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获得同时具备抗虫和抗除草剂特性的甘蓝型油菜新种质材料,以湘油15下胚轴为外植体,将人工合成的抗虫融合基因cry1ab/ac与带有草铵膦抗性基因bar的植物表达载体pFGC5941连接,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FGC-Bt。利用农杆菌介导油菜下胚轴遗传转化体系,将载体pFGC-Bt转入到油菜品种湘油15愈伤组织中。经愈伤组织分化和植株再生,获得了7株T0转基因植株。分株收获这7株转基因油菜的种子,种于花盆中,用除草剂basta喷洒,对存活下来的植株用检测引物进行PCR检测。挑选11株2个基因检测结果都呈现阳性的植株,进行Cry1Ab/Ac蛋白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技术检测,在这11株油菜中都检测到了Cry1Ab/Ac蛋白。进行转基因油菜抗菜粉蝶幼虫(菜青虫)的离体鉴定,以非转基因湘油15为对照,结果显示,啃食了转基因油菜叶片的菜青虫停止运动和生长,大概7 d后陆续死亡,而非转基因油菜叶片上的菜青虫表现正常,3 d后叶片基本被其啃食干净。饲喂鉴定结果表明,转抗虫融合基因cry1ab/ac油菜对菜青虫具有明显抗性。得到了同时具有菜青虫和草铵膦双抗性的转基因植株,且抗性显著,为油菜的抗性育种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优质稻品种大多易感稻瘟病问题,本研究利用携带广谱抗性Pi25基因的谷梅2号作供体,优质晚籼稻但易感稻瘟病品种湘晚籼13号作受体和轮回亲本。通过杂交、回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湘晚籼13号的稻瘟病抗性。结果显示通过大田抗性鉴定,湘C72、湘C76和湘C77对稻瘟病明显增强了抗性,达到谷梅2号的抗性水平;除垩白及蒸煮相关性状外,湘C72、湘C76和湘C77的主要农艺性状与米质性状已经恢复到湘晚籼13号水平,表明其基因组大多数位点与湘晚籼13号一致。本研究获得了3个改良新株系湘C72、湘C76和湘C77,为培育优质、高产抗稻瘟病品种提供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不同油菜品种对江西省油菜菌核病的田间抗性表现,以‘中油杂200’、‘赣油杂108’和‘华油杂62’等30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南昌市、宜春市和九江市开展了田间自然抗性鉴定。【结果】不同的油菜品种在同一地点具有不同的抗性表现,同一油菜品种在不同地点也存在较大的抗性差异;综合各地的抗性表现,‘中油杂22’、‘赣油杂108’、‘富油668’、‘中油589’、‘圣元77’和‘赣油杂1009’对核盘菌有较高的自然抗性且稳定性相对较好。【结论】本结果可为江西省油菜菌核病抗性品种的推广应用及油菜抗性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推广大豆品种对六个SMV株系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调查河北省推广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性情况,本研究对9份大豆品种,包括高蛋白品种:冀豆12号,冀豆7号;高油品种:冀黄13号,nf37,nf58;兼性品种:冀豆15号,鉴15;以及无腥大豆品种:五星1号,五星2号,均采用人工汁液摩擦法分别接种6个SMV株系进行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五星1号、冀豆12号和五星2号是3个较理想的抗SMV品种,适合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干旱严重影响油菜的生长,降低油菜籽的产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把具有抗旱作用的OsWRKY45基因转入油菜获得到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OsWRKY45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基因组DNA。不同品种的不同外植体的转化率不同,花油7号的抗性植株获得率稍高于湘油15,下胚轴的抗性植株获得率是愈伤组织的2倍,花油7号下胚轴的抗性植株获得率高达10.9%。干旱胁迫表明高表达OsWRKY45转基因植株的抗旱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中华类红肉猕猴桃品种的亲缘关系并从中筛选溃疡病抗性种质,本研究使用SCoT分子标记对九个红肉猕猴桃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同时使用离体枝条鉴定的方法对各品种的溃疡病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红阳系品种'红阳'、'红昇'、'红实1号'、'红实2号'、'东红'、'脐红'等明显聚为一类外,野外实生选育品种'湘吉红'也与...  相似文献   

7.
