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菌天然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抗生素滥用导致了多重耐药菌株及其超级细菌的出现,由密度感应系统调控的生物被膜的形成和成熟是造成细菌感染的机制之一。自然界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淬灭密度感应系统,这些生物活性物质被称为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QSI)。近年来,群体感应抑制剂成为细菌抗感染药物开发的靶点,有必要对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抑制剂种类、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本文综述了细菌天然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抑制剂,干扰群体感应系统,从而治疗细菌感染。绝大多数原核生物能够产生群体感应抑制剂,这被认为是安全的。动物、豆类、传统的药用植物、海洋生物均能产生群体感应抑制剂。这些天然抑制剂可能替代传统抗生素,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群体感应是一种微生物细胞间的通讯机制,它在细菌毒力因子表达、生物发光、孢子形成、生物膜形成等方面起关键调控作用。近年来陆续发现畜禽消化道菌群同样存在有群体感应现象。鉴于消化道菌群对畜禽消化、生理代谢、免疫功能等的重要作用,针对畜禽消化道细菌群体感应进行研究及调控对于提高畜禽生产水平及保障畜禽健康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细菌群体感应的分类及作用,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畜禽消化道中细菌群体感应的研究发现,归纳并总结了当前细菌群体感应相关的调控手段及其可能机制,以期为畜禽养殖中消化道细菌群体感应的研究及相关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布鲁菌病(布病)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布鲁菌作为布病的病原可以导致患病动物的流产及人类的马耳他热。群体感应系统对布鲁菌在胞内生存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调控着细菌的Ⅳ型分泌系统和鞭毛相关基因的表达。除此之外,布鲁菌群体感应系统在布鲁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面均有重要的价值。论文对布鲁菌群体感应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嗜温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嗜温气单胞菌(Aeromonadmesonphilic)广泛分布于水、土壤及人类的粪便中,对鱼类、畜禽和人均有致病性,对本群细菌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1],可引起多种水产动物的败血症和人类的腹泻,往往给淡水养殖业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引起了国内外水产学界、兽医学界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就嗜温气单胞菌的分类地位、毒力因子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作一简述。1分类地位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细菌分为两大类[2]:一类为嗜冷气单胞菌群;另一类为…  相似文献   

5.
细菌群体感应控制细菌毒力因子的分泌,抑制群体感应成为抗感染的新途径。本研究通过测定栀子的主要成分栀子苷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并检测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调控的毒力因子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栀子苷的MIC为12.5 mg/m L。在亚抑菌浓度下,栀子苷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总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绿脓菌素的分泌以及生物被膜的形成。推测栀子苷通过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而实现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野生麋鹿死亡原因及生活地区存在的病原菌,找出安全高效的药物,提高麋鹿存活率,对其生存地区疫病进行合理防控,试验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显微镜检、PCR扩增、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并通过细菌耐药性试验对2016年8月份湖北石首市野生麋鹿自然保护区随机采集的10份麋鹿粪便样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该批粪便样本中分离得到6株大肠杆菌、1株嗜水气单胞菌和1株变形假单胞菌。6株大肠杆菌和1株嗜水气单胞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新霉素、恩诺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拉定、头孢曲松、丁胺卡那、氟苯尼考、诺氟沙星均敏感;嗜水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6株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率为0,中介率为50%,耐药率为50%。大肠杆菌和嗜水气单胞菌都有一定程度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7.
细菌群体感应(QS)是细菌用来调节集体行为的细胞间通讯过程。QS依赖于细胞外信号分子动态调节多种代谢和生理活动。研究发现,细菌QS在调控肠道微生物及肠道对营养素的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是营养素主要的吸收器官,也是微生物菌群的聚集地,肠道内的营养素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动物机体的健康。有害细菌会通过QS分泌的毒力因子威胁宿主的健康,而益生菌会通过抑制有害细菌QS的发生而达到保护宿主的目的。因此,本文对细菌QS、肠道微生物、营养素三者之间的联系及抑制QS促进肠道健康的对策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气单胞菌在细菌分类上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是其中的一种。嗜水气单胞菌(Amero-momas hydrophila)广泛分布于池水、淤泥等自然环境中,是一种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可引起多种水产动物的败血症和人类腹泻,往往给淡水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其主要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嗜水气单胞菌作为水产养殖业中的主要病原菌,严重危害该产业的发展。为探究单宁酸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及其转录组的影响,本实验将单宁酸2倍倍比稀释(8μg/mL~8 192μg/mL)后,测定单宁酸对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将嗜水气单胞菌分别与不同浓度的单宁酸共培养,根据所测细菌OD600nm值(共测24 h),绘制细菌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单宁酸对嗜水气单胞菌的MIC为2 048μg/mL;浓度低于64μg/mL (临界值)单宁酸处理后不影响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因此本实验采用64μg/mL的单宁酸与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株共培养,每组重复4次,12 h后提取各组嗜水气单胞菌总RNA,反转录为cDNA后构建cDNA文库,再利用随机引物,经PCR扩增、定量后,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通过计算每个样品中r RNA的占比(rRNA%)及碱基的错误率对测序数据质控;采用Bowtie2将获得的各组嗜水气单胞菌测序数据与GenBank中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株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似性。结果...  相似文献   

