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伪步甲在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呼图壁等县的发生危害严重,从伪步甲的生物学特性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分析伪步甲成灾的原因,阐述了治理伪步甲的必要性。本文指出治理伪步甲应立足于维护生态平衡,加强伪步甲灾情监测,建立防治承包责任制,补播牧草,综合治理伪步甲灾害。  相似文献   

2.
全炎铭 《北方牧业》2013,(12):24-25
1伪狂犬病最新流行动态伪狂犬病病毒(PRV)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致病因子,造成伪狂犬病(PR)在全国大范围的传播流行,伪狂犬病病毒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使猪病的感染流行复杂化。近年来一些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失败,猪伪狂犬病与其他疫病的混合感染不断涌现,使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形势面临新的挑战。伪狂犬病并没有消失,而  相似文献   

3.
利用ELISA法对猪伪狂犬病检测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利用伪狂犬全抗体检测试剂盒和伪狂犬gE抗体检测试剂盒对广东某猪场的猪只按照一定的采血要求,进行了伪狂犬病全抗体和gE抗体的检测。我们初步发现该场伪狂犬病的抗体变化及该场伪狂犬病感染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前绝大部分猪场都注射了伪狂犬疫苗(主要是基因缺失苗),且市场上出售的国内外伪狂犬疫苗免疫效果一般都很好,因此,暴发猪伪狂犬病的猪场比较少见。近年来,猪伪狂犬病的流行方式及表现症状有所变化,单纯伪狂犬病引起种猪繁殖障  相似文献   

5.
张洪科 《当代畜牧》2014,(36):15-16
我国中小型猪场普遍存在猪伪狂犬病,笔者介绍了猪伪狂犬病对中小型猪场的危害和中小型猪场伪狂犬病难以净化的原因,并提出了中小型猪场伪狂犬病的净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长沙市规模猪场伪狂犬病流行情况,对市内47个规模猪场送检的1534猪血清样品和22个已免疫伪狂犬基因缺失苗规模场送检的1300份血清样品,用ELISA方法对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抗体(gpI抗体,下同)和免疫抗体(gB抗体,下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长沙市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gpI抗体阳性率为20.9%,场阳性率为44.7%;22个免疫猪伪狂犬基因缺失苗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gpI抗体阳性率下降1.8%,场阳性数下降4.6%。结果表明,通过利用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科学免疫,同时配合伪狂犬野毒抗体检测技术可以控制和净化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流行。  相似文献   

7.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感染病。2010年之前,猪伪狂犬病主要是地方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损害较小。但随着猪伪狂犬病毒的不断变化,猪伪狂犬病已成为中国主要的传染病,成为猪最易感染的病毒之一。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曾暴发猪伪狂犬病,但因及时使用了猪伪狂犬疫苗,并对猪场伪狂犬病推行了一系列的净化措施,疾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猪伪狂犬病毒也因此沉寂了二十多年。从2009年起,各地猪场伪狂犬病毒转阳的现象开始持续发生,伪狂犬病也因此开始在各地肆虐,给猪场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1病原及流行情况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病毒粒子为圆形,直径150~180纳米,核衣壳  相似文献   