不断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性农作物新品种是育种工作者的永恒目标。为此,我们开展了高产、高纤维支数、多抗性苎麻新品种选育工作。采用系统育种方法从湘苎2号种子的繁殖后代中选育成功了赣苎4号(原代号93-24)新品种。该品种全国区试平均原麻产量2556.6kg/hm^2,比对照品种湘苎2号增产15.5%;单纤维支数三季平均1825m/g,单纤维强力58.95CN。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具有晚疫病广谱抗性的马铃薯品种,了解来自国内外不同种质资源的晚疫病抗性。本研究以感病品种Favorita为对照,通过多重接种试验,对75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了晚疫病抗性的评价。试验结果如下:通过叶片离体接种法,以接菌5 d后的Favorita感病对照叶片病症明显为标准,鉴定出12份表现为抗性的种质资源,其中2-2、GS393和加湘1号表现为免疫。通过进一步的室内活体接种,发现加湘1号和2-2仍具有良好的抗性,并且加湘1号的抗性比2-2更好。本研究为晚疫病育种策略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西南地区主栽油菜品种根肿病抗性,以期为合理品种布局提供依据,降低根肿病的危害和损失。结合病圃根肿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在四川安县、大邑、广汉三地区,采用病圃自然发病法,对80个油菜品种进行根肿病抗性评价,并对22个品种连续3年进行抗性跟踪。结果表明:三地区病圃根肿菌为存在基因型分化的4号生理小种;供试油菜品种中无免疫根肿病品种,安县、大邑、广汉三地感病品种分别占比88.75%、83.75%、87.50%,其中55个品种在三地区均表现感病,即不适宜在根肿病菌为4号生理小种区域种植;抗性跟踪评价显示不同品种的抗性稳定性存在差异。‘浙油50’‘、油罐罐’适宜安县地区种植‘,黄金荚’‘、金油858’‘、油研9号’‘、种都油998’和‘渝黄4号’适宜大邑地区种植‘,志远油8号’适宜广汉地区种植。‘绵丰油5号’‘、德名油1号’表现抗性丧失趋势;‘丰油精’‘、高油48’抗性不稳定;‘矮架早’抗性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10.
1984—1986年先后对700多份向日葵品种进行褐斑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各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抗性相对稳定。免疫的油用型品种有13份,食用型品种有4份。高抗(病指1—10%)油用型品种有25份,食用型品种有6份。中抗(病指11—30%)油用型品种有12份,食用型品种有8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低温下品种间差异的抗氧化物酶或者活性氧清除物,为低温下鉴定冬小麦品种抗寒性提供理论依据,以抗寒性不同的‘东农冬麦1号’和‘济麦22’为材料,在低温驯化期和封冻期进行取样,通过测定冬小麦品种间活性氧清除物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封冻后抗寒品种的相对电导率低于不抗寒品种;丙二醛含量只有在深度封冻期1月14日抗寒品种显著低于不抗寒品种。封冻后15天不抗寒品种SOD酶活性逐渐降低,而抗寒品种SOD酶活性仍在增加;封冻后30天抗寒品种的ASA含量显著高于不抗寒品种,SOD酶活性和ASA含量可以用于冬麦品种抗寒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为选择抗褐斑病性高、含糖率高的优良甜菜品种用于生产,提高经济效益。2015—2016 年,采用田间试验自然发病鉴定方法,15 个品种为处理,随机区组排列,4 次重复,对商用甜菜品种的褐斑病病情指数、含糖率进行调查测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甜菜品种间抗褐斑病性差异极显著,甜菜品种的抗褐斑病性不稳定,不同年份间差异较大。品种间含糖率差异极显著。同一品种不同年份含糖率存在差异,抗褐斑病性高并相对稳定、含糖率高的甜菜品种为‘KWS1197’,2 年的平均病情指数为18.34,平均含糖率为14.01%。  相似文献   

13.
An F8 recombinant inbred population was constructed using a commercial indica rice variety Zhong 156 as the female parent and a semidwarf indica variety Gumei 2 with durable resistance to rice blast as the male parent. Zhong 156 is resistant to the fungus race ZC15 at the seedling stage but susceptible to the same race at the flowering stage. Gumei 2 is resistant to ZC15 at both stages. The blast resistance of 148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blast race ZC15. Gene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resistance to leaf blast was controlled by three genes and the presence of resistant alleles at any loci would result in resistance. One of the three genes did not have effects at the flowering stage. Two genes, tentatively assigned as Pi24(t) and Pi25(t), were mapped onto chromosome 12 and 6,respectively, based on RGA (resistance gene analog), RFLP and RAPD markers. Pi24(t) conferred resistance to leaf blast only, and its resistance allele was from Zhong 156. Pi25(t) conferred resistance to both leaf and neck blast, and its resistance allele was from Gumei 2. In a natural infection test in a blast hot-spot, Pi25(t) exhibited high resistance to neck blast, while Pi24(t) showed little effect.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理生化指标的玉米杂交种苗期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晓艳  赵永锋  王亚卿  祝丽英 《种子》2019,(8):31-33,38
以河北省推广种植的20个玉米杂交种为试材,苗期采用沙培培养方法,以15%PEG-6000溶液对幼苗进行模拟水分胁迫,研究干旱胁迫下苗期SOD、POD、APX等7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采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对品种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先玉688为高抗旱品种,可用于抗旱性育种和栽培。金秋963、蠡玉37为中等抗旱品种,其它品种为不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15.