10.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普遍存在于淡水、污水、淤泥、土壤和人类粪便中,对水产动物、畜禽和人类均有致病性,是一种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人感染后可导致腹泻[1].嗜水气单胞菌病是罗非鱼最常见细菌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杜仲叶提取物对鲫鱼出血性病原菌抑菌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测定了杜仲叶主要提取物绿原酸对水产养殖中常见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及其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内和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绿原酸对水产养殖中的常见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均为250mg/l,哈维氏弧菌、苏伯利产气单胞菌的MIC与MBC均为500mg/l,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的MIC与MBC分别为500、1000mg/l。药敏试验结果发现,绿原酸对嗜水气单胞菌抑菌圈的直径为(19.4±1.2)mm,氟哌酸的抑菌圈直径为(30.3±1.3)mm,土霉素为(28.5±2.5)mm。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在攻毒7d后,对照组死亡率为45%,饲料中添加0.5%绿原酸的试验组死亡率为10%,添加4%的试验组的死亡率为20%,添加1%和2%的试验组没有鱼死亡,表明饲料中添加1%的绿原酸能有效增强鱼体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试验结果说明,绿原酸对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与抗生素类抗菌药物相当,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对细菌性疾病具有较强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隶属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该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且多存在于水生动物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可引起鱼类急性出血性败血症,是我国流行较广泛的一种人、畜及水生动物共患的条件致病菌,是淡水养殖鱼类爆发传染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2],也可引起人的败血症、脑膜炎、肠炎等[3]。早在1891年就有因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导致蛙"红腿  相似文献   

13.
条件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PA)是一种能形成生物膜的革兰氏阴性菌,作者综述了PA生物膜形成的生物学机制,包括菌体黏附、胞外多糖Psl和Pel、藻朊酸盐等参与细菌生物膜成熟的过程及群体感应系统调节相关因子表达,从而调控细菌形成生物膜应对不良环境。此外还概括了将生物膜作为靶点开发的药物等生物膜相关的研究进展。生物膜是菌体逃避有害刺激的护盾,研究其结构、形成及致病机理,了解PA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对于通过调节生物膜形成或调控生物膜相关因子的表达进而优化PA的抗感染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嗜水气单胞菌的肉鸭健康带毒、致病与耐药情况,对贵州省三穗县某肉鸭屠宰场临床健康肉鸭随机取样,进行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嗜水气单胞菌典型的培养特征,菌落形态、菌体形态和生化特性均与嗜水气单胞菌相符;16 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该分离菌与嗜水气单胞菌聚为一支,同源性均>99%;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分离菌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毒力基因PCR检测显示,该分离菌携带aer、hly、epa、act、alt和ahp等6种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复方新诺明、磺胺嘧啶、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等15种药物耐药;耐药基因PCR检测显示,该分离菌携带qnrB、Sul1和IntI1等3种耐药基因,与药敏试验表型相符。研究结果为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连翘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的影响,试验采用紫色杆菌CV026初步观察连翘提取物的群体感应抑制作用,并将不同浓度的连翘提取物与铜绿假单胞菌共同培养,通过测定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曲线、生物被膜、鼠李糖脂、绿脓素及蹭行运动的变化,进一步研究连翘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连翘提取物在亚抑菌浓度下能够降低紫色杆菌紫色菌素的分泌;连翘提取物浓度低于250 g/L时,可抑制生物被膜形成、鼠李糖脂及绿脓素的分泌并减弱铜绿假单胞菌蹭行运动能力,并呈浓度依赖性。说明连翘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群体感应系统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鲎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杀作用,采用最小抑菌浓度、AB染料、扫描电镜、流式细胞仪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鲎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杀菌率、胞内紫外物质泄露、膜负电荷数、外部形态结构及胞内基因组DNA的影响。结果表明,鲎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抗菌活性较其他细菌弱;2倍最低杀菌浓度(MBC)鲎素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杀死嗜水气单胞菌并导致胞内生物大分子泄漏;扫描电镜发现1倍MBC鲎素能导致轻微的壁膜破损及一些胞内物质渗出和粘连;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1倍MBC鲎素能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AB染料测定表明鲎素处理后能改变膜负电荷数;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鲎素能够与嗜水气单胞菌的基因组DNA发生作用,并呈浓度依赖关系,浓度越高对细菌基因组DNA损伤越大。鲎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弱,只有高浓度时才能短时间内导致胞内紫外吸收物质泄露、膜负电荷数发生改变及基因组DNA损伤。  相似文献   

17.
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控制着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毒力因子的表达和耐药性的产生等过程,群体感应抑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细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带来福音。中药群体感应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菌信号分子的合成、促进信号分子的降解以及抑制信号分子与受体蛋白相结合,对细菌群体感应系统起到抑制作用。文章综述了中药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抑制作用,以期为新型抗菌药物的筛选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对重庆某牛场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8种11株细菌。将11株分离细菌经人工感染小鼠,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枯草杆菌5种菌有致病性。表明主要致病菌对链霉素等药物敏感,但嗜水气单胞菌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噻吩耐药,枯草杆菌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噻吩、阿莫西林和磺胺耐药。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细菌生物膜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细菌群体感应(QS)的概念以及革兰阴性菌的AHL-LuxI/LuxR型QS系统、革兰阳性菌的QS系统、LuxS/AI-2介导的种间QS系统、AI-3/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信息系统4种QS系统的调节机制。就QS系统在细菌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对生物膜的调控进行初步阐述,以期为乳酸菌的开发利用和致病菌耐药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细胞交流的方式——群体感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细菌和真菌中普遍存在着被称为群体感应的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交流.介绍了群体感应概念、机制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