF9组(P<0.01),显著高于100 ng/mL GDF9组,与200 ng/mL GDF9组差异不显著(P>0.05)。100、200和400 ng/mL GDF9组P4分泌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50 ng/mL GDF9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GDF9能够促进绵羊卵丘细胞扩展,并参与绵羊卵丘细胞激素分泌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1内分泌和发情周期许多激素的分泌控制着发情周期,这些激素由大脑、卵巢和子宫分泌,并且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是由大脑分泌的。FSH控制着卵巢中卵泡的发育过程,LH促使卵泡破裂并释放卵细胞,控制着黄体的发育以及孕激素的分泌。卵巢中的卵泡可以分泌雌激素,而黄体可以产生孕激素。孕激素可以保证子宫的内环境适宜胎儿生长。另外,孕激素还控制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矮小型品系S3系和苏禽3号不同等级卵泡的膜层和颗粒层中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9,GDF9)的表达差异和表达模式,分别于24和43周龄采集两个品系母鸡的大白卵泡(Large white follicle,LWF,4~6 mm)、小黄卵泡(Small yellow follicle,SYF,6~8 mm)以及等级卵泡F_1、F_2、F_3、F_4、F_5的膜层和颗粒层,每个组织5个重复;采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个品种各级卵泡中GDF9 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GDF9 mRNA在2个鸡种卵泡膜层和颗粒层的表达均呈"低-高-低"趋势,表达高峰在SYF期,且明显高于其他卵泡期(P0.05),在F_1和F_2期几乎不表达;同一等级卵泡的膜层和颗粒层在不同时期表达模式十分相似,均为24周龄高于43周龄(P0.05);不同品种鸡卵泡颗粒层和膜层GDF9 mRNA的表达规律为苏禽3号略高于S3系(P0.05)。研究结果提示,GDF9基因在鸡卵泡中的表达存在组织、时间及品种差异,GDF9主要影响鸡的分级前卵泡,其高表达可能对维持大量卵泡生长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多羔性状是肉用山羊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针对该性状的品种改良及选育一直都是产业关注的重点。随着以基因组测序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辅助标记及基因编辑等分子育种技术为地方山羊品种改良及多羔山羊新品种培育提供了效率高、成本低、耗时短的新路径。基于此,多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筛选及鉴定工作已成为山羊遗传改良领域的研究热点,并且取得了重要进展。文章对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 FSHR)基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GnRHR)基因、促黄体生成素β(luteinizing hormone β, LHβ)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 BMP15)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1B BMPR-1B)基因、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 GDF9)基因、吻素(kisspe...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对热应激母鼠发情的影响,试验将60只雌性未孕的成年昆明小鼠随机分成3组,即室温对照组(25℃,全价鼠料)、热应激对照组(33℃,全价鼠料)和中药组(33℃,全价鼠料+1%中药复方制剂),观察雌性小鼠发情情况,试验30 d后称重,处死小鼠,采血分离血清检测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F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雌二醇(E_2)含量;取小鼠卵巢称重后常规固定切片,观察卵巢变化。结果表明:热应激对照组发情只数、体重、卵巢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促卵泡素含量明显低于中药组且差异显著(P0.05);热应激对照组促黄体生成素含量、雌二醇含量低于中药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中药组可以明显改善放射冠排列、防止细胞核分解破裂。说明中药复方制剂对热应激下母畜乏情、卵巢发育不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调节生殖内分泌系统功能,使生殖激素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3.
用Elisa对3头初情期内发情母牦牛和7头未发情的初情期母牦牛进行24h内血液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分泌情况的检测并通过外表观察及组织切片制作,对比发情母牦牛与未发情母牦牛卵巢生长发育的情况。结果显示,发情期24h内,发情母牦牛血液LH、FSH分泌量明显高于未发情母牦牛(P0.01);LH呈现明显的脉冲式分泌,而FSH则无脉冲分泌现象。发情母牦牛卵巢质量、横径均大于未发情母牦牛,且发情母牦牛多为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数量较少;而未发情母牦牛多见初级卵泡、无核卵泡。  相似文献   

14.
哺乳动物卵巢卵泡和卵母细胞的成熟和排卵是受卵巢内部和外部的许多化学信息控制的。卵巢外部的化学信息主要是指垂体前叶所分泌的促卵泡刺激(FSH)以及促黄体激素(LH);卵巢内部的化学信息包括人们早已熟悉的雌激素和孕酮这两种类固醇激素,近二十年来,人们发现卵巢除能分泌类固醇激素外,还能分泌某些非类固醇物质,这些类  相似文献   

