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婺源产茶历史悠久,茶产业作为传统产业之一,在供给侧方面呈现较为复杂的状态.婺源县在茶园建设和管理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茶树品种单一、零散茶园较多且管理不规范,茶园建设标准化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茶叶生产上,婺源县茶企加工设备较为先进,但茶叶加工工艺技术较为传统,主要原因是缺少制茶工匠,人才瓶颈影响到产品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婺源地处赣东北 ,与皖、浙两省交界。自然条件优越 ,水、热、土、气等综合资源不仅适宜茶树生长 ,而且孕育了婺源茶叶“香高、味醇、汤清、叶绿”的独特品质 ,为世人所赞赏 ,成为世界著名的绿茶产区。改革开放以来 ,婺源茶业发展迅速 ,已成为全国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县 ,被命名为中国绿茶之乡。1 婺源茶业发展现状婺源现有茶园 13.2 7万亩 ,茶叶年产量 5 0 0 0t,茶叶农业总产值 6 6 0 0万元 ,出口创汇 5 0 0万美元 ,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出口创汇均居全省第一。目前 ,婺源茶叶生产形成六大特点。1 1 生态优势得到发挥  我县由于自然环境纯…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婺源秋茶期茶树常见害虫种类、害虫优势种群以及防治现状,对婺源紫阳、秋口、中云、江湾等镇十多个村(场、所)茶园的茶树害虫进行了调查,并实地查访茶农秋茶期茶树害虫的防治情况。已查到并鉴定了种名的婺源秋茶期的茶树害虫有:害茶昆虫84种,害茶螨类5种。局部茶园爆发成灾害虫为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用农药防治的茶园少,大部分茶园的害虫都在利用生态控制。婺源茶区秋茶期害虫种类多,成灾大的少,茶园用农药防治的面积小,多数茶园的茶树害虫处于生态调控下。  相似文献   

4.
婺源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一个“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的典型江南山区县。全县国土面积2947 km2,人口33万,其中农业人口28万,2005年GDP23·1亿元,农业总产值4·32亿元,其中生态农业产值3·2亿元。全县茶园面积13·27万亩,年产茶6000 t,茶业系列产值2·16亿元。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是朱熹故里,詹天佑桑梓,江泽民同志的祖籍地。婺源既有“书乡”之称,又有“茶乡”之誉。是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第一批外销茶出口基地县,全国第一批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是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5.
高山茶园茶虫发生与防治调查简报汪荣灶(江西省婺源茶叶学校33320)我国有关高山出好茶的研究较多,但高山茶园茶树害虫的研究资料则甚少。据此,作者对其作了一些调查研究。本文就现有资料,将高山茶园常见害虫种类及几种害虫的发生、防治情况作一简述,以供今后开...  相似文献   

6.
婺源县产茶历史悠久 ,是中国绿茶之乡。婺源绿茶 ,唐载《茶经》 ,宋称绝品 ,明清入贡 ,中外驰名。1 999年全县茶园面积 1 3.2万亩 ,茶叶产量 60 0 0t,总产值 60 0 0万元 ,其中名优茶产量 650t,产值 2 52 0万元。近几年来 ,婺源县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依托本地的生态资源优势 ,开发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的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1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把降低茶叶农药残留的突破口放在开发“AA”级绿色茶叶和有机茶上进入 2 1世纪 ,人类日益关注地球生态环境保护 ,传统的工业文明正向生态文明转变 ,崇尚绿色消费已…  相似文献   

7.
茶叶是宁洱县的绿色支柱产业,近年来,宁洱县有机茶园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户急需掌握规范的有机茶种植技术。介绍了宁洱县有机新茶园建设规划、茶园开垦、品种选择、茶苗移栽、幼龄茶园管理和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供有机茶园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茶园秋耕改土,实质上就是秋耕和增施有机基肥两项技术措施结合进行,即在秋耕翻土的同时,施入大量有机基肥。这一农业技术措施,目前国内外正在广泛采用,实践证明,秋耕改土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茶土有机质含量,而且能大力促进翌年春茶增产;对提高茶叶品质有较好的效果。因为春茶品质较夏秋茶为优,春茶比例增加了,无疑的茶叶品质也提高了。因此秋耕改土能增强茶丛树势,促进茶园丰产优质,是目前改造低产茶园重要手段之一,在茶叶生产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婺源是中国茶叶之乡,全国首批无公害茶生产、出口示范基地县、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茶叶是婺源传统的特色富民产业,实施“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0.
我县是全省茶叶基地县之一,自然条件较优越,发展茶叶有一定优势。近几年全县茶叶产量逐年加番,一九八二年产茶2100担,比上年820担增长2.5倍,按2332亩采摘茶园计算,平均亩产干茶达90斤;今年茶叶总产值可达60万元,上交国家税收12万元,茶叶生产已成为我县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全县有茶园10107亩,其中:社办茶场23个,面积8642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86%;去冬今春发展大队办茶场24个,面积1240亩,新增19个生产队种茶,面积仅225亩。在23个社办茶场中,除灰埠公社茶场是  相似文献   