9.
目前,猪伪狂犬病仍然是我国规模化猪场的重要疫病之一,该病的发生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部分猪场开始实施伪狂犬病的净化,但疫苗接种仍是预防控制猪伪狂犬病的主要措施。因此,本文对当前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以期为伪狂犬病的防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掌握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减少伪狂犬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规模化猪场应当采取的有效防疫措施。方法:采用ELISA法对某规模化猪场7~12月份的经产母猪和后备猪进行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该猪场的伪狂犬病阳性率为21.26%,是伪狂犬病野毒阳性场。结论:该猪场在检测出伪狂犬病抗体呈阳性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而控制了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Cpg DNA佐剂对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Cpg DNA佐剂对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影响,为有效防控猪伪狂犬病提供依据,试验在猪伪狂犬野毒阴性育肥场进行,随机选择90头猪,分为3组,每组30头,分别设为猪伪狂犬病疫苗+Cpg DNA佐剂组(A)、猪伪狂犬疫苗组(B)、间隔30天两次免疫猪伪狂犬疫苗组(C),比对A、B、C组猪只首免前、二免前、二免后30天、出栏前猪伪狂犬苗免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在合格率方面:Cpg佐剂参与的免疫与间隔30天二次免疫猪伪狂犬病疫苗组相当,且均优于一次免疫伪狂犬疫苗组。在抗体平均值方面:Cpg佐剂参与组能够更快的刺激机体对猪伪狂犬病毒的免疫反应,产生保护性抗体。此次试验证明:Cpg DNA佐剂对猪伪狂犬病疫苗有增效作用,免疫抗体上升快,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2.
当前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率居高不下,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压力仍然巨大。文章从国内常用净化手段以及净化困难的原因着手,解读猪伪狂犬病净化进展缓慢的原因,并对养殖场猪伪狂犬病净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宋健  赵龙 《兽医导刊》2019,(4):97-97
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毒引发的家畜、野生动物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毒的天然宿主,一旦猪感染伪狂犬病,就会出现发热、脑脊髓炎等症状,且种猪的繁殖会受到直接影响,仔猪也会出现大量死亡,商品猪的生长速度则会不断迟滞,这会给养殖户以及整个畜牧业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将针对猪伪狂犬病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猪伪狂犬病的防控与净化措施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4.
1猪伪狂犬病的防控1.1伪狂犬病的历史和现状狂犬病是一种老病,1931年诊断出来,现在基本上能控制。伪狂犬病最早发现于牛,类似狂犬病。后来利用TK/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和gE-ELISA鉴别诊断方法,检出和淘汰野毒感染猪,逐步建立了伪狂犬病阴性猪群。欧美发达国家根除了家猪的伪狂犬病。野猪是潜在的传染源。我国大型种猪场伪狂犬病净化也取得了很好的进展。1.2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2011年冬季东北部分地区和2012年3~7月中原周边省份都发生疑似伪狂犬病的病例,主要  相似文献   

15.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可以与自然感染相区分,可以结合相应的鉴别诊断方法,进行猪伪狂犬净化计划,达到较理想的结果。近年来,一些国家已经推广应用基因缺失疫苗来免疫猪群。笔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中和抗体试验对引种猪群伪狂犬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作为猪场使用伪狂疫苗的理论依据,对猪场猪伪狂犬病抗体水平和野毒感染情况进行评估,从而来验证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耐热保护剂活疫苗C株在用于我国防治和根除猪伪狂犬病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正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是引起家畜和某些野生动物发病的传染病病毒[1],对猪的危害最大,每年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人们对猪伪狂犬病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猪伪狂犬病疫苗的推广应用,几乎所有养猪场都进行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因此,典型的猪伪狂犬病越来越少。然而由于疫苗质量高低不一,免疫程序不合理,生物安全体系不完善等原因,猪伪狂犬病野毒在云南养猪场时有存在。  相似文献   

17.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19,36(6):50-52
猪伪狂犬病是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和急性传染病,给世界范围内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由于伪狂犬病病毒毒株不断产生新的变异,使猪场防控和净化猪伪狂犬病的难度不断加大。文章分析了猪伪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现状、疫苗免疫存在的问题、疫苗免疫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希望对养猪从业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1猪伪狂犬病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疾病,伪狂犬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呈多形性,有15个以上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常在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流感、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伪狂犬病等发生时继发感染,常引起断奶仔猪严  相似文献   

19.
徐苏标 《中国猪业》2016,11(8):21-23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所引起的猪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近年来,伪狂犬病流行普遍。如何提高猪群的整体免疫力水平和抗体的均匀度对于伪狂犬病的防控是至关重要的。这其中,疫苗的选择和免疫时机的确定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对河南省的26个种猪场被监测猪群随机抽样,采用g B-ELISA方法和伪狂犬g E-ELISA方法对1807份样品分别进行了伪狂犬免疫抗体检测和伪狂犬感染抗体检测。伪狂犬免疫抗体平均个体阳性率为94.19%,个体阳性率≥70%为合格,场群合格率为100%;伪狂犬感染抗体阳性场数为17,场群阳性率为65.38%;伪狂犬感染抗体阳性样品数为428,平均个体阳性率为23.69%;伪狂犬感染抗体检测结果阴性为合格,场群合格率为34.62%。并对种猪场伪狂犬流行现状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做好种猪场伪狂犬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