15.
<正> 家兔是诱发排卵的动物,发情母兔经交配刺激后,脑下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生成素(LH),从而引起卵巢排卵。因此,在家兔人工受精前用激素促使母兔卵泡发育和排卵,就可以不经公兔爬跨而使母兔受胎。 我们应用国产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促卵泡刺激素(FSH),作为促使卵泡发育和发情的药物;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生成素(LH),作为促使卵巢排卵的药物,诱导家兔同期发情和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外源激素卵泡刺激素(FSH)在诱导绵羊超数排卵过程中子宫和卵巢形态、卵泡数量及8种生殖激素浓度变化情况,试验选取30只健康经产多浪羊,随机均分为超数排卵(DC)组和同期发情(DT)组,同时埋植孕酮缓释硅胶栓(CIDR),记为第0天;DC组在埋栓后第11,12,13天依次递减注射FSH,DT组不做处理;在埋栓后第13天两组均撤栓并注射前列腺素(PG)。从埋栓第11天开始每组屠宰3只多浪羊,至第15天结束,摘取子宫和卵巢,观察子宫和卵巢形态,记录卵巢优势卵泡数量,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外源FSH处理后多浪羊血清中8种生殖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PG、抑制素(INH)和瘦素(LEP)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多浪羊经过埋栓处理后卵巢中优势卵泡数量随着时间推移先增加后减少,DC组的平均优势卵泡数量高于DT组。第15天DC组个别卵巢表面可观察到“红体”出现,而DT组未发现。在注射FSH后,DC组中FSH和LH激素浓度持续增加,第13,14天时显著高于第10~12天(P<0.05);E2浓度先...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旨在阐明抗缪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在蛋鸡生殖系统中调节卵泡发育和卵泡选择的作用。将40只蛋鸡(29周龄)随机分为4组,2个试验组每天分别注射150 ng和300 ng AMH,注射等体积无菌注射用水组(CON~+),不进行处理组(CON~-)。连续处理25 d,每天记录产蛋情况。试验鸡于第26天时处死,取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注射AMH后蛋鸡的产蛋量和产蛋序列分别表现出下降和推迟的趋势,但影响均不显著;此外,注射AMH可显著降低F1卵泡的颗粒细胞层厚度。体外注射不同浓度的AMH会对蛋鸡的卵巢卵泡发育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1内分泌和发情周期许多激素的分泌控制着发情周期,这些激素由大脑、卵巢和子宫分泌,并且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是由大脑分泌的。FSH控制着卵巢中卵泡的发育过程,LH促使卵泡破裂并释放卵细胞,控制着黄体的发育以及孕激素的分泌。卵巢中的卵泡可以分泌雌激素,而黄体可以产生孕激素。孕激素可以保证子宫的内环境适宜胎儿生长。另外,孕激素还控制着  相似文献   

19.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又称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 ,为下丘脑神经元分泌的十肽激素 ,其化学结构为 :(焦 )谷 -组 -色 -丝 -落 -甘 -亮 -精 -脯 -甘 -NH2 。迄今还未发现哺乳类动物GnRH的结构有什么不同。下丘脑分泌的GnRH由垂体门脉系统到达垂体前叶 ,作用于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细胞 ,膜上的GnRH受体 ,通过磷脂酰肌醇系导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 ,促进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泡素 (FSH)和黄体生成素 (LH)。FSH促进卵巢的卵泡生长发育 ,而在FSH和LH共同作用下 ,使成熟的卵泡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下丘脑…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孕鼠在孕期暴露双酚A(bisphenol A,BPA)对仔鼠生殖激素及相关基因的影响,试验将40只昆明孕鼠随机分为A、B、C、D共4组,每组10只。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普通鼠粮;B、C、D组孕鼠整个妊娠期(妊娠1 d至分娩)分别按每只鼠每天50、500、2 500 mg/kg体重给予BPA,待孕鼠自然分娩,观察记录仔鼠死亡情况。至仔鼠性成熟(56日龄)剖杀仔鼠,摘取睾丸或卵巢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卵巢或睾丸组织结构的变化,ELISA试剂盒分析仔鼠血清睾酮(T)、促卵泡素(FSH)及雌二醇(E2)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仔鼠睾丸或卵巢Bax、Bcl-2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仔鼠睾丸StAR、CYP11a或卵巢AMH、Kitlg mRNA表达。结果显示,孕鼠暴露BPA极显著增加了仔鼠死亡率(P<0.01),显著降低了仔鼠睾丸重(P<0.05)。ELISA检测结果表明,孕鼠暴露BPA极显著降低了仔鼠T(♂)及FSH(♀)含量(P<0.01),极显著升高了仔鼠(♀) E2水平(P<0.01)。HE染色结果显示,随BPA剂量增加,仔鼠睾丸组织损伤严重,间质细胞减少;卵巢组织结构随BPA剂量增大,空泡逐渐增多,黄体颗粒数量逐渐减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孕鼠暴露BPA增加了仔鼠睾丸或卵巢组织中Bax阳性蛋白表达,减少了Bcl-2阳性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了雄性仔鼠StAR mRNA表达量(P<0.05);B、D组雄性仔鼠CYP11a 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而C组CYP11a 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C、D组雌鼠Kitlg mRNA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AMH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孕鼠妊娠期暴露不同剂量BPA增加了仔鼠死亡率,扰乱了生殖激素平衡和睾丸/卵巢中相关凋亡蛋白及生殖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