11.
1婺源茶叶的历史地位 茶叶自古以来就是婺源传统的特色产业,追溯历史,婺源产茶始于汉而盛于唐."唐载茶经"说明了婺源产茶历史与规模;"宋称绝品"则说明婺源茶叶的天然品质被人们认同和推崇;"明清入贡"是婺源茶叶政治地位的升华;"中外驰名"表明婺源茶叶走出国门,被世界公认,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  相似文献   

12.
婺源,地处北纬29°1′~29°35′,东径117°22′~118°11′。是个拥有十五万二千亩茶园,年产干茶八万担的茶叶基地县。全县年平均气温16.7度,大于10度的有效积温5231度;年平均降雨量1831毫米;相对空气  相似文献   

13.
茶叶是我省主要创汇产品。由于种种原因,现行茶叶生产还存在许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变,尤其是在目前茶叶市场出现疲软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新科技,改良茶园土壤,复壮茶丛树势,改进制茶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就当前茶叶生产中的几个技术问题,提出如下浅见,与大家商榷。一、加强良种繁育,扩大良种画积目前,全国有良种茶园约400万亩,占菜园面积的四分之一,远远落后于日本。近年来,这一问题引起了各省的重视。安徽、  相似文献   

14.
<正>茶叶是福建省安溪县的特色产业,全县拥有4万hm2茶园。为全面提高山地茶园开发效益,近年来,许多农户充分利用山地茶园饲养本地鸡或土杂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茶园养鸡是一种高效生态立体养殖模式,通过农牧结合,种养配套,实现了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1山地茶园生态养鸡的优点1.1节省成本一是节省土地。利用茶叶基地资源,放养鸡群节约用地。二是节省劳动力。茶  相似文献   

15.
婺源是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产茶历史悠久.总结了婺源茶产业"十三五"发展情况,结合产业实际,提出了加强茶叶管理、品牌创建、拓宽营销渠道、强化主体培育、深化茶旅融合等促进婺源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特色茶叶 科技较量刘兆祥(江西上饶地区农业局)我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现在全区茶园面积、总产量均占全省的40%,是我区的特色农业,拳头产品,曾有过辉煌的成绩,婺绿1915年获国际巴拿马赛会金牌;八届...  相似文献   

17.
婺源县茶叶科学研究所地处该县武口乡武口洲。其前身是江西省农业院茶叶改良场,1931年创建。1939年在场内兴办了江西省婺源制茶科初级实用职业学校。1973年成立婺源县茶叶科学研究所。当时有茶园120亩,并建立了上梅洲良种茶园、茶树品种园、良种母本茶园等。现有土地面积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发挥茶叶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好茶产业,更好地为茶农、茶企服务,多年来景德镇市茶科所、市茶叶技术推广站深入各茶区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指导。尤其是2014年入春以来,景德镇市茶叶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先后奔赴浮梁县福安茶叶有限公司、鹅湖镇、勒功乡、臧湾乡、瑶里镇罗源、江村乡等茶场开办名优茶培训班,讲解有机绿茶与有机红茶的加工工艺、名优茶相关知识和有机茶园的管理。在培训班上重点讲解了整合“浮梁茶”品牌,推进“浮梁茶”整体升级的重要意义。浮梁茶品牌以“崖玉,浮瑶仙芝”等五大产品商标为基础,形成了以“浮梁茶”证明商标为核心的品牌发展模式。围绕“千年品牌、百年金奖”与“江西浮梁、千年茶都”进行深层讲解。茶技站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到茶园,手把手地给学员们传授名优茶的采摘以及茶树科学施肥、防病灭虫技术。并在桃源公司有机茶制茶车间给学员们现场演示了浮瑶仙芝的手工制作和机器加工名优茶的工艺流程。精心指导学员掌握摊晾、萎凋、发酵、烘制等浮梁工夫红茶制作技术。近一个月来,市茶科所开办的名优茶培训班学员共计8300人次,共发技术资料3.5万份。  相似文献   

19.
义乌市东塘道人峰茶厂是较早成功开发有机茶的茶叶企业 ,该厂所属的 1 4.67hm2茶园于 1 998年9月底获得有机茶国内颁证 ,1 999年又获国际颁证 ,拿到了出口欧盟国家的通行证 ,当年该厂首次向欧盟国家出口道人峰有机茶 2 .2万 kg,成交额 2 5万元。出口的有机茶以中低档大宗茶为主 ,销价高出同等普通大宗茶 30 % - 5 0 % (中低档普通大宗茶较为难销 )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 0 0 0年该厂已有 61 .33hm2有机茶园获得了国际颁证 ,全年出口道人峰有机茶 8.3万 kg.成交额 1 1 6.1 0万元 ,有机茶发展势头看好。开发有机茶是一项系统…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产茶国中,日本茶叶机械发展很快,近年来,不仅制茶机械实现了连续化。茶园管理也实现了机械化。在全国76.9万亩采摘茶园中,除少数覆盖茶,玉露茶,碾茶等高级茶用手采外,其它的茶园几乎都用机采。平均亩产277斤。是世界上单产最高的国家。笔者根据日本近两年的部分有关杂志、广告,就茶园作业机械类型,收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