四川冬小麦新品种(系)抗旱性鉴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干旱是四川麦区常发的自然灾害之一,培育抗旱性品种是一条抵御干旱既经济而又有效的途径。为探究四川麦区现有品种(系)的抗旱能力,采用小麦全生育期旱棚鉴定法,对四川省15个品种(系)进行抗旱性鉴定,并与北方抗旱品种‘洛旱7号’比较分析。根据国家《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标准,以籽粒产量抗旱指数为核心指标,以有效穗、千粒重、穗粒数及株高抗旱系数为重要参考指标。15个小麦新品种(系)中产量抗旱指数以‘川重组125’最高,抗旱能力较强;W138、‘10间236’、N08-51、BL227、‘川11131’、BL08512、10BMY12(杂交小麦)抗旱能力为中等;‘南30-7’、‘内3416’、L08-969、GHM3、‘南04-59’、HZ10-28、ym09-6抗旱能力处于较弱水平。在干旱胁迫下小麦各农艺性状均受损,但损伤程度存在差异。以株高受损最重,抗旱系数变幅在0.652~0.778之间;其次是有效穗,抗旱系数变幅在0.662~0.830之间;再次是穗粒数,抗旱系数变幅在0.724~0.866之间;最后是千粒重,抗旱系数变幅在0.807~1.013之间。从参试的15个小麦品种(系)来看,四川小麦品种与北方小麦品种相比,抗旱能力处于整体偏弱水平。  相似文献   

16.
抗病砧木抗青一号嫁接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品种红石串为接穗,抗青一号为砧木进行嫁接栽培,研究其对青枯病抗性和番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商品化砧木雪铁基,嫁接砧木抗青一号提高对番茄青枯病的抗性,但并不显著;与红石串自根苗相比,嫁接苗成活率、青枯病的抗性和产量显著提高,果实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Vc含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以双庆谷为母本,离石黄高粱为父本,进行谷子与高粱属间远缘杂交。通过温、湿度的控制及杂交技术的改进,克服了杂交不亲合性,培育成了谷子与高粱远缘杂交新材料──C223,并通过回交,衍生出遗传稳定的杂种新类型17个。利用这些新材料通过回交和复交,选育出根系发达、抗倒、抗病、高产的新品种──青丰谷。该品种比豫谷1号增产15.4%。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和调整杨梅品种结构,筛选出适宜在临海地区种植的优良白梅类杨梅品种,对引进的杨梅白梅类品种和本地白梅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调查,综合评价物候期、果实性状、贮藏性、凋萎病抗性等指标。结果表明,9个白梅品种在临海的引种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综合来看,‘水晶头’在临海表现为成熟期早、相对抗凋萎病,果实综合性状表现较优,可作为优良的白梅早熟品种适量引种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杂交玉米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及综合评价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莺  赵致 《种子》2001,(1):12-14
采用室内干旱法 研究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抽雄吐丝间隔时间、各生育时期出现时间、干物质积累量、氮代谢等与玉米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经24和48h水分胁迫的处理,玉米叶片RWC与其抗旱性呈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无相关性;抽雄期与吐丝期的间隔时间与抗旱性呈负相关;干旱对高抗品种的灌浆期出现时间几乎没有影响,中抗和不抗旱品种乳熟期出现较晚。高抗品种干物质胁迫系数在“喇叭口期~抽雄期~蜡熟期”生育过程中呈“n”型变化,中抗品种干物质胁迫系数呈“u”型变化,不抗旱品种呈“直线型”变化。短时间干旱,玉米植株含氮量与抗旱系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种群15个杏品种荧光特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不同品种群杏品种的叶绿素荧光特性,旨在为高光效生态类型或品种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以5个品种群的15个杏品种为试材,利用Handy PEA(Hansatech,UK)田间测定了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不同品种群间的荧光参数均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华北品种群的品种单位叶面积上有活性的反应中心数量多,用来还原QA的激发能高,以热的形式耗散的能量比例较少,进入电子传递链的能量较高。在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效率上优于其他品